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於冬日的巴黎(一日暴走)

作者: Purplerain74

導讀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無在乎用一種漫無目的的心態,用自己的雙腳和自己的心靈去感受這座城市。歐洲那些古老都市的老城大多適合這樣的漫游(漫無目的的游走),而這也是自己最喜歡的旅行方式。布拉格,羅馬,維也納,塞維利亞,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當然,還有就是巴黎。 公差的最後一天,陰郁了一周的巴黎終於放晴,非常適合漫游。拿上一份巴黎地圖,坐上 ...

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無在乎用一種漫無目的的心態,用自己的雙腳和自己的心靈去感受這座城市。歐洲那些古老都市的老城大多適合這樣的漫游(漫無目的的游走),而這也是自己最喜歡的旅行方式。布拉格,羅馬,維也納,塞維利亞,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當然,還有就是巴黎。 公差的最後一天,陰郁了一周的巴黎終於放晴,非常適合漫游。拿上一份巴黎地圖,坐上從la defense開往中心的1號線,自己開始了一天的漫游。雖說是漫游,也終要有點計劃。於是自己設計了一條路線,從巴士底廣場下車,經過孚日廣場,穿過馬萊區,來到西奈島。然後,穿過聖母院,來到拉丁區,喝一杯咖啡,小憩。經過索邦大學,經過盧森堡公園,來到聖日耳曼德普雷廣場,在著名的馬哥兄弟咖啡店,用午餐。然後,步行來到埋葬了拿破侖的榮軍院,經過塞納河,返回到右岸,經過協和廣場,盧浮宮廣場,王宮去,在著名的春天百貨,老佛爺百貨買了聖誕禮物,再穿行回香榭麗舍大街,吃一份簡單的晚餐,坐上1號線返回酒店。雖然有些辛苦,卻能夠把巴黎最為代表的城區都體會一番。這樣的路線,很適合公出之余,一個人的旅行。 冬日的巴黎有些寒冷。但是卻有一份夏日中不多見的寧靜。幾天的陰雨後,地面上有一層落葉,點綴著古老的街道。馬萊區通常不是游客集中的地方。但是,如果要去了解風風雨雨的巴黎,這裡卻是很好的見證。一個人在窄小的巷子中穿行,兩側是精致而古老的建築和一些古老的店鋪。一種歷史的沉積感油然而生。 賽納河畔依舊是巴黎最美的地區。駐足於橋上,迎著有些濕潤的風,點一只香煙,盡情去享受這一刻的寧靜。聖母院前面的廣場即便在冬日中依然熙熙攘攘,時刻提醒著,“這裡還是巴黎,全世界游客的向往之城”。於是,自己直接穿過,來到了左岸的拉丁區。拉丁區應該是巴黎的大學區,在古老的索邦大學周圍有很多咖啡館,十分簡樸,卻溫暖。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咖啡館中充滿了游人或是老人,這裡都是富於青春的年輕人。在其中的一家坐下,點一杯cafe cream(顯然還是外來人的品位),一邊吸著香煙,一邊欣賞著身邊的人們。巴黎還真是很精致和時尚的都市。街上匆匆而過的行人,多半打扮的很有品位。旁邊一群女學生喝著咖啡,偶爾點上一支香煙,講著動聽的法語。忽然想到,應該讓女兒來巴黎讀大學。昨晚還在跟法國同事討論,是否應該送孩子來歐洲讀書,還是美國。最後的結論是,如果本科,又能夠講法語和英語,應該在法國讀書。那應該是一種完全不同的人生經歷。每一次在國外旅行時候,都很羨慕那些能夠在年輕時候周游世界的人。對於自己,也許在30歲後,慢慢實現了另外一種方式去看世界。但是,畢竟20歲的年齡,會對於世界有另外一種不同的領悟。 從拉丁區,步行經過寧靜而美麗的盧森堡公園,便來到了商業氣息濃郁的聖日耳曼大道。這裡出名的並不是那些高檔的奢侈品商店,而是兩間著名的cafe: cafe les deux magots, cafe le flore。選擇了前者,在靠近廣場的臨窗位置坐下,點了一杯紅酒和一份salade of magots,既補充一下能量,又想像一下當年大文豪們的樣子。 榮軍院是自己最喜歡的一處歷史遺跡。不僅因為它的雄偉壯麗和金色圓頂,更因為這裡長眠的偉人-拿破侖。可能每一個喜歡歷史的人來到巴黎,都會到這裡去向其致敬吧。 再次步行經過賽納河和著名的奧賽博物館,便來到了充滿了聖誕氣息的協和廣場。標志性的摩天輪和街道兩側的攤鋪,已經把這裡帶到了聖誕的氛圍中。街道中充滿了游人和當地人,大家開始了節日的季節。 當然說到節日的購物,還是要到著名的購物區。老佛爺和春天百貨都已經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到了這裡才發現我們中國人民真正是有錢。只是不知道是喜還是憂呀。在春天百貨的Dior,選了一個最新的亮皮,紫紅色的手袋,送給LP作為聖誕禮物。在那樣的環境下,總是有一種購物的衝動。然而,自己最開心的收獲卻是買了很多的法國美食。這次來巴黎,發現巴黎人對於甜點的喜歡有點近於瘋狂。到處是精美的甜點房,而且經常排起長隊。自己在著名的laduree,為女兒選了一盒精美的macarons,價格實在不菲。當然在Comtesse du Barry,能夠買到上等的鵝肝醬,堅果點心,腌制的橄欖或是水果...盡管自己是一團霧水,但是還是禁不住誘惑,買了若干的法國美食。這也算對得起自己一天的奔波。 在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的夜晚中,結束巴黎的旅程似乎最富於浪漫。即便是一個人,拖著有些疲憊的身軀,仍然能夠體會到那種巴黎和法蘭西的浪漫。。。 有人說,一生中要來巴黎10次才能讀懂她,有人說,要在巴黎住上6個月,才能了解她。我應該沒有這樣的奢想。對於自己,每一種體驗和經歷,都是一種人生的財富。巴黎,一個喜歡而遙遠的城市。


精選遊記: 巴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