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游記-Tasmania篇(中)

作者: heyjean

導讀塔島游第一天行車線路: 裡程370公裡 從A點Launceston出發經過1號路先開到B點Devonport, 然後往南開到C點Cradle Mountain. 返回仍然經過Sheffield然後走東面開回Launceston, 最後回住宿點D. 第二天9點出發,我們第一天的游玩地就是Cradle Mountain National Park. 據網上的游記反饋,實際上景色一般。在最開始制定行程的時候一度就想就放棄了,因為涉及到後續的路線不好安排,再說這也畢竟算比較 ...

塔島游第一天行車線路: 裡程370公裡

從A點Launceston出發經過1號路先開到B點Devonport, 然後往南開到C點Cradle Mountain. 返回仍然經過Sheffield然後走東面開回Launceston, 最後回住宿點D.

第二天9點出發,我們第一天的游玩地就是Cradle Mountain National Park. 據網上的游記反饋,實際上景色一般。在最開始制定行程的時候一度就想就放棄了,因為涉及到後續的路線不好安排,再說這也畢竟算比較有特色的地方吧,所以後來還是決定納入行程了。

開上路明顯感覺比第一天機場來得順手,塔州地廣車少,車況很好。我們分工明確,豆豆負責專心開車,我負責看地圖看路標,實際體驗下來根本不用GPS,甚至詳細地圖也沒有,靠機場拿的免費的簡易地圖就可以暢通全島了。三天開下來沒有迷路。(只有一兩次錯過路口)當然如果你的方向感不強的話,建議還是買張地圖吧(最便宜的大概AUD2塊多,任何一個城市的游客問詢中心都有賣。)

告別了墨爾本變幻的天氣,塔州白天可是一路陽光燦爛,從Launceston到Devonport非常好開,走得算島上的主干道一號路。說是說主干道,大部分的時候仍然是單向一個車道,不過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提示前面多少米處有超車道。

說到開車,澳洲人大多很遵守規矩的。比如主干道和分支路口交叉的地方都會有Give away的標志,每次我留意看支路口都有車耐心的在那邊等著主干道先走。還有澳洲開車都會禮讓行人先過,並且不會隨意超車。這在中國的道路上是不可能的,大家都要搶先走,誰讓你呀。在一個井然有序的環境裡開車,確是簡單了不少,不用考慮怎麼搶,就是按照規矩先後排序,大家都不要急,這樣才是我們應該有的環境對吧。

大概2個多小時就可以到Devonport. Devonport是靠北的臨海的一個小鎮,從Melbourne還可以坐Spirit of Tasmania號游輪過來。(船費比機票可是貴很多哦)驅車南下,半小時車程,中途會經過Sheffield,一個以壁畫聞名的小鎮子。鎮上為了吸引游人,外牆都裝扮成整幅的畫,讓人感覺很是特別。

不管是Devonport還是Sheffield,鎮子上人都特別的少,每家每戶住的房子都是獨棟的house。城裡的房子大多前面種著花花草草,感覺澳洲人都非常會打理小日子。而郊外的房子通常零散在一片一片的大牧場中,這裡的人們就是自然的一部分,非常融洽,絲毫不覺得因為人的存在而影響了這片寧靜。唯一覺得美中不足的是,塔州的路上經常看到小動物的屍體,據說是晚上開車撞死的。我們還好,沒有撞過小動物,偶爾遇到幾只停在路中間的烏鴉,也減速避讓開了。Sheffield到Cradle Mountain有一段是盤山公路,彎彎曲曲的,特別難開。但是所幸車少,小心點開也不至於覺得有什麼危險。

Cradle Mountain National Park一日票是AUD16.5每人,可以把車停在入口處,然後乘坐公園的shuttle bus入內。其實整個National Park占地很大的,如果真要徒步走一遍的話,至少要一個月。我們當天打算返回Launceston的,所以只選了其中的精華部分-鴿子湖 (Dove Lake) 繞一圈, 大概耗時2小時。

如果對Cradle Mountain的景色沒有報有極大幻想的話,這趟行程也算值回票價吧。雖這一路上沒有壯觀險峻的風景,但是也算有些小家碧玉的特色。我比較喜歡他們搭建的木頭小徑,自然又樸實。

等回到今晚住宿D點--TAMAR VALLEY RESORT,已經快晚上9點了。這家resort是一家很有度假風格的小別墅群,位置有些偏,在一個山坡上,如果不是開車的話很難找到。 這家resort真的很超值哦,才AUD69一晚。大棟別墅也不過90多澳幣。

塔島游第二天行車線路: 裡程350公裡

從A點Launceston出發向東北開到B點參觀Bridestowe Estate Lavender Farm, 然後向東開到海邊小鎮C點St Helens. 參觀Bay of fires. 沿海岸向南開到D點,住宿在小鎮Bicheno.

今天又是陽光燦爛的一天,我們告別了小別墅又開始趕路了,打算在中午之前到達Bridestowe薰衣草農場。完全是中了普羅旺斯薰衣草花海的毒了,因為正好也順路,所以打算特意去看看號稱南半球最大的薰衣草園有怎麼樣的紫色浪漫。行前看機場的宣傳冊子說1月5日是薰衣草園的收獲日,可以免費入場。可惜不逢時,不過還好12月份應該算薰衣草盛開的季節。

Bridestowe是一家私人經營的農場,我們去的時候是12月中旬,遠看確實是滿山遍野的紫色,但是卻沒有想像中美得那麼震撼。不知道到收獲日那時會不會比當時畫面來得更艷麗些呢?我特意留意了下農場的介紹,原來這家主人來自英國,把法國普羅旺斯的種子帶到,後來塔斯馬尼亞,做香料精油名氣做得大起來了,就搬到現在的場所開了好大一片園子。原來和普羅旺斯還是有那麼一段淵源啊。

離開農莊往東開一直開到海就到了St helens了。從地圖上看起來,一路開過去就是一段平坦的A3公路(A級公路算比較大的路了),實際上因為穿過一大片林區,蜿蜒的利害,這一段非常的不好開,所用的時間也比預計要長。

如果不是因為要節約第二天游Wineglass Bay的時間,我覺得完全可以在St Helens留宿一晚。北鄰Bay of Fires, 靠海又可大食海鮮,人氣也比Bicheno不知道要旺多少倍。一個本來忽略的過路小鎮,因為在游客中心休息的時候看到Bay of fires(火焰海灘)的介紹,而臨時決定去看看。

我覺得Bay of fires還是很值得一去的,雖然紅色的礁石並不是只有這個海灘才有,但是在這裡比較集中。當時豆豆言之鑿鑿的告訴我因為澳洲出產鐵礦石,所以這岩石肯定是因為含鐵所以呈紅色。但是後來查閱資料發現,原來是因為石頭上長了菌類所以呈現紅色,可見這廝的話有時候真是不能信啊。

Bicheno真的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鎮子,放眼望去,一眼就能看透鎮子的東南西北。Bicheno Backpacker就在鎮子中心,比起第一天住的backpacker明顯要小很多,小也有小的好處,晚飯的時候沒人和我搶廚房。

鎮中心有一家超市,可惜五點就關門了。我們吃好飯後到鎮子上去散步來著,鎮子上依然是沒什麼人氣,就這個巴掌大的地方還被評上了澳洲先進衛生鎮(我是從小鎮子的公告欄裡看到的,邀請居民1月某日到某個地方去參加慶祝儀式,免費飲料,沒想到澳洲也搞衛生城市評比啊。呵呵)

聽Backpacker的主人說每天日落西山後,這裡可以看到小企鵝上岸。你可以參加團隊組織的觀企鵝大部隊,一人要AUD25。如果不想花這個錢,偷偷跑到海岸邊也可以看到三兩成群,就沒有大部隊帶你去的觀賞點那麼壯觀了。我們等天黑後,(大概晚上10點)到海灘上,真的看到了企鵝呢。雖然天很黑,風很大,但是看到那一群小黑點一搖一擺的還是莫名興奮。感嘆澳洲人很注意保護環境,環保概念已經深入到這裡的每個人的心裡,backpacker主人特意叮囑我們觀賞企鵝的時候不要閃光拍照。他們盡量把人為因素對自然的影響降到最低(企鵝觀光多少對動物習性還是有影響的),在保證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在努力做到人與自然的平衡。可能你會說保護環境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開這種觀賞團,但是你看澳洲的每一處的海岸都很干淨,企鵝數量沒減少就是不爭的事實。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