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不了情

作者: hongwang557

導讀從麗江回來後,我許久許久沒有從那種狀態中恢復過來。雖然已經離開麗江幾個月了,但我每天都會忍不住想起身在麗江的時光,還會經意不經意地懷念起記憶中的古城。懷念初到麗江的那段靜謐得令人心痛的子夜時光,懷念午後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的感覺,懷念喧嚷的四方街,懷念細雨中悲情的大石橋,懷念光滑清亮、高低不平的石板路,懷念那即將悄然逝去的傳說中的茶 ...

從麗江回來後,我許久許久沒有從那種狀態中恢復過來。雖然已經離開麗江幾個月了,但我每天都會忍不住想起身在麗江的時光,還會經意不經意地懷念起記憶中的古城。懷念初到麗江的那段靜謐得令人心痛的子夜時光,懷念午後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的感覺,懷念喧嚷的四方街,懷念細雨中悲情的大石橋,懷念光滑清亮、高低不平的石板路,懷念那即將悄然逝去的傳說中的茶馬古道, 懷念陽光下世外桃源般的束河,懷念古城裡那靜靜幽幽流淌著的玉泉水,懷念滇西北高原那藍藍的天映著的玉龍雪山,懷念滿臉滄桑的納西老嫗和高唱著納西古樂的宣科老者,懷念那個在我迷路時帶我回客棧的納西男孩……

祖國的大好河山,我幾乎走遍,從來沒有一個地方能像麗江這樣,這麼地抓住我的心,總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麗江是我一生游歷中最為難忘的景點。對它的那種思念,就像一只小貓爪子在輕輕撓我的心。她幽雅、古樸、秀麗,完完全全是“中國式”的。每次想起它,想起我的小巷,想起在自由生活驛站舒服的搖椅上烤太陽,猶如想起記憶深處一塊未被世俗污染的感情綠洲,一方久未涉足的故園,心中總有一種說不出的牽掛;總會生出幾分柔情,湧上一種溫溫柔柔的、舒舒服服的、心曠神怡的、神魂顛倒的感覺。一段時間裡,我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上CTRIP,搜索一下是否又有新的游記了,而每一次在網上讀到有關麗江的文字,都會讓我欣喜不已。隨著作者的描述,就像再次回到了那裡,思緒久久都回不過來……我自己也不明白,我為什麼會像患上了相思病,無法抗拒,無法抵擋?麗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魅力讓我一見鐘情?也許這一輩子,我都擺脫不了麗江對我的誘惑了!

我鐘愛古城的石板小路。那五花石鋪就的小路四通八達,不經意順著一條小徑蜿蜒而上,百多米就將熱鬧的街道拋在身後。小巷往往只有三、五米寬,歲月在石板路上磨出了光滑的坑凹,使你可以一個腳窩一個腳窩地沿著前人走過的路走下去。而曲徑通幽之處,常常是姹紫嫣紅的小院,或許院門旁還有“保護民居”的牌匾。

我鐘愛那古老的納西庭院。麗江是個適合發呆的地方,是被城市折磨得失去自我的人療傷的場所。住在古城納西族四合院裡,你可以極小資地過著風花雪月般的浪漫日子——滿天都是星星,泡一壺玉龍雪山茶,什麼也不想,靜得只可以聽得見自己的心跳,也許在你的身旁就有一個異國的美眉和你一樣在發著呆,你們偶爾眼睛對在一起,便會心地一笑,是啊,麗江是什麼也不想卻讓你心跳的地方,戀愛一場也許會變得非常簡單。

我鐘愛那久負盛名的四方街。窄窄的四方街,是古城最著名的所在。這裡是集市的場所,店鋪林立,溪流潺潺。這裡擺攤售貨的多是納西婦女,商品除了旅游紀念品外,更多的是些日常用品。流連在四方街,你會欣慰地感到納西人的生活並沒有因著世界文化遺產的盛名而累,生活在這裡以它貫有的方式繼續著。倘徉在四方街頭,看來來往往的游人臉上帶著閑適的神情,有的奇裝異服,有的衣冠不整,裹著新買的羊絨披肩,頭上包扎頭巾,活像在逃難,可是卻並不可笑,拋開鋼筋水泥城市的束縛,放任自己的心肆虐飛揚,這理應是游客的特權。

我鐘愛那整條街的咖啡館和酒吧。靜靜地坐在大石橋邊寧靜的咖啡館中,享受著心靈的安寧與平和。傍晚時分,那些別致小巧的Coffee Shop和Bar的門外就會掛出一串串紅紅的燈籠,一直垂到潺潺的流水上方,隨著風,悠悠的晃著。隨意地挑一張臨溪的小方桌坐下,一把大大的遮陽傘撐在頭頂,傘中央吊下一盞用乳白亞麻紙作成的圓形吊燈,隨著微風來回輕擺著;活潑輕快,幽雅古典的各式音樂如山間雲霧般緩緩地從這許多的Bar中飄出來,把你包裹其中,輕柔的環繞,牽動你心靈深處的那一份寧靜與純真。在這種散漫的氣氛中,靜靜地坐在那裡,握著手中溫暖的杯子,看著杯中的熱氣如雲霧般升騰;摘一片身邊垂柳的葉子,然後把它和著花瓣一起輕輕的灑到小溪中,清澈的溪水帶著桃紅的花瓣和翠綠的柳絲慢慢地飄向遠方,一切都是那麼悠閑安靜。靠在椅中看著身邊走過的各色行人,猶如在看一道道的風景:納西族老人緩慢的步伐;背的大旅行包的年輕路人;穿著情侶裝手牽手的戀人……從我身邊走過的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快樂和幸福。這一刻忽然感悟到,其實生命的意義就是精神的富足、靈魂的高尚、心靈的祥和。

我鐘愛那巍峨聳立的玉龍雪山。那雪滿山野、起伏跌宕的玉龍雪山,在藍寶石一樣的天空襯托下,白玉般地閃耀著溫潤細膩的誘人熒光。當你置身那片冰雪世界中時,你就會把一切身外之物都拋在腦後,“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站在雪山之巔,看遠處玉峰朵朵,聽耳邊山風掠過,使我不由想起毛澤東的著名詞句——“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我鐘愛那滌人心肺的納西古樂。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坐在那古樸的納西古樂會或東巴宮的劇場裡,浸潤在古樸悠揚的旋律、柔美和諧的流韻、鐘磬鼓鈸的撞擊、低徊舒緩的吟哦聲中,就仿佛在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裡的時空中神游。有那麼一刻,覺得自己的靈魂已悄然飛起,飛越無數時空,飛越無數關山,又回到了那演繹了無數絕妙樂曲和好詞的唐宋。雖然站在較為純粹的角度上看,納西古樂只是一種比較簡單的音樂,其技巧、韻律、曲理,還遠未達到西洋音樂所具有的深邃繁復的表現力高度,但它雪水般清澈的曲調,卻莊重地維護了東方傳統音樂的純潔性,以及它優雅的詩性,很容易勾起人們對大地的緬懷之情,因此令世人仰止。與現代西洋音樂比起來,納西古樂就像從地裡刨出來的秦磚漢瓦,古老的紋飾上布滿了陳舊斑駁的古典音符。

麗江的性格在哪裡?它流淌在古城水草飄逸的河水裡,行走在古城磨滑的五花石板上,靜立在千萬所百年老屋的石柱邊,用真心去尋找,用靈魂去對話,韻味就在這一刻。

雲雨輕呤送清涼,流水青鳥共鳴唱,婀娜俏美的納西女子在媚陽下的古橋旁,竹筒打水,左右劃開了透底的寧靜以明亮,融在翠水柔波裡的姿影,素素淡淡,純純安然。古城那獨特而古老的美麗胴體,就像一只古舊的花瓶有著精雕細刻的花紋,不斷散發出古純柔滑而自然的氣息。安寧詳和小橋村莊,平靜柔美的田園風光,跟我童年時的夢裡水鄉有著相當大的區別,絲毫就找不到高速發展的喧囂,根本就尋不見故做姿態的壯觀,仿佛一位靜睡純然的睡美人,幽居深山,一塵不染。不僅僅是歌者抒發情懷的柔鄉,詩人挖掘靈感的天堂,還是畫家和旅者們憧憬的室外桃園,和蘊釀遐想的好地方。

古城柔暖的夕陽,晚霞粉紅的彩唇,以及碎落於青石小路上的花瓣和飄浮在水河中的萍綠,溫柔如水、似水溫柔地,一起溶溶蕩蕩、蕩蕩溶溶地就引起了心中一些細碎的悵然。古城在不知不覺地悄悄把這獨特而純美的氛圍化做一首小詩,便又從小詩裡面輕輕抽出一根細細長長帶著愁美的青絲,就這麼繞呀繞呀的,就繞在了我綴著嫩美果實的心上。

在這裡,每一塊青石,每一條小溪,都流淌著時間,流淌著過去;每一座小橋,每一座庭院,都訴說著足跡,訴說著歷史;每一座門坊,每一條小巷,都濃縮著千般恩怨,萬種風情;每一位長者,每一個作坊,都銘刻著悲歡離合,人事無常……

沒有來麗江之前一直以為麗江是條清澈的江,想著可以在江邊的草地遙望四面的雪山美美地曬一天的太陽。雖然並沒有這樣的一條江,麗江的美麗沒有讓我失望。我喜歡麗江,是因為麗江的美麗,是一種清純雅典的美麗,是一種玲瓏剔透的美麗。那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一半像現實,一半像夢幻,讓我傾心難忘,甚至渴望融為一體。在這裡,既能體會到歷史的積澱,也能更強烈地感受到時代的足音,感受到彌漫在古城街頭巷末和玉河兩岸的時代氣息。

當我用文字記錄自己心情的時刻,好像過去的美好時光成了一幅幅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亦像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在筆下歡快地淌過……

歸來,卻總想再去麗江。每每午夜夢回,都會在麗江的四方街中閑逛徘徊;每每閉目凝思,都會在萬古樓上眺望天邊的玉龍雪山。希望有一天,我還能端著杯啤酒,悠閑地坐在麗江古城小橋邊的柳蔭下,與身旁那些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游人一同分享古城的寧靜和安詳。欣賞著古老的小橋,聆聽著潺潺的流水,陪伴著平凡的人家,我不知,那時的我還會不會心醉?我不知道,那時的麗江,那個我曾在醉夢中仰望過的天堂,那個讓我暄囂紅塵中一顆浮躁暗淡的心靈激情飛揚的世界,會不會同樣賜予商場中無休無止奔忙的阿唐心靈片刻的寧靜?

我希望下次我能有充足的時間去游覽美麗的瀘沽湖,看那一汪碧水之中散落著幾個小島,夕陽西下,湖面泛著點點金光,樹影婆娑中些許水鳥匆匆掠過。泛舟湖上,天上悠悠地飄過幾朵彩色的雲(要想見到真正的“彩雲之南”,這裡是最好的地方),摩梭女自在地唱著山歌,湖光山色,勝似仙境。

我希望下次能再有充分的體力去游覽雄險的虎跳峽,看那萬丈高山似被利斧霍然劈成兩半,任由江水匆匆穿過。奔流的江水在巨石的阻攔下發出怒吼,激起層層白浪,似乎在向你訴說著它藏在深谷之下的寂寞。坐在河邊的巨石上,會突然感覺一切都在變化,而惟有這滔滔不絕的江水是永恆的。

麗江,這個寧靜古樸美麗的古城,注定會是我心中永遠的美夢,永遠的仙境,永遠的牽絆。



(山之美)


精選遊記: 臨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