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邊城1——天下黃河,獨富寧夏

作者: mbjh

導讀大漠邊城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使至塞上》 從寧夏銀川到內蒙巴彥浩特,北上阿拉善達來呼布,南下甘肅酒泉,再經嘉峪關到蘭州,這段旅程是早就該述諸筆端的,朋友也明示暗示過無數次,飛出的眼刀能直接把我削成個禿瓢。孰知這段路與春花秋月無關,只有茫茫大漠 ...

大漠邊城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使至塞上》

從寧夏銀川到內蒙巴彥浩特,北上阿拉善達來呼布,南下甘肅酒泉,再經嘉峪關到蘭州,這段旅程是早就該述諸筆端的,朋友也明示暗示過無數次,飛出的眼刀能直接把我削成個禿瓢。孰知這段路與春花秋月無關,只有茫茫大漠的不盡黃沙、不眠不休的征戰戍守同倔強生命的不屈掙扎……我越是想回憶,記憶中的片斷就越是蒼茫,連手頭的照片也仿佛裹著一層風沙。眼見著額濟納的胡楊黃了又綠,綠了又黃,我這心尖尖上的辛酸與悲摧才總算告一段落,我也才能打疊起精神來,記錄下這段路上其實也曾有過的歡樂。

大漠邊城1——天下黃河,獨富寧夏

我和尋歡是在銀川碰的頭。雖然我認識她已經十多年了,但乍一見面,我還是抖了一下。不知道是因為久別重逢的歡喜還是長期分離的憤怒,她的頭發過電般根根炸立,扭曲賁張,若不是還揚著一張白淨的小臉,簡直如同張飛他娘。當然後來我知道這是她特意倒飭出來的新發型,而且在接下來的旅途中即防風又擋雨,還不時充當我尋找她時的標志性特征,充分發揮了居家旅行之首選發型的特殊功用。

兩人鬥志昂揚的在街邊吃了會師後的第一頓飯,我還記得我的是一碗青什麼面,面條筋道,澆頭噴香,絕對是大隱隱於市的級別。在銀川逗留了三天,西夏王陵、賀蘭山岩畫、鎮北堡西部影城、沙湖、南關清真大寺、拜寺口雙塔、承天寺……蹓了一蹓夠也沒覺得有什麼異樣,街道是整潔寬敞的、人群是熙熙攘攘的、植被也是茂密蔥蘢的……直到最後一天下午乘車逐漸遠離銀川了,四周開始稀疏滄桑、戈壁連綿的時候,我這才意識到自己身處水資源極度匱乏、土地貧瘠荒蕪的西北大漠,這才想起一句話來:天下黃河,獨富寧夏。

西夏王陵之湮沒的王朝



(西夏王陵之一、二號陵)

中國是一個看重歷史、尊崇傳承的國家。歷朝歷代均有專職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史官,就是平常人家,只怕也拿得出一兩本族譜祖譜。小時候就多次被熱忱懇切的長輩耳提面命,反復提醒著一個冗長繁雜的地名,說是自祖上離開那個祖籍遷至這裡,開枝散葉,我已是第二十六代子孫矣。

然而世事終無絕對。

公元1038年,崛起於西北邊陲、裂土封疆150多年的黨項族夏州政權,終於迎來了歷史上第一位敢將日月換新天的帝王,至此傳承十世天子,其獨特強悍的民族特色同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相互融合,開創出一場光明燦爛的經濟同文化,先後與北宋、遼國和南宋、金國三足鼎立,雄霸一方、盛極一時,史稱西夏。

與此同時,另一個彪悍的游牧部落經過長年征戰,統一了蒙古草原,並以風卷殘雲的磅礡氣勢將征服的戰火迅速向西蔓延,這就是威震天下的成吉思汗和他統領下的蒙古鐵騎。一生叱吒風雲、歷經大大小小無數陰謀算計和艱苦戰役的成吉思汗,大概萬萬沒有想到他西征的步伐會被羈絆在西夏,即便是他本人屢次御駕親征,大軍壓境,也始終沒有轟開拼死衛國的西夏人緊閉的都城大門;而他自己,更是在最後一次戰役中身中毒箭,重病難返,一代天驕就這樣隕落在了征途沙場,至死也沒看到西夏的滅亡。痛失大汗的蒙古軍發瘋般地狂攻西夏,所到之處,無不遵照成吉思汗遺旨“殄滅無遺,以滅之、以死之”,一時間西夏國都是烈焰滔天、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城郭付之一炬,四面搜殺遺民,白骨蔽野,數千裡幾成赤地”,無數鮮活生命、庭院宮殿、史冊典籍就在這樣滅國屠城的浩劫中,在地震、瘟疫的夾擊下,焚毀殆盡、灰飛煙滅,惟有那被盜毀一空的西夏王陵和滿目瘡痍的斷垣殘壁,在漫漫荒原上將一個王朝的逝去凝固成一聲悲滄的嘆息。

元代官方有專門為遼國、金國和宋朝編撰的《遼史》、《金史》和《宋史》,唯獨沒有修撰西夏的專史。隨著時間的流逝,關於西夏的史料珍籍就更難尋覓,以至於最終形成二十四史獨缺西夏的局面。這樣一個存續時間比北宋、南宋還長的王朝,好像大風卷過浩瀚的沙漠,仿佛雄鷹飛過遼闊的草原,在漫漫的時間長河中,嘎然而止、倏然遠逝,只留下一個神秘而遙遠背影,模糊而悲涼,最終被歷史的煙塵無情的埋葬。

鬥轉星移,世事變遷,當歷史的腳步來到公元1972年,伴隨著賀蘭山下軍用機場建設的挖掘工作,占地53平方公裡、布列了9座帝王陵寢、250多座陪葬陵墓、規模和建築遺存堪比明十三陵的巨大帝王陵園——西夏王陵這才再次凝聚了世人的視線。



(碑礎座)

西夏王陵裡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3號陵,被認為是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泰陵。整個陵園從北朝南,由闕台、角台、碑亭、月城、獻殿、陵塔等建築組成,左右對稱,氣勢雄渾,雖歷經戰亂紛擾、風雨飄搖,巨大的圓錐形的靈塔仍屹立不倒;殘存的碑礎座上的人像更是怒目立眉、獠牙差互、雙手攥拳、蓄力待發。雖然是仿鞏縣宋陵而建,卻也多處展現了獨特的民族習俗和信仰。比如墓道,歷朝歷代的君主為求得身後的安寧,在隱藏真實墓道的入口上,無不殫精竭慮,或依托地勢之險、或故布疑塚之陣,或設計機關之巧……林林總總,不一而足。而西夏王陵裡的這些帝王陵,墓道之上卻高壘夯土,聳立如魚脊,由南向北,直至靈塔,蔚為奇觀。

而我最想去的1、2號陵,由於尚未開發,偌大一輛電瓶車上,只得我和尋歡並司機三個,行進在遼闊蒼涼的茫茫荒原之上、凄楚殘破的高低墳塚之間,遍地支離破碎的琉璃瓦片,四處恣意蔓延的荒草雜藤,暮色低垂,寒風凜冽,此情此景,怎不令人目斷神傷,黯然銷魂!

賀蘭山岩畫之身中奇毒



(賀蘭山岩畫入口)

知道賀蘭山,當然得益於宋代抗金名將岳飛的一闋膾炙人口的《滿江紅》中“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豪情壯志,雖然當時岳帥抗擊的是東北方的游牧民族女真,而賀蘭山正作為西北方西夏阻擊蒙古大軍長驅直下的屏障,盡藏西夏騎兵精銳。如果不是賀蘭另有其山,那就只能是岳帥的一個借代了。實際上在很久很久以前,賀蘭山還是一座水草豐美的牧山,那時候黃河的水也沒有這麼黃,所以西夏自稱“大白高國”,這個白指的就是當時叫白河的黃河。千百年來,游牧民族眷念這片肥美的土地,匈奴人住過,突厥、吐蕃和回紇人也住過,再後來就是西夏同蒙古,所以岳帥要拿它來指代游牧民族的大本營,也不是不可以。

在這裡盤桓的遠古居民看起來是這樣的熱愛生活和才華橫溢——他們將他們游牧、狩獵、械鬥、舞蹈、雜技的場景以奇特趣怪的筆法繪制雕刻在賀蘭山東麓,還有形形色色的人面像、人物像、動植物和各種各樣神秘離奇的符號。尋歡堅持她解讀了分娩的岩畫故事,然後爬上巨大高聳的山石,擺出各種參佛講道、立地升天的姿勢,要我給她留影。就在這樣爬上爬下的騰挪轉移中,我中毒了。

賀蘭山決不是一座溫潤柔美的山,雖然它出產一種細膩如玉的硯石。我和尋歡租車前往距銀川56公裡的賀蘭山岩畫景區,途中經過一條油畫般的小道,伴著清澈見底的水渠,兩旁樹木紅黃相間、秋色斑斕。一群郊游的少年騎車三三兩兩點綴其間,揮灑著青春的汗水、飛揚著純淨的笑臉。當車輛駛入衝積平原,大名鼎鼎的賀蘭山如駿馬奔騰、橫亙眼前,我不由得大嘆一聲:“真是險!”路過的滾鐘口、拜寺口、蘇峪口都是賀蘭山天然形成的山口,山口兩側無不是層巒疊嶂、犬牙差互、石湧岩兀、崢嶸嶙峋。西瓜看到我拍回來的照片,直說真像《西游記》裡妖怪洞府,非要像孫行者一般厲喝一聲“妖怪,哪裡去?!”來抖擻抖擻精神不可。

話說我和尋歡一行兩人在一個霧氣彌漫的上午,沿著賀蘭山口一路前行,在認真觀看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賀蘭岩畫後,繼續溯溪而上,向峽谷深處挺進。我還在想,是否也算了卻了岳帥“踏破賀蘭山缺”的夙願,腳下已然沒有了路。於是我們學著羚羊般在山石間上竄下跳,然後還裝扮出各種古怪姿勢在各個奇峰怪石上搔首弄姿,不覺間早已行進到人跡罕至、遠離景區的山谷腹地。山中霧氣更濃,溝谷逐漸仄迫,怪石若隱若現,森然可怖。此時尋歡已經攀上一塊十幾米高的巨石,我也拉住近前一束半人高的草莖,意欲借力上前,突然抓草的左手手指一陣椎心刺痛,我不由得大叫一聲“啊呀!”直跌下來。話音未落,左手已經由痛轉麻,片刻傳至整個手掌。不好!我暗叫一聲,一邊大力吸吮手指,一邊連滾帶爬撲到溪邊衝洗,這時候才猛然想起景區售票員在將門票同零錢一並交給我的時候,曾經鄭重其事地叮囑我:“不要碰景區裡面的任何植物!”當時光顧點錢,就含糊答應了一聲。此番悔悟,為時晚矣!想到這裡,我的心情更是沉重,環顧了一下四周,除了尋歡不明所以還在山石上蹦跶外,目力所及範圍沒有一個游人和任何建築,如果真是奪命奇毒,按照這個發作速度,只怕我是支持不到發狠奔命去售票處求取解藥了,難道我一世英名就葬送在這株不起眼的小草上?雖然賀蘭山的赫赫威名也不算辱沒了我……

尋歡這時候終於搞清楚了狀況,積極踊躍地在隨身攜帶的百寶箱裡很是翻騰了一陣,舉起一張小紙片對我歡呼雀躍到:“傷口大不大?我這裡有創可貼!”要不是我的右手還肩負著清理創口,擠出毒血的艱巨任務,我真想把她拖下來打一頓。好在浸泡在冰冷刺骨卻清澈流動的溪水中痛擠了一通之後,左手漸漸地恢復了知覺,我這才略微放心,趕緊就著溪水漱了漱口。回頭就看見尋歡正哆哆嗦嗦要從巨石上下來,趕著提醒她不要碰那些草,千萬不要碰那些草,言猶在耳,只聽尋歡一聲慘叫,滾落下來。

得,又麻翻一個!



(尋歡解讀的分娩的岩畫)

鎮北堡西部影城之大話西游

這裡曾經是明清時期軍事要塞的兵營,黃土夯就、雄渾粗獷,歷經歲月滄桑、風雨飄搖,早已破敗不堪,搖搖欲墜。誰能想到這樣一個被遺忘廢棄在莽莽荒原的殘破古堡,有朝一日能成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地方呢?第五代導演就是在這裡向世界販賣著原始同荒涼,在這裡拍攝曾獲多項國內國際大獎的有《牧馬人》、《紅高粱》、《黃河謠》、《黃河絕戀》、《老人與狗》……,但把我和尋歡吸引到這片莽荒古樸的黃土地上的,卻是另一部爆笑中帶點小憂傷、感化中帶點小俏皮的經典作品——《大話西游》。

這裡有紫霞仙子手握青鋒劍試探至尊寶的城門洞、有春十三娘沐浴的湯池和小木樓、有至尊寶用照妖鏡發現白晶晶真身的四合院、有二當家叫“娘子,出來看上帝”的盤絲洞洞口、有夕陽武士和愛人深情相擁的城門樓……在至尊寶向紫霞真情告白的牛魔王後花園裡,我們模仿周星星和紫霞一個翻白眼一個手持劍分別拍了兩張照片,回來後還煞有其事PS在一起,山寨了一把。我倆還不約而同的再溫習了一遍《大話西游》,這才發現他們居然還跑到西夏王陵裡面拍了不少鏡頭!



(曾經有一個妖怪在這裡遭遇了鋒利劍鋒的威逼,被迫說了一個愛你一萬年的謊言,然後這個謊言在神州大地上欺騙和粉碎了無數少女的芳心,也撮合和成就了無數少男的姻緣)

未經本人許可,請勿轉載。

更多圖片和游記,請點擊 http://mbjh2008.blog.***/blog/ 查看。


精選遊記: 銀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