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西天取經

作者: 田園將蕪胡不歸

導讀一直以來我都沒想過出國,因為我們從小接受了比較封閉的文化教育,直到近些年我們越來越融入整個世界中,驀然回首當年的少年同學們都已在國外讀博工作,而中國社會的種種弊端也慢慢有了深刻體會,才發現原來我們可以走得更遠去看遠方,這個世界遠遠比我們小時候從書本上了解到得更廣闊更豐富,比我們幸福的國度有很多很多,比我們美麗的土地也有很多很多。由 ...

一直以來我都沒想過出國,因為我們從小接受了比較封閉的文化教育,直到近些年我們越來越融入整個世界中,驀然回首當年的少年同學們都已在國外讀博工作,而中國社會的種種弊端也慢慢有了深刻體會,才發現原來我們可以走得更遠去看遠方,這個世界遠遠比我們小時候從書本上了解到得更廣闊更豐富,比我們幸福的國度有很多很多,比我們美麗的土地也有很多很多。由於在讀研究生的學院有去英國短期培訓交流的機會,於是下決心克服各種困難出去走走看看。出國前學院專門請了熱情美麗的外文系老師來給我們補習了英語,從英國實際的吃住行等方面入手,給了我很多啟發,其實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學習英語了,幾十年了一直沒有真正嘗到另一種語言帶來的快樂,其實這是中國教育一直以來的弊病,教育是否真正能開啟人的心靈還是說只是成為器皿工具。補習英語的夜晚我會去下毛澤東雕像下的英語角,聽一聽別人的交流,雖然自己不怎麼說話,但聽一聽年輕人的交流還是覺得會有新鮮的碰撞,回想起自己十年前的那種激情。簽證前的准備工作也很麻煩,作為從來沒有跨出國門的我也是一種體驗,一回生兩回熟,下次跨出國門就輕松很多了。從坐上英航的飛機開始,我就感覺到了文化差異,英航乘務員的開朗和活力,並非因為服務行業就顯得地位卑下,他們的表情語言行動無一不表示著對乘客的尊重,同時又有著自尊和人格平等,與中國的服務人員所有的冷漠相比形成了對比,我尤其喜歡他們的人格平等,從事任何行業都如此,沒有中國人眼中那麼強烈的三六九等級別。對於英國,我的民族情緒是復雜的,第一想起的就是八國聯軍帶來的國恥,滿清拼命壓制和奴役中國人使得中華文明變得野蠻愚昧落後,終於因為內外交困而使得中國陷入了百年的低迷。英國作為老牌的殖民地國家,熟諳國際政治,非常善於制造地區矛盾為它所用,例如西藏的藏南地區,此外全世界的混亂裡“十處打鑼,九處有他”,中國目前作為崛起中的大國在國際上居然屢受大小鄰國欺辱,還是要好好學習下英國的國際政治手腕。當然英國作為19世紀世界中心,它也創造和貢獻了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的工業文明時代,替代了農耕文明(如今在英國看到的又是一種對田園的回歸)在英國也能看到各種提示和告知,在宿舍、餐廳等,我們處處可以看到提示和告知各種規則,這其實也是一種“契約社會、公民社會”的折射體現,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有規則、告知和承諾,整個社會因為有了規則而顯得有序穩定。在英國的城鎮到處可見鮮花,屋前常常種滿了鮮花,窗戶前常常會放著一瓶鮮花,他們是如此熱愛生活,而我們的鄉間我常常看到的是愁苦,是為生活無依而憂煩再無精力和金錢去享受鮮花,這真的是人民的素質問題麼?我認為不是,國家是否為每個人提供有保障的明天,讓我們也能不再為未來可能的生老病死擔憂?由於曾經的職業經歷,因此我在英國比較關注英國TESCO、Sainsbury’s、ASDA等大賣場,BOOTS連鎖藥店,THE BODY SHOP連鎖店,此外由於目前在鞋服企業工作,我對英國本土品牌CLARKS也作了調查了解,倫敦街頭的CHURCHS、RUSSELL等鞋品牌,以及JIMMY CHOO鞋品牌也作了一定調查。借著課程作業,對回力、老北京、巴西人字拖等區域性鞋品牌如何走向國際化進行了研究,雖然作業很簡單,但這也是一個契機和窗口,在以後的工作思考中國品牌國際化的問題。一路旅程上同行的老師同學每個人都有很多優點值得學習,都是一個美麗新世界,從大家身上能學到很多東西,“西天路取經”是一段非常快樂難忘的經歷



(蘇格蘭)



(尼斯)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劍橋劍河)


精選遊記: 倫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