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在雲彩的彼端——行走在海拔3300米的高原

作者: helenajia

導讀如果把瀘沽湖比作小家碧玉,那香格裡拉就是大家閨秀,不同於瀘沽湖的精致,香格裡拉更為大氣,秀麗之外還有峻美。 香格裡拉的古鎮——獨克宗古鎮,在藏語裡的意思是月光之城,我突然聯想到了月光寶盒,不知道在這裡,能不能穿越時空。 在古鎮的西面,是龜山公園,裡面有吉尼斯紀錄的轉經輪,按照藏族人的習慣,要順時針轉動它,口中念著“翁巴拉貝美哄”,意 ...

如果把瀘沽湖比作小家碧玉,那香格裡拉就是大家閨秀,不同於瀘沽湖的精致,香格裡拉更為大氣,秀麗之外還有峻美。

香格裡拉的古鎮——獨克宗古鎮,在藏語裡的意思是月光之城,我突然聯想到了月光寶盒,不知道在這裡,能不能穿越時空。

在古鎮的西面,是龜山公園,裡面有吉尼斯紀錄的轉經輪,按照藏族人的習慣,要順時針轉動它,口中念著“翁巴拉貝美哄”,意思是菩薩保佑,轉幾圈沒有規定,但一定得是單數。這裡是古城的最西端,可以遠眺松贊林寺,據說這裡是每天最後一縷陽光照射到的地方,月光之城的名字就是這樣得來的,而松贊林寺則是每天第一縷陽光照射到的地方,因此又被稱作日光之城。

松贊林寺全稱是噶丹松贊林寺,它建於清朝初年,吳三桂造反的時候,戰火也蔓延至香格裡拉,西藏派出僧侶來解救這裡的百姓,當喇嘛到達香格裡拉的時候,發現這裡沒有佛教,於是平息戰亂之後,達賴喇嘛向康熙請旨,在此處修建寺廟,傳播佛教,於是便有了現在的松贊林寺。它是仿照布達拉宮來建造的,是雲南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藏區八大寺之一,鎏金銅瓦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光芒。

來之前在網上看到這裡的門票是30元,已經out了,目前的價格是85元,差不多是原先的三倍。從售票處到松贊林寺,還要坐差不多5分鐘的車,車上有導游,會講述松贊林寺的歷史,並告訴游客們,進寺廟之後,是不能戴帽子和墨鏡,不能指指點點,並且要順時針走。

在松贊林寺的正門前,有一片小小的湖,湖中有個小小的島,不要小看這裡,這可是聖地,小島是不可以上去的,據說一心向佛的人可以在湖水中看到自己的前世和來生,因此,尋找活佛就是在這個小島上完成的。此外,西藏還有一種儀式叫天葬,舉行天葬之前,必須在小島上由活佛誦經超度,然後才能送往小島對面的山頂舉行天葬儀式。我們沿著棧道繞著湖走了約半圈,路上遇到一個藏族扎西,他很虔誠地告訴我們,他繞著這湖走了好多圈,但是都沒有看到前世,可能是他向佛之心還還不夠誠,並勸我們也繞著湖走一圈,看看能不能看到前世。他是個挺有趣的小伙,有點靦腆,聽說我們前一天坐索道上了石卡雪山,就問我們會不會很怕,他第一次坐在上面的時候,拼命抓住扶手,一眼也不敢往旁邊看,我忍不住笑了起來,想到了娜娜,在海洋公園的索道上,兩只手抓住扶手不肯松開,連接我電話也不敢。

石卡雪山的索道確實挺長,落差也挺大,不過我一點也不覺得害怕,還覺得兩邊的景致不錯,滿山的杜鵑花,山下的草原越來越小,犛牛變成了一個個黑點,好有趣。到了山頂,有點點不適應,可能真的是太高了,海拔4400多米,感覺有點缺氧,沒走幾步路,就會覺得很喘,就算這樣,我也覺得自己挺厲害了,還有人到了香格裡拉就趴下的呢,去醫院吸氧,和他們相比,我已經很不錯了。

石卡雪山兩段索道的中間,有一個亞拉青波牧場,我們沿著棧道往牧場深處越走越遠,卻渾然不知,就在我們拗造型拗得起勁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我們,回頭一看是一個年輕的卓瑪,她叫住我們,不要再往前走了,再向前可能會遇到犛牛,它們對陌生人可能會撞上來,聽她這樣一說,我感到後脊梁直冒冷氣,犛牛的角多厲害!而且我還穿這紅色的上衣,不就是被攻擊的對像嘛,不是她叫住我們,我實在不敢想像遇上犛牛的情景,以致於在後來的幾天,我看到犛牛,心裡都有點發毛,不敢靠近它們。但這還不是讓我最害怕的事,最可怕的是從石卡回來的路上,G手發癢了,居然說要開車,甘地居然同意了,雖然甘地曾做過駕駛教練,但我還是很怕。G坐在駕駛座上,調整好座位,開始找油門、剎車和離合器,我坐在她後面,手抓住上面的把手不敢松開,我真怕她分不清油門和剎車的位置。G開得很慢,如果邊上有輛自行車的話,也能比我們更快。就這樣,一直開出了欄月亮山谷,過足癮的G才把駕駛座讓回給甘地,開心地對我說,“回去告訴F我們在雲南自駕游”。

吃過午飯,我們開始往本次香格裡拉之行,也是雲南之行的最後一個景點——普達措國家公園出發了。普達措國家公園位於四川境內,去那邊的路上有一個藏民的村莊是必經之路,車子開到這裡的時候,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情景讓我呆住了,一群藏民,有男有女,女的還抱著孩子,分坐在道路兩旁,攔住我們的車,有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在我們的車前綁上了一條潔白的哈達,還端來了幾杯酒,甘地和他們說了幾句藏語,給了五元錢,他們才讓開路,放我們過去。後來問甘地怎麼回事,才知道普達措是屬於這個村子的資源,政府開發的時候許諾每年給他們分紅,但他們沒有拿到今年的,所以在這裡鬧事,收過路費。雖然有這樣一個小插曲,我們最終還是來到了普達措國家公園,這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個國家公園,目前看到的還是一期工程,但就一期工程,游覽全部三個景點——屬都湖、彌裡塘、碧塔海,至少需要四個小時,如果等三期工程全部完成,一直可以玩到尼汝,那時估計要住在裡面才行了。

在看到屬都湖的一瞬間,感到很震撼,到底有多美,實在無法形容,沒有親眼見過的人無法想像,所以請大家看我的照片吧。屬都湖的棧道有2.7公裡,大約走了一個小時,一邊欣賞景色,一邊狂拍照片,一點也不覺得累。等到碧塔海的時候,情況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沒來之前,就聽別人說,碧塔海比屬都湖更美,更值得環湖,說真的,我還真沒覺得碧塔海會更美,不就多了個湖心島嗎?

碧塔海的棧道全程4.2公裡,走得就比較累了,因為失去了剛開始的新鮮感和對美麗湖景的憧憬,因為走得卻相當快,幾乎沒有坐下來休息過,不要以為我們體力有多好,這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就是廁所。從一走上棧道,我們兩個就想先上趟廁所,按照之前屬都湖的經驗,應該在一入棧道的地方就會有個木屋是廁所。但經驗主義害死人,第一個木屋居然是個廢棄的售票處,在長達2.9公裡的路上,居然沒有一個廁所,曾有一次,我們以為看到廁所了,很興奮,但走到跟前一看,居然是吸煙室,很怒,你既然想到修個吸煙室,干嘛不順便修個廁所呢!一直走到2.9公裡的碼頭處,我們才終於見到了救命的廁所,害得我們這一路上一直東張西望找廁所,而沒有心思來欣賞碧塔海的美。

從普達措國家公園出來已經快五點了,我們都很累,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因為我們的雲南之行已經接近尾聲了,說真的,還沒玩夠。

香格裡拉的景色夠美,讓人瀏覽往返,但吃的就有點拿不出手了,這裡的土地比較貧瘠,氣候太干,常常一兩個月不掉一滴雨,所以,這裡只種的出青稞和土豆,主食和蔬菜都是從外地運來的,葷菜主要以犛牛肉和土雞出名,由於G不吃牛,所以這次旅行沒有機會一品犛牛肉的味道,盡管我從上海就開始向她灌輸犛牛不是牛,只是個名字而已,也可以叫它犛豬的思想,無奈她太頑固,始終也接受不了我的新興思想。香格裡拉的土雞湯其實也很不錯,金黃金黃的,鮮美可口,雞很嫩很鮮,和吃飼料長大的雞味道完全不同。

吃過晚飯,回到古鎮的四方街,傳來陣陣藏樂聲,藏民們不分老幼,在街上跳著舞,這是當地的習俗,每天七點到九點,都會自發在這裡跳藏族舞,這與瀘沽湖篝火晚會上的舞味道完全不同,沒有參雜一點金錢的味道,穿著傳統藏服的大媽大爺們,跳得不亦樂乎。

沒來香格裡拉之前,我覺得這裡應該是很貧窮的,實則不然,藏民其實很富有,每個藏族人家裡都有一套藏服,祖傳的,用金銀瑪瑙鑲成,而且每一代人都會給這套藏服添置一到兩件新的東西,因此,僅僅這套藏服就價值50萬甚至上百萬、千萬不等,另外,看一個藏族人是不是有錢,就數他們家的犛牛就可以了,在這裡,犛牛是不可以隨意宰殺的,必須得到活佛的指示才行,每年初,必須由活佛確定有哪幾頭犛牛是絕對不可以宰殺的,在牛頭上綁上紅色的帶子以示區別。美麗的香格裡拉,兩天的行程真的太短太短,我還會再來的。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