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其實這個攻略老早就貼過了,後來為了增加幾張地圖修改了下,就變成一直在審定中了。。。今天抽空重新貼一下。
攻略的內容大部分是這次十一去雨崩之所得,也有一些來自網上朋友們的攻略,希望能為您聊作參考。游記部分上個月已經發成功了,就不再發了。
一、 雨崩簡介
雨崩是個小村莊,地處卡瓦格博、吉瓦仁安(五冠峰)和面茨姆(神女峰)三座雪峰的山坳裡,雨崩村不通公路不通車,要進入雨崩,就必須從西當村過熱水塘(即溫泉),翻越面丫山埡口抵達,或者從西當村沿瀾滄江峽谷過扎郎村、尼農村,再沿雨崩隆曲(即雨崩隆河)上行抵達。
雨崩的神瀑是太子雪山(即現在被誤叫的梅裡雪山)“內轉”山的終點。太子雪山乃藏區八大神山之首。所以藏區各地虔誠的百姓都要來朝拜神山和“轉山”,迪慶以及周邊地區的很多藏民更是每年一轉。
雨崩又分兩個小村落,分別是雨崩仲堆(上村,或叫上雨崩)和雨崩仲面(下村,或叫下雨崩)。每個村落約十幾戶人家。上雨崩海拔約3200米,是去笑農大本營的必經之地。下雨崩海拔約3050米,是去神瀑的必經之地。兩村相距約有1公裡,中間隔有雨崩河。
二、 進出雨崩
一般來說,如果是從北京去雨崩,需要先飛抵香格裡拉(北京-昆明,昆明-香格裡拉),然後乘班車或包車前往德欽縣城,或者再往前10km住到到飛來寺(飛來寺是傳統的觀看梅裡雪山的地點)。第二天包車(單趟車費約需150—200元,2.5小時)經過西當村抵達西當溫泉,開始徒步。從西當溫泉--埡口--雨崩上村,徒步翻越約需4—6小時(其中上坡約3—4小時)。如果需要租騾馬,西當溫泉就有,租騾價格是固定的。從西當—扎郎—尼農—雨崩河—雨崩下村,徒步穿越約需7—9小時(其中西當到尼農約2—3小時)。為不至於迷路而耽擱時間,可在尼農村雇向導(西當到尼農間路線簡單,可不雇);不可能全程租馬,因為尼農過後有一路段很險,騾馬根本過不了。對於體力實在不行的游客,可過了尼農—雨崩河橋之間的這段險路後考慮在路遇的村子租騾馬(價格不詳)。
從西當溫泉、埡口進入雨崩的可考慮從河谷出,從雨崩河谷進入的應該從埡口出,這樣就走個環線,看不同風光又不走回頭路。從雨崩河谷—尼農—西當,徒步穿越約需6—8小時(其中雨崩下村到尼農約3—5小時)。西當-德欽的班車每天上午8:00發車。
返程可以在西當溫泉包車到德欽汽車站,然後坐班車到中甸(德欽每天有四班班車到中甸,時間是上午7:30,8:30,9:30和12:00),過了12點就只能包車到中甸。飛來寺沒有直達中甸的中巴。飛來寺的客棧都在路邊,取行李很方便。
從德欽(或者飛來寺)回香格裡拉的回頭車很多。但是都是早上走。一個人50塊。
三、 行程計劃
在雨崩比較輕松一點的游覽,進出一共需要4天的時間:
Day1:從飛來寺包車前往西當溫泉,中午前可抵達,下車徒步或騎騾進入雨崩上村再到下村,天黑前可到
Day2:輕裝從雨崩下村前往神瀑,返回後帶上行李返回雨崩上村住宿(如果要看神瀑彩虹的話需天不亮就出發)
Day3:雨崩上村前往笑農大本營,然後繼續前行抵達冰湖,並原路返回
Day4:上午從雨崩上村出發,下午左右抵達西當溫泉,應該可以包到車返回德欽縣城住宿
四、 雨崩游覽
去雨崩主要就是徒步,因為大部分的風景都在路上。要說景點,主要就是這麼幾個:徒步從西當溫泉抵達埡口後下山,會迎面看到一排雪山聳立在半空中;雨崩村;下雨崩到神瀑;上雨崩到大本營,繼續往前可以到冰湖。
雨崩村屬於雲南省迪慶州德欽縣雲嶺鄉,地處梅裡雪山面茨姆(即神女峰),吉瓦仁安(五冠蜂)和卡瓦格博三座雪峰的山坳。
內轉山路線:德欽縣城-白轉經塔-飛來寺-瀾滄江邊-(過鐵索橋)雍宗村(朝拜神跡,並獲取進山的鑰匙)-西當溫泉-南宗埡口-雨崩上村-雨崩下村-神瀑,再原路返回西當再往主峰下的明永恰冰川,朝聖太子廟、蓮花寺。全程徒步,行程大約4-5天
溫泉(2650m)—12km上坡—埡口(3800m)—5km下坡-上雨崩村(3200m),徒步約6小時,返程:5km上坡騎馬走了1個小時多一點,然後又用了2個小時到達溫泉。
溫泉到埡口12km,大約70個垃圾筐,路上看垃圾筐編號就可知道你走了多少了
溫泉-那宗拉埡口共3個補給站,可以休息買水吃方便面、雞蛋。第3個休息站在埡口。方便面10元一桶,還有酥油茶,2元一碗。第一個歇腳處“輕松茶館”,在一個轉彎處的山坡上
下雨崩村(3050m)-上雨崩村(3200m),徒步需要1個小時
神瀑就在傑瓦仁安峰(五方佛峰)和神女峰面茨姆的山腳
下雨崩村(3050m)到神瀑、石篆天書等景點約8公裡。往返+游覽約需5小時:去程2.5小時,回程1.5小時。開始的路很好走,平平緩緩的,路邊都是千年的古樹和藏民們祭拜神仙的各種各樣的東西。走到冰川的地方,地勢陡然上升,山路變得非常難走
去神瀑的話,只要順著下雨崩的寺廟旁邊路走就好了,如果除去顧著拍照而耽誤天黑找路的話,應該來回用4-5個小時夠了。
在雨崩村,先順時針繞白塔轉10圈,然後向神瀑出發。轉瀑,從左往右轉3圈,然後帶個水壺到旁邊的泉眼中取神水喝,還要撿個小石頭放進水壺。記著這個儀式。轉的過程不能帶帽子,身上穿得越少,就越虔誠。
雨崩村—12km—大本營(3500m)—500m—冰湖(3600m)。冰湖離大本營幾百米,是我們在梅裡最難走的一段。
在上雨崩租馬去冰湖是只到埡口,到了埡口後藏民就不走了(如果要她們帶路需要額外費用),要自己下山後向左的一條溪邊小路沿著河走,小路還算清楚,比較好認,建議租馬的時候先提出要求,就是要一個馬夫帶路另你們走埡口到冰湖這一段路,這樣比較安全
每年的農歷五月十五,村子裡的男女老少都會換上傳統的藏服,一連四天慶祝他們的節日。
從尼農峽谷走出雨崩,沿著雨崩河走,經過德一行,那基,格久達,尼農,扎郎,必打等村莊,10小時左右到達西當村。途中見到雨崩河與瀾滄江交彙的奇景,一河清澈見底的雪山融水,一河黃土混濁的瀾滄江水。尼農峽谷和虎跳峽差不多,只是比虎跳多了幾分險峻,有懸崖路段,路面比較窄,時有大風,落石,雨季還有塌方的危險。走尼農峽谷很多人都建議請向導,過了必打會有很多小路,很容易迷路
徒步時間參考:
西當溫泉(海拔2700米)---南宗埡口(海拔3800米)12Km(4小時25分鐘)
南宗埡口(海拔3800米)---雨崩村口(海拔3150米)6Km(1小時)
徒步者之家(海拔3150米)---笑農大本營(海拔3980米)12Km(4小時45分鐘)
笑農大本營(海拔3980米)---冰湖(海拔4250米)3Km(1小時)
冰湖(海拔4250米)---笑農大本營(海拔3980米)3Km(40分鐘)
笑農大本營(海拔3980米)---徒步者之家(海拔3150米)12Km(2小時35分鐘)
徒步者之家(海拔3150米)---神瀑(海拔3950米)8Km(2小時50分鐘)
神瀑(海拔3950米)---徒步者之家(海拔3150米)8Km(2小時20分鐘)
徒步者之家(海拔3150米)---南宗埡口(海拔3800米)6Km(1小時20分鐘)
南宗埡口(海拔3800米)---西當溫泉(海拔2700米)12Km(1小時55分鐘)
尼農河谷簡介
阿欽布家-沿尼農河谷至瀾滄江-沿瀾滄河谷走-尼農村-扎龍村-西當村,約25公裡,高度由3100米下降到2600米。
尼農河谷段有岔路,只需注意2點就不會走錯:
1、共有4座橋,逢橋必過除第二座橋外,這座橋是放牧用的,死路。
2、還有1-2處岔路,記住遇岔路靠河邊走。或在雨崩請向導。
整個尼農河谷只有1。5處房子,0。5指正在蓋。溪流清澈,樹木茂盛。危險來自尼農村的供水溝,山路的2/3被水溝占據,有時山路上全是水,一邊是幾百米懸崖。如果穿涼鞋在水溝裡走,就沒有一點危險。
尼農河注入黃紅色的瀾滄江,沿瀾滄河谷走沒有一點懸念,有些路段塌方要仔細找路。扎龍村受塌方威脅很大。瀾滄河谷給人以荒漠的感覺,幾個村莊就像沙漠綠洲。河對岸也有一條山路,地圖標注是茶馬古道。
這條路不能騎馬,游客罕至。不是偏執狂不會走這條路。從風景角度看推薦下山走這條路,因為從溫泉-埡口,一翻過埡口就是一座座近距離的雪山,強烈的視覺刺激,上山埡口是首選。
五、 氣候與季節
中甸附近的狼毒花9月中旬就變紅了
10月中旬到11月初,秋色很美的,滿山金黃色,是看梅裡雪山最美的季節,早晚冷點而已,白天還是有15-16度的。不用帶羽絨衣,一件毛衣加上一件外套就足夠了。中甸要12月底才下雪
中甸的賽馬節是五月初五,會很熱鬧
雨崩的氣候與中甸相當,十一期間即使下雨也不用羽絨服的。
六、 住宿
雨崩村幾乎家家都可以住宿的,不過十一黃金周期間還是需要預定的。如果有自己心儀的客棧,也是最好預定一下。
飛來寺:
卡瓦格博酒店:老板娘叫拉姆,0887-8415555,13988709398
梅裡往事:0887-8416617,13578360071, 家庭旅館雙人間不帶衛生間40元/間,帶衛生間的也就70-80元
西當村:
聖緣農家樂:0887-8416398,13988754316,床鋪干淨,有太陽能熱水澡。她的兒子開著一輛中巴,從西當到德欽來回穿梭
雨崩上村:雨崩30-40一個床位。
梅裡客棧:0887-8411081,在上雨崩村,進村的第一家
徒步者之家:0887-8411173,13988705766,在上下雨崩村之間,但是實際更靠近上雨崩村
迷失天下:0887-8411135 ,手機 13705252876,em:zw876@msn.com
阿茸老師客棧:0887-8411189,有太陽能熱水
朝聖卡瓦格博:0887-8411032
雨崩下村:
神瀑客棧,0887-8411082,13988779073駐德欽聯系電話:13980760556,有標間
三江客棧:0887--8411105 ,手機:13988721437 魯茸吾堆,是比較新的一家客棧。
雪色浪漫:0887-8411122,13988714438
七、 物品清單
日常藥品、花露水、風油精
排汗內衣、秋褲、抓絨衣、衝鋒衣、登山鞋、襪子(多備幾雙)、拖鞋
日常洗漱用品(洗澡的就不必了)、防曬霜手
電筒或頭燈、雨傘、指北針
巧克力、牛肉粒、西洋參含片、小面包(路上可以隨時補充點能量)、水杯或小瓶礦泉水
相機、證件、地圖、錢
登山背包(30L左右的背包用來裝上述的東西)
八、 客運站信息
中甸客運站:0887-8223501
中甸-麗江,8:00-17:40,40分鐘一班,大客,空調51元
德欽客運站:0887-8414316
德欽-中甸,7:30,8:30,9:30,12:00每天四班,43元
九、 多背一公斤
對於多背一公斤,我了解的也不是很多,下面的介紹來自他們的網站:www.1kg.org。據說多背一公斤就是來自於創辦者從雨崩回來之後。
多背一公斤是一種旅行方式。它以一種輕松快樂的方式,讓旅行者在旅途中探訪鄉村學校,傳遞愛心和知識,同時為自己的旅程增添意義。
多背一公斤由"傳遞—交流—分享"三個步驟組成:
傳遞 - 出行時多背一公斤,為鄉村學校帶去需要的物資。
交流 - 在學校中與孩子們共同游戲和活動,傳播知識,分享快樂。
分享 - 歸來後在1KG.org網站分享信息,方便更多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