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行之美食記

作者: 喝咖啡的狙擊手

導讀趁著09年暖和的尾巴,11月和GF去了一次蘇州。作為兩個美食粉絲,到了一個地方必然是要去搜略一下當地美食大快朵頤的。否則,怎麼對得起自己啊。說道蘇州,一般最先想到的往往就是得月樓,采芝齋,陸長興,黃天源。不過,鑒於得月樓在攜程口碑不佳,采芝齋上海滿大街都是,陸長興和黃天源不是喜歡的類型,所以,這次咱准備另辟蹊徑,去搜略一番蘇州真宗的蘇幫菜 ...

趁著09年暖和的尾巴,11月和GF去了一次蘇州。作為兩個美食粉絲,到了一個地方必然是要去搜略一下當地美食大快朵頤的。否則,怎麼對得起自己啊。說道蘇州,一般最先想到的往往就是得月樓,采芝齋,陸長興,黃天源。不過,鑒於得月樓在攜程口碑不佳,采芝齋上海滿大街都是,陸長興和黃天源不是喜歡的類型,所以,這次咱准備另辟蹊徑,去搜略一番蘇州真宗的蘇幫菜。

事先的攻略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先是攜程裡大肆搜略了一番各位驢友的吐血推薦,然後又祭出了大眾點評網大法,一番塵土飛揚後,終於被我挖到了兩家口碑價格菜品看上去都很誘惑的蘇幫菜館。

第一家,是在蘇州鳳凰街上的老字號,協和菜館。

看了下點評,貌似口碑很是不錯。菜品也是以傳統蘇幫菜為特色的。中午將近11點,按圖索驥找到了古色古香的小門面,殺將進去,第一感覺就是非常非常的老字號啊。室內裝潢都是傳統的白牆木梁,雖然是仿古的,但是整個老字號的氣氛確是實實在在的。牆上掛著條幅,一樓大堂放著幾張方桌,感覺就是那種國營的老字號飯店的味道。找個靠牆的位子坐下,點菜。

因為事先做好了功課,所以直奔主題。響油鱔糊,炒素什錦,蘇式兩面黃,醬方,蓴菜湯。點完收工,等著上菜。

而就在上菜這點時間裡,只看到一波波的客人進來啊。而且多半是蘇州當地的事先訂好的。一進來就直奔二樓包房了。一樓另外一邊,坐著一桌一家三口,一聽,還是上海老鄉。竟然還是回頭客。不一會兒,門口已經開始有人等位了。不得了啊,果然是好生意啊。

這麼一會兒,我們的菜也已經陸續上來了。

先是響油鱔糊。一盆看上去料很足的鱔絲先放到桌上,然後當場把熱油澆上去。刺啦一聲,香味馬上就被激了起來。然後把事先撒過胡椒粉的鱔絲拌一下,贊啊~~~!!!

接下來是炒素什錦。雖然原料平淡無奇,無非就是木耳,面筋,豆腐干之類,但是不得不說他家的醬汁調的真是美味。炒出來的什錦看上去濃油赤醬,吃起來味道也是鮮美濃郁。要不是叫了兩面黃我當時真想搞一碗白飯來拌了吃。

然後上的是醬方。不得不說,我低估了醬方的分量了。好噠一盤啊,基本上就是一只大號蹄髈啊……。好吧。我要說,味道真的是好吃的,就是,量太大了……我們兩個實在是消滅不了,只好把皮剝光吃完了事……

蘇式兩面黃和寧波的差異大概在澆頭上了。蘇式的是青椒肉絲,量也很大,我們倆也只吃了一部分而已,不過,也許是前面的菜太精彩了,感覺這個實在一般了。

最後是蓴菜湯。也是大號的一湯盆。除了完整的一棵棵蓴菜,裡面還有豆腐和雞血。深秋的時候喝一碗熱湯,何況又是那麼鮮美的湯料。實在是舒服啊。

倆人自不量力的點了好大一桌,終於還是敗下陣來。臨閃人時,除了鱔絲和素什錦被全滅,其他三個都剩下了不少。唉,要不是下午還要去景點,真想打包回旅館慢慢享用啊。

當天的晚飯,去的是鳳凰街的熙盛源餛飩。

說來,熙盛源似乎發源於無錫。他家的特色是無錫小籠和特色餛飩。不過,因為上次去蘇州也吃過,印像深刻思念久遠,所以這次還是要去照顧下他的生意。

因為中午吃的太飽的緣故,晚上就點了2客小籠和一碗香菇鮮肉餛飩。小籠還是一如既往的無錫特色,就是湯水鮮甜,皮薄個大,而且肉餡走的是緊致路線。不過他的鮮甜可能有的朋友就不習慣,但是誰讓我和GF都好這口呢。呵呵。。。。如魚得水啊。香菇鮮肉餛飩是第一次點,但是同樣 沒有讓我們失望。他的餡料是把香菇,鮮肉,筍,似乎還有一點開洋一起切成綿密的細末,然後包進餛飩皮裡。湯料裡則放了蛋皮絲,蔥花。一口下去,感覺整個餡料的鮮味在嘴裡彌漫開來,再喝一口湯,神啊,眉毛都要鮮的掉下來了。

第二天中午,殺去了十全街的老蘇州茶酒樓。

雖然叫老蘇州,但是他家其實是家新店了。但是外表走的還是古色古香路線。我們差不多還是11點左右到的,入座不久,又開始看到一波波的蘇州朋友入席了。好多都是十多個人坐一個圓桌聚餐的。看來又是一家當地人愛光顧的好店了。

這次的菜單是田螺塞肉,素炒什錦,蟹粉獅子頭,糟溜三白。不得不說,這是一次成功的點菜,一次和諧的點菜,一次物超所值的點菜。

田螺塞肉就是將田螺肉挖出,切碎,然後混合了肉糜一起塞進田螺殼裡,再紅燒的功夫菜。蘇幫菜特色之一就是濃油赤醬,燒這樣的菜正是恰到好處。基本上用桌上的牙簽挑出殼裡的肉,每一團都是富有質感的。吃起來的味道就更是沒的說了。某人最後索性拿了湯汁拌飯來吃。HOHO。

素炒什錦感覺沒有協和的好吃,主要是味道略微清淡了些。不過吃起來清口也好,罪惡感減低了些。

獅子頭不得不說,我真的沒怎麼吃到蟹粉的味道。不過他家好處就是,雖然獅子頭是按只賣的,但是即使像我這樣只點了一只,仍然會很認真的為你裝在一個小砂鍋裡,放上高湯和青菜一起上桌。就是說,你點了它,就等於點了一道菜+一道湯,還是很劃算的。而且他的湯也不含糊,確實 很鮮美。

最後是糟溜三白。好東西,真的是好東西。裡面是木耳,筍片,魚片,蝦仁。糟溜以後,每種東西的鮮味香味都混合在了一起,經過糟鹵的吊鮮,那個味道聞著就讓人食指大動了。拌在白飯裡,實在是可以讓人多吃1碗飯的。哈哈,好吧,我承認,我就多吃了一碗。

離開蘇州最後一頓晚飯,因為要趕火車,所以選擇了十全街上的同得興奧面館。那天下午在網師園的時候天就起了濛濛細雨,到我們衝進面館的時候,雨就越下越大了。這家面館在二樓,一樓的門面做的古色古香。而它的二樓正好誇在了一條小河浜上。去的時候夜市剛開始,人很少。於是選了一個橫跨小河的位置坐下。看著窗外的雨絲,坐在仿古裝修的面館裡,感覺很懷舊很小資啊。

他家面湯分紅湯和白湯。白湯就是高湯。而紅湯不是辣哦,而是放了醬油的高湯。一般紅湯用來配燜肉絕佳。那次我點了燜肉和八寶辣醬。某人點了糖醋面筋和爆魚。另外點了盤香菜拌豆干。加上他家送的花生米和酸辣菜兩碟小菜,吃的真是舒服又健康。

基本上感覺這次蘇州之行每頓正餐都吃的很滿意,價格也很合理,味道更是沒的說。而因為住的賓館離蘇州大學近的關系,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去蘇州大學運河邊的大排檔吃夜宵。穿梭在熱鬧的夜市裡,吃著美味的鐵板豆腐,關東煮,海棠糕,奶茶,看著各類小攤上的物件,感覺又回到了大學時代。最後摘錄一段在鐵板豆腐攤上聽到的一對在異鄉碰到的上海情侶的對話作為結尾吧。

男:哦喲,這個豆腐要吃伐,好像 蠻好吃咯。

女:看上去還可以,個麼,萬一不好吃哪能辦啊?

男:不好吃啊。個麼,個麼,要麼不好吃再還給他啊?

順便說一句,這家的豆腐我兩次夜宵前前後後吃了六塊……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