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突擊休假,不想跑遠了,再次回到杭州,這次走的地方絕大部分都是新的,也和大家分享下。很多都是親身的經驗,相信網上也不多見的呢。 照例還是先羅列下行程: Dec 29: 上海-》杭州; 城站 K3 去看香積寺塔; 步行去看富義倉遺址; 步行去看德勝城北堂; 步行去浙江博物館武林分區的展覽,主要是國家寶藏巡展; 入住江南驛。 Dec 30: 尋路不見,騎車從江南驛到太子灣; 太子灣爬山到九矅閣; 確認虎跑,四眼井爬九曜山的路; 走九曜山,南屏山; 第一次拜訪淨慈寺; 探尋寺後古跡(野路,付詳細路線); 回到太子灣,自行車前往通玄觀造像(本計劃先去老虎洞官窯遺址,最後放棄); 杭州御街博物館; 騎車前往大學巷的求是書院(浙大前身,先在是近代教育博物館,但是暫停開放); 返回城站; 杭州-》上海南。 此次主要為徒步,還有部分自行車 費用: 往返火車,去程沒有動車,44+54=98; 一晚住江南驛 40; 第一天的晚飯在知味觀 14; 第二天早飯就在江南驛 10; 第二天午飯在淨慈寺素菜館 素鵝和羅漢面 28; 第二天晚飯就在城站的burger king,因為沒有吃過 21; 淨慈寺門票 10; 其他 9。 總共 RMB230 詳細路程: 第一站是香積寺塔,在香積寺巷。從城站過去的話就K3路道香積寺路下車,然後沿香積寺路西行,到頭右拐,沿路左拐右拐再左拐,穿過建華新村,過河,進入香積寺巷,再前行就可以看到塔了。地圖上顯示的香積寺路是死路,其實是完全可以走的。 香積寺塔位於拱墅區香積寺巷內。創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塔第三層東面塔檐下題有“慈雲”二字,其上款為“大清康熙癸已季春吉旦,弘法沙門實澄新建”。原有東西兩塔,現僅存西塔,石質八面九層仿木構樓閣式,塔體逐層收分,除二層以上的欄杆用青石外,余皆為湖石構築,塔基須彌式,其上每層依次由平座、塔身、塔檐相疊而成,以塔剎收尾,剎頂用寶葫蘆、佛像或經文。檐下平身科為五踩雙翹,角科為七踩三翹。塔身每面中央雕 門,兩側為浮雕。
網上介紹都是在杭州鏈條廠,但是現在是大兜路歷史街區整治的一部分,所以在復建香積寺 從香積寺沿運河很快就可以走到富義倉,快到富義倉的時候,可以看到一座橋,過了運河就是信義坊,但是沒有去。 沿著運河繼續前走,到了德勝橋,上橋去看城北堂,這裡從運河邊上橋要繞行很遠的,沒有直接的樓梯,很不方便,要走很遠,算下來。城北堂在2棟大樓之間,坐南朝北,不是很好拍。 看了教堂,又從橋上走了好遠,繞到橋下,沿著運河走,前去博物館。到了博物館就開始看國家寶藏了,展覽到2010年3月20號,很推薦。這個是浙江博物館武林分館,就在西湖文化廣場,就是在武林門客運碼頭對面,碼頭旁邊的橋也建好了投入使用了。 除了國家寶藏,還有評選出來的浙江博物館10大鎮館之寶,包括那個《富春山居圖》。 爬九曜山主要有4條路,最常見的就是從長橋公園對面,或者從太子灣公園前往,還有就是從玉皇山或者四眼井上去。本來住在江南驛走四眼井最方便了,結果問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走,只能從太子灣上去,然後去探路。
從玉皇山得意廳可以過去,這個就是毅行的道路。前行5分鐘,可以看到左手邊小路,路口立著嚴禁違章用火的石碑,還有個小樁子,寫“直管52026”,沿著山路前行5分鐘,到3岔路口,正對面是一片茶園,路口樹上綁著禁止煙火的紅色小鐵牌,還有“管護52204”的小水泥樁。這裡右走可以到達玉皇山的盤山公路,左拐前行5分鐘到達3岔路口,樹上系著紅絲帶,“管護53037“的水泥樁,右拐上山去往九曜山,左拐下上至四眼井。走到這裡去四眼井看看怎麼走,路邊樹上系著紅色的繩子,經過幾片墓地和茶園,就是桂廬旅舍西邊的台階小路,下山用時5分鐘,上山的話可以會更久一些。回到那個3岔路口,沿小路上行10分鐘就可以到達石板路,然後很快就可以到達九矅閣,這裡可以眺望西湖,不過樹木很多,視野不是很好。沿著路向東走,大概15分鐘就可以經過南山廳,在大概15分鐘可以到長橋公園這裡,距離南山路萬松嶺路口大概100米,距離東面的一個公交站牌大概50m不到。
買了10元的門票去淨慈寺主要是看一些古跡,但是其實不需要進寺。在寺西邊的停車場,沿後邊的小路上行,先在這裡在新建大殿,所以很多的工程車來往,要注意安全。很快就可以看到右手邊有個小門,應該是以前淨慈寺的後門,對面就是一條小路上山,到頭就可以但到如淨禪師塔,據說如淨禪師是日本曹洞宗之師,紙巾每年還有日本曹洞宗的弟子來此朝拜,但是看塔本身應該是近代修理過的。然後就可以走到後邊正在修建的大殿,據說是藏經閣。在後邊擇路上山,這裡沒有路,第一次到這裡也是無功而返,回到寺裡問了師傅,說是本來就沒有什麼路,所以就在大殿後面上山然後往西走不遠就可以看到石佛洞,《淨慈寺志》卷十三雲:“兩石相夾,內鐫石佛三像。其左壁胡中丞宗憲刻大楷書‘寰中天室’四大字,徑一尺二寸。”再西行可以看到蓮花洞以及旁邊散落的塔頂構件。蓮花洞上方就是少林岩,上刻“少林”,系南宋樓鑰書題,因為他字號攻愧主人,故兩字的落款為攻愧。往西看書還有歡喜岩,幽居洞,以及家人卦,但是沒有看到了。因為我是從少林岩直接往上走的,一路都有石頭台階,只是樹葉太多,也太久沒有人走,所以看不出來。最後上到九曜山的石板路。小路很不明顯,路口樹上有禁止煙火的紅色鐵牌,東面10米也有一塊同樣的。西面一點就是一塊倒了的界樁,西邊大概300m就是“杭州西湖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核心區10”的水泥樁。
09年7月23日上午,浙江省博物館舉行了“十大鎮館之寶”評選結果新聞發布會,在杭的各大媒體出席發布會。經過為期一個月的評選活動,浙江省博物館“十大鎮之寶”終於問世。根據觀眾投票情況,結合專家的評選意見,確定浙江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為: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良渚文化玉琮王、 春秋伎樂銅屋、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唐“彩鳳鳴岐”七弦琴、五代吳越鎏金銀阿育王塔、北宋彩塑泥菩薩立像、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元龍泉窯舟形硯滴、民國萬工轎。其中7件“鎮館之寶”是在公眾票選的前10位中產生,占70%,余3件專家在公眾票選前17位中產生。本次選票最高,人氣最旺的是越王者旨於睗劍。

(香積寺塔)

(德勝城北堂)

(國家寶藏全家福)

(北宋彩塑泥菩薩立像)

(石佛洞寰中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