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游上海-大境路上的故事

作者: Smad

導讀上海人游上海-大境路上的故事 不久前看到網上一篇關於上海古城牆的攻略文章-《尋找上海古城牆最實用攻略》,頓時引起了我的興趣。趁著新年休息,特地前往了老城區南市區(現在合並進了黃浦區)。去尋找上海古城牆的故事。說到南市區,大多數人第一反映就是豫園和老城隍廟,這是中外游人皆知的地方,以前我也寫過一篇關於豫園的游記-《尋石記-天下太湖石有三之 ...

上海人游上海-大境路上的故事

不久前看到網上一篇關於上海古城牆的攻略文章-《尋找上海古城牆最實用攻略》,頓時引起了我的興趣。趁著新年休息,特地前往了老城區南市區(現在合並進了黃浦區)。去尋找上海古城牆的故事。說到南市區,大多數人第一反映就是豫園和老城隍廟,這是中外游人皆知的地方,以前我也寫過一篇關於豫園的游記-《尋石記-天下太湖石有三之“玉玲瓏”》。而離豫園不遠的大境路上的古城牆、大境閣和白雲觀卻很少有人問津。

大境路東起河南南路,西至人民路。短短的一條小馬路步行只需幾分鐘,路兩旁以前的石庫門舊裡很多都被推到重建。現在已經或者即將豎立起幢幢高樓,使得老上海本有的風情人土也隨之銷聲匿跡。唯一保留下來的是這段路上的二個景點:古城牆、大境閣和白雲觀。而大境閣就位於殘存50米的古城牆上,通過現在的重新修建道是煥然一新,也許更讓人感到那麼幾分懷舊的氣息。


(大境路)

據相關資料記載:大境路上的這段古城牆屬於南市區小北門,元代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1年)上海設縣。明代中期開始,上海商肆發達、人口稠密,沿江一帶船舶往來,成為南北貨物的集散中心。但是,江浙沿海地方不斷出現倭寇偷襲騷擾,僅在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中的兩個多月之間,就連續5次遭到倭寇大洗劫,燒殺擄掠、焚毀民房,縣市幾將半成焦土,損失極其慘重。在此緊急時刻,只有建造城牆防御,才能保障縣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於是當時的邑人(同鄉人)集資出力在此僅用3個月時間趕築了一座周長9裡、高2丈4尺,設6處城門,即“朝宗門”(大東門)、“寶帶門”(小東門)、“跨龍門”(大南門)、“朝陽門”(小南門)、“儀鳳門”(西門);“晏海門”(北門)。另辟三處水門,分別跨在肇嘉浜和方浜之上。城上開有3600多個雉堞,兩座敵樓。環城開掘城壕長150余丈,廣6丈,深1丈7尺,外與黃浦江、內與大小河浜全線貫通,通接湖汐。自此以後,倭寇多次來犯,直逼城下,卻始終沒能侵入城池。



(信義千秋)

而大境閣,原稱關帝殿或大境關帝廟。始建於明萬歷年間(1573—1620)。由於倭患平息,縣城安寧,便在4座箭台上建造了丹鳳樓、觀音閣、真武廟和大境閣。大境閣建在大境箭台上,是一座結構精巧、造型別致的抱廈式三層樓閣,供奉關帝像為主。崇禎七年(1634)重修,清代嘉慶二十年(1815)建有三層樓,道光六年(1826)[另一資料中是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總督陶澍曾題“曠觀”二字額,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總督陳鑾取“大千勝境”之意,顧題“大千勝境”四字刻於東首石坊上,後此閣名聲大振,但屢毀屢修。清時此閣後面桃紅柳綠,風光秀美,隆冬雪後,白雪遍地,一望如玉,別具特色,有“江皋霽雪”之譽,曾被列為為滬城八景之一。1982年被確定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說實話我在大境閣待了許久,拍了不少照片,但游客寥寥無幾。到時城牆外邊曬太陽邊打牌的人不少。站在古城牆上往外看的感覺和被人從街邊往裡看的感覺到時候蠻新鮮有趣。



(古城牆大境閣)

出大境閣,旁邊就是白雲觀,亦稱“海上白雲觀”。是上海道教著名宮觀之一。清代末年,嘉定道士徐至誠在東星橋建雷祖殿。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在仁濟善堂紳的資助下,將雷祖殿移至今址。光緒十二年(1886)又擴建了鬥姆殿、客堂及齋堂等建築,光緒十九年(1893)又在上海商會會長陳潤夫等人的資助下,再次擴建了三清殿、呂祖殿、丘祖殿,時占地面積達十四余畝,使其逐漸成為一座規模較大的全真道觀;光緒十四年(1888)住持徐至成進京,在北京白雲觀方丈高仁峒與清庭官員的協助下,改其廟為“海上白雲觀”,並請得明版《道藏》一部計8000余卷,供於廟內藏經閣上,以“留鎮山門”,同時采用了較為建全的北京白雲觀規戒,確立了海上白雲觀的全真十方叢林地位,後經徐至成十余年的苦心修行與慘淡經營,遂成為上海頗具威望的全真道觀。其建築分前後兩部分,前殿中為雷祖殿、藏經閣,東殿為客堂、丘祖殿,西殿分齋堂、鬥姆殿等;後殿為三進,中為三清大殿,南為甲子殿、北為四御殿,東為救苦殿、西為呂祖殿、玉皇閣及鐘鼓樓等建築。三清殿內所供奉之張天師、許天師及五尊天將神鑄,均為銅鑄,高達177釐米,儀態端莊,面容慈祥,鑄工精良,堪為上品,為清代所鑄造,屬道教文物。白雲觀的鎮觀之寶明版《道藏》經已移至上海圖書館珍藏。該觀現屬於上海市道教協會和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所在地,是今日上海道教研究、教務活動、培養人才、對外聯誼之中心。



(白雲觀)

白雲觀新裝修後給人的感覺不說太金碧輝煌,但也華麗有志。觀內按照你的屬相時辰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太歲天神參拜到蠻有意思。所謂太歲,其實是掌管一年凡間事務的天神,由六十位天界大將軍輪流值年,即中國的六十花甲。要知太歲的來歷典故必須從太歲的上司鬥姆元君說來了。鬥即北鬥星群,姆即眾生得聖子,補裨造化,統紿乾坤。一年春天,紫光夫人在後園九華曲池沐浴,忽然池中現出一寶座,紫光夫人登於寶座之上,得寶座靈氣修練得道,經七日七夜,紫光夫人化生金蓮九苞,蓮苞開花放射光芒,化成九座大寶樓閣,大寶樓閣混凝直射上天界,形成眾星群即鬥姆生九子。鬥姆九子即勾陳、北極、北鬥中國三大星座,當中有六顆星即為六十大將軍掌管人間每年事務,即為六十太歲了。由於眾星座中有不同位置,而這些位置古人亦以天干地支代表,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即各星星座位置,亦即每年生肖。有刑、衝、破、害,故每年太歲與各人生肖便有機會出現刑衝破害的效應,而出現所謂的犯太歲了。所以俗話說:「太歲當頭坐,無福便有禍,無喜必有災。」我國相傳如犯太歲之人,可用拜太歲之祈福方法來消災解難。人的出生生肖與太歲有著刑衝破害的不利關系,因恐冒犯太歲,故便有拜太歲的風俗傳統,其生肖與太歲刑衝破害其實是來自算命的程序,亦即天星十二宮位的關系。而十二生肖的刑衝破害亦有其不同的力量及影響,簡介如下:

刑 :刑即滿的意思,即生肖五行過旺,旺極而衰的現像,刑亦殘缺及轉衰之像。

衝 :衝即衝著而來的意思,有相戰的味道,是四種之中最猛烈碰撞的一種。

破 :破即有散亂及移動之像,破不及衝及刑的碰撞猛烈,是較為輕微的一種冒犯。

害 :害即與另一個生肖不能相合,命理稱為破合,即強行分開。

當然,這些只是部分說法。相信好人還是一路平安的。出了白雲觀,你還可以用最慢的速度繼續逛逛這條不長的大境路,街兩邊有著各種來自各地不同的小吃攤,相信一定可以填飽你的肚子。今天的旅程也就此結束,謝謝大家對我收集來的信息閱讀。

Smad 2010.1.2編寫

其他信息:

二個景點的開放時間:早上8:00-下午16:00

票價:5元/人

交通:66路 220路 930路 911路 736路 802路 方川專線

上篇

上海人游上海-長風公園: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079.html



(大境路上的小吃)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