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西藏----第二次進藏自助游記

作者: 江城子66

導讀再見西藏----第二次進藏自助游記 為什麼要第二次去西藏?我也不斷地問自己。反正自從我去年6月第一次去西藏後,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再來。因為在西藏旅游的所見所聞,就像一顆種子一樣在心中生了根,發了芽,讓我時時有奮不顧身奔向她的衝動。有人說,當你思念一個人,就會天天看她所在地的天氣預報;而我卻日思夜想一個地方,天天守在電視前看拉薩的天氣和西 ...

再見西藏----第二次進藏自助游記

為什麼要第二次去西藏?我也不斷地問自己。反正自從我去年6月第一次去西藏後,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再來。因為在西藏旅游的所見所聞,就像一顆種子一樣在心中生了根,發了芽,讓我時時有奮不顧身奔向她的衝動。有人說,當你思念一個人,就會天天看她所在地的天氣預報;而我卻日思夜想一個地方,天天守在電視前看拉薩的天氣和西藏衛視的新聞,欲罷不能。

終於今年8月底邀好了旅友,定下了行程。在等待出發的一個多月時間裡,每天都扳著手指頭數日子。在一個個不眠之夜,西藏的風景就像電影一樣在腦海中一一閃過,我笑自己,四十多歲的人了,怎麼像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等待約會的情人一樣等待這樣一個日子來臨。這一天,終於來了。

時間:2009年9月27日至10月12日

人物:我,小黃、小嚴、小麻,四人年紀在41-45歲之間,共同愛好攝影,其中小嚴為資深攝影愛好者。

行程:

第零天(9月27日,周日):上海乘火車至拉薩,晚上8點發車。第一天—第二天(9月28--29日):火車上。(公休假從28日開始請。)

第三天(9月30日):在拉薩,游覽羅布林卡,色拉寺。第四天(10月1日):在拉薩,游覽布達拉宮,大昭寺。

第五天(10月2日):拉薩—林芝,游覽巴松錯。第六天(10月3日):林芝—然烏,觀南迦巴瓦峰,游覽古鄉湖,過通麥天險,游覽米堆冰川。

第七天(10月4日):然烏—林芝,游覽安目錯湖、然烏湖、魯朗林海。第八天(10月5日):林芝—拉薩,游覽卡定溝。

第九天(10月6日)拉薩—山南,游覽昌珠寺、雍布拉康。第十天(10月7日):山南—江孜—日喀則,游覽羊湖。

第十一天(10月8日):日喀則—拉孜—定日,游覽扎什倫布寺。第十二天(10月9日):定日—珠峰大本營,返回日喀則。

第十三天(10月10日):日喀則沿麻江過雪古拉山,至羊八井—納木錯湖。第十四天(10月11日):納木錯湖—羊八井—拉薩。

第十五天(10月12日):上午在拉薩市游覽,下午乘飛機回上海。第一天—第二天(9月28--29日):坐著火車去拉薩

“山有多高,水有多長,通往天堂的路太難,終於盼來,這條天路,像巨龍飛在高原上;穿過草原,越過山川,載著夢想和吉祥,幸福的歌啊一路的唱,唱到了唐古拉山。坐上火車去拉薩,去看那神奇的布達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盛開在雪山下”。伴著這首《坐上火車去拉薩》,我們一行四人終於坐在上海至拉薩的火車上。雖然行李較多,車廂滿載,但每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一行四人的裝置都不差,小嚴,尼康D200,標准鏡頭及長鏡頭;我,佳能500D,18-200mm鏡頭;小黃,佳能40D,標准黃線鏡頭;小麻,佳能300D,標准紅線鏡頭;除小麻,其余每人還帶一個三角架。事實證明,小麻最後悔的就是沒帶長鏡頭和三角架。

火車一過西安,車窗外的景色逐漸由綠變黃,隧道一個連一個。到格爾木以後,氣溫驟降,我們都加穿了棉毛衣褲。鄰鋪的幾位年輕人,也是資深旅友,為火車旅行准備了保溫袋(可以將熟食保持低溫一天)、自熱飯,隔了一天,看著他們還能吃上依然新鮮的自家做的的鹵肉、雞爪等,竟讓我十分羨慕。

一路上,小嚴、小黃隔著車窗不停地拍,我告誡道:留點精力吧,以後的風景會讓你們拍得手抽筋。

晚上9點,火車終於進站了,走出車站,迎接我們的是潔白的哈達。拉薩,我來了。

第三天(9月30日):感受拉薩,游覽羅布林卡,色拉寺。事先與梁宏司機(手機13549098224)聯系好了,這次接待我們的是他表弟尹傳傑師傅(手機13989094615),約定10月2日出發,30日、1日兩天我們在拉薩游覽。這一決定讓我們日後獲得了巨大驚喜,因為珠峰大本營一直陰雨,剛好我們去的那天,雲開霧散,讓我們一睹世界第一高峰的雄姿,直到今天,我還在慶幸這一安排的英明。

拉薩是一座讓人景仰的城市。早上除小麻高原反應外,其余三人已活蹦亂跳,我們說,小麻你就在賓館休息吧,但她堅持和我們一起出門。於是叫上出租車到布達拉宮廣場,預定第二天的門票。盡管以前無數次看到過布達拉宮的圖片資料,但當真實的布達拉宮巍峨地矗立在眼前時,我們仍禁不住發出了嘖嘖贊嘆,尤其成群結隊轉經的人們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四個照相機好奇地對著藏民不停地拍。然後就站在藥王山上拍布宮全景,這時有兩名藏族婦女不停地將酥油潑向山下的白塔,小嚴畢竟是資深攝影愛好者,立即發現婦女與白牆、白塔構成了干淨的畫面,又極具西藏特色,於是追逐著她們拍到了一組滿意的照片。

在我的催促下,一行人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布宮廣場,來到羅布林卡。一束陽光照在羅布林卡的紅漆大門及門上的銅環、哈達上,讓我們又是一頓拍。小嚴就是小嚴,放棄聽導游講解,自己挑地方去拍了。在羅布林卡,讓我印像最深刻的是此時湛藍的天空,之前在布宮廣場還是多雲,此時已陽光明媚,我對著藍天看了很久,直到眼睛有些酸,我在想,上海的天空何時也能這麼藍呢?

中午去羅布林卡側門邊上的小餐館吃藏餐,小麻、小嚴立即被餐廳的擺設所吸引,小麻高反此時已全無,笑魘如花,擺出各種造型讓我們拍。去年我來這裡時,藏族女服務員個個面帶微笑,看得人心曠神怡,可惜今年為預防甲流,都帶著大口罩,只露出一雙烏黑的眼睛,忽閃忽閃。

網上說,色拉寺下午5點以後不要門票,於是我們中午就在賓館休息,5點整來到色拉寺門口。果然門口沒人收門票,50元一張,我們一下省了200元,可以胡吃海喝一頓了。此時的色拉寺沒有游人,非常安靜,夕陽照到哪兒都拖出長長的影子,太好了,攝影要的就是光影,在這兒到處都是。不時有幾個紅衣僧人在巷道走過,衣裾翩翩,像從畫中走來,看得小黃說,以後就當僧人吧,在寺廟裡過日子,一席話引得眾人浮想聯翩。

晚上在德吉路的陳蓮鍋巴腐敗了一通,能喝酒的還喝了一瓶青稞酒,事實證明,初來拉薩最好不要喝酒,小黃、小黃又開始高反了。

一天費用盤點:單價:羅布林卡門票60元,電瓶車票10元,導游講解費6元,藥王山門票2元。總價:中餐100元,晚餐163元,打的81元,住宿標間160元/2人(拉薩河飯店)。

第四天(10月1日):在拉薩過國慶,游覽布達拉宮,大昭寺。今天是偉大祖國六十歲生日。陽光格外眷顧拉薩,一早又是藍天白雲。上午布宮廣場有慶祝活動,因此我們的參觀被預定在11點。在賓館看國慶閱兵式電視後,我們來到布宮門口。經過嚴格安檢,一路登到了城牆下。仰望高高的牆頭,被強烈的陽光刺得幾乎睜不開眼,我想墨鏡這時候最能派上用場了。我們且走且停,跟在一隊隊旅行社的導游後,免費聽講解,好過癮哦。幸好是國慶,許多人都在看電視,真正來游布宮的人並不多,因此整個游覽過程不擁擠,但宮內空間小,我們都有些喘不過氣來,畢竟這是在海拔3700米的拉薩。

出來就去網上推薦的酸奶坊,一人點了一杯酸奶。小嚴觀察敏銳,對著服務員又搶拍了幾張。小麻早就在念叨著瑪吉阿米,於是我們直奔瑪吉阿米,又腐敗了一把,吃了整個西藏行程中最貴的一餐,花費215元,但物有所值,首先我們靠窗而坐,可以拍到八角街兩個方向的行人;其次,瑪吉阿米的餐廳音樂十分好聽,這次播放的是內蒙古的呼麥,去年我來時播放的是藏語歌曲,悠揚的旋律讓我們都決定要買幾張碟回去聽;再次,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動人的愛情故事,讓人無限感嘆,轉貼一首他的情詩吧。

那一刻 我升起風馬 不為乞福 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日 壘起瑪尼堆 不為修德 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輪回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天 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啊 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八角街轉經的人實在太多了,我覺得這是藏民最有效的集體健身活動。老人走,小孩走,時髦的姑娘、小伙也在走,有的邊走邊聊天,有說有笑,有的邊走邊打手機、發短信,更多的是上了年紀的,人手一只轉經筒,邊走邊轉,念念有詞。他們走完一圈又一圈,不知疲倦。我想,強大的信仰凝聚了藏民族,他們不停地轉是為了修得來世,而我們每天不停地忙碌,為今生,也為來世嗎?

接下來游覽大昭寺,在頂層,可以很好地拍攝布達拉宮,因為有各種經幡、經筒做前景,同時陽光下的白牆、紅牆可以給任何游人做背景,拍攝人物特寫,因為空氣干淨,陽光明媚,笑容燦爛,所以人物特寫也能像雜志封面一樣出彩。

大昭寺廣場上的軍隊、武警很多,全副武裝,來回巡邏,可能受去年3.14的影響吧,整個拉薩都處於軍事戒備中,尤其國慶期間。我對他們說,要想看軍隊,就來西藏,整個西藏行程中有數不清的軍車和大兵站。

一天費用盤點:單價:布宮門票100元,大昭寺門票85元;總價:酸奶20元,瑪吉阿米中餐215元,打的30元,住宿標間160元/2人(拉薩河飯店)。

第五天(10月2日):醉美巴松錯彩虹早上尹師傅准時在樓下等我們,8點豐田4500強勁的馬力載著我們向林芝進發。副駕駛座是最好的景觀座位,我們商量好了,四個人輪流坐,每人一天。今天是小黃坐。汽車駛離拉薩後,小黃就一直在拍,路也拍,樹也拍,拍拉薩河,拍山坡,拍完牛、羊、馬,又拍迎面而來的人,忙了整整一天,沒打一個盹。我們也沒閑著,把相機伸出車窗外去拍,盡管汽車快速行駛,很難搶鏡頭,但我們想廣種薄收,幾十張裡總能挑出一張好的。在西藏,這些路邊景色總是吸引我們不斷地按快門。

過墨竹工卡時,在米拉山口,去年還有的白色“雪域之舟”犛牛雕塑不知為何給移走了,就沒有什麼值得拍照的了,因為這裡海拔5013米,大家感覺又冷又暈,我們僅短暫停留了幾分鐘,接著趕路。

到了阿沛新村,尹師傅說,門口坐著的兩個老人曾經是阿沛阿望晉美家的佣人,看見游客就伸出兩個手指,表示與他照相要收2元錢,我們就隔著馬路照他們,他們滿臉的皺紋,挺上像的。在我的堅持下,每人花5元錢走進一戶藏民家中,接待我們的女主人很熱情,茶幾上擺滿了奶渣、糌粑、甜茶、酥油茶等點心,隨便吃。我們蜻蜓點水般吃了幾口,就開始在她家進行攝影創作,小麻對她家的大立櫃、電視櫃表示感興趣,色澤艷麗,極富西藏特色。從她家的裝飾可以看出,是一戶殷實人家。其實整個阿沛新村的人靠旅游收入,都很富裕,真正窮的應該是遠離公路的偏僻山村。

靠近林芝了,我們終於來到了巴松錯。最讓我激動的是湖面上突然升騰起一道彩虹,我們離她是那麼近,好像隔幾十米就能抓到。《童年》裡唱到:水彩畫筆和萬花筒畫不出天邊的那道彩虹,是啊,彩虹怎麼畫得出來呢,她輕盈地臥在碧綠的湖面上,似夢似幻,畫家也描繪不出來。只是湖上的船老大,背對著彩虹在聊天,熟視無睹,他們在美景中已經麻木了。不過,要是我生活在這裡,也會向往大上海的燈紅酒綠吧。看來人還是要不斷地旅行,不斷地比較,最終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林芝,西藏的江南,徒步走到墨脫的起點,只是我們到達時已是晚上,而明天一早又要匆匆離開,來不及一睹她的芳容。

費用盤點:單價:巴松錯門票100元(有點不值,納木錯比她大n倍,門票才80元),阿沛新村參觀5元,總價:中餐100元(在多松吃的),晚餐55元。住宿標間180元/2人(林芝嘉龍賓館)

第六天(10月3日):走中國最美的公路,318國道林芝—然烏,觀南迦巴瓦峰,游覽古鄉湖,過通麥天險,游覽米堆冰川。早上7點半剛一出發,就看見望不到頭的軍用卡車在往然烏方向行駛,四個人一路數,87輛,真壯觀啊。我們一路超車,終於趕在車隊前頭。尹師傅說今天要過通麥天險,若是落在車隊後面,交通管制,至少得堵3個小時,到然烏得半夜了。

到達尼洋河觀景台時,陽光正好掙破雲層,從雲層中投射一注光線照到尼洋河谷,就像舞台的布景燈光,讓我們一陣驚喜。另一車有一女游客拿著攝像機,邊攝邊解說道,太美了,不虛此行。

可惜天不作美,過四季拉山後,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南迦巴瓦峰被雲層遮住了峰尖,厚厚的雲像簾子一樣剛好拉在了南迦巴瓦峰的脖子上,使我們看不見隱於旗雲深處的清臒面容,但是南迦巴瓦峰卻袍服華美綠意蔥蘢。尹師傅說,我們還算幸運的,他拉的上一批游客來時,一片霧朦朦,什麼也看不見。這時一輛京字牌照的私家車駛入我們視線,車上走下來一年青小伙,我上前與他攀談,他說,他一個人從北京出發,過蘭州,從青藏線入藏,走川藏線出藏,今天是第13天了,我真佩服他,能戰勝孤獨,挑戰自我。小黃說,他就像一個藏民。也怪,在西藏,你能很容易地與陌生人攀談,感覺相識在天涯,而在上海,你要是這麼找人攀談,人家會以為你有毛病,更別說相逢相識。人啊人,相處稠密,卻隔得更遠了。

在過魯朗時,我們停車照相,突然尹師傅看見軍車隊開過來了,立即說,快上車,我們撒腿就往車上跑,趕在了車隊的前面。尹師傅說,回來再吃石鍋雞吧,趕路要緊。事後證明,尹師傅的這一決定為我們贏得了許多寶貴時間。再晚我們半小時出發的另一輛4500,就被堵在通麥天險4小時,游客什麼景點也沒游覽成。

但是我們的拍攝也讓尹師傅感到了不愉快,他要耐心等我們,早出晚歸,開始抱怨我們停的時間太長。是啊,要是自駕游就好了,能盡情地拍,不用趕路,想在哪停留就在哪停留。

都說最美的風景在路上,這一路就是網友一致公認的中國最美的公路,是大自然奉獻給我們的視覺盛宴。窗外湛蘭的江水倒映著皚皚雪峰,晶瑩的冰川逶迤在蒼翠的原始森林,鮮艷精美的藏寨,牛羊如雲的草原,五色綻放的鮮花,一齊不由分說地撲入眼簾,顛覆著每個旅行者被都市生活禁錮已久的審美,衝擊著每個游子對天堂的極盡想像。一座座有著赫赫威名的山巒連綿成了一道蕩漾的波浪,白雲如潮湧動,在起伏不定的雪山頂上流瀉下道道眩目的雲影。

金秋十月,時而滿山的黃葉像點燃整座山峰,耀眼而燦爛;時而白雪覆蓋山峰,寒光閃閃;河水奔流時,像煮開的沸水一路歡騰。路過藏民居時,看到的都是在打場、收青稞的藏民,一派豐收景像。而從尼洋河到帕龍藏布江,清澈的河水從向西流變為向東流,最好地闡釋了水往低處流。其實人生中很多想不明白的道理,大自然卻早已做了解答,來西藏走一遍,就能想明白許多。

相比之下,古鄉湖的景色並不算出色,但我們到來時,正好有一群身著鮮艷藏族服裝的少男少女在擺造型,讓幾位專業攝影師拍攝,用於雜志宣傳,我也就混在攝影師中,拍下了一組舞蹈照片,回來一整理,發現一張少女張開手臂的照片挺傳神。去年來古鄉湖時,我還分給幾個小孩鉛筆、糖果,今年沒見著小孩,卻見著一個奇髒無比的老頭,我想應該是乞丐吧,就給了他幾塊零錢。到處都有乞丐,景區的乞丐應該是幸運的吧。

馬上要到米堆冰川了,鎧甲山映入了眼簾,說不上她的海拔有多麼高,但一剎那我們卻被她的雄姿給震住了。我們立即讓尹師傅停車,尾隨我們後面的一輛4500,一年青小伙太激動了,四仰八叉地躺在馬路中,享受啊。此時,天高雲淡,鎧甲山像屏障一樣聳立在眼前,318國道寬闊而又寂靜,像箭一樣插向山的底部。要知道崇山峻嶺是什麼樣嗎,來這裡看看吧,這就是崇山峻嶺,“黃山歸來不看岳,五岳歸來不看山”,那是他們沒來過西藏。《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的中國十大最美山峰,五岳、廬山等紛紛落馬,只有西藏的山峰征服了所有的評委。

今天最沒安排好的是讓小嚴坐在副駕駛座上,他的膽子比我們小,在最險的排龍至通麥一段,汽車緊貼懸崖開,沒有護欄,下面就是奔騰咆哮的帕龍藏布江,他緊張得兩眼直盯前方,估計心髒都快爆出來了。事後他跟我們說,再也不要走這段路了。

太陽快落山時,米堆冰川到了。被譽為桃花源裡的雪白冰川在夕陽下反射著金光,這是米堆冰川一天中最美的時刻,我痴痴看著這金光一點點暗下去,再隨著暮歸的牛羊一起走向停車場。據說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青藏高原的冰川也在一點點萎縮,最後只能留下一聲美麗的嘆息。同志們,要看冰川,盡早啊。

意想不到的是,在然烏找不到住宿。唯一的一間標間,380元,物以稀為貴嘛。(去年然烏賓館的80元一間標房,一去不復返了。)好不容易在川妹子客棧有80元一張床的兩人間,公用廁所、水龍頭,無熱水,再不訂下,連這也沒了。於是我們就住在川妹子。本來想在賓館陽台上賞月的夢想也破滅了。今天是中秋節啊。晚飯後,我們只好在大街上看彩雲追月,然烏的風很大,才一會,就冷得受不了,紛紛退回到房間裡。這一夜,是我們進藏後住宿條件最差的一夜。在這兒還收到了不少親朋好友的中秋祝福短信,顯示了中國電信的無處不在。我統一回信:然烏的月亮又大又圓,然烏的月亮帶去我高原的問候。

明天就要原路返回拉薩,在318國道上讓我感動的還有磕長頭的藏民及徒步、騎自行車、摩托車入藏的旅行著,他們或用身體匍匐著大地,或用雙腳丈量著大地,用意志克服著惡劣的氣候環境及孤獨寂寞,用信仰支撐著自己強大的內心。我等望塵莫及。

費用盤點:單價:米堆冰川門票50元,總價:中餐50元,晚餐50元,住宿160元/2人(川妹子客棧)

第七天(10月4日):然烏—林芝,游覽安目錯湖、然烏湖、魯朗林海。

早上6點我們就趕往安目錯湖,想看日出。安目錯離林芝僅幾十分鐘車程,達到時天漂著蒙蒙細雨,真遺憾,看日出是不可能了。我們只好靜靜地等著天亮。隨著薄霧漸漸散去,安目錯湖的景色明朗起來,雖然不如去年我來時在陽光下那麼清新明麗、靜若處子,但也有一種安靜讓人沉醉。湖邊的瑪尼堆像一個個守望的靈魂。小嚴說,陰沉的天空下,鏡頭中的安目錯別有一種傷感。其實照片並不一定要色彩鮮艷,黑白效果也會有一種震憾。

天空依舊漂著細雨,再次過然烏湖、魯朗林海、南迦巴瓦峰時,景色若隱若現,看不真切。看來再好的風景也要好天氣配合。

說到石鍋雞,魯朗鎮上到處都是,大鍋200元,小鍋150元,價格不便宜,但量還算大,我們四個人吃一個小鍋就夠了,石鍋雞主要是湯鮮美,裡面有手掌參、黨參等,但雞肉有些老。吃石鍋雞時會有許多當地婦女向你推銷木耳、松茸、香菇等山貨,價廉物美,值得一買。其實石鍋雞並不在於雞怎麼樣,主要是鍋好,據說從墨脫人工背來,含有多種微量元素。

今日一天,受天氣影響,並沒什麼特別亮點,但小麻卻漸入佳境,開始從事“和諧”的主題攝影,凡是看見“和諧”二字的廣告、標語、宣傳欄,都要專門拍,並帶動我們三人,從此以後,凡看見“和諧”二字,都要高喊:小麻,快拍!小麻來不及時就喊:你們先幫我拍下再說。

費用盤點:單價:魯朗村門票50元,總價:早餐6元,中餐69元,晚餐200元,住宿150元/2人(林芝唐朝賓館)

第八天(10月5日):林芝—拉薩,游覽卡定溝。今天是多雲,在卡定溝,讓人感興趣的是卡定天佛瀑布,從巨大的岩石上據說能看到18尊佛像,我和小麻只看到了5尊。其實我最期待的是雲開霧散,藍天白雲,因為去年我在卡定溝時正好大霧散去,太陽出來,碧藍如洗的天空讓我驚嘆,頭仰得不能再仰地看了很久,今年我還想驚嘆一回,可是太陽遲遲不露臉。幸好雲霧一直在移動,卡定溝周圍的山峰若隱若現,倒也有水墨畫般的神韻。難怪,林芝的雲山霧罩是被眾多網友公認的美景。

離開卡定溝後,太陽終於出來了,我還不停地回望,在想,要是晚半小時出門就好了。此後,太陽一直陪伴著我們,直到我們西藏旅程的結束。

由於有了陽光的陪伴,同時楊樹的葉子由青變黃,從林芝到拉薩的一路上竟比來時要好看許多。楊樹的葉子只能黃三到五天,一陣風刮來,可能一夜之間全部落光,只剩光禿禿的樹干,就少了許多樹的風景。我們的幸運就在於看到了樹葉最黃的時候。想想看,一路350公裡,兩邊的行道樹在黃燦燦地招手,在我們面前展開耀人的嫵媚,尼洋河清澈的河水在路邊靜靜地流淌,遠處的雪山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天上不時朵朵白雲飄過,好像伸手就能抓著,這樣的風景我們只能痴痴地拍,傻傻地看。在318國道4605公裡處,一汪清水倒映著周圍的雪山、白雲、楊樹林,遠遠地有一個人坐在小船上垂釣。神仙居住的地方,我有了想留下來的衝動。

費用盤點:單價:巨柏門票15元(巨柏乏善可陳,不推薦),卡定溝門票60元;總價:中餐50元,晚餐55元,住宿130元/2人(拉薩金河商務賓館)

第九天(10月6日)魅力山南,拉薩—山南,游覽昌珠寺、雍布拉康。

今天是我西藏旅途中期待的一天,因為前八天都是重復我去年6月的行程,少了去年的那份新鮮感與激動。從今天開始的行程,是全新的旅程。

山南,是藏民族的發源地。當我與同事說起山南,他們都說怎麼在地圖上找不到啊,我說山南就像上海的浦西、浦東,地圖上是找不到,但像每個上海人都知道浦西、浦東一樣,每個藏族人都知道山南。山南的首府是乃東,我們今天就要住在乃東。

今天是我坐在副駕駛座上。在過兩橋一隧時,拍了一張隧道口的照片,被站崗的武警看見了,要求我立刻刪除。(兩橋一隧指拉薩河大橋、雅魯藏布江大橋和貢嘎山隧道。)當寬闊的雅魯藏布江出現在眼前時,我突然想起我的中學地理老師,她教我們雅魯藏布江流到印度就是恆河,我想,她可能不知道,她教的學生30年後來到雅江邊在重溫她的課程。

來到桑耶寺渡口時,我們隔著雅江遙望江對岸的桑耶寺,售票處的人說,坐船到對岸要一個半小時,來回就是3個小時,今天是來不及了,留點遺憾,作為下次來的理由吧。渡口靜靜的,沒什麼人,雅江在眼前緩緩地流淌,江水藍得像天空一般,陽光暖暖地照著,江中心有幾處被水衝刷成不規則形狀的沙灘,我站在水邊發了一陣呆,不知今夕是何年。

山南,說不出理由,就這樣把我吸引住了。

到昌珠寺時,不巧整個寺廟在大修,但門票還是照收,呵呵,有點不合理。我們進去以後,裡面不少殿堂在施工,只能從門口看一眼。大門口幾個乞討的老年人讓人心生慈悲,我們都給了不少零錢。她們有兒女嗎?住哪兒?生老病死怎麼辦?我不得而知。

雍布拉康整個建築形似碉堡,高聳於山頂,是西藏最早建築的宮殿,雖不大,卻很有氣勢,“雍布”藏語中意為母鹿,“拉康”意為神殿,我們騎馬來到雍布拉康,俯視下面的阡陌縱橫,芸芸眾生,無端地又生出許多感慨。

山南,不是旅游熱門地點,少了一份嘈雜,多了幾分安靜與閑適,叫人喜歡。

出乎意料的是住在山南賓館,可以免費打國內長途,免費早餐超好吃,標間一晚120元,物超所值。連尹師傅都說,以後要帶客人就住山南賓館。晚上我們四人可以對能想到的親朋好友煲電話粥了。

費用盤點:單價:昌珠寺門票70元(經過討價還價,四人買兩張),雍布拉康騎馬20元;總價:早餐37元,中餐53元,晚餐117元,打的10元,住宿120元/2人(山南賓館)

第十天(10月7日):驚艷羊湖,山南—江孜—日喀則,游覽羊湖。在山南賓館吃完豐富的藏式早餐後,前往傳說中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羊卓雍錯湖,簡稱羊湖。一過貢嘎往西,路兩邊的樹逐漸變少,山也逐漸光禿,露出其本來面目,山坡表面或鋒利如刀削,或平緩如沙丘,一如父輩們袒露的胸膛,連綿的高山呈現出一種蒼涼、野性美,與林芝的翠綠群山截然相反。

羊湖到了,一牧民牽著一條狗,說是藏獒,要我照相。說也怪,狗通人性,這條號稱藏獒的大狗格外乖巧,在我腿邊繞來繞去,讓我越看越喜歡,於是我掏出10元錢給牧民,給狗照相。原來狗脖子上一圈紅毛是綁上去的,經過裝扮,是有點像藏獒。旁邊又有一牧民過來說再給10元錢就能與犛牛合影,於是我又掏出10元錢給牧民,與犛牛合影,並在犛牛身上摸了一下,潔白的犛牛溫順地讓我摸,那毛真的很柔軟。

羊湖是一個很奇怪的湖,湖水每年的蒸發量與周圍山上融化的雪水量達到了奇特的平衡,湖的水平面永遠維持一個高度。當然羊湖還是一如既往的藍,如天上的瑤池,無論站在哪兒都看不到整個湖面。天邊的白雲很有質感地懸著,與羊湖、雪山一起構成永恆的經典。

離開羊湖接著就到了滿拉水庫、卡若拉冰川。滿拉水庫其實就是人工堰塞湖,但湖水很綠,連尹師傅都說像假的一樣。沒辦法,真的就假不了,滿拉水庫仿佛是一塊塊碧玉鑲嵌在光禿禿的高山之間。其實滿拉水庫的景色不錯,只是沒有羊湖的傳說,沒有如雷貫耳的宣傳,顯得名不見經傳。而卡若拉冰川近在咫尺時,尹師傅說,走到冰舌邊至少要半天時間。在西藏,看得見的,往往達不到、夠不著,譬如卡若拉冰川,譬如南迦巴瓦峰,譬如珠穆朗瑪峰,因為空氣干淨,穿透力強,感覺就在眼前的景物,常常遠在幾十甚至上百公裡之外。

中午在浪卡子吃的羊湖魚,據說這種冷水魚長不大,而且藏民們不吃魚,捕撈上來專賣給漢人吃,因此魚很貴,一碗魚湯要150元。小麻說,來西藏就要吃魚,因為這裡的魚品種多,味道鮮美。店老板夫婦是四川人,來這裡開飯店有5年了,說是在這裡錢好賺,生存壓力小。感覺西藏在哪都有四川人。

快到日喀則時,路過了宗山古堡、白居寺,大家說不進去了,就在外面拍吧。於是在白居寺周圍的小巷裡,我們像鬼子進村一樣,走街串戶,感覺不錯的細節都要拍下來。其實宗山古堡是著名電影《紅河谷》的拍攝地,但我們沒有時間進去拍,留到下次吧。

晚餐在日喀則“吾爾朵”飯店吃的藏餐。藏族女服務員與我們聊天讓我了解了今天藏民的生活。她家一家四口人,再加奶奶、叔叔,她家共養了80頭綿羊(每頭值600元),10頭山羊,2頭犛牛(每頭值三四千元),16頭黃牛,4匹馬,1條藏獒,2條狗,3頭豬,10只雞,有40畝田及遼闊的牧場,買了2台拖拉機,一輛摩托車,蓋了一棟三層小樓房。弟弟還在讀書,她中學畢業來這裡打工,包吃包住月收入1200元。不錯啊,比內地的服務員還強,我更羨慕的是她家成群的牛羊馬,我們在上海工作,能有那樣的財產、那樣的田園牧歌生活嗎?生活的勞累使我們失去了欣賞生活本身。據說“吾爾朵”飯店的老板原是扎什倫布寺的高僧,因此飯店包房的書櫃上擺滿了經書,顯出濃濃的書卷氣。

費用盤點:單價:羊湖門票40元;總價:中餐180元,晚餐109元,打的15元,住宿120元/2人(日喀則礦業賓館)

第十一天(10月8日):寧靜扎什倫布寺,日喀則—拉孜—定日,游覽扎什倫布寺。

在礦業賓館大廳,我們意外地碰到了梁宏師傅,他帶的一批客人剛從珠峰下來,他說,珠峰在下雨,這次去一片雨霧蒙蒙,什麼也沒看見,但願我們能有好運氣。

早上小黃嚴重感冒,必須去醫院,於是剩下我們三人去扎什倫布寺。扎寺是世代班禪的駐錫地,其建築規模僅次於布達拉宮。由於扎寺的游人沒有布宮多,且總有不少僧人喇嘛在大街小巷穿梭,感覺像到異國他鄉,總有挖掘不盡的拍攝題材。突然一陣誦經聲傳來,走過去一看,是眾僧人在辯經,他們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詞,非常投入,對他們拍照也不介意。他們都是80後、90後的年青人,在這裡學習成長。他們生活得富裕嗎?辯完經後,是不是也上網,玩電子游戲?這裡就是他們的大學,是他們終身要呆的地方嗎?我不得而知。

看著旅行社的導游帶著游人穿堂而過,我和小嚴卻拐進了僧人的廚房,這裡兩個小僧人熱情地與我們攀談,還讓我與他們合影,我答應他們將照片衝洗出來後寄出,他們留下的地址是:扎什倫布寺密宗院的格桑多傑。

下午我們驅車250公裡,直奔定日。在路過拉孜時,尹師傅說,往西就是去阿裡,往南就是去珠峰,並且拉孜的藏刀是最出名的。在靠近拉孜時,我們還看到了難得一見的龍卷風。幸好我們是在車裡,要是在外面,沒准會被龍卷風吹倒。由於時間尚早,尹師傅難得地將車停在能看見珠峰的路邊,讓我們拍,可惜正好一片雲飄來,擋住了珠峰,尹師傅又等了半小時,那雲還是沒飄走,我們只能遺憾地離開,並祈禱明天的好天氣。

定日是去珠峰的必經之地,所有去珠峰的門票都在這裡買。我感覺門票超貴,每人180元,車票400元,算下來,每人280元。定日的住宿也貴,標間180元,且不含早餐。但是不住吧,就再也找不到帶衛生間的旅店了,於是只好住下。定日的野狗很多,一群一般40至50只,在馬路周圍游蕩,但不咬人,藏民也不打狗。晚上很安靜,只有野狗的叫聲此起彼伏。

費用盤點:單價:扎寺門票55元,珠峰門票280元;總價:中餐69元,晚餐65元,預付第二天早餐10元。住宿180元/2人(定日百壩賓館)

第十二天(10月9日):高山仰止,定日—珠峰大本營,返回日喀則。早上6點,天上群星閃耀,為了趕上日照珠峰的時刻,我們准時出發。7點到達觀景台時,天剛蒙蒙亮,我們支好三腳架,調好光圈、速度,只是天氣太冷,鏡頭上很快就結了霜。我們把最厚的衣服都穿上了,還是冷,小嚴說腳都冷麻了。終於陽光照過來了,世界上五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一字排開,太壯觀了。從左到右分別是:馬卡魯峰8463米、洛子峰8516米、珠穆朗瑪峰8848米、卓奧友峰8201米、希夏邦瑪峰8012米。可惜我們的鏡頭不能照全,只能一個個山峰照,然後回家後用photoshop軟件接片。此時觀景台的售貨小販要我們買經幡,於是我們花10元錢買了經幡讓他們掛上,藏民說,風每吹一次經幡,就向人們帶去一個祝福,因此每到風大的山口、山頂都有無數的經幡在傳遞祝福。

從定日到珠峰的路實在太爛了,搓板路面把我們顛得七暈八素,尹師傅說要是國產越野車開兩回珠峰,都要顛散架了。我想,收那麼貴的門票,怎麼不修一修路呢?

接著我們到達珠峰一號大本營—絨布寺,在這裡,看見有幾個老外在搭帳篷。這麼冷的天,睡在帳篷裡,能睡著嗎?這裡陽光下都零下好幾度呢。看來老外的身體是好,而且他們有備而來,帳篷搭得很專業。

從絨布寺到珠峰觀景點,還要換乘環保車。當我們下車後,登上觀景小山頭,准備好好拍一下珠峰時,才發現風實在太大了,三腳架被風吹得只搖晃,需靠手握緊,而且天氣出奇地冷,我們只拍了幾分鐘就敗下陣了。但畢竟我們在明晃晃的藍天下看見珠峰了,金字塔狀的山體,威嚴,神聖,上面的溝壑、雪坡清晰可見,還有那片永遠都在的旗雲。珠峰像天空之神一樣屹立著,昂首天外,仿佛君臨天下,它的美是高不可及的聖潔。高山仰止,8848米的世界之巔就這樣真實地矗立在眼前,我沒有流淚,沒有興奮,只是狠狠地看了幾眼,就匆忙退回到環保車上,趕往絨布寺。一路上還看見幾個老外騎自行車從絨布寺登向觀景點,其中一個老外還穿短褲,真是牛逼中國。

在大本營的廣場上,有成群的大鳥在飛,尹師傅說,這裡是生命的禁區,卻是很多野生動物的樂園。

再見了,珠峰。我此生無憾。

接下來,我們開足馬力,往日喀則趕。一路上,我坐在副駕駛座上,不停地拍各種路標。以前在交通法規中看到的交通標牌,在這一路上都能看見,比如遇水、山上滾石、村莊、小孩,當然最多的還是急拐彎、長坡。走一趟,相當於又學了一遍交通法規。這裡天黑得晚,晚上8點,當夕陽最後一抹霞光隱去時,我們又回到了日喀則。

費用盤點:單價:環保車票25元;總價:中餐100元(在定日吃的),晚餐53元。住宿120元/2人(日喀則礦業賓館)

第十三天(10月10日):意外收獲,日喀則沿麻江過雪古拉山,至羊八井—納木錯湖。了卻了看珠峰的心願,我們已別無他求。尹師傅卻說,沿麻江去納木錯湖的路上景色更好看,有藏北大草原的遼闊風光。果然,從奴馬沿麻江往北拐時,就給我們帶來驚喜。原來一群藏族工人在修路,看我們從車窗伸出照相機給他們拍照,就集體停下來,向我們笑,其中一個小年青還扮鬼臉,更加引得我們不停地拍他。陽光下,藏民的皮膚黑裡透紅,很上像。

麻江是一條小河,水質清澈,滋潤了兩岸的藏民。路兩旁不時有藏民或小孩向我們揮手,也許是向我們要錢,也許是招呼我們停車吃飯,但卻讓人感覺溫暖。一路上車很少,整整一個上午的行駛好像沒有碰到一輛對面來車。陽光灑滿整個麻江兩岸,只有我們的車在路上急駛,雖然美景都是一閃而過,但一轉彎接下來的仍是美景,一個上午,我們就在一個個美景中穿梭,發出一聲聲驚嘆。而且從此我們拍照提高了要求,拍雪山、草原,沒有犛牛、羊群點綴就不拍。

翻越雪古拉山時,小嚴說,雪古拉山比珠峰還好看,圓圓的山頂像蓋了厚厚的一床棉被,潔白而柔軟。接近旅程尾聲了,我們請尹師傅在雪古拉山下、麻江邊為我們四人照了第二張的合影。(第一張合影是在布宮前照的,用三腳架、遙控器。)愛好攝影的人一般很少拍自己。

中午在羊八井吃中飯,休息後,開往納木錯。當在那根拉山口遠拍納木錯時,去年那幾個刁蠻的藏民已不在了,只是此時那根拉山口風太大,小嚴就沒下車。

當我們到達納木錯湖時,已是夕陽西下,我們找好住處,就往扎西半島的小山上攀登,雖然登兩步要歇一歇,但我們終於都登上了最高處,等待納木錯湖輝煌的日落時分。

此時讓我著迷的是夕陽下被風吹舞的經幡。陽光將所有經幡鍍上了一層金色,當一股風從山下吹來,數萬個經幡同時向天空揮舞,像燃燒的火焰般歡騰時,我腦海中立刻盤旋出汪峰的那句歌“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寒風中,我對著經幡感動得快要流出眼淚。小嚴說,他也被經幡敢動了,鏡頭中經幡錯亂而艷麗的色塊也許暗合了他心中的某種東西,說不清,道不明,卻很美,很純粹。

當彤紅的夕陽染紅了湖水,在天邊一點點沉入納木錯湖時,我們的心都醉了。現在想想,雖然當時凍得發抖,但看到如此美景,也值了。有道是:身體在地獄,眼睛在天堂。

小麻體力超好,在我們登上扎西半島小山坡時,她已登上另一個山坡了。後來一了解,她家是浙江山區的,從小就登山走遠路,筋骨早就練出來了。

由於國慶長假已過,漢人開的旅店都關門了,只剩下幾家藏民開的旅店,於是晚上住在藏民開的旅店,11點以後就停電,我們都是和衣而睡。這家旅店有個藏族小姑娘服務員,小麻說是她進藏後看見的最漂亮的女孩。

費用盤點:單價:納木錯門票80元;總價:中餐70元(在羊八井吃的),晚餐及第二天早餐168元。住宿100元/2人(藏民旅店)

第十四天(10月11日):難忘晨曦中的納木錯湖。納木錯湖—羊八井—拉薩清晨,隔壁的攝影愛好者起床驚醒了我們,於是我們趕緊起床,背上照相機,頂著星光趕往納木錯湖邊。此時湖邊有一大片雲像一床厚棉絮,貼近湖面懸著,在晨曦中漸漸地泛紅,遠處的念青唐古拉山也開始白裡透紅,但是鏡頭中的納木錯湖卻不水平。昨天小麻就說,納木錯湖面是斜的,而我今天看到的卻是弧形的。不管怎樣,此時寧靜的納木錯湖都是美的,湖邊只有我們幾個人在翹首等待日出。

陽光一點點地照過來了,湖邊有幾個小水塘清晰地倒映出雪山和雲,遠處有幾只野狗迎著陽光在撒歡。當那一大片棉絮般的雲被照得彤紅,湖水還是一如既往的藍時,我又一次被震撼了,我想,那一定是納木錯的純粹、和諧和遼闊壯美感動了我。許多人一次又一次來西藏,可能就是想讓自己在美景中一次又一次陶醉,像著了魔、上了癮一般。看完清晨的納木錯,再看別的雪山、湖水就會看不上眼了。事實證明,我隨後11月底去麗江看玉龍雪山時,就覺得玉龍雪山根本無法與西藏的雪山相提並論。

當太陽完全升起,陽光普照時,那一大片雲已褪去了紅色,像棉花糖一樣純白,而納木錯湖水也泛起了點點金光。快到9點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湖邊,回到住所吃早餐。9點整,尹師傅帶著我們開往羊八井,在車裡,我們還呆呆地看著納木錯湖漸行漸遠,直到完全消失。納木錯,與神耳語的地方,我記住了你的美,在傍晚,在清晨。

一個大美的地方,一趟難忘的旅程,真的是人生一次盛宴,一筆收藏於心靈的財富。

羊八井溫泉的門票128元,有點貴,但不限時。我們毫不猶豫地買了票,穿上泳衣走進溫泉池中。最愜意的就是在室外大池中泡著,抬頭仰望藍天白雲,幾個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消磨時光,享受人生。由於國慶長假已過,諾大個羊八井溫泉就我們幾個客人,好像貴賓一般,我想,中央領導來了,也不過如此吧。

溫泉洗盡了我們一身的疲憊,也讓我們徹底放松下來。明天就要回上海了,拖家帶口的,是不是想家了?

下午5點,我們回到了拉薩。拉薩永遠是一個讓人感到溫暖的所在,尤其對那些從拉薩出發,長途跋涉後,又回到拉薩的人。明天我們將回到各自的生活軌道,晚上我們決定好好聚一下。由於我的判斷失誤,我們只在“玉包子”吃了一頓快餐,於是又決定明天中午好好聚一下。

費用盤點:單價:溫泉門票128元;總價:中餐59元(在羊八井吃的),晚餐109元,打的10元。住宿120元/2人(拉薩金河商務賓館)

第十五天(10月12日):再見拉薩。上午在拉薩市游覽,下午乘飛機回上海。

為了給親朋好友帶上一些紀念品,我們把購物留在了今天上午。由於拉薩的日出較晚,所有商店都要10點開門,於是我們帶上相機又去“掃街”。事實上,小嚴和我拍人物拍得最好的就是在最後一天上街拍的。

一般大家都買了犛牛肉、袋泡酥油茶、甜茶等,我還衝到八角街買了幾把藏刀,再衝到郵局辦理郵寄,中午又急匆匆地趕到德吉路上的“康師傅”飯店,慶祝我們4人旅行的成功。要是能在拉薩多呆幾天就好了,不至於這麼匆忙。

尹師傅很盡職地把我們送到機場,雖然旅行中他對我們延長拍攝時間有過抱怨,但還是很敬業地帶我們到想去的地方,並且為我們能看到珠峰而由衷地高興。若不是像我們一樣狂熱地攝影,對其他旅行者而言,尹師傅應該是不錯的,當然他的駕駛技術也堪稱一流。

當飛機騰空而起的一剎那,我們4個都不約而同地從窗口俯瞰拉薩,俯瞰朵朵白雲飄過的青藏高原,在心裡默默地告別。再見了,拉薩;再見了,西藏。

明天,當西部最豪邁的陽光,再一次灑滿拉薩河的時候,我就已經離開這個讓我依戀和醉心的地方了。人在得不到一樣東西時,總會無限地惋惜。這與你擦身而過,失之交臂的地方,因為遙遠,而顯得彌足珍貴。但人總要回到現實中去,總要見到許多讓你厭倦和無奈的事情。我的脆弱在折磨著我,腦子裡的記憶像回放的電影,每一幕都會永久定格在心的深處。這一路難忘的旅程,讓我悲喜交集的旅程,不知何時才得以延續?相信我會在不久後的一天再踏上這美麗的土地,回到這一片自在的天空下,這裡已成為一個夢,讓我神往的美夢。

費用盤點:總價:中餐219元,打的10元。

整個旅程費用合計:從上海出發,到回到上海,個人花費9500元,包含火車票800元,飛機票2300元,包車費3700元,其余是住宿、吃飯及門票、打的費用。

下次旅行省錢秘笈:尹師傅說,走219國道,從拉薩到新疆葉城,包車費為18000元左右,但是如果運氣好,搭上從葉城返回拉薩的空車游玩阿裡一線,則包車費可減半。若春節期間,搭梁宏師傅車隊的返鄉車,走109國道到西寧,再走227國道到甘肅,沿途一路玩過去,如青海湖、鹽湖等,也只收汽油費。

結束語

在西藏旅行要做好吃苦的准備,用湖南話說,就是要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所謂的苦,就是高原反應、寒冷以及一路的顛簸;所謂的煩,就是住宿、吃飯、買票時的討價還價以及等待;所謂的霸蠻,就是要克服這些困難,有團隊合作精神,不奢侈與過分節儉,不過分挑剔,不斤斤計較。

關於旅行,我覺得是一種生命的體驗,若是生命失去了體驗,也就失去了“詩意的空間”。此次旅行,耗時15天,在西藏行程4000多公裡,讓我看到了世界屋脊珠峰的雄姿,讓我感受到了山南的魅力,讓我從扎什倫布寺的格桑多傑交談中感受到藏民的親切,讓我在揮舞的經幡前想流淚,讓我在納木錯日出日落的萬籟俱靜中震撼,讓我在羊八井的溫泉中徹底放松,當然還有無處不在的藍天白雲讓我沉醉與不舍。是啊,一個人如果沒有到西藏走過,就不知道自然有多美,中國有多美。

從西藏回來兩個多月了,我還時時在聽藏族歌曲,一遍遍重溫美好的片斷,在寫下這篇游記時,又記起了當時被忽略的許多細節,我想這應該是旅行帶給我的巨大精神享受。有了這些鋪墊,在未來的日子裡,我一定會更從容、更踏實、更豁達一些。現在我又在心裡盤算著下一次的西藏亞東、阿裡之行,期待下一次生命中的驚濤駭浪與波瀾壯闊。

----------完----------

2009年12月13日



(巴松錯彩虹)



(納木錯經幡)



(納木錯清晨,萬籟俱靜)



(雲之倒影)



(拉薩步行街頭)


精選遊記: 林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