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氏文化——白水澗之魂 我們華夏民族是一個睿智的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中世紀形成的世界三大文化圈中,東亞文化圈便以中國為中心,而奚人在這個中心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讓我們回溯時間的隧道,沿著白水澗的旗幟長廊,去探索奚氏文化吧!
你想知道中華第一姓嗎?你了解世界造車鼻祖嗎?
在欣賞完白水澗的招牌景點天下泉源後,我的目光便落在了旁邊一塊古色古香的旗幟上面:“你想知道中華第一姓嗎?你了解世界造車鼻祖嗎?”這一問,確實把我難住了,帶著滿懷的好奇心,我拾級而上。
奚氏名人知多少,大禹治水誰之功?
在“一龍舞雙瀑,兩潭澗中浮”的龍潭雙疊前,我見到了第二塊同樣的旗幟,這時,我的興趣已全然不在這動感的青山綠水之間,我開始研究起這旗上的謎底來,奚氏名人雖不知一二,但大禹治水總該是大禹之功吧!
文房居三寶,西冷占一家。
西冷八家,共譯文明;七十弟子,同傳聖道。
一柱車神香,平安走他鄉。
隨著我的跨步走,越來越多的旗幟從我眼前掠過,而心底的疑問也愈來愈重,經過一片竹林,走過一座小橋,一座雄偉的建築物聳立在我面前——奚公堂。我有種預感,我所有的疑問都將在這裡被解開。
在導游的介紹下,我豁然開朗。
先說中華姓氏之源,奚姓是中國歷史第一個可追溯的有據可查的姓氏,受賜於皇帝。再來看第二句,世界造車鼻祖,時空倒流至3000年前夏朝,大禹受命治水,可屢治屢敗,於是改堵為疏,情況大為改觀,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新挖河渠出來的堆積如山的泥石通過肩挑人抬無法及時運走,工效太低,大禹的一個助手,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此人正是受賜奚姓的奚仲,正是他發明了獨輪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協助大禹治水最終獲得成功,這也是“大禹治水,奚仲造車”一詞的來歷。文房居三寶,西冷占一家作何解釋呢?上聯典出五代時制墨名家奚廷珪,奚鼐孫。他制的墨如玉,文如犀,時稱廷珪墨。與“澄心堂紙”、“龍尾硯”並稱文房三寶。下聯典出清代畫家、篆刻家奚岡,字純章,錢塘人。篆刻風格清雋,為“西泠八家”之一。
奚仲、奚容箴、奚涓、奚岡、奚鼐……時勢造英雄,在太平盛世的年代,奚人的佼佼者燦若繁星。寫一副對聯,樹一竿旗幟,我們要將奚氏文化刻成雋永,使奚族精神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