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青城──內蒙四日游一、 氣候
內蒙古屬半干濕的中溫帶季風氣候,晝夜溫差較大,一般可達10度左右。10月初的內蒙比上海更有深秋的味道,需加一件厚外套或者薄毛衣御寒。
內蒙古從東至西可分作草原氣候和沙漠氣候兩大氣候區,氣溫變化大。前往各大景區游玩前要及時關注當地的天氣預報。
二、 行程
首日。上海虹橋直飛呼和浩特,歷時130分鐘。
呼和浩特白塔機場位於呼和浩特東郊10公裡,從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到市內,可選擇出租車、公交車、機場巴士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
出租車起步價6元,2公裡之外的以每公裡1.5元計價,呼市的出租車司機配有對講機,及時把握路況。民航巴士,票價5元。
次日。內蒙的早餐很特別,家家戶戶的女主人都會在清晨用磚茶和牛奶熬一大鍋奶茶,看著它冒著泡泡慢慢變成紅褐色,灑一點點鹽,關火灌進熱水瓶;在桌上放滿買來的奶皮、月餅、奶豆腐,有時還會有前一天沒吃完凍在冰箱裡的手扒羊肉。按照習俗,第一和最後一碗奶茶是獻給家中長輩或尊貴的客人,據說這兩碗是是奶茶中的精華。如果你的碗裡飄起的一層薄薄的乳脂肪,預示著尊重與歡迎。在奶茶上灑點炒米,泡幾塊凍住的羊肉,吃一片牛奶中最濃縮部分制成的奶皮,很香也極具異域風情。當然,對於我們這種草草應付早餐的快節奏生活者,這樣的禮遇能保證在下午2點前不會有任何飢餓感。而也正是真正融入少數民族,才發現我們的生活中缺少些什麼。比如,鈣。
早餐過後,安排下行程,准備第二天去富饒的鄂爾多斯,拜祭一代天驕鐵木真。在火車站買長途車票,要檢包,也要查體溫。從呼市到鄂爾多斯每天都有幾趟車,車票不難買,150元/張。不過,長途車對號入座,早點購買的話可以挑個理想的座位,有利於在車上觀看播放的老電影。
車票到手,百無聊賴。在火車站門口跳上輛公交車,前往內蒙古博物館普及知識。新建的內蒙古博物館很氣派,排隊拿一張免費票,入館參觀。印像深刻的是館內陳列的亞洲最大的恐龍骨骼——查干諾爾龍,以及有關神七的各大航天技術。寓教於樂,博物館人性化地設有影院。40元一張成人票,不可思議,我,在內蒙博物館裡,看《風聲》。博物館影廳的條件很好,人少,座位隨意。我們提早入場,在前三排貴賓席中挑了兩張超豪華的大沙發,捧著爆米花喝果汁,升華革命友誼。
生活如此美好。
第三天。清晨去車站前往鄂爾多斯。路上買了一個抹了很多醬的雞蛋餅,提了超市裡買的八寶粥、饃片、面包、Pocky等若干零食,秋游般的在車上又吃又睡。一部半電影後,到達鐵西長途車站。
沒有攻略,沒有任何計劃,我們在車站游蕩。5塊錢買了張地圖,瀏覽了一下,我說,除了成陵,我要去趟沙漠。離鐵西最近的沙漠,是響沙灣,那兒的沙子會唱歌。考慮到時間和路程,定了行程:今天去響沙灣,明天去成陵。然後,算了算時間,在車站買好第二天下午回呼市的車票,照著地圖找酒店,住下再說。
鐵西不大,地圖上零零散散地分布著各大酒店。我們把目標集中在車站附近,很快鎖定了過一條馬路就能到的華翊商務酒店。也是因為“商務”兩字,讓人覺得實惠又安全。前台說,標間218,本月恰好店慶活動,現價178,帶早餐。經參觀,靠南的房間明亮有太陽曬,浴室小;靠北的房間比較暗,浴室大。鄂爾多斯比呼市冷又起風,我們決定要了個4樓朝南的房間。
稍作休息,返回車站去響沙灣。車站的各條路線通往四面八方,唯獨不到響沙灣。經打聽,1#口的去往達旗的車會路過,18塊買了張車票,跳上車,大約90分鐘後,被扔下車。司機指著馬路對面一棵樹說,在那裡等藍色的班車。沒有站牌,也沒有游客,我們等了30分鐘,見識完鄂爾多斯滿馬路跑的高級小轎車,意識到在這個人人有車的地方等公車,不怪人家一時半刻沒影蹤。見天色漸晚,攔了個車。司機不打表,到響沙灣的時候開價50,我們交了40。沿途的時候看了下路牌,大約行駛了6km。感覺有點虧。
不管怎樣,一路奔波,終於到了期待中的沙漠。響沙灣門票40,門票加直通景區的來回索道是80元。秋季傍晚的沙漠上刮著冷風,提著鞋子脫掉襪子,一腳深一腳淺地自娛自樂,指著駱駝望夕陽。沙漠上也有不少游樂項目,價目一覽表如下。
項目價格建議
沙板滑沙15元/次提醒:雨後的響沙灣聽不到沙響聲
租沙襪15元/次/雙若要鞋裡不進沙,要麼赤腳,要麼租沙襪
騎駱駝65元/人/小時駱駝步行速度相當慢
沙漠牽引傘100元/次/人任憑個人喜好
沙漠太空球35元/次
沙漠衝浪車35元/人/次
沙漠卡丁車30元/圈/人
沙漠探險車70元/圈/2人
沙漠摩托車50元/圈/人
沙漠越野車120元/人
水陸兩棲車40元/人
騎馬30元/人(小圈)50元/人(大圈)
射箭1元/支
景點旁設有酒店,供游客食宿,夜晚可觀賞當地的篝火晚會。
從地圖上看,響沙灣和成陵分別位於鐵西的南北向,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安排當天晚上回鐵西住宿的原因。從響沙灣回鐵西,依然沒有直達車。可以坐車去達旗,再坐達旗──鐵西的長途車。我們打車回酒店,談價到160。
第四天。依然在長途車站買票,20元每人,出發去成陵。恰值蒙族祭祀的日子,我們三人在入口處的小賣部花100元買了祭祀用品,一番交涉,以祭祀為由免門票入陵。放下哈達、酥油、白酒,我們跪在墊子上,聽祭祀司儀的祝福與禱告。“聽”也就那麼一說,其實人家全蒙文。儀式尾聲,司儀拿著一碗滿滿的白酒,我們輪番喝了一小口,有還給司儀之勢。見司儀沒動靜,我們明白了,每人接著一大口,直至全部喝完,直至司儀笑著點頭。蒙古族的酒雖然不知是哪個品牌的,但確實是好酒,喝完又一種全身溫暖、吸氧氣吐乙醇、雲裡霧裡的感覺。接著順時繞敖包三圈,扔石頭祈福。再接著,坐上回呼市的車, 一路冰雹。
青城最後一夜,握手道別。
第五天。呼和浩特直飛上海虹橋。
三、 建議
1. 呼市隨處可見的肯德基、麥當勞的招牌上都有蒙語標示,了解蒙族文化,或許泡蒙族酒吧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在位於呼市教堂對面,挨著上島咖啡的諾瑪酒吧裡,聽了一晚上的蒙古長調,還有從一個嗓子中發出來的兩種聲音——呼麥。
2. 內蒙古農業大學北門對面的美食街,擁有琳琅滿目的飯館。在一家叫紅石榴的新疆飯館,要上啃兩串就可達7分飽的超長羊肉串,2塊5一串,能滿足得一塌糊塗。金陶格斯是我吃告別餐的地方,在蒙古包形狀的包廂裡,吃到真正的蒙式大餐。
3. 輾轉於長途車站之間,一定要帶好身份證,上車後不定期會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