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京已經很多天了,可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婺源那滿眼望去連綿不絕的青山,到處錯落有致的梯田。那清澈見底,汩汩湧動的流水,那一座座美麗的小山村,都讓我夢魂牽繞!這是一個可以純淨人心靈的地方!婺源地處江西和皖南的交界處,婺源歷史上屬古徽州,婺源的古民居與皖南民居風格近似,比較著名的有理坑的官宅府第、思溪古村、延村以及其它。理坑的“大夫第”和“天官上卿”府都是明朝建築的精品。皖南的民居大都在平原上,婺源則是村落依山而建,拍攝村落全景比較容易。當地村民建造新居時依然按照傳統的樣式來設計施工,同樣古色古香,地方風味濃郁,對於攝影者來說,很上畫面。有些村落間依然留有當年的驛道,宛如飄帶一般伸向遠方。那些規模較大的村落更有江南田園風光意境,古民居三三兩兩分布在山坳間,高高低低的樹,曲曲彎彎的河,零零落落的樹,有一種國畫的韻味。四通八達的巷道造就了一種“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氛圍,在巷道中漫步,兩邊是高大的風火牆,馬頭牆重重疊疊,牆上是衰草枯葉,青苔蒼然,腳下是青石板的古道,印痕深深,再加上“雞鳴桑樹巔,狗吠深巷中”,此時此刻你會有一種返樸歸真、飄然欲仙的感覺。
我們一行6人是10月3日從景德鎮出發到婺源(只需一個半小時,路況很好,沿途風景宜人),我們首先到達江灣,由於我們感覺這裡商業味道太濃,沒有過多停留,於是坐上去清華鎮的中巴(票價5元),半個小時後就到達了。沿一條青石板路,便進了清華古鎮的老街。街間的小巷窄而幽長,陽光從兩旁的灰色高牆上傾漏而下,照在暖暖的巷石上。店鋪的木門旁一只小貓慵懶地臥著。木椅上戴頭巾的老祖母,於午後的時光裡眺著遠遠的巷口。終於來到大名鼎鼎的彩虹橋,婺源著名的廊橋當數彩虹橋,該橋離清華古鎮不遠,始建於宋代,橋為全木結構,長達140米,寬為7米,橋上寫有“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對聯,近100根的木柱用木榫將廊橋連為一體,橋兩旁有廊亭,廊亭的兩旁有長凳可供行人休息,另有石桌石凳,可以用來品茶弈棋。站在橋上瀏覽風光,只見彩虹橋兩岸青山如黛,橋下綠水長流,一派優美靜寂的田園情調,極富韻味。中午,我們在彩虹橋不遠的農家飯莊吃飯,18元一條的紅苞鯉魚味道非常鮮美,舌頭都要吃掉了。
從清華鎮出發坐上中巴,我們准備去沱川理坑。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來到理坑。果然名不虛傳,進村就見到小橋流水人家,可是比周莊更加古樸,更加安靜。我們准備住宿在此,本想去網友極力推薦的雲溪別墅,可惜那裡已經住滿了,於是只好找了當地農民家住下。(很干淨,10元一個人,還可以洗澡)。晚上吃了一頓地道的農家菜,哈哈,即全素餐,我們幾個饞鬼直嚷嚷著要去村裡偷雞吃。第二天蒙蒙亮我們就起來了,外面已經儼然一幅農村早耕圖,勤勞的村民已經在干農活了,遠處的山青青的,一片安詳和恬靜!然後太陽慢慢的升起來了,把田地和房屋照耀的金光閃閃。我們就這樣開始參觀起理坑(我們請了當地的一個小導游)。理坑徽派風格的明清古居鱗次櫛比,青石板小巷中除了我們,幾乎都是老人和小孩――年輕力壯的都外出打工了。我們在理坑的高牆深屋之中游蕩,想起玫瑰之舞月光在理坑的感覺:“在雨中千年的小巷裡,我似一個游魂般走著,前世的門楣,熟悉的氣息,睜眼閉眼全是一些前塵舊事”,不覺恍惚。理坑住宅的最大特色是精雕細刻,工藝精湛。住宅的木雕、磚雕、石雕從上到下,從外到內,無處不在。內容有惟妙惟肖的人物、栩栩如生的鳥獸、婀娜多姿的花木、蔚為壯觀的山水。每一個部件拆下來都是一件工藝作品,整幢住宅合起來便是一座藝術殿堂。這些圖案或隱含寓意,或借用諧音,表達著吉祥如意的心願,如龍鳳像征吉祥,喜鵲像征喜慶,蓮花鯉魚偕音“福壽雙全”等等。置身於這些住宅中,猶如置身於民俗博物館,透出一股濃郁的文化底蘊。古宅一色的粉牆青瓦,而青瓦隨著歲月的流逝已成黛色,黑白相間的格調調出一種素淡的美感。屋頂的馬頭牆檐角飛翹,在蔚藍的天際間,勾畫出民居牆頭與天空的輪廓線。每家每戶的門上都貼有門聯,詞句工整,各有千秋,大都期盼五谷豐登和如意吉祥。院子裡整齊地擺放著很高的柴堆,這些不經意堆砌的農家之物,無不透露出純樸的藝術氣息,疏密相間中蘊涵著平常日子裡的風風雨雨,錯落有致中也不乏生活安排上的井井有條。中午我們在雲溪別墅吃的午飯,雲溪別墅也是古建築,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很漂亮,我們終於吃到了當地的土雞,味道簡直太鮮美了!
午飯後我們包了一輛車去了篁村,溪頭等地方,到處都是青山綠水,悠閑的鴨子們在清清的池塘裡戲水,在環山中間隱隱約約露出的馬頭牆,那一縷縷的青煙,那金黃色的稻田,還有村子裡一條條友善安詳的大狗,都讓我們如此陶醉!(晚上我們住在紫陽鎮的朝陽賓館,非常干淨,還非常便宜,老板人很好)。
第三天早上,我們包了一輛面的,准備出發慶源。感覺慶源這一線真的是太美了,雖然路途非常顛簸,可是我們都覺得很值得一游。我們首先到達慶源古城。慶源古城真的很古老,幾乎沒有新的建築,我們很幸運,碰到了詹曉霞,一個非常可愛美麗的女孩子,就是她帶我們沿著幽幽的青石板路參觀了一個個古老的建築,給我們講了很多有趣的傳說和故事。印像最深的就是詹曉霞的家和一幢中西結合的老屋。詹曉霞的家也是一幢老屋,有上百年的歷史了,保存很完好,只是屋子裡精細的雕刻被破壞了,很可惜。還有那幢中西結合的老屋,以前是一個商人為母親大壽而蓋的,這位商人曾經留過洋,可能比較崇尚西洋建築,於是,把天井做成了西洋教堂式的風格,很獨特。而外牆則全是由壽字雕刻而成,表明了這個商人對母親的一片赤子之心,讓人感動!告別慶源的時候,我們都非常戀戀不舍。下一個景點是高山平湖,我們花60元租了一條船穿行在山水之間,那是何等美麗的畫面呀,湖面上只有我們一條船,非常幽靜,碧綠的湖水純淨著我們的心靈,而湖岸兩旁青翠的山巒仿佛像我們的守護神。後來,下起了江南特有的小雨,雨點灑落在安靜的湖面上,泛起了點點漣漪,遠處的縷縷青煙,讓我們都以為是在仙境中。離開高山平湖,我們又向虹關進發。從高山上俯覽山下,只見青山之中點綴著一片一片黑白相間的村落和錯落有致的田地,高高的馬頭牆好像要衝向天際,黃昏加上小雨,使整個村落籠罩在霧蒙蒙中,真的是一幅太美的雨中山村圖卷,不是身臨其中,是無法體會其中的美麗的!上坦門前的大河很美,還有虹關那棵著名的大樟樹,歷時幾百年,依然蒼勁有力,風采不凡。我們最後一站是曉起,由於天已經黑了,我們沒有參觀,可是卻在著名的老屋飯店吃了晚飯,汪老板果然非常熱情,那裡的菜味道也不錯。晚上我們回到紫陽鎮的朝陽賓館,第二天回到景德鎮,就這樣結束了婺源之行。
回到混凝土堆砌的城市,我的心還是恍恍惚惚的,在喧囂的都市裡已經找不到那樣恬靜安詳而又美麗的地方了,我感覺好像只是做了一個美麗的夢,因為那麼美的地方仿佛只應在仙境裡有。從來沒有如此眷戀過一個地方。只有你真的身在那樣的山水裡,你才能體會婺源那特有的清,特有的香 ,那純淨的美,像甘泉一樣流過我們的心田,讓人久久難以忘懷!真的不愧是中國最美麗的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