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人游黔東

作者: kstgh

導讀花甲老人游黔東 一部38座金龍大巴載著38位60~70歲的花甲老人,在阿林、老姚的帶領下,劉老師、老胡精心地安排旅游計劃,25天游覽了黔東的主要景點。全程花費3000元左右。行程:上海→進賢→芷江→錦屏→隆裡→肇興侗寨→榕江→→荔波→西江千戶苗寨→凱裡→息烽→習水→赤水→丹霞谷→遵義→黃平→鎮遠→銅仁→鳳凰→安江→衢州→上海。途中因車輛故障只能在安江擔 ...

花甲老人游黔東

一部38座金龍大巴載著38位60~70歲的花甲老人,在阿林、老姚的帶領下,劉老師、老胡精心地安排旅游計劃,25天游覽了黔東的主要景點。全程花費3000元左右。行程:上海→進賢→芷江→錦屏→隆裡→肇興侗寨→榕江→→荔波→西江千戶苗寨→凱裡→息烽→習水→赤水→丹霞谷→遵義→黃平→鎮遠→銅仁→鳳凰→安江→衢州→上海。途中因車輛故障只能在安江擔擱了二天,也增加了幾個計劃外景點。

10/8 晴 上海→江西進賢

上午7點上海出發全程高速,16:10到達江西境內的進賢縣城。入住富都賓館,雙人標間。晚餐金惠大酒店人均22元。

10/9 陰 進賢→湖南芷江

7:15分出發,過雪峰山隧道,全長7023米。從懷化到芷江的高速公路段霧很大。17:00到達芷江侗族自治縣城入住芷江大酒店,住在正在裝修的一幢大樓裡,該大樓四樓剛裝修好,其余正在裝修,連電梯也未安裝好。晚飯在賓館服務員推薦的“好再來”小飯館用餐,飯店人氣較旺,店面一般,吃到芷江鴨火鍋,人均14元,較滿意。

湖南芷江是抗日時期美國飛虎隊和中國抗戰陸軍司令部所在地,有著名的芷江機場。

飯後到建於明萬歷十九年,全長246米。因規模之大、結構之精美、氣勢之壯觀而被列入創基尼斯記錄的風雨橋“龍津風雨橋”拍夜景,可惜有一幢外景燈壞了,影響了景觀,但遠拍、近拍的效果尚可。天後宮無燈光無法拍夜景,門前有些人在跳舞。

10/10 陰、雨、霧 7:20分出發,20點到貴州錦屏縣城入住錦江大酒店。

湖南芷江→天後宮→龍津橋→萬和鼓樓→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貴州天柱→三星岩→三門塘→錦屏。

今天下雨,出發後先到天後宮,位於舞水河西岸的天後宮,青石浮雕門坊,精雕細刻,鏤空攜深。因時間太早還沒有開門,在門口拍了幾張就到龍津橋,有霧能見度差草草拍了幾張,橋內兩邊全是商鋪。沿舞水河邊來到萬和鼓樓,鼓樓是侗族人祭祀等重大活動的場所,凡有侗族人聚居的地方一般都有大小不同的鼓樓,由五座鼓樓組成的萬和樓也頗有氣勢,是典型的侗族鼓樓。

到受降紀念坊,時間還早工作人員看到一大幫老人興致勃勃地來參觀,也破例提早開門接客。八年烽火起蘆溝,一紙降書出芷江。這兒是侵華日軍接受投降命令簽署備忘錄的地方,受降紀念坊是四柱三拱門式牌坊建築,上面有蔣中正、李宗仁、何應欽、孫科等國民黨高級政要的提詞。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是趙撲初所提。

接下來的路程可謂艱難,因為,景點地點偏僻,又少資料查找。路不熟從湖南新晃下高速,提前一站下來,因修路而改道,多走了一百多公裡冤枉路,反復問路,來來回回,總算摸到天柱,途經一小鎮,正在趕集很熱鬧,男女老少都肩扛背簍,到也別有特色。一路霧大,盡管山青水綠卻無緣觀賞。到天柱打聽,無人知道“石柱擎天”,一個婦人帶我們七轉八拐來到一個叫“三星岩”的地方,一塊大石像假山石。中間有二個洞。據說是天然的,當地正在籌建三星岩公園。後來劉老師多方打聽,還要爬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看到“石柱擎天”,時間太緊了,天氣又不好,放棄。

又經一番“折騰”,從一條小路來到三門塘,門票10元,導游費20元。這兒是侗族村寨,有二個頗有氣勢的祠堂,劉姓祠堂;王姓祠堂叫太原祠,主人來自中原,據說此地漢人已被侗化了,這兒叫北侗,文化受漢人影響。村子正在建設中,這兒的農家樂規模小住不下我們這麼多人,只能摸黑連夜趕路到錦屏,修路又多走了一段路,找到旅館時已20點多了,入住清水江邊的錦江大酒店。今天太辛苦了,草草地在旅店吃完飯就睡覺吧!

10/11 陰 7:50分出發

錦屏→隆裡古城→高屯天生橋→黎平→肇興侗寨

9:10~10:40 隆裡古城,舊稱龍標,門票15元

這是一座明代屯兵的城堡,城內為明軍漢人的後裔,城很大,基本保存了明代原貌,但也開始有人造景點了,戲台就是原來沒有的。漢人被稱為當地少數民族中的少數民族,位於苗、侗族之間。歷史上三次被攻破城池遭血洗,唉!戰爭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殘殺。聽說明年三月地下暗道疏通,全城規劃將更方便參觀。以前漢人與少數民族間不通婚,城內12大姓之間聯姻。改革開放後漢人與少數民族之間也開始通婚了。景點有特點,值得一游。

11:55~12:58 高屯天生橋,門票15元

大自然的能工巧匠締造出如此美景,山中一個大穿洞,呈拱形,形似天生橋,故謂之。橋寬118米、跨138米、拱高36米,號稱中國第一。

16點到肇興侗寨,免票,此地正在大興土木,看來收門票已為期不遠。肇興侗寨是全國最大侗寨、由仁、義、禮、智、信五個寨子組成,每個寨子有一座鼓樓、一座風雨橋、一個戲台。被聯合國鄉土文化組織評為“回歸自然,返樸歸真”10大聖地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旅游最好的二條黃金線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全世界最具誘惑力的33個旅游地,中國最美的6大鄉村古鎮之一。入住肇興賓館,雙標間,房間小,但干淨、有衛生間,洗浴。只聽見馬路上劈裡啪啦的鞭炮聲,前面有一輛拖拉機內裝著兩口大肥豬,後面一人挑著一擔米還有糕,一打聽是送聘禮的,到也新奇、實惠。四川籍老板娘帶我們去寨子內兜一圈,風雨橋、鼓樓、戲台隨處可見。在一座鼓樓下,地上擺開幾十桌,一群群的人頭纏白布正趕往吃喪宴,菜散發出一陣難聞的怪味。晚飯後逛街,一家人明天辦滿月酒,今天就開始吃起來了,一群人站著圍著一張桌子,一位老人還邀請我們入席呢!一群小伙子坐在地上圍著地上長木板上的十幾碗菜在喝酒。鼓樓、風雨橋的夜景實在太漂亮了,連倒影也清晰可見。

在回來的路上,從街裡傳來一陣歌聲,一群盛裝的侗族男女青年在向法國游客唱迎客歌,唱完,法國游客用中文唱起了“二只老虎”,客人喝完迎客酒就被引入就坐,第一個表演項目就是慕名已久的被譽為“天籟之聲”的侗族大歌,男女演員排成兩行,無伴奏、二重唱、三重唱、多重唱,悅耳動聽,確如“天籟之聲”,音落情不自禁熱烈鼓掌,可惜沒有把它錄下來。侗族大歌:嘎老、鼓樓大歌,“老”宏大、古老之意,眾低獨高音樂必須三人以上來演唱,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是主要特點。後來表演舞蹈,有人出來收門票了,回去吧!肇興侗寨值得一游。

10/12 陰 7:30出發

肇興侗寨→堂安侗寨→廈格侗寨→地坪風雨橋→從江鼓樓→岊沙槍手部落→巨洞寨→榕江

5:30分就起床,6:30分用早餐,腸粉中拌魚腥草,實在難吃。走了一段山路到了堂安侗寨,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寨子依山而建,小巧美麗,寨內有個1999年中國和挪威合作搞的“堂安侗族生態博物館”沒有開門。聽說廈格侗寨離此僅一裡路,可卻走了好長一段田間小路才到達,游覽時間比原定時間延長了一個小時。寨中有一水池,池邊有大小兩只水勺,正在池邊洗菜的婦人告訴我們:大的用於吃的,小的只能用於洗衣等。看來也是講究衛生的。10點鐘離開。

11點到被稱為“花橋之最”的地坪風雨橋,也是一座規模不小的風雨橋。11:30分離開。全部建築不用一釘,始建於清光緒八年,2004年被洪水毀,2006年國家撥款重修。功能不僅是過河,還是當地侗族民眾歡歌娛樂的場所。

2點,繞了不少山路,來到深山處一個寨門,這就是聞名的岊沙槍手部落。化50元雇了一個導游,他叫滾元亮,也是個名人了,宣傳岊沙旅游的廣告上就是他的影像,據說,中央電視台、上海東方電視台到岊沙都是拍他的。此地九十年代被專家評為:中國最後一個槍手部落、中國單身者十大旅游勝地、人一生中必到的55個旅游目的地、苗族傳統文化的“活化石”“博物館”,由五個自然寨組成。世居於此的人,自稱是蚩尤的後裔。在槍手滾元亮家門口,矮小的他赤腳肩扛獵槍、腰跨砍刀、裝火藥鐵彈的葫蘆,大家爭著與他合影。完了帶我們在村寨裡兜了一圈,每家都有曬谷架、米倉,收割下來的稻谷被掛上架曬干後入倉。由於當地人文化水平不高無法外出打工。我好奇地問滾元亮,聽說岊沙人用鐮刀剃頭的,他肯定地說是的,真是不可思義,竟能用鐮刀來剃頭?在路上我也曾看到一個姑娘用鐮刀削水果。全部落共有2200多人,470多戶人家,不同姓間通婚,不與外界通婚。苗族是個有自己語言而無文字的民族,岊沙的“岊”應讀“bia”是按讀音相近的借用字,意思是樹木茂盛之意。岊沙部落也是個弱小部落,大概受其它部落驅趕曾多次遷移,最後躲入這深山老林以打獵為生。可現在早已無獵可打了,只能種田。連我們的“岊沙形像大使”滾元亮也從無打過獵,連獵槍也沒有放過。其實槍手部落早已是名存實亡了。如果帶著好奇心去,還尚可。如要看風景、風俗那會失望的。在寨內遇見一弱小的上海姑娘單身旅游到此,還在寨子裡過夜,夠大膽的了。

下午3:30分路過從江鼓樓,大概是增衝鼓樓吧!是年齡最長的,也是最高的有29層,全木不用一釘一鉚。下車照完就走。

4:15~4:30 巨洞寨在公路對岸上,要擺渡過江時間來不及,就隔江拍幾張吧。也是個有一定規模的侗寨,沿江的一群吊腳樓,還有鼓樓。

18點到榕江縣城入住黔龍賓館的標間,房間、衛生間小但也干淨。

榕江被稱為侗苗文化祖源地。

10/13 陰雨 7:25分出發

榕江→三寶侗寨→清古州鎮總兵署(紅七軍軍部)→都江峽谷→三都水族文化博物館→荔波

原計劃游諸葛村,據說現已無多少遺跡可尋了,不游。

熱心的賓館保衛,夜班下班後陪我們游覽,八點到車江有“天下第一侗寨“之稱的三寶侗寨,門票10元。三寶鼓樓21層,以最大、最高、樓層最多而入“大世界吉尼斯記錄大全”。“侗族薩瑪祠”“侗族琵琶歌”“珠郎娘美戀情故事”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裡是中國最大的侗族聚居地和中國侗族標准音所在地。河邊有幾棵巨大的榕樹,風景很好。還有一個“薩瑪祠”,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是祭祀侗族崇拜的女神,薩瑪:大祖母之意。門口有男子不得入內的牌子,女同志都興奮地說今天揚眉吐氣了。也反映了侗族保持母系氏族社會遺風的歷史物證。榕樹下還有侗族傳奇故事“珠朗娘美”的雕像。大概早餐吃了豬腳面、雞蛋又吃得太快,一天胃裡不舒服,白天一直不想吃飯。在三寶鼓樓前全體合影。

8:45分到清古州鎮總兵暑(紅七軍軍部),也就是普通的古代官衙

11點來到興華鎮,因借用廁所走入興華鎮中心學校,親眼見一、二年級的學生在午餐,絕大部分的學生拿著一大盒白飯,沒有任何菜,正大口大口地吃著,看到我們有禮貌地說:領導好!讓我們也當了一會領導。有少數幾個在飯上有點辣椒,個別的有點菜的在門外橋上吃,有三個小學生模樣的在飯店三元一大碗飯菜還有湯。看他們的宿舍,小小的一間房間擺滿了格子雙人床,空間狹窄。他們可還是正在發育成長的小孩啊!祖國的未來。車上大家感嘆萬分!議論紛紛,有的說:讓我們的小孩有機會來此地看看受受教育。政府的有關部門能不能想想辦法啊!動動腦子給那些貧困學生提供學習、生活費用,讓他們安心學習健康成長,將來更好地報效國家呢!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舍得在教育上慷慨投入,連尼泊爾如此貧窮、落後的國家也在教育上大力投入,我們在尼泊爾,無論城市、農村、窮山溝裡,連一、二年級的小學生都也帶領帶,穿戴整齊劃一的服裝,有許多校車接送學生上、下學。衷心祝福那些孩子健康成長,學習進步吧!

12:20分在都柳江峽谷,站在一處在建的房頂上,峽谷風光一覽無余,是個絕佳的取景點,只可惜能見度差。

14點到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水族自治縣,在縣民委二樓有個三都水族民俗博物館。水族有自己的語言,還有400多個本民族文字,也叫:水書。水書習俗是水族古文明的活化石,僅用於農業、歷法等,不能用文字完整地記錄語言,在展覽館門楣上的四個像形文字分別代表:房子、安置、財產、安置房子財產的地方。

晚上到荔波,入住掛牌三星的順天賓館。

10/14 小雨,陰 7:30分出發

荔波→小七孔→大七孔→荔波

小七孔:聯票110元。景區游覽車20元,保險5元必須買。景區以小七孔橋而命名,橋架於貴州、廣西兩省間。車先到小七孔橋,碧波與綠樹間架著一座七孔橋是如此之奪人眼球啊!此橋也是貴州與廣西交界處,過小七孔橋就入廣西地界。第一站68級瀑布群,瀑布多,集中沿小溪而下,重重疊疊,場面壯觀。在路邊山坡上的拉雅瀑布大一點。第二站水上森林,沿水上密林小道,由大石、木樁築小路,樹根被埋水下,走了有40多分鐘,流水嘩嘩,樹密茂盛。第三站翠谷瀑布,瀑布從山頂而下,人沿著木樁路走在翠谷濕地上。周邊是奇山異峰。第四站臥龍潭,水簾瀑布上是翠池,池水碧綠透瑩,環境幽靜,著實令人可愛,大家紛紛照相。貴州的水完全可與九寨溝媲美。第五站鴛鴦湖,湖上有人在劃船,水少,有的樹根已露出水面。

2:30分到大七孔,步行而入,翡翠河谷、青山綠水一路伴隨,典型的優美風景。天生橋大自然的傑作,大氣,又有:東方凱旋門之稱。妖風洞詭秘,深不可測,因洞口氣流帶出像妖氣般的嗖嗖涼風而得名。出門到大七孔橋拍照。有人說小七孔風景好,大七孔風景一般。而我卻認為小七孔精致,秀氣。而大七孔大氣,壯觀。都值得一游

10/15 晴 8:45分出發

荔波→茂蘭→荔波

今天盡管很早就准備出發了,被先後兩位賓館代請的導游給耽擱了。前面一位說路不好不願去,後面一位拖了好長時間,最後要加錢,真是沒有職業道德,後來還是在景區門口化100元請了一位布依族導游。

今天是個難得的好天氣,9:40分到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門票55元,是地球上同緯度地區絕無僅有的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和罕見的生物基因庫,1996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2007年正式成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被譽為中國十大最美森林、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先去喀斯特峰叢畫廊,在導游的帶領下,開始爬山登涼水井觀景台,900多米高的登山路,年過80的胡老先生也上頂了,導游也驚嘆地說你們這些老人真不簡單,原計劃起碼要一個多小時,想不到你們40多分鐘就全部上來了。當老胡上來時大家歡呼鼓掌。觀景台是個用圓木架起的了望台,規定只能上五個人,大家自覺輪流而上,台上茂蘭全景一覽無余,景色一般。下山時拐入珍稀植物區,石上森林。珍稀植物品種不少,石上森林,充分反映出生物強烈的生存欲望,粗大的樹根深深地硬是從石縫中扎入泥土,吸取養料、水分。

接著從巴克鄉檢查站進入青龍峽,一路上有青龍潭、青龍澗、青龍瀑,黔的綠水特別令人賞心悅目,一路瀑布。到五眼井,因時間關系沒有上九洞天,回來時路過水中林、拉灘瀑布水小,黃揚溝、到堯所古橋,古堯布依族村就在路邊,。今年四、五月發大水把多處公路、橋給衝壞了,行路很艱難。

紅七軍板寨舊址,會師大樹。周圍的喀斯特地貌,山峰奇異,老姚指著遠處山頂兩塊大石,說是不是像兩個情侶正在准備接吻,大家也越看越像。

晚上在鳳凰樓吃牛蹄火鍋。

10/16 陰、霧 7:45出發

荔波→觀音峰→獨山→西江千戶苗寨

8:40分到觀音峰觀景台,遠看像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手捧淨瓶聳立靈山,凝視遠方,隨時准備拯救受苦受難的大眾脫離苦海。山下建有寺院。

9:50分到獨山,曠野中拔地而起的一座獨立山峰,獨山縣因此山而命名。清代在山上建起一座小廟,只有農夫上山的小道上山。

12:45分到都勻。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府所在地。先到劍河風景區百子橋,一座七孔青石拱橋,建於清乾隆五十一年,由邑人唐文昇獨立修造。天氣不好,時有小雨,大家在一家店裡吃羊肉湯,價格不貴,很鮮,羊肉也多,但太鹹,吃後也不口干,大家都感到吃得滿意,價格便宜。然後到石板街,是一條古街,始建於明洪武年間, 長200米,由11000塊青石鋪就,明清時通往廣西的必經驛道,1690年徐霞客到都勻游覽即由此段路入城,經九十年代改建成。對面就是步行街,在街口看到一位苗族大娘買糯米餅,把糯米塊放在碳火上烤熱後,剪開芯子再放二勺糖芝麻。據說:一天能賣100多個,能賺50多元呢!一位多淳樸、老實的婦人啊!

13:34分到文峰園,內有文峰橋、文峰塔,原名文筆塔始建於明萬歷年間,系五層木塔,因年久失修遭毀,清道光十九年,都勻人,甘肅按察使陶廷傑等捐銀三千兩重修,立名文峰塔,田紀雲提“文峰園”。

17:30分到西江千戶苗寨,汽車穿過了不少深山老林,來到山林深處全世界最大的苗寨,這兒是保存苗族原生態文化比較完整的地方。原名“仙祥”,民國五年改名“西江”,現有1285戶5120人,因99.5%人為苗族故稱“千戶苗寨”。有八個自然寨組成。門票60元。入住3~4人一間的房間,房內只有三、四張床,沒有衛生間,整幢房子是木結構,一人走動全幢樓發出響聲、都震動,如有人抽煙不慎失火,必遭滅頂之災,好歹克服一晚吧!晚餐在西江酒樓吃狗肉火鍋,狗肉一點也沒有興趣,倒是苗族服務員身穿苗服,頭插花引得大家爭相合影。苗寨的夜景很美,景觀燈全亮。晚上寨內還有表演,到得晚沒有趕上。

10/17 晴、多雲 10:15出發

西江千戶苗寨→響水岩瀑布→朗德上寨→凱裡

昨天到得晚,所以,上午10:15分出發,晚上,木板房一有人在走廊上走動就會發出較響的聲音,整幢樓都能聽見。沒有洗澡、洗衣服,勉強睡了一晚。早上6:30分天才開始亮起來,霧較大,爬到山腰上的觀景台,能看清苗寨全貌,但有霧能見度差,拍不好。拍了幾張,沒有電了,忘帶備用電,只好返回。寨內還有一座博物館。西江千戶苗寨值得一游。

12:30分到苗族聖山—雷公山自然保護區,不買票。熱心的管理員帶我們到響水岩瀑布,有幾疊瀑,但規模並不大。倒走了不少山路,出了不少汗。不去也罷。

15:30分到朗德上寨,始建於元末明初,有640多年歷史。20元門票,寨裡住有188戶,543人,全部是苗族,為陳、吳二姓。古有“萬馬歸槽”之稱,路邊有風雨橋,苗語稱“腊略九”,意為“大六橋”,以楊大陸率領苗民抗御清軍而得名。村寨建在山坡上,村中有一塊場地中間豎有刀把杆,用於表演。還有楊大陸帶領苗人抗清十八年失敗,逃到朗德上寨的住所,最後還是被俘,押到長沙殺頭。

16點離開朗德上寨,因到處在修路,所以旅途十分艱難,坑窪遍布,單行道,還有賭氣車,經常堵車,並不遠的路程,直到18點才到凱裡。凱裡是州政府所在地,為找旅館化費了不少時間,最後,入住西湖大酒店,晚上到多位網友推薦的快活林酒店吃酸湯魚,不腥又極鮮,連我在上海從不吃河魚的也大塊剁頤起來。虧得蔡妹放下行李就趕去訂座,沒有預約的還沒有座位呢!

10/18 陰 小雨 7:30分出發

凱裡→曬金谷→葛鏡橋→福泉古水城牆→息烽集中營→息烽縣城

8:45到曬金谷,景區入口處卻在毫不顯眼的福泉市行政學院內,門票10元。是位於魚梁江、諸梁江、犀江三江交彙處的峽谷,水質受污染散發出腐臭。峽谷上下落差有二十層樓高左右,水綠但不清。風景倒小而精致,有瀑布、有青山綠水、還有小橋流水,頗有小三峽風光。如果,不是劉老師的精心策劃,誰能料到在這平平常常的公路、大橋下竟有如此雅景!

10:36分在三江口度假村停車後步行一裡多路,去犀江上的葛鏡橋也叫豆腐橋。有不少明、清名士的題詞,是一座明代石拱橋,風景也漂亮。此橋曾有神仙修橋的傳說,但後人立碑,考證為葛鏡獨資所修,以彰古人義舉。

11點左右在一位當地熱心人引路下來到福泉古水城牆,據說當時為了防止城池被圍,而保證水源不斷,將一段河水截入水城牆內。形成城外有城,城內有河的壯觀。不要門票。

14:30出發17點到息烽集中營,不買票。在導游帶領下轉了一圈,也沒有多大興趣。

17:30去息烽縣城,旅店很少,是個閉塞不開放的城市,而且貧窮、落後。現在已很少見到這樣的縣城了。時間不早了,只能入住國營糧貿飯店,一幢老式房子,房價不便宜,也要60元/人。

10/19 小雨 8點出發

息烽→仁懷→茅台鎮→習酒鎮→二郎鎮→習水縣城

出發時天正下著雨,上高速繞遵義時才知道去仁懷有高速,可方便多了,轉到仁懷高速,仁懷有酒廠,因此有的是錢,城市也特別豪華、現代化。有錢就是能辦事。10:55分就到茅台鎮了,空氣中充塞著一股濃烈的酒糟味,先參觀了酒文化博覽館。門票30元。酒廠也化了巨資,造了如此豪華的博覽館,又請文人、騷客搜腸挖肚,這兒分代列館,陳列著從漢到清歷代文人、雅士對酒文化的詞令、禮俗、酒器等,時間關系兜一圈就走。在鎮上幾個人買散裝酒又耽擱了不少時間。1點出發。

茅台到習水的路是在峽谷中,也是赤水河風景最佳處—吳公岩景區,一路風景很好,一路賞景一路行,興致高。3點左右看到河對岸峭壁上巨大的“美酒河”三個字,由著名書法家邵華澤先生題,刻於川黔交界赤水河畔吳公岩絕壁上,因最大的摩崖石刻漢字,列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記錄,河為界,字在四川,而四川看不到,只有貴州能看到。

4點左右到習酒鎮,傳說中一對青年情侶徇情於赤水,女的在赤水一邊習水鎮,而男的在赤水對岸是二郎鎮,從此用赤水釀出名酒:習酒、二郎酒。二郎橋是四川、貴州的交界,裝煤的卡車出省還必須驗單呢!過橋,摸索到河灘邊看到一塊石碑“二郎灘渡口”,這兒就是當年紅軍渡過赤水的地方,想必當年水位一定高而急,像現在十幾米的淺灘,走也走過去了。河邊有許多房門上貼牌:‘紅軍渡河浮橋用木板’‘紅軍工兵營駐地’。今天霧大能見度差。 

17:50分到習水縣城入住東方大酒店,臥室不大,但也干淨。晚飯喝了點“借”他們買的茅台散裝酒,也吃不出什麼味來。

10/20 雨轉陰 8點出發

習水→土城古鎮→竹海→桫欏自然保護區→赤水

8:45分就到土城,古鎮是一條高高低低的石板街,兩邊都是店鋪,路邊擺滿小攤,熱鬧非凡。紅軍曾在此駐扎過,許多街面房貼上標牌“紅軍住房”,還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住過的房子,還有一條女紅軍街,土城會議就在拐角的一間茶樓裡開的。過古鎮牌樓還有航運史館、鹽運史館、鹽幫碼頭等,可見此地當年是個重要的交通樞紐。還有四渡赤水紀念館。

10:15分出發,11:40分到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門票25元。天氣不好,下雨能見度差,走半小時山路後到達觀海樓,是一個制高點,但是周圍全是大霧,什麼也觀不到,順便到竹海湖去看看,風景可以,可惜最奇特的地鼓、天鑼沒有看到。地鼓沒有找到,聽說:一塊巨型的紅色沙礫岩石階梯,游人行其上,岩石便會發出擂鼓的聲音,360級石質台階中,240級可聞擂鼓之聲。天鑼:距地鼓約一公裡,是座高數十米的圓弧狀丹崖絕壁,游人在此交談,語音便會在絕壁之間回響。天鑼據說還沒有開發好。1點半出發。

1點50分就到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門票25元。游覽分兩路:甘溝、桫欏溝,我們不是植物家,還是去看瀑布吧!走甘溝線,迎瀑而上,沿途風景優美,林木繁茂,瀑布疊疊,美麗如畫,疑入仙鏡。被稱為與恐龍同時代的“活化石”的桫欏一路伴隨,還有一片福建觀音座蓮,到一個大瀑布前已不能再上了,幾級台階上也都漫水了。3:30分出來時經株羅公園在路邊觀看了“神州赤壁”,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岩石赤色,有一條瀑布。

5點到“千瀑之鄉”的赤水。入住金華賓館,住二晚,可以洗衣服了,但地處郊區無處可走,房間久未住人了,被子裡一股濃烈的霉味。

10/21 晴 7:30分出發

赤水→十丈洞瀑布→中洞瀑布→燕子岩瀑布→丙安古鎮→復興古鎮→赤水

8:45分到十丈洞瀑布,是千瀑之鄉赤水的大瀑布,門票25元。門口有一座巨型的石雕老人頭。電瓶車(20元)載到十丈洞瀑布,拾級而下,很高但水並不大,據說是僅次於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快離開時水才大了點,據說上游水閘開了。原准備沿溪流走小路到中洞瀑布,但路被泥石流阻塞,只能回到公路乘電瓶車到中洞瀑布,確實如述是簾狀瀑布的經典之作,寬闊而氣勢大,回到門口拍了集體照。

11:45分到燕子岩風景區,門票25元。全部爬山,游覽了五彩園,“金龜躍瀑”一塊大石似金龜仰頭看著瀑布躍躍欲試之態,對面兩條萬丈瀑布從天而降,半山有“燕子洞天”,三塊大石組成如燕子的頭、身、尾斜依山成一洞,人彎腰穿洞而過。燕子岩頂又有一大瀑布,下山時,見到一樹枝形似“生命之根”,不遠還有岩縫像“生命之源”。棧道從山壁與瀑布間穿越成“水簾洞”。

2:50到丙安古鎮,又是一個有革命傳統的古鎮,門票10元,穿過鐵索橋,這兒曾駐扎過紅軍,還有紅軍渡口。過太平門就入古鎮,江邊有吊腳樓,還有新華門、雙龍橋,景色還不錯。

4點到復興古鎮,主要想參觀據說國內最大的江西會館萬壽宮,正在裝修,沒有開門,街上居民熱心地去找人開門,可呆了好一會兒還沒有來。走吧!

4:45分回到赤水

10/22 晴 8 點出發

赤水→四洞溝風景區→赤水→習水→三岔河→丹霞谷

8:45分到四洞溝風景區,門票25元。也就是四個瀑布,四幅神情各異的瀑布,乘電瓶車(20元)到第三洞,飛蛙崖瀑布,瀑布中間有塊大石似一只正在飛翔的青蛙,也叫“巨蛙淋浴”,從四洞下來時,在上面看更像些。上到第四洞,白龍潭瀑布,氣勢比較大,回到乘車處,乘車而下到第二洞,桫欏瀑布,簾狀瀑布形似桫欏的樹葉,也叫“桫欏靚影”。隨後到一洞,水簾洞,簾狀瀑布後有一石徑可過人,瀑布形成水簾洞,瀑布之上有個月光潭。

11:30分出發經赤水、習水到三岔河,中國丹霞谷離公路有十幾公裡的山路,雖然聽說以前有批人在此過夜,而正在擔心如此偏僻之處,是否能容下這一大群人時,一到景區門口就看到一幢挺不錯的“丹霞谷酒店”,大家歡呼起來!因平時沒有人,趕緊招來酒店人員叫來服務人員安排我們的吃住,門票60元, 40元景區電瓶車,全程28公裡,導游帶著我們一路游,丹霞谷是中國最大最典型的丹霞地貌。這兒空氣清新、環境幽靜。谷中有農家樂、度假村,度假村是一幢幢漂亮的小木屋。山腰還有清中期貴州第一實業家袁錦道建於清嘉慶年間的“袁錦道祠”。建於1810年的望仙台石窟。到旅館,房間門關不上,換了一間,有電熱毯但晚上被切斷電源。

晚上集體會餐,十二菜一湯菜水豐盛,人均20多元。

10/23 8點出發

丹霞谷→婁山關→遵義

山裡空氣很好又靜,早上推窗就見霧繞群山,感覺非常好,可濕度也大,衣服不干,被子霉味重,鼻子不敢靠近。天亮得晚,6:30分才開始亮起來,在門口附近散散步感覺非常好,早上深山裡清新的空氣沁入肺腑,舒服極了。

丹霞谷到高速公路進口一段路太難走了,一邊在鋪水泥,單行道,管理又亂經常堵車,有次堵了將近有半個多小時,整段路足足耽誤了二個多小時。12點到重慶安穩鎮,由於大家都沒有買干糧,就在鎮上用午餐,又是羊肉湯,怕上火,還是啃饅頭吧!鎮上有幾家人家在擺酒席,大鍋煮一鍋子蹄膀,起碼得用上好幾頭豬呢!一位大娘正在用生豬血抹在一塊塊切好的熟豬肉上,叫“血紅”,看了真倒胃口。一路上經常看到少則幾十桌,多的上百桌,都是大鍋的煮肉,滿月、造房、結婚、過生日等都大擺酒宴,中國人真會吃啊!有一位老兄看到一家人家正在擺酒宴,就湊上去問,我能否吃,回答:可以,他就坐下大口吃起來,吃完給了十元錢,問他如何,答:能吃辣的話還可以。據說是主人過四十歲生日,明天才是正日。今天是幫工吃。

終於走上渝貴高速了,到桐梓站下,到婁山關,在城牆上、小山上照了幾張就離開了。在遵義入住碧雲商務酒樓,設施也可以。遵義晚上很繁華,和朱老師兩人,人均十幾元,晚飯吃得也可以。放下行李就去遵義會議紀念館,已關門了。

10/24 陰 多雲 8點出發

遵義→遵義會議紀念館→楊桀墓→福泉→重安鎮三橋亭→黃平

早上出發,先到遵義會議紀念館門口照了幾張,時間尚早,還沒有開門。繼續出發,下車走了20多分鐘,9點到楊桀墓參觀,門票30元,系南宋播州沿邊安撫使楊桀夫妻合葬墓,建於南理宋淳祐年間。石雕精美被譽為“西南古代雕刻藝術寶庫”,一家人看門,有個小孩很勤奮也懂事。10點離開。

經高速從遵義到福泉,下高速後,一路上許多地方在修路,司機路又不熟,3點多到重安鎮三橋亭,鐵索橋、鋼桁構橋、曲拱橋三橋並列,有一座三橋亭,比較奇特。三種不同材料,造型各異的橋都架於清水江同一段江面,建造的年代又各不相同,堪稱國內無二,世間少有。鐵索橋建於清穆宗同治十二年;鋼桁構橋建於一九三八年;曲拱橋是現代的。三橋相間並列。

途中又遇到路兩邊擺開幾十桌喜宴,有人結婚,男女老少圍桌磕瓜子、吃糖,大盤大盤的菜在邊上還沒有上桌呢,大魚大肉挺豐盛的。有幾個婦人衣著特別鮮艷,他們是花苗,屬苗族的一支,也有一說是革族,是唯一未入56個少數民族的,頭帶紅帽是還沒有結婚的女子,而戴咖啡色帽子是已婚了的女子。

4:45分到黃平縣城,在建的縣府大樓氣派、豪華,門前有“金水橋”“華表”,邊上青少年活動中心還有近百米亮麗的長廊。

入住騰飛賓館,晚上吃鴨子火鍋,人均20元。房間被子裡又是一股難聞的濃烈霉味,有蚊子,點蚊香又加上難聞的怪味。實在難受啊!

10/25 晴 多雲 7:30分出發

黃平→飛雲崖→下潕陽河→鎮遠

7:55分到飛雲崖,門票20元,因崖上有一天然的狀似鐘乳石穹頂而得名。明朝年間成名勝,是一座道觀,道教的建築,其古建築保留了清代時期南方古鎮建築的風格特點,在一崖洞處卻供奉佛祖、觀音,管香火的是一位身穿道服,留平常人頭的青年,現在釋道合一的廟宇不少。山崖邊有很陡的石階,但穿過山洞後又下來了,沒有找到上山的路。8:30分出發。

10點到雲台山,30元門票,雲台山是道教聖地,近千米崖頂建有許多佛寺道觀,最早建築始於明代,至明末成為道教聖地,地形起伏明顯,經年雲飄霧繞,若隱若現。主峰1212米,我們不熟悉路,走了虎背山一條路,一路風景好,四周山峰、峭壁,有一座山從上望下看,似一只趴著的斑斕大虎的虎背,叫虎背山。給了景區清潔工50元叫她做導游,她說:另一條去櫻桃灣的路風景還要好,可惜時間來不及了。12點離開

到處修路,2:25分到下潕陽風景區,門票20元,船票100元/人,一個多小時游船游了上下潕陽河各一段,只是小三峽中龍王峽段。有“天然水墨畫卷”之稱的潕陽河風光以峽奇、峰險、水綠為主要特點。

4點出發,修路,多次堵車。到達鎮遠,原預定的水電賓館沒有電梯,經介紹到騰飛賓館,條件可以,房間就在漂亮的潕陽河邊,窗外非常漂亮,特別晚上景觀燈齊放,絕妙的夜景!晚餐在賓館吃25元/人會議餐,是入黔以來最豐盛的

10/26 多雲 7:30出發

鎮遠→青龍洞→高過河景區→鐵溪景區→鎮遠古鎮

天仍是陰沉沉的,在黔大多數是如此天氣,先到祝聖橋,典型的鎮遠形像,許多介紹鎮遠的宣傳畫,首頁就是此橋畫像。鎮遠有2280年的歷史。青龍洞,30元門票,請了個導游,青龍洞“西南懸空寺”是個釋、儒、道三教合一之地,集三教、橋梁、驛道建築文化於一身。首先是中元禪院,佛教淨地,然後是紫陽洞、萬壽宮道家之地,江西會館最著名,有一個戲台,雕刻精美,最後是青龍洞儒家修學聖地。古建築群貼山而建,游覽一個多小時。

12點幾經摸索到了今年八月剛開放的高過河風景區,據說是個私人投資幾個億的景點,門票40元,交通車70元,僅開三公裡,不還價。大概也就是峽谷、小溪、瀑布之類的,反正也視覺疲勞了,不值得進。

往回走穿過鎮遠古城到鐵溪風景區,沿著峽谷一路風景也不錯,大門口有一支巨筆與儒林外史書本造型。50元門票,到龍潭要走山路4公裡,走了一個多小時只走了1/2不到,回吧,一路風景不錯,幽靜,有三位成員趕到了龍潭。

4:30分回到古鎮,逛古鎮,參觀了鎮遠博物館,10元,沿著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一路悠閑地東看看西瞧瞧,一只可愛的小狗盯著要吃的,手一揚就整個身體豎起來,張嘴討吃。飯後到潕陽河邊拍夜景,美極了!鎮遠古鎮是個有特點的古鎮,保護也可以。千萬別錯過!

10/27 雨 7:30分出發

鎮遠→九龍洞→銅仁

原計劃到印江,因怕路不好,另外聽說這段路過去發生過劫車,為了確保安全,盡量走高速,上高速很快就到銅仁,路不熟,又路不好,折騰了一會兒,2點總算到了九龍洞,十裡錦江十裡景,錦江沿岸景色極佳,可大霧天妨礙了觀賞,青山、綠水、漁舟、大霧似一幅朦朧的水墨畫。銅仁到九龍洞有游覽船,但時間緊不肯開了。乘船到對江,還要爬40多分鐘的山路,有騎馬的。到門口,門票30元,也是個喀斯特溶洞,大廳高而華美,巨型鐘乳石高是它的特點,其它也差不多。錦江多好的景色可惜被大霧給毀了。天公不作美吧!

6點到銅仁,住天一賓館,晚餐在“好再來”四川小飯館吃,價格便宜人均14元。

10/28 陰 霧 7:30分出發

銅仁→梵淨山→銅仁

一早起床,從賓館窗口往下看,6點就有早點店開門了,漢人集居地就是開市早,地理緯度關系吧,天也亮得早些,6點半已有饅頭 豆漿、燒賣買了,是入黔以來市面最早的,地級市城市規模也大點。

過江口80多公裡路到梵淨山10點,門票50元,觀光車全程9.5公裡,單程約需25分鐘,來回20元,索道來回160元,全長3500米,垂直落差1000米。梵淨山有我國第五大佛教名山之稱。梵淨山敕賜碑:明萬歷四十六年奉神宗皇帝聖旨而建,戶部郎中李芝彥撰,稱梵淨山乃“古佛道場”為“天下眾名岳之宗”,引得四海百姓、官員前來朝拜。從而形成明朝的佛教聖地。亦是彌勒文化、淨土思想的重要傳承地。今天天公不作美,大風大霧還有雨,坐在索道車內時而被濃霧包圍,車外除了白茫茫一片什麼也看不見;時而大風吹得車廂外呼呼聲響,時而雨點打在車廂上劈裡啪啦響,真擔心吹斷纜繩,膽小的人定會索索抖,有時會想:因大風大雨索道停開,要步行下山,那不太慘了!11點總算到索道終點,隊伍中共有13人上頂,天晴的話,蘑菇石、紅雲金頂一定非常壯觀、漂亮,可現在大霧看不清,拍照也很困難,蘑菇石是梵淨山的精髓,石高十多米,看似不穩,卻頂天立地巍然屹立了億萬年呢!在蘑菇石勉強拍了幾張,山崖頂端平鋪一方巨石似方印,人稱“翻天印”,自古便有仕途求官之人為祈如願在此叩拜。和劉老師、沈百川一起,經果然古寺,般若泉上在建的燃燈殿即老金頂,也是月鏡山,海拔2494米。燃燈殿、釋迦殿、彌勒殿和山下的皇家古寺承恩寺共同構成梵淨山的古佛道場。路途難、險,陡,路窄小,由於三叉路口分別有兩塊禁止通行的標牌其他人沒有上,在“萬卷書”思過崖處我們問過對面來的一對青年男女,他們說能走,不遠。返回時差點迷路,大霧加標志不清,回下來後上紅雲金頂,分上山和下山路段,上山路段非常險、難,有時呈70多度僅在山石上鑿一個半掌大的凹坑,就算階梯,且鐵鏈貼著山石,大風大雨,對人的意志、膽識的考驗,大霧倒幫了大忙,白茫茫一片,反正也看不到自己就貼在懸崖峭壁邊上爬,少了一點膽戰心驚。在我前面的那位仁兄,大概有恐高症,顫顫兢兢,“四腳並用”,看他整個人抖得厲害,還要上面的同伴接應,總算上去了,真為他捏把汗,如果天晴,仁兄會不會嚇得屁滾尿流地打退堂鼓?山頂有座金頂天橋據說是燃燈佛所建,橋的兩邊分別是彌勒殿、釋迦殿,梵淨山是彌勒菩薩道場,彌勒是未來佛,大霧是否隱喻,用現在人的眼光看未來是一片迷茫,所以要點化呢!2點下山,下山路修得好,寬、鐵鏈和石柱也有齊腰高,2點半下到索道口,換觀光車,因修路中途換了一輛車,4點前回到停車場,同伴中有位姓朱的老先生,爬山時出了一身大汗,山頂又冷,濕衣服上寒氣倒逼,老先生人冷得直發抖,盡管好幾位把外衣脫下給他披上,仍感到從身體內發出一陣陣寒氣,人縮著顫抖不已,車廂裡大家都安慰他,到賓館幾個女同志趕緊搞來姜糖茶給他喝,真是一群熱心老人,好一個溫暖團隊。晚餐人均13元

10/29 多雲 7:30分出發

銅仁→東山寺→苗王城→黃絲橋古鎮→南海長城→鳳凰古城

8點就到了銅仁城內的東山寺,這兒是當地居民早鍛煉的場所,原來主要是准備參觀儺(鬼戲)文化展覽的,展覽坐落在一座四合院的“雷神殿”道觀內,時間早還沒有開門。山頂上有座東山寺。也是一座釋道合一的聖山。下山在風景秀麗的錦江邊拍了幾張。8:30分出發。

進入湖南低界,12點到苗王城,門口有國家旅游局掛牌的扶貧點,開口就要158元/人,最後看到我們要打回票,就降到50元/人,無非就是綠水、青山、苗寨而已,一路上遠比它規模大、景色好的已看過不少了,視覺也疲勞了,要門票就不進,決不做“冤大頭”,門口照個相就走。10點35分到黃絲橋古城,要買票,去過的人說,主要是城牆古的,裡面沒有什麼,就在外面拍個照走了。

11點15分到南方長城,是漢族王朝為防止苗人造反而修的軍事設施,湘西明清邊牆全石營營盤遺址,始建於嘉靖三十三年。門票45元,是整個鳳凰景區門票,買保險2元。長城依山而建,有相當規模,也高,上台階時看到一位漂亮的苗族姑娘導游穿著鮮紅的苗服,上到城門口有二位身穿苗服的姑娘帶我們游覽做導游,她們說是土家族人。如此偏僻之地,居然經常在此舉行中韓圍棋賽呢!

1點到湖南鳳凰古城,入住古城中虹橋邊的虹橋賓館,雙標房,有空調、抽水馬桶。此處離游覽中心沱江僅幾步之路,方便,因為鳳凰古城內外已有許多賓館、飯店,又不是旅游高峰期,房價不高。放下行李就出門,鳳凰古城心儀已久,首先就到虹橋腳下的沱江邊,此地也是古城景色最好之處,綠水沱江上有游船、漁船,對岸就是連片的吊腳樓。當地婦人就在沱江邊洗衣、洗菜,看到三人在洗衣,中間夾著一人正在洗菜,衛生?這兒風景確實不錯、有特色。過橋就是商業街了,毫無古鎮之味,鳳凰廣場中有一只高仰著頭的鳳凰雕塑,離此不遠還有朱鎔基提寫的“鳳凰城”,參觀了沈從文故居、天後宮等,用了晚餐後上沱江邊拍夜景,沱江的夜景特別美,虹橋附近的吊腳樓水上實景與水下倒影難分真假,景觀燈華燈初放,五彩繽紛煞是好看,江邊擺滿了小攤,一只放漂的許願燈僅1~2元,許多青年男女在江邊虔誠地默默許願,留下紀念照後放漂,也成江邊一景。一座座緊緊相連的酒吧、咖啡館,不斷放著震耳欲聾的音樂,也是一個不夜城,虹橋邊的小吃攤燈火通明、攤位連成一大片,人頭濟濟,不亞於上海節日的城隍廟。鳳凰是個值得一游之地,景色也僅在虹橋下沱江一段而已。其余不僅沒有什麼可看,商業味也越來越濃了。

10/30 晴 8點出發

鳳凰古城→安江

6點早起想拍個晨曦沱江,可江上無晨曦影子,拍幾張,用完早餐上車吧。

比原計劃多余半天時間,大家正在討論到哪兒去玩玩。人算不如天算,在麻陽到懷化的公路上車子故障,修不好,一路上就感覺變速器上排擋經常很困難。聯系特約維修,從懷化趕來,我們只能在路邊的龍田溪度假村喝喝茶,吃頓午飯,把毛刺鑿去,總算開動了,好景不長過麻陽剛上懷化到邵陽的高速公路,在隧道內,車子又開不動了,天也黑下來了,拖車把我們拖到附近的安江,入住金鑫賓館40元/人,我們住在一間很大的套房內。車子修不好,只能等明天從廈門空運變速器來吧。

10/31 晴

車子還沒有修好,只能滯留安江,今天有三個同伴因有急事,自行乘臥鋪大巴回滬。反正沒有事,找個地方玩玩吧,二十幾個人包個中巴去洪江古城,10元/人,原來安江是地委所在地,後來因交通不便,火車通懷化,國道通洪江,地委搬到懷化,縣委到洪江,安江淪為鎮,安江出了個世界聞名的水稻專家袁隆平。車開50分鐘到洪江,先到嵩元山,從雄溪公園入,留有民族英雄岳飛的墨寶“墨莊”,爬了40多分鐘山路,經過一座“紫竹林”觀音寺,到達由中韓合作的佛教文化園:唐園,規劃由印度、尼泊爾、緬甸等幾個主要佛教國在此建院形成世界佛教文化博覽園。中午在山上“佛天茶室”用餐,10元/人,用素齋八菜一湯,量足菜味也不錯,還有茶水供應。這兒也是當地人聚會之地,幾撥人在打麻將,我們正在用餐時,餐廳裡湧進一幫“發燒友”,彈彈唱唱,自娛自樂,有個女高音嗓音甜美,免費為我們助興呢!好不自在。飯後參觀中興寺院,從北宋開始建院,明代時有一高僧的屍體在江裡逆流而上,被眾僧“請回”成肉身供奉。下山15元一部出租車到洪江古商城洪江古商城有500多年的歷史,因改成民居而久被忽略,舊稱“小南京”。城內有“紹興班”戲班子,姑娘們表演了古錚獨奏、歌舞;隔壁是妓院“荷花院”,煙館、錢莊、鏢局、釐金局、油號、戲院等,要完整地參觀起碼得半天,120元門票,回到安江已五點多了,正好吃晚飯。

11/1 晴

身上有事,無心再留,准備回家,長途車是隔天開,今天沒有,打聽下來火車每天有三班到滬,正准備去懷化乘火車時寶林打來電話說今天變速器能到,明天走。就差一天時間再忍一下吧!鐘老師來敲門約我去參觀袁隆平故居,實在沒有心思,沒有去,有一部分人去了黔城的芙蓉樓,是王昌齡被貶官後任職之地。據說很值得一看。

11/2 晴 安江→衢州 8:30分出發

車剛上高速,又舊病重犯了,好在長沙代表隨車,調整了一下,又能開了。今天司機很辛苦,一人連續開了近千公裡,21:30分到衢州,入住預約好的新天地大酒店,掛牌三星,房間還干淨,晚飯也不錯有:紅燒蹄膀、土雞湯、魚等,美美地吃一頓,睡覺。明天能回上海了。

11/3晴 8:30分出發

衢州→上海

四百多公裡的高速公路,到楓徑下服務區買了兩只“五芳齋”粽子當午飯。高速公路剛下辛莊車子又犯病了,好在司機擺弄了幾下又開了,提心吊膽,4點不到終於到了下車點。全程結束。

黔東游後感:

1.黔東是值得一游的勝地,東南有少數民族集聚地,對民族風情有興趣的驢友,可到肇興侗寨、西江千戶苗寨、三寶侗寨、三都、岊沙部落。還有不可錯過荔波大、小七孔。東北主要是自然風光,赤水“千瀑之鄉”名不虛傳,到處是瀑布,十丈洞瀑布、四洞溝、燕子岩、桫欏自然保護區讓你瀑布看個夠,中國丹霞谷對於地質感興趣的值得一看,但交通不太方便,環境還幽靜。鎮遠是個不可錯過的好地方,白天、晚上都景色不錯。雲台山一定要去櫻桃灣,梵淨山值得一游。到黔東去鳳凰古城很方便,一個半天加晚上就可以了,景色也就是在虹橋下沱江一段。

2.十月份貴州的天總是灰蒙蒙、陰滋滋的,能見度差,拍照不方便。不知其它月份有好點的天氣嗎?

3.能包車會方便許多,有好的景點隨時能停車欣賞,否則,像三橋亭、都江峽谷、岊沙等會錯過。現在吃住都沒有問題。

4.少數民族地區,早上店開門較晚。


精選遊記: 貴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