土樓、鼓浪嶼、廈門6日游(北京出發)

作者: pingyy1982

導讀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北京-廈門、漳州091118-091123 D1-11月18日,北京-廈門,集美 09年年假還剩下6天,決定去廈門。10月16號在網上訂了CA1809去程和HU7772返程的機票,分別550元和710元,超便宜。飛機有些晚點,預計10:45分到達高崎機場,11:15才降落,廈門機場外觀感覺像個大船艙,裡面很小。換衣服,寄存行李(按24小時計費,大件8元、中件5 ...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北京-廈門、漳州091118-091123

D1-11月18日,北京-廈門,集美

09年年假還剩下6天,決定去廈門。10月16號在網上訂了CA1809去程和HU7772返程的機票,分別550元和710元,超便宜。飛機有些晚點,預計10:45分到達高崎機場,11:15才降落,廈門機場外觀感覺像個大船艙,裡面很小。換衣服,寄存行李(按24小時計費,大件8元、中件5元、小件3元,電腦不能存),輕裝去集美。特別不用打車,出機場往左手走坐L19到縣後站下車(車票0.5元),換BRT到嘉庚體育館下車(車票1元),倒L22龍舟池下車(車票0.5元),大概不到40分鐘就到集美了。路上不堵車,還有座兒,就是司機開車很猛,如果站著的話要注意扶好。

龍舟池汽車總站有集美地圖,標注了各個景點的位置,還有好多小三輪,可以帶你到各個景點,你去參觀,他們在門口等。我們說一車5元,人家不同意,遂步行。龍舟池在修,有些地方露出地面,有十多只白鷺。天氣陰冷,街上行人寥寥,沒有高樓大廈的壓迫感,也沒有小販吆喝的吵鬧,周遭那麼安靜,我和朋友講話也壓低了聲音,怕驚動了幾百歲的老榕樹。雖然之前在網上看過照片,但親眼看到這種中西合璧的建築樣式,還是異常興奮,尤其屋頂的飛檐十分漂亮,顏色很鮮艷。居民樓的院子裡有棕樹,路邊有大榕樹,還有市花三角梅,就算北京的春夏,也沒有這麼密集的綠吧!集美是個學區,我們居然看到了“北京四中網校集美分校”,挺搞笑的。從龍舟池大概走了20分鐘,13:25左右到了陳嘉庚故居(http://baike.baidu.com/view/550421.htm),陳嘉庚紀念勝地聯票本來是20元,現在實行淡季票價16元。從陳嘉庚故居出來,南面就是歸來堂(http://baike.baidu.com/view/550418.htm),歸來堂前院裡有兩棵黃金寶樹,名字很形像。繞過去就是陳嘉庚先生的銅像。歸來堂再前面是歸來園,有學生在背單詞。門口有南方很圓的小菠蘿,很甜。在集美中學裡小轉一下,出來隨便吃了午飯,炒青菜、木耳肉絲、炒米飯共22元。在小巷裡有古老的理發店,也有比較小資的休閑吧,南洋風格的住家旅舍。大概15:00到了嘉庚公園(http://baike.baidu.com/view/1955567.htm),實際上跟鰲園是相連的,這裡的石刻很著名,有陳嘉庚墓和集美解放紀念碑,聽導游介紹中國只有兩塊毛主席題字的紀念碑,一塊是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另一處就是集美這塊了。園內東邊有一個尊師重教榮譽碑,雕塑巨型蠟燭一根,題字“集社會之力,興千秋之業”。真的是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呀。出了嘉庚公園往北走不遠,16:00左右到達陳嘉庚紀念館(http://baike.baidu.com/view/25629.html),正門對面有一個小廣場,就是嘉庚文化廣場了。喜歡那些修成小蘑菇形狀的樹,很可愛。大致參觀完紀念館,天晚,人累,坐了三輪車到龍舟池總站,5元2個人。看了對陳嘉庚先生的生平介紹後,不由得生出敬佩之情!不愧被毛主席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17:15左右我們已經返回到BRT嘉庚體育館站了,等車回機場取行李。連接集美和廈門市區的是江澤民題寫的“集美大橋”。18:00的時候取完行李,准備去找住宿的地方。說一下,我們之前已訂了錦江之星廈大店,相信打算去廈門的朋友都知道這家店的優勢。後來在yododo網看到對夢吧酒店公寓的評價,離中山路很近,價格也十分便宜,確認還有房間後,我們按照老板小吳的短信在機場坐27路(比較繞)新華路口下車,19:15左右才到,路上堵車,可能是下班高峰,汽油味很重,聞得我後幾天直頭疼。我們在找古城西路的時候,有個帥哥其實已經走過我們了,但他看我們拉著行李,便主動停下來指路。非常感謝,機場的工作人員和廈門的路人甲乙丙丁都讓我們覺得這個城市很親切很友好!夢吧酒店公寓還算符合我們住宿的要求,可以睡覺、洗澡、上網、看電視就OK了,哈哈。而且位置超好,步行15分鐘可到輪渡,步行2、3分鐘即到中山路。當即退了錦江之星,店主給我們打9.5折還抹了零頭,5天兩個人650元,比預算又節省1/3。收拾好東西,緯緯來找我們去中山路吃豪享來牛排。緯緯是朋友的朋友,廈門人。後來去鼓浪嶼和廈門市區游玩,都是他作向導,有了緯緯的幫忙,吃、行我們都不用操心,這次旅游也簡單輕松了許多。吃畢,緯緯帶我們初逛了中山路,廈門夜景挺漂亮的,華燈初上,走的也相當暈呀!緯緯給我們指了黃則和、吳再添、沃頭蠔干粥、海蠣煎等當地特色小吃店,不久就走到了輪渡附近,遙看鼓浪嶼,燈光勾勒了對岸大致的輪廓,鄭成功雕像雄踞一隅!此時覺不出鼓浪嶼白天的熱鬧,我想鼓浪嶼就應該是安靜的,但若果真那樣,我就沒有機會去體會那些老別墅的歷史和萬國風情了。

D2-11月19日,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書洋坑鎮土樓群11月16號我在攜程上預定了南靖田螺坑土樓群(http://baike.baidu.com/view/1329839.htm)一日游。早上8點左右旅游大巴在金後酒店門口接上我們,車裡基本座滿了,其實不管在酒店、攜程還是旅游集散中心報的一日游,都是彙集到廈門旅游集散中心的,散客拼團。幾輛大巴集中在海山路某巷子裡,重新調配了不同目的地的游客(福建比較著名的有永定土樓、南靖土樓、雲水遙古鎮等,其中南靖土樓是最近的),然後經過海滄大橋,即開始了3個小時的漫長路程。在車上,時眯眼小睡,時看樹影掠過,還關注了漳州的房價,看到青島啤酒和燦坤電器的廠房。不知道燦坤電器是不是這兒的支柱產業,大巴開了10分鐘左右才走完他們廠!一番顛簸後,11點左右終於到了土樓景區大門口,大家先吃飯,將近12點,我們可坐上了開往“四菜一湯”的“閩E02054”,心情很激動!盤山路曲曲彎彎,導游小張說這條山路有48個彎,還介紹了土樓是如何被發現的――這個就不說了,但她說要感謝米國人,我不敢苟同。我們參觀的南靖土樓現在住的是河南人的後代,他們從唐代開始經過五次大遷徙,定居於此;而永定土樓是真正的客家人在居住。15分鐘後,一下車,我們就奔了出去,進景區後有個觀景平台,哇賽!“四菜一湯”盡收眼底!眼前的壯觀景像完全覆蓋了以前所知的任何文字和圖像,四個圓形土樓,中間一個方形土樓,旁邊還有面積較小的民居,幾百年了,被梯田、樹木和隱約的盤山道圍繞著。果真似“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長出的蘑菇”!同行的人無不發出由衷的贊嘆!福建土樓應該算是除了老北京四合院和小胡同外,我見過的最原始的民居建築了,而且與自己生活的環境有如此之大的差異,令我非常之震撼!雖然是走馬觀花的觀光,但我認為往返六個小時的長途車還是非常值得的!

在去漳州的路上,車外景物匆匆掠過,我想起一年多前在旅游節目中看到的土樓宣傳片,當時還在默想何時能身臨其境去看看,沒想到這個願望不久就實現了。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書固然好,但面對呆板的方格字,並不能提起每個人的耐心和興趣;如果多些實地、實踐的機會,於我來說是更易於接受和銘記的。文字和圖片相結合,才能留下最深刻的印像。

依依不舍走出“四菜一湯”後,導游又說剛才我們是俯瞰這著名的土樓,一會有一個地方可以仰視,被稱為山寨版的布達拉宮(很牽強)。大概13:10分我們到了“四菜一湯”的下面,這也有個觀景平台,算是游客照相比較好的角度。車上的人們又興衝衝的紛紛下車拍照留念。任由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多麼激動,土樓就那麼穩穩的待在那裡,我喜歡歷史悠久的建築和城市,即使我不能深刻的理解它們,但厚重的底蘊讓我心裡感到踏實。此行還有一個景點是已有700年的“東歪西斜”裕昌樓,繼續行車10分鐘左右便到了。導游小張介紹說因為包工頭貪心,裕昌樓蓋了兩層後,包工頭接了其他活兒,同時也為考驗徒弟們的手藝,便讓每個徒弟負責一層。最後大徒弟以三角形最穩定的結構原理取勝,因此我們才有幸看到這中國第一奇樓。進入每一個土樓,除了兜售商品的商販,其他居住於土樓的人,無論大人小孩,都不受任何的驚擾,畫著油畫,呷著小酒,洗衣淘米喝茶……這就叫閑情自在吧。在都市裡,想放慢腳步,卻身不由己。下午14:00,一行人坐上大巴從漳州返回廈門。還是來時的路,灰頂黃牆,茶樹棕樹,水牛牲畜,矮房廟宇,偶有個別土樓在一群普通民居中若隱若現,雖然我走進它,但還是無法理解。倘若有機會真正居住於此,沒有現代化的設施和華光異彩,於我還是無法適應的。車行一半,司機在一個有衛生間和賣土特產的商店門口停車稍事休息。在此誇贊也感謝下朋友,本來她打車從國貿到廣安門都會暈得不行,不過這回往返6個小時和上次2個多小時的長途車程,她都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表現相當出色!希望再接再厲!以便我們涉足的幅員更加遼闊:)

回到廈門,華燈初上,司機分別送了客人,途中經過了白鷺洲公園、筼筜湖、電子商品一條街等。回到中山路1980老字號燒肉粽已是19:30了。燒肉粽並不合我口味,餡兒裡有栗子、海米、香菇、肥肉等等吧,不甜,沾辣醬,5元/個。吃後我們又進中山路,在緯緯的帶領下,從龜糕模具旁邊的小巷進入,在巷子裡買了特色小吃春卷,2元/個。邊走邊吃,還逛了街角的夢奇奇專賣店。許是太久沒逛街的緣故,發現廈門的小店很多也有特色;只是沒有富裕的時間進去討價還價,也就沒了購物的樂趣。又是左拐右拐的,便來到了大名鼎鼎的佳味再添小吃店(吳再添)。緯緯說現在這個名字,是因為吳家內部有矛盾,爺倆兒分著開店去了;我們來的這家是老爺子開的店。坐了一天車,中午的團餐又沒什麼油水,緯緯建議我們去吃沙茶面。經過鷺江賓館就是“廈門一等郵局”,在往北點兒是個汽車總站,一站地就是開禾沙茶面了。點了清湯面,按照個人興趣加了不同的料,感覺很一般,剩了很多。連鎖奶茶店“大茶杯”不錯,便宜味道也還好。廈門街頭類似的飲品店實在很多,大家不妨一一品嘗。在中山路上,緯緯指著金鷺首飾一條街的大招牌告訴我們,這家算是廈門賣黃金飾品的老字號了,估計和北京的菜百地位相當吧,呵呵。D3-11月20日,鼓浪嶼(鼓浪嶼西部,及五大景點)

終於到了上島的日子。早上8點半左右到黃則和吃早餐,韭菜盒、花生湯、包子。之前看網上很多人說花生湯太甜,個人很喜歡。大概9點,我們坐上輪渡,駛向傳說中的鼓浪嶼。渡輪上,朋友說她第一次聽說鼓浪嶼,是小時候猜人民幣背面的風景都是哪裡(這個有待考證),從此她便對這個地名有了印像;緯緯是當地人,對這座著名小島的感情很柔和,就像是北京人去趟天壇、北海;鼓浪嶼之於我,在一個月前只是旅游目的地之一,甚至沒有被排期在近兩年。伴著海風絲絲涼意,6、7分鐘後船靠岸了。沒想到碼頭有一個灰長醒目的康師傅橫幅廣告,心裡覺得很不是滋味。緯緯帶著我們沿著岸邊走,漁船、白鷺、垂須的大榕樹、挺拔的棕樹、南洋風情的紅磚民房、古老的消火栓、豪華的各式別墅、裝潢新潮小資的現代旅舍……不同層次的綠、高飽和度的鮮亮色彩充斥著感官。還沒走幾步,已然強烈感受到鼓浪嶼的異國風情、小資情調、萬物生機、緩慢生活,以及游人和居民的其樂融融。我們在淘寶上訂的鼓浪嶼五大景點聯票,比門市價便宜17.5%;同時還訂了今年新版的手繪地圖和21日海天堂構的門票,分別便宜42%和37%。行前想買《到鼓浪嶼看老別墅》研讀,Joyo沒貨,因此對島上的建築只知其名,不知其內容。草草參觀了八卦樓的風琴博物館,後來在海天堂構聽工作人員講,八卦樓的主人因為當時的設計太龐大太豪華,導致沒有竣工便破產了。在鼓浪嶼上,我們沒有捧著地圖去查哪條哪條路,沒有數著門牌號去嘗誰家的小吃最正宗,也沒有按照攻略裡去每一家咖啡館、旅店拍照、享受。有了緯緯,我們少了迷失的慌亂和隨意。在鼓浪嶼出生的緯緯,像是在尋找回家的路,他指著某處尚在修繕的二層小樓說:“這裡以前是我家…”,這語調裡分明聽出幾分低落,幾分懷舊,此時他腦海裡閃現的是兒時的玩伴、家人的呵護和無憂無慮的童年吧。我和朋友,只是匆匆過客兩只,眼睛、相機都來不及記住這裡的一景一物,無論是攻略、地圖上標注的景點,還是深藏著看似不起眼的房屋,誰又熟悉它們的歷史風雲變幻,或者此後一代代居住於此的平凡人的故事呢。在某條路上,遇到一班出來散步的小盆友。她們跟著老師,但沒有聽到有人問那些拉著箱子舉著地圖的人在找什麼?他們拿著相機在照什麼?為什麼每天都有那麼多漂亮的新娘子?......這些可愛的小盆友,即使長大後,也不會與游人有相同的心境;就像緯緯,雖然同行,但我始終覺得他在尋找的與我們不同。而過不了幾年,鼓浪嶼上還會有幼兒園、學校、民宅嗎?許多的原生態,就這樣無情的被經濟利益所侵占!

海拔93米的鼓浪嶼制高點――日光岩,對我們來說小菜一碟。雖然天有點兒陰,廈門和鼓浪嶼的輪廓還算清晰,登頂的感覺果然不同凡響,俯瞰這傳說中令人無比向往的島嶼,絕佳的風景美煞了我,竟忘了找尋那鋼琴的邊緣。百鳥園並無新奇,我還被小鳥新鮮的糞便暖了暖手,以為今天會碰上好運,依然平常。百鳥園對面小廳裡播放的鼓浪嶼宣傳片,挺唯美的,逢半點和整點都會播放,大概10來分鐘一場。就是不明白為什麼出場的每個人物都拿個紅氣球。中午我們在鼓浪嶼人跡稀少的西部隨便吃了沙縣小吃,經過番婆樓、三一堂、安獻樓、殷承宗舊宅、金瓜樓、南京軍區鼓浪嶼療養院(真是FB~)、國姓井等還回憶得起名字的建築,一路來到菽莊花園。沒想到MWD的觀復博物館廈門分館竟在此園中。日光岩全景、沙灘、海水、四十四橋……鋼琴博物館分一館和二館,都不允許拍照;一館的館藏、規模都勝過二館,半點和整點都有自動鋼琴演奏。不過我們去的時候剛剛半點,人家已經都快表演完了。十二洞天實在是和想像的相去甚遠,也許是因為走一天累了,實在沒有心情去一一找出十二生肖,看著這假山有怪石嶙峋的感覺,山上的過道都非常窄,僅容一人,有很多的警示牌提醒安全。其實菽莊花園是林爾嘉仿照台灣的板橋別墅在鼓浪嶼修建的,明年有機會去台灣一游,再目睹原著的風采吧!菽莊花園出口外有幾株旅人蕉,當時想起了LC,自己不也人在旅途,感覺好憂傷呀。沿著觀海路,聽海水拍打岸邊的浪聲,看海邊疲憊的新人們拍婚紗照,大德記浴場裡有兩名“冬”泳的勇士,我極目向南遠眺卻什麼也望不見,一片霧蒙蒙的,就像人生沒有方向;但當下的我還是很開心的,於是用手指在沙灘上寫了“FYY,WZR,廈門,很高興”,多麼環保的“到此一游”,一旦漲潮一切痕跡便消失殆盡。海的包容,吞噬了我在鼓浪嶼的墨寶。16:15左右我們到林巧稚故居做草草參觀,經過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院,16:30左右到皓月園,鄭成功(http://baike.baidu.com/view/15271.htm?fr=ala0)石雕像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歷史人物雕像,我們不得不對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充滿敬仰之情!17:30我們到粒粒香肉燕皮扁食吃晚飯,點了扁食拌面,比較喜歡扁食,拌面太干;朋友則與我相反。再次證明了對於食物,只能說愛不愛吃,不能說好不好吃。然後喝了“原181號馬拉桑”的鮮榨楊桃汁,緯緯給我們買了葉氏麻糍,北仔餅,又去網上火得不行的張三瘋奶茶店內狂照一番,鑒於之前有同事品嘗他家的奶茶和網友的反饋,我們沒有花這冤枉錢。去baby cat看了看,朋友又對他家的Boss流連忘返了。還買了黃勝記的肉干,100元8包,其實應該都買成肉干,有點後悔,不過也是分給大家的。

這一天走得好累,在繁華的龍頭路吃吃喝喝一個小時後,我們在海邊吹風稍事休息,感覺實在太冷了,便坐輪渡返回廈門。又在碼頭坐19路回旅店。在金後酒店門口,看到一輛黃色保時捷,閩D.S8888,緯緯說沒准是廈門首富的車呦!D4-11月21日,鼓浪嶼(鼓浪嶼東部,及海天堂構)

早餐依然去了黃則和,要了油條、花生湯和面線糊。在去往鼓浪嶼的輪渡上,看到有一艘船上站著好幾位僧侶,不知道他們是要干嗎去。今天比昨天好像還要冷一些,有風。在八卦樓取了海天堂構的票後,我們去了昨天錯過的原美國領事館、船屋等,然後緯緯帶我們走了昨天沒走的巷子,一路走一路拍,就到了魚丸店,要了一個土筍凍,2元,一碗魚丸湯,湯不錯。話說我是很害怕蟲子的,但出於對土筍凍的好奇,從登上飛往廈門的航班開始,我就對這一廈門特色小吃充滿了期待。昨天看吳再添賣0.5元/粒,但是六個起賣。緯緯說他都不敢吃的,朋友也根本毫無興趣。我閉著眼睛,放半個凍兒到嘴裡,這個吃的本身沒有什麼味道,上面有沾醬,縱然我有很多心理准備,但在上槽牙和下槽牙相碰的時刻,還是能明顯感受到蟲體和凍兒的不同咀嚼力度。我記得只咬了4、5下就整個吞下肚子了,然後趕緊喝兩口湯。其間朋友問我的感受,我一直不敢張嘴以免再次的咀嚼使那極具挑戰性的口感更加明顯。走出魚丸店,我發短信給親朋,吃土筍凍的感受,是真勇敢真惡心,只有博學的FDW知道這是什麼東東,又佩服她一回!在一個布藝店幫同事買了4個可愛包包,一路拎著真是累贅。不知道老板為什麼晚上4、5點就要關門,要不我們就可以晚上臨走前再返回來買,答應了人家的不能食言――這是我的人生准則之一!然後我們在新華書店買了明信片,這裡的明信片還要自己買郵票,寄了5張北京,1張廣西的,郵資7.2元。我把明信片錯開,就像擺撲克牌一樣,拍了張照,便一把扔進了郵筒。朋友說很喜歡這張的感覺,我也喜歡;是與自然風光、地標建築合影完全不一樣的心態,是人在旅途對家人、朋友的牽掛思念。上了一個小坡兒,發現好多人,80%是旅游團的。依次走過原日本領事館、天主堂、還有一個小樓很漂亮,不知道叫什麼名字,也許是葉清池別墅吧,然後就是海天堂構(http://destguides.ctrip.com/china/xiamen/sight67695/)了。檢票口把守很嚴,游客只在圍欄裡跟背景照個相都不可以。而且似乎跟旅游團是不包含這個門票的。檢票口會統計游客都來自哪裡,這個以前沒遇到過。進了大門正好11:30,工作人員讓我們先去看木偶戲表演,講述的是宋朝梁山好漢為了搭救義士在元宵佳節化裝成江湖藝人把六名看守戲耍一番混進城去的故事,背景音樂竟是Beijing Opera~~那家鄉味兒呀。12點又看了上午最後一場南音表演,都說南音越聽越懶散,還沒等我們進入狀態,就結束了。之後在海天堂構的龍脈上拍了幾張照片,沾沾霸氣和福氣。進入老別墅,有三塊牌子,分別記錄了鼓浪嶼之最、與鼓浪嶼有關的名人、鼓浪嶼十大領事館和十大豪宅,我這才知道鼓浪嶼竟然在眾多方面領中國之先!應著工作人員對鼓浪嶼歷史、海天堂構由來的講解,我們頻頻點頭以示回應。好像現在記憶比較深刻的,一是如何辨別觀音的性別,即腳露在外面的是男性,反之為女性。二是“穿西裝帶鬥笠”的建築風格,之所以中式在上西式在下,是寄予了華人華僑希望祖國強大,永遠把西方壓在腳下的愛國情懷。顛顛兜裡的銀子,還是不准備在最具南洋風情的咖啡館裡享受了。此時給緯緯打了電話在海天堂構外彙合,然後去對面的黃榮遠堂,據說這裡是鼓浪嶼上拍婚紗外景最多的地方,別墅裡好像是廈門演藝職業學院的辦公區域,不得入內。雖然沒穿婚紗,拍照還是可以滴!

中午吃了沙茶面,緯緯說味道一般,我請朋友們喝了大茶杯,挺暖和的。在原181號馬拉桑斜對面要了海蠣煎,味兒正!下午去了人民體育場,歇著看了會地圖;音樂廳、中山圖書館、大宮後驗貨樓、原荷蘭領事館,都改成賣東西的了,不屑!遇上拉板車運送物資的,想在後面推一把,可人家負重比我徒步行進還快,算了,不給人家搗亂了。如今的林語堂新娘房已絲毫看不出當年的熱鬧和榮華富貴。大夫第(http://baike.baidu.com/view/343119.htm?fr=ala0)也改成了圓洲茶館,據說這一改建還是鼓浪嶼保護老房子的典範。裡面不允許拍照,裝修倒也古色古香,不見當時六、七戶人家擁擠的尷尬不堪。到現在我也沒弄清楚大夫第和四落大厝的關系,緯緯、導游都說大夫第就是四落大厝,但地圖上明明在街兩側分別標注了大夫第和四落大厝,難道手繪地圖真的不准?誰知道呢,罷了,沒有時間去研究較真兒,在baby cat買了餡餅,鑒於店家提供6盒快遞到北京33元的運費,還是自己親自快遞吧,又買了日光岩牌餡餅。對於攻略上盛傳的某某店,其實不必按著門牌找的,如果不能免速,你只需對那些店名有個印像,會悉數碰到的。因為行程的安排,我們即將離開鼓浪嶼了。緯緯說這兩天我們只顧著找這別墅、那花園的,他每次來都喜歡到一些人少的小道轉轉。朋友說我們第一次來,這些大俗景點還是必去的,等明年故地重游時再細細體味吧。買好回程的硬幣,我拍照時發現背面的圖案不同,緯緯說是因為幾年前第一次鑄的幣不夠用了,又新鑄了一批。16:50我們進入輪渡大廳,此時計數器顯示的是385人已通過,在三分鐘後,計數器已蹦到689人,11月不是旅游旺季,粗略計算,3分鐘的客流量是304人,1秒鐘大概通過1.69人,難怪要第二次鑄幣呢!從廈門到鼓浪嶼是免費的,鼓浪嶼回廈門22:00前是8元/位,對於廈門當地人來說,可以購買月票,24元/3個月,即當地人一個月的票錢等於游客一次航程的價格。不知道是月票太便宜,還是普通票價太貴了。當鼓浪嶼完全變成大景區時,船票浮動又會有多大呢?

回到廈門,我們去吳再添點了芋包,緯緯很愛吃,我和朋友嘗了一小口就沒再動過筷子,有股糊了的味兒,不習慣。一個芋包又很大,浪費了。吃畢緯緯去買海蠣餅,我們去旅店放特產。沒有緯緯帶路,我們終於走錯了,不過長著嘴,在外地除了遍嘗當地小吃,問路的功能也要發揮得淋漓盡致。從一個菜市場穿出來就是旅店的門口了,呵呵。對了,旅店對面有一個當地的超市連鎖集正,收銀員不僅沒有職業道德,我覺得連人品都有問題。不過也怪我當時沒仔細核對物品和錢款,以致她多收我的錢無法追討回來。還好只損失1塊多,呵呵。與緯緯彙合後,我們坐812路去逛了白鷺洲公園,11月廈門的夜晚,對於體格瘦弱的我來說,還是涼意習習的,更何況是在水邊。其實就是沿著白鷺洲看看夜景,晚上白鷺也都下班了,在廣場上19:00有噴泉表演,設計得很巧妙,在噴泉前端和末尾的兩側,都有展翅欲飛的白鷺造型的噴泉。休息不多時,我們在市政大道上打車回中山路,打表9.5元,給了10元。緯緯說廈門一般逢0.5毛,就進位給整數。下車後就近吃了西北拉面。然後去光合作用買地圖,還剩一本《到鼓浪嶼看老別墅》,被我收入。D5-11月22日,廈門市區(萬石植物園-五老峰-南普陀寺-胡裡山炮台)

在旅店下面的中華名小吃扁食妹吃了早餐,坐32路去萬石,看到了泰國駐廈門總領事館。好像過中山公園在廈門賓館那站下的,緯緯說一般政府官員出公差都住廈門賓館,星級不高,反腐倡廉。過馬路有一個廈門解放紀念碑,緯緯說解放廈門的銅塑群是前兩個月新建的,小廣場上有人遛鳥兒,倒像級了京城的達官貴人。路邊賣茯苓糕,稱了五塊錢的,以便爬山累了充飢。萬石票價40元,有點貴;而且進去後,發現並不像想像中那般郁郁蔥蔥、花團錦簇,水干的干,葉黃的黃,維修的維修,遮擋的遮擋,連廈門名景“萬石涵翠”和“太平石笑”都沒有看到,不知道是不是跟季節有關,遺憾。看完雨林世界和沙生植物區後,有指示牌顯示通往五老峰的距離,五、六百米吧。從五老峰下山到中途,有一個坡兒可以俯瞰南普陀寺、廈大、沙灘。擔心進不去廈大,便在這裡多駐足了會兒,照了些廈大的全景。這麼看廈大已經很漂亮了,南普陀寺也如看到的文字描述般宏偉。20多分鐘後我們已經進入南普陀寺,香火之旺、信徒之虔誠讓我史料未及。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三只,走馬觀花的看了各殿的建築,蹭聽導游說飛檐上的彩色裝飾,是貼磁的,時間越久顏色會越鮮艷。出來在放生池前看了會烏龜,買了南普陀寺素餅,10元/盒,售貨員態度灰長不好,說三年前就漲價了。我們要求把兩盒拼在一盒裡裝,她又說人家都十盒十盒的買回去托運,後來就用閩南話了,我聽不懂,不過緯緯說小姐,我是當地人誒…她就住嘴了。算了,我們沒有讓緯緯翻譯,免得撿罵了。只希望這個售貨員平時能多吃吃齋、念念佛,心地好一點。出了“鷺島名山”,廈大汽車總站的味道可真是夠嗆,繞過一群烏賊車,就是廈大啦!因為我們提著素餅,門衛一看就知道我們是外地的啦,“到廈大作報告”的任務延遲到明天。在門口照了相,去廈大一條街覓食。吃畢,從廈大坐車到胡裡山,參觀世界上最大的德國克虜伯dua(ˇ) gong(‵)。胡裡山炮台票價應為25元/人,估計現在也實行淡季票價,20元/人。看看表,還能趕上16:00的紅夷大炮表演,此表演每天10:00和16:00兩次。表演實際上分三個區域,但鑒於地理位置,我們只看到兩段,包括最後發射大炮的環節,接電線的啦,不過當時嚇了一跳,不只女的,好多男性游客都“啊”了一聲!表演結束後,還可以免費和炮兵合影,呵呵。女生天生對這些兵器什麼的不感冒,我也就沒有特別去蹭聽。只知道胡裡山炮台有一門世界最大的德國克虜伯大炮,當年吳怡陪同德國高官來此參觀,德國人看到這門炮竟感動得熱淚盈眶,想用60噸黃金交換,當場被吳怡婉言拒絕了。此時4D電影已經關門,只能看幻影成像――講述建造胡裡山炮台的歷史,還沒演完呢工作人員就拉閘鎖門了。

從胡裡山炮台出來,17:30多,環島路上的“鼓浪嶼之歌”已經亮起了燈,藍色音符躍然黃色五線譜上,有點韻律感。日落後的白城沙灘,大海不再洶湧,演武大橋像一條玉帶,沙灘上三三兩兩的情侶,路邊租借自行車的興奮游客――忘了在哪看到的說,旅行就是從一個自己待膩的地方,到一個別人待膩的地方――生活在這幅美麗愜意畫卷裡的人們,會煩膩麼?欄杆上有鎖著的雙人自行車,趁老板跟別的租客討價還價之機,我們蹦上去照個相吧!從白城沙灘到廈大校工宿舍的過街天橋挺壯觀的,像個日晷。從廈大白城站坐車到松柏路附近,晚餐定在知古齋。要了十個黃瓜,十個青豆,一個菜花,十個肉串,兩個雞翅,一個小鳥,半打兒生蠔,三杯酸梅湯,不過99元。本來打算吃完燒烤再去海鮮大排檔的,這回肚子裡也沒地方了。20:00在仙岳路上廈門總工會和廈門市規劃局對面坐812回府,又經過一條沒走過的路,順便看看。最後一晚睡在廈門,要好好珍惜。

D6-11月23日,廈門市區(環島路-會展中心-椰風寨標語牌-廈大),回北京

早上在新華路口站等緯緯,順便在這個於我們頗具價值的站牌前留影。然後緯緯帶我們去吃了沃頭蠔干粥,吃完都快10:00了。我們走到輪渡附近坐車到胡裡山站,在海邊玩了會,看到有人釣魚,也有寫生的,朋友說這叫什麼呀…緯緯卻跑去一邊的石頭上撿小貝殼。10:40從珍珠灣坐車到會展中心,網上說廈門會展中心排名世界第五。現在這裡是大連品牌服裝展覽和COA大會。去土樓和鼓浪嶼的時候都有碰到COA的成員――FB~我們坐29路返回椰風寨那邊去跟“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大標語牌照相,如果坐車的話在椰風寨前一站下比較近。行程裡早就定了要來這裡照相,當時感覺自己就要去收復台灣似的,看到海邊有租了自行車在休息的朋友,她們很爽快,答應借給我們自行車去照相。

雖然台灣和廈門還隔著台灣海峽,金門、大擔、二擔等諸多島嶼,但“一國兩制”的大標語牌寄予的不僅是統一祖國的政治願望,更是多少骨肉相離盼的團圓!鷺江、台灣海峽,連接的都是太平洋的海水麼?大洋彼岸是否就是思念的起點和夙願的終點?只有二百多年歷史的世界唯一超級大國,轉折了誰的人生,實現了誰的夢想,偏轉了誰的青春?

別再無謂的惆悵,快快把思緒拉回來吧,坐上車沿環島路回到廈大白城站,我們三個分散著,誰也不理會誰,低頭走進了廈大校工宿舍的大門。第一次沒有光明正大的進入什麼地方,心裡不免忐忑,前方又是一個大上坡兒,我都喘不上氣了。因為沒從正門進的緣故吧,廈大的美麗是慢慢走進我們視線的,廈門大學建築學系的陽台有男生練琴,路口有社團在做活動,偶有學生在看校內宣傳欄的信息――久違的校園和校園生活――我的大學是北京一所基本招收當地生源的學校,沒有真正意義上大學的概念和氛圍。未盡全力的備考和填報志願的失誤,使我離夢想的專業越來越遠――我相信人生也從此走了岔路。現在有些後悔的,還有上學時只知道學好課堂的知識,沒有擴展其他知識面;當然,沒能充分利用寒暑假和學生證去旅游,讓我這幾年不得不加快在中國版圖上插小旗子的步伐。將近14:00我們從廈大出來,朋友請了coco奶茶,味道都差不多吧,坐車回到中山路吃飯。先在黃則和買了三個韭菜盒准備帶回北京給爸爸吃,結果登機時忘了它們的存在,還沒離開廈門呢就被壓扁了;緯緯又帶我們去買當地人常吃的阿吉仔餡餅;廈門的最後一頓飯――大餐,就設宴在大同路(?)141海鮮大排檔了!這個大排檔也是緯緯欽點的,雖然跟所有大排檔一樣髒、亂、不起眼,但卻有個“中華美食名店”的金字招牌,我們點了花蛤豆腐湯、海蠣煎、炒空心菜、雜(炸)魚、白灼蝦加米飯共80元。在北京估計一盤兒蝦就得這價兒吧。吃完都15:30多了,我們順著大同路回旅店,緯緯指著鷺江刻印社說這也是一家很老的店了――昏黃的台燈下有位阿姨在工作。

17:00我們在27路往機場方向的途中照下了SM廣場。本來很順利的廈門六日,卻出了點小狀況。當時真應該讓緯緯問司機去機場在哪站下,不然我們也不會拉著箱子找不到人問,走來走去,還打個車只用2分鐘到侯機大廳。辦理完登記牌,托運了行李,差不多18:00。沒有讓緯緯再多陪我們,他也累好幾天了,明天還要上班,我們進安檢,他便回家了。在7號登機口扔下大包小包後,算是舒了口氣,離起飛還有1個多小時,看會地圖吧。而朋友默默地流著眼淚,這鹹鹹的水是離別的不舍,是相見的期盼。又是離別,一次刻骨銘心的足矣!我不敢看她,亦沒勸她,怕牽動了自己的傷心。哭吧,發泄吧――這樣舒服一些,真實一些。

飛機依舊晚點半個多小時,在兩個多小時的千米高空飛行中,經過一個又一個城市,徐州,濟南,泰山,北京,此時還有什麼能比得上回家的興奮和踏實呢!即將午夜的北京,十分寒冷,我,卻不想入睡。



 

一人





景點

404.30

16%



住宿

325.00

13%



餐費

180.95

7%



交通

66.00

3%



飛機

1,260.00

51%



特產

232.00

9%



其他

24.50

1%



Total


2,492.75

100%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