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湖越台名士鄉——紹興周末游攻略

作者: 申依依

導讀06年夏天,近一個月,踏遍了數個繁華城鎮,上海、蘇杭、南京、揚州、普陀、烏鎮、西塘、同裡、南洵,十幾歲開始沉醉於唐詩宋詞中的江南夢,34歲的時候終於得以實現。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去到紹興。年紀小的時候想去紹興,是想看看百草園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想去找找三味書屋裡魯迅的書桌上到底有沒有那個“早”字,長大了想去紹 ...

06年夏天,近一個月,踏遍了數個繁華城鎮,上海、蘇杭、南京、揚州、普陀、烏鎮、西塘、同裡、南洵,十幾歲開始沉醉於唐詩宋詞中的江南夢,34歲的時候終於得以實現。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去到紹興。年紀小的時候想去紹興,是想看看百草園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想去找找三味書屋裡魯迅的書桌上到底有沒有那個“早”字,長大了想去紹興,是想去倉橋老街品一品女兒紅的醇厚綿長,看一看烏篷船緩緩劃過水巷的水墨長卷,回溯古越之都所沉澱的歷史印跡。所以今年的秋天,與CICI相約兩日旅行的時候,沒有猶豫選擇了紹興。照舊做了詳細的出行攻略,事實證明非常管用,預計的費用跟實際支出相差無幾,平均每人1000元。1. 提前預定火車往返:Z31(武昌21:55-次日紹興6:13)、Z32(紹興22:52-次日武昌7:13),均為中下鋪,加訂票費20元,兩人共1002元。紹興沒有機場,火車周六清晨到紹興,周日深 夜回武漢,非常節省時間。2. 住宿:通過攜程預定老台門客棧,一日房費280元,含早飯,早八點到晚八點負責火車站接送,並贈送48元購物券。周六早上七點入住,周日中午11點退房。3. 餐費:周六早飯——沙縣小吃加蒸糕11元周六午飯——紹興菜館98元周六晚飯——尋寶記狀元樓76元周日午飯——男眼鏡螺絲店70元周日晚飯——外婆家95元4. 門票:9月19日到11月19日正逢紹興烏篷船風情旅游節,買到了99塊的古城旅游通票,節省了將近200塊門票的費用。東湖游烏篷船單程包船50元(可坐三人)。5. 車費:周五 晚上去武昌火車站的士19元;周六 紹興火車站到老台門的士8元,魯迅路口到大禹陵2路公汽往返4元(1元/人),魯迅路口12路公汽到城市廣場2元、轉1路到東湖2元,1路返回城市廣場2元,尋寶記狀元樓的士到沈園7元;周日 魯迅路口303路到蘭亭市政府4元、轉3路到蘭亭風景區2元,3路返回城市廣場6元,三輪到男眼鏡螺絲店10元(師傅只要5元,但實在覺得不好意思),火車站行李寄存10元;周一 武昌站到家22元這是新武昌火車站修好後第一次坐火車,環境寬敞潔淨,跟上海南站一樣可以乘電梯直接下到月台,比老站設施改善了許多。第二天早上6點多就到了紹興,還沒有到老台門客棧八點的接車時間,那麼就打車吧。出站就看見對面的瑪格麗特酒店,一樓赫然是“外婆家”的招牌,當初選酒店,在瑪格麗特和老台門之間還是猶豫了一下的,價格相差無幾,瑪格麗特是新修的酒店,交通購物更加方便,但是對200多年紹興傳統台門建築的向往,還是選擇了老台門客棧。的士送到鹹亨酒店門口,前面修路,沒法再進了。我們順著小河走了50米,過了一個石橋,往前幾步,就到了老台門。還不到7點,前台的女孩子還穿著睡衣,跟以往過的酒店不同,感覺就像進了大戶人家的宅院。預定的是二樓的特色房,辦完入住,女孩就把我們領進了屋裡。所謂老台門,是舊時江南的水鄉大宅,主人大都是大戶望族或者書香門第。老台門原是宋家台門,三進的老宅。第一進被稱為學士堂、第二進是進士閣、第三進為翰林院。每一進的格局都如同北方的四合院,不同的是都是兩層樓精致考究的花格門樓。老台門保持著明清風貌,我們的特色房裡,傳統的八角大床、輕紗帷幔、紅木桌椅、手繪宮燈,古樸而又雅致。即使水池漏水,蓬頭水花亂濺,還是覺得來老台門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老台門客棧出行十分方便,出門過橋,左邊數十米就是魯迅路口,公車站就在路口拐角,春天百貨前面,主要景區的公車都可以找到;過橋向右,距離魯迅故裡僅有百步之遙,魯迅故裡附近,就是沈園。稍事休整,我們出門,在門口吃了一塊蒸糕,雖然是路邊小吃,也有江南點心的水准。紹興雖然小,少有高樓,但是也不乏時尚,春天百貨附近星巴克、屈臣氏一應俱全。走到背街,吃沙縣小吃,片兒川也就是粗細面,就著雪菜、筍絲,香噴噴好大一碗,比餛飩好吃。小吃店的溫馨提示讓我跟CICI相對失笑——椅子座好,小心地滑。吃完早餐,在春天百貨門口乘2路車,終點是大禹陵。紹興的公汽,投幣的都是1元錢,車內整潔,有趣的是後門欄杆上的按鈕,如果車站沒人,是不會停車的,如果有下車的乘客,必須按鈕提示司機。11月正是不冷不熱的天氣,少有游人,在大禹陵買了門票,乘門口免費的電瓶車到達祭禹廣場。廣場正中是太極台,四周圍繞著九鼎台、古亭、水上祭壇。從祭壇遙望遠處青山上的大禹銅像,松柏蔥蘢、典雅肅穆。登上台階,鹹若亭左邊是禹廟,右邊是禹祠。鹹若意為萬物能順其性、應其時、得其宜。禹祠前的清幽小徑邊的亭亭玉竹,禹廟門前的“門當”與“戶對”都讓CICI和我瀏覽往返。從禹廟後山拾級而上,數十分鐘登頂。居高臨風,遠眺依畔鑒湖之水的古越全貌,不覺神清氣爽,豪邁萬千。高大的大禹像威風凜凜,身後的鬥篷隨風揚起,一時興至,CICI在大禹身後擺出同樣的姿勢,儼然如同美少女戰士。中午2路返回春天百貨,幾小時的爬山運動,我們都已飢腸轆轆。春天百貨的四樓就是著名的紹興菜館,裝潢時尚優雅。點了杭三鮮(魚丸、肉丸、蝦29元)、倒篤小炒(杭椒、倒篤、筍13元)、嘟嘟魚頭煲(42元)、酒釀丸子(12元),味道都不錯,特別是嘟嘟魚頭煲,跟以前吃過的魚頭味道大大不同,杭三鮮基本是每桌必點,份量超大,感覺紹興菜館適合人數較多的聚餐。出紹興菜館,門口12路公車到城市廣場,這裡是紹興市的中心。廣場內古老的大善塔高聳入雲,雕像眾多,擠在大大的銅錢中央留影,我們都變成了“錢串子”。城市廣場坐1路公車到東湖。東湖與杭州西湖、嘉興南湖號稱浙江省三大名湖。比起武漢的東湖,紹興東湖要小得多,據說東湖原為一座青石山,隋時越國公楊素開山取石,修建越城,搬走了半座青石山,形成了幾十米的懸崖峭壁,奇譚深淵。東湖的地勢如同瘦西湖一般狹長,但是湖中有山,山中藏洞,頗有特色。在門口買了單程的烏篷船票,船夫以足搖櫓,帶我們慢慢順水而行。船夫熱情地為我們介紹,但是濃重的紹興口音,讓我們完全無法交流。途經喇叭洞,船夫大喝一聲,回音綿綿不絕,才知道為什麼喇叭洞又叫做空谷傳聲洞了。游罷東湖,乘1路車回城市廣場。走過廣場,西南角的那個弄堂,就是倉橋老街。老街南北都是大大小小的商鋪,十字路口是尋寶記狀元樓。從老街的傍邊的小巷走進去,沒有游人,河道、江南民居、石板橋、烏篷船,江南水鄉的風情如同水墨畫一樣展現眼前,CICI驚呼:“這不就是烏鎮嗎?”紹興的倉橋,有著每一個水鄉古鎮的風情,更有著其他地方沒有的氣度與底蘊。不管倉橋老街的游人與商鋪是如何的喧嘩,背後的這一條水巷兩邊的居民一樣淡定閑適地洗衣、做飯、養花,過著平常的生活。漫步在青石板上,我感覺這一刻真正的走進了這座古越之城。流連於安靜的水巷,直到暮色降臨。狀元樓的燈籠已經亮了,古色古香。我跟CICI決定晚餐就在這裡吧。狀元樓的有部分菜品是可以半份點的,我們選了紹興醉雞(12元)、草莓芸豆(8元)、油炸臭豆腐(8元)、霉干菜扣肉(20元)。紹興是醉雞、臭豆腐、霉干菜的發源地。嫩滑的雞肉浸入酒中,比上海的白斬雞更加入味;CICI對草莓芸豆贊不絕口;金黃的臭豆腐外酥裡嫩,我這個不吃臭干子的人,都停不下筷子。有了地道的紹興菜,怎能不喝紹興酒呢?我們要了最多人喝的狀元紅(28元),入口微甜,兩人對酌,頗為自得。品嘗了紹興美食,接著要看看紹興戲曲了。出狀元樓,打車到了沈園(7元,坐公車7路也可到沈園),沈園之夜的演出還沒有開演。一個女孩兒懷抱琵琶在園中的涼亭裡彈琴,清風掠過、聽著斷斷續續的樂曲,不覺感到幾分微醺的醉意。八點堂會表演在雙桂廳開演,沈園之夜的主要曲目是越劇《釵頭鳳》,重述陸游與唐婉的悲戚往事;其後又有折子戲《十八相送》、《金玉良緣》,紹興蓮花落、滬劇、黃梅戲輪番登場;更有詼諧幽默的沈園管家串場,戲曲流行RAP模仿秀,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一個多小時的演出高潮不斷。紹興不愧“橋鄉、酒鄉、戲曲之鄉”的美名。九點從沈園步行回客棧,看著橋那邊客棧的紅燈籠,突然有一種溫暖湧上心頭。紹興這個小城,是值得來慢慢回味的!整夜好眠,醒來才發現雨已經下了一夜。九點半到學士堂吃早飯,古董方桌上,阿姨給盛了粥,就著霉干菜,看看雨打屋檐,吃著油條。早飯後,雨停了,跟CICI在院子裡四處轉轉,回屋裡坐坐搖椅,收拾了東西,11點退房。約好下午六點客棧的車送我們去火車站,寄存了行李,我跟CICI出了客棧。今天要去蘭亭,春天百貨門口坐303路到蘭亭鎮政府轉3路到郊區的蘭亭。雨後的蘭亭,份外清新。蘭亭最多是竹,紫竹、淡竹、茶杆竹、孝順竹,來到蘭亭,才知道竹子有這麼多的種類。碑亭裡的鵝池兩字相傳是王羲之父子合寫,故有肥瘦之別。走過鵝池,經過曲水流觴,就是康熙手書的蘭亭二字。清雅的蘭亭,幽靜古樸,郁郁蔥蔥,是很好的修身養性之地。路過蘭亭的驛亭,看著門口的老郵筒,我跟CICI都買了有著蘭亭圖片的明信片,這是今年我第二次寄明信片給自己,而上一次是在鼓浪嶼。3路返回城市廣場,已近下午兩點。做的功課是城市廣場坐7路到市城建大樓,下車附近是我們要慕名前往的男眼鏡螺絲店。怕下車還要找地方,時間晚了男眼鏡關門,就准備打車,一時沒有出租車經過,我們叫了三輪車。我跟CICI一樣,平常都不願意坐人力車,老覺著自己坐著,人家費好大力氣過意不去。去男眼鏡的路上還有很多上坡,我們都恨不得下去幫忙推車,所以雖然師傅只要5元車費,我們給了10元。下車後看看男眼鏡對面,居然就是7路車站,還是該坐公車的。男眼鏡跟廈門的小眼鏡一樣,原來都是大排檔,生意火爆改建了酒樓。男眼鏡是看菜點,我跟CICI都是眼花繚亂。2點了大廳仍然沒有座位,點好菜服務員帶到了樓上的小包房。這個小包房的環境讓我想起了上海的凱文酒樓。過了一會兒,鑒湖粉絲(15元)、金牌鴨頭(2片6元)、雪菜尖椒小蛤肉(16塊)、泡椒鴨雜(25元)、醬爆螺絲(8元)紛紛上桌,鑒湖粉絲是方的、所有菜都非常的好吃。雖然份量不小,我們還是一掃而空。特別是金牌鴨頭,比我在南寧吃的鴨下巴更有味道。7路坐到姜家園,最後去客棧邊的魯迅故裡。故裡是不用買票的,拿身份證領票就可以了。魯迅祖局是紹興保持最好的台門建築,整個祖居就像一個紹興傳統生活和文化博物館,清代台門老屋、精致的古董家俱,值得細細品位,三味書屋裡面特別標注了魯迅的座位;而魯迅故居是後來翻建的,感覺就要敷衍很多,而佰草園簡直就太讓人失望了,後院裡面小小的一片菜地,幾顆整齊的青菜,就是讓我們念念不忘的魯迅樂園麼?魯迅故裡出來,已經快5點了,沈園的關門時間,99的聯票送故裡到沈園或者沈園烏篷船一次,抓緊時間,一會兒就到了沈園。沈園不大,但也流連了好久,游人都出園了,工作人員也沒有催,我們好像包園游,出來的時候已經天黑了,感覺好自在啊。沈園和傍邊的東園,小巧而精致,看得出花費了不少心思,喜歡葫蘆井,很特別的樣子,相傳為宋朝原物。天黑了,步行回客棧,用客棧送的48元購物劵換了三瓶黃酒,我選了喜歡的白瓷瓶子。取了行李,客棧的面包車送到火車站,直接把行李寄存,兩件10元,去火車站對面的外婆家吃飯。紹興的外婆家雖然也要等位,但是沒有杭州那麼多人。紹興的這家裝修也非常有特色,全部是銀色的,有童話的感覺。蔥油淄魚(30)、話梅花生(6)、寧波烤菜(7)、鐵板蛭子(17)、外婆桂花年糕(10)、外婆冬瓜茶(25),只可惜四喜烤麩賣完了。外婆家的菜色維持著一貫的高水准,不愧是我最喜歡的餐廳之一,至今還記得在杭州吃的外婆茶香雞、珊瑚蝦、炸響鈴的味道。冬瓜茶非常好喝,比南寧的更勝一籌。CICI不停地給爸爸發短信,說太好吃了,好遺憾酷愛杭幫菜的爸爸吃不到。每去一個城市,最後一站一定會去大型超市,給家人朋友買禮物。外婆家傍邊就是家樂福,我跟CICI直奔特產櫃而去,黃酒、梅干菜、醉魚、醉雞、茴香豆、紹興菜餅滿載而歸。家樂福快打烊,我們取了行李,去候車室。11點,我們的Z32來了,上車睡覺。紹興之行,時間不長,但是很休閑。99的聯票有14個地方,不想趕景點,就選擇了想去的。不冷不熱的天,找一個人不多的城市,舒舒服服地過一個周末,喜歡這種感覺。(倉橋老街)

(老台門客棧)

(大禹像)

(三味書屋)

(狀元樓)


精選遊記: 紹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