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沒有在計劃之內,本來想去英雄三島的一時興起不如就去金門。沒有想到海浪會那麼大一路惡心反胃,在小金門終於看到反動標語“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正對著廈門島。距離真的很短才一個小時就算跨出國門還要出境入境,居然還有免稅店給爸爸買了所謂的台灣香煙和母親喜歡的台灣一根草青草霜。停船在水頭碼頭已經中午,沒有任何准備的瞎闖幸虧旅游問訊處的阿姨特別熱情,介紹搭公車去金城車站觀光旅游路線B。金門島大小和廈門島差不多,人口卻只有4-5萬,一路都是破破房子和新加坡居住的馬裡士和sheragon很像,福建的廊街,小雜貨鋪,巴剎,7-11便利店等;途中有人出殯規模很大,黃色紙花中除了有紙扎童男童女和豬羊外,還有供奉的各式飲料全用黃色紙花圍繞堆起來擺在路邊,蔚為壯觀。在金城車站附近找暈船藥,瞎走到古街又是景點-模範街,全部紅磚又是鄭成功練兵處還有乾隆時期的貞潔牌坊。觀光B線包括金門戰爭時期民防坑道,古寧頭戰場紀念館等。才知道當時戰爭的慘烈,沒有接觸過當時歷史,估計在所有共產黨的教科書裡都刪除了這段。暴走在金門坑道,小時候最喜歡看的就是地道戰和地雷戰,想不到在金門體驗到地道感覺。導游全程解說一直共黨國軍,聽著不爽,也不敢反駁,別人地盤又是一個人,怎麼敢。原來當時解放軍(他們叫共軍)有8-9千人坐著小舢板登上金門古寧頭,因為沒有後援全軍覆沒,繳獲俘虜900多人。國民黨把古寧頭勝利作為裡程碑,從此以後共產黨只用炮攻,20年來共9萬噸炮彈,鑄造了金門鋼刀特產。金門沒有什麼建設,因為到處是軍事管轄地;沒有什麼旅游,因為以前只是福建省的一個小漁村,戰爭賦予的使命也不過是前沿陣地。現在金門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用的是新台幣,從金門到台北飛機一個小時;卻還是掛著福建省金門縣招牌,說自己是台灣的福建省什麼的。不過三通以後確實方便了很多,這裡人民幣是通用的,小販都接受,不過什麼比廈門貴。一路暈船嘔吐到泉州倒頭就睡,入境時候聽說很多新加坡人都是走這條線,從廈門輪渡金門再飛機到台北;又聽說明年從金門到小金門會有跨海大橋,反正以後再不坐船出海。
http://beibeisingapore.spaces.li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