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容我靜名利任人忙

作者: 仰止

導讀乾坤容我靜名利任人忙普陀山,一個佛家寺院較為集中的海島。島上山勢峻秀,空氣清新,剎寺林立,以“海天佛國”著稱,又有“南海普陀”之譽,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與五台山、峨眉山、九華山合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自五代開山始,歷代興修寺廟,現有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及其他庵院、茅篷近百處。三大寺為我國南方清初寺廟建築 ...

乾坤容我靜名利任人忙普陀山,一個佛家寺院較為集中的海島。島上山勢峻秀,空氣清新,剎寺林立,以“海天佛國”著稱,又有“南海普陀”之譽,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與五台山、峨眉山、九華山合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自五代開山始,歷代興修寺廟,現有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及其他庵院、茅篷近百處。三大寺為我國南方清初寺廟建築群之典型。導游介紹這個海島12.5平方公裡。著名景百步沙、千步沙、潮音洞、梵音洞、朝陽洞、磐陀石、紫竹林、二龜聽法石、南海觀音、大乘、不肯去海灘等。

普陀山,山不高,卻有靈氣,有清泉,有怪石,有茂林修竹,有平坦寧靜的港灣沙灘,有海潮激蕩之岩穴石罅。普濟寺的元代石制佛塔(太子塔)、法雨寺御賜黃琉璃瓦九龍殿,普濟寺附近的千年古樟,普慧寺附近二百多年前緬甸一游方僧人栽種的鵝耳櫟。凡此種種,宜觀賞,宜思索,宜感嘆,宜發呆,宜獨坐靜觀,宜流連忘返,宜徘徊不去。

亂世講武,盛世修廟。然而普陀山和大部分佛教聖地一樣更加世俗化,除了140元進山門票,每個寺院還要5元。每年三百萬計善男信女還要另外奉上香火錢,廣種福田,方丈們富得流油,比丘各個滿面紅光,每個大殿裡都擺著點鈔機,呵呵,倒是不遮掩。景區服務挺規範,可就是處處要花錢,價格高於“塵世”,比如,山下方便面10元,農夫山泉5元,山上就不必問了。

此番是二度進山,興趣全在文化上,而最能引人入勝的當屬廟中題詞、楹聯,那是濃縮的文化。我還不太喜歡太佛教的文字,要入世嘛也要出世,思想價值不可估量。寺中流連,搖頭晃腦,筆墨伺候,幾下幾句——

南海有仙山,仙山盡是菩提樹;

西天通佛島,佛島皆為明鏡台。

——吳恆泰,普濟寺

其實哪兒是那麼回事兒啊。

南海風光,不少騷人墨客,嘯詠經堂,詩心通佛性;

普陀景色,幾多綠嶼青峰,朝恭寶剎,意境入禪機。

——佚名,大乘庵

據分析觀察300萬游客禮佛觀光、避暑度假、文物考古、海島考察、書畫寫生、影視攝制,民俗采風,捕捉商機、還真就沒幾個通佛性、入禪機的。

到這山來,未謁普門當先淨志;

渡那海去,欲登彼岸須早回頭。

——佚名,海岸牌坊

這個有意思。

一日兩度潮,可聽其自來自去;

千山萬重石,莫笑他無知無覺。

——王禹聖,海岸牌坊

有意境。

(“兩度潮”,指中午和半夜的兩次海潮,亦稱子午潮。)

心關天下蒼生,憂樂為懷,便鐵馬馳疲,也能成佛;

目視手中黃卷,興亡不管,縱木魚敲破,何得登仙。

——熊東遨,普陀精舍

誰能做到?想想也行啊

欲知堂奧幽深,更進一步;

要識門庭廣大,如在孤峰。

——佚名,大乘庵

凡游仙山,皆當如此。

最妙的是下句:

眾生心裡佛心藏 改換人間皈馬列 共建天堂

此句可評為普陀山最佳名句,最佳思想,最佳宣傳語。既入世又出世,是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的普陀山化。黨員游山,特別是公款游山者,一定要一邊游山一邊默念此句,實在不能默念,進山前念一句也好。


精選遊記: 普陀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