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作青羅帶

作者: 晨風飄揚

導讀那年秋天,坐在從桂林往陽朔的船上,望著兩岸百變的青山,還有那依依的鳳尾竹,不時看見有漁人駕著鸕鶿小舟輕輕蕩漾在那粼粼的波光上。這景像怎麼這般眼熟,我忽然想起了,在很多年前買過一只養水仙的花盆,那花盆上畫著寫意的山水,還有一首唐代詩人韓愈的山水詩。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遠山芳草外,流水落花中。大舸中流下,青山兩岸移。春水渡旁渡,夕 ...

那年秋天,坐在從桂林往陽朔的船上,望著兩岸百變的青山,還有那依依的鳳尾竹,不時看見有漁人駕著鸕鶿小舟輕輕蕩漾在那粼粼的波光上。這景像怎麼這般眼熟,我忽然想起了,在很多年前買過一只養水仙的花盆,那花盆上畫著寫意的山水,還有一首唐代詩人韓愈的山水詩。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遠山芳草外,流水落花中。大舸中流下,青山兩岸移。春水渡旁渡,夕陽山外山。原來那花盆上的山水畫就是我此時的所見,那韓愈詩中描寫的正是這夢幻般的漓江啊。漓江被譽為是世界上風光最秀麗的河流之一,游完漓江回來就想寫一點對那山水的贊美文字,可是,對漓江的描寫,誰還能出韓退之那首漓江詩之右了呢?在漓江的游船上,大多的游客都在大驚小呼地忙著拍照留念,我卻望著那迷離的山水在想著我的水仙花盆。不知何故,我從小一直就喜歡養水仙。幾年前一位十八年不見的朋友在重逢時告訴我也喜歡養水仙,可不知什麼原因那水仙總是開不出花來。我嘆息一聲說,人的一生,多多少少都會擁有幾個十八年,可明媚艷麗的十八年卻只會有一個。流水漸遠,韶光已逝。林花謝了春紅,是不是太過匆匆了啊?“少年樂相知,衰暮思故友。”寫過漓江山水詩的韓愈還寫過這樣的話。韓愈是誰?呵呵,韓愈就是那個我們中學課本裡《師說》的作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歷史教科書上稱他為“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他曾因為民上書減免賦稅遭政敵貶斥,後來又激勵地反對皇家乃至全民對佛教的崇佞而再遭皇帝貶斥。韓愈“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雖孤貧卻刻苦好學。”我知道的韓愈是為我們留下了這樣的名言警句的韓愈——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除了韓愈那首漓江詩,我最喜歡韓愈的一句詩就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呵呵,原本是想寫漓江,卻因漓江想起了“江作青羅帶”的詩,再由此想到了詩的作者韓愈。“學得文武藝,售與帝王家”,文學和政治才華並溢的韓愈雖在朝廷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但他的理想卻經常遭到政敵和皇帝的打擊,有一次還差點丟了性命。“春水渡旁渡,夕陽山外山”的韓愈只活了五十七歲,他終未遂心志。這浪漫的山水,是韓愈的漓江呢,還是漓江的韓愈?



(夢中山水)



(夕陽山外山)



(紫色雲煙)



(世外桃園)



(漓江精靈)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