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貫越南(10):湄公河

作者: 風中雙子

導讀湄公河是東南亞第一大河,從中國發源,流經六個國家,最後在越南西貢南面流出南海。西貢的湄公河,河水看起來呈污濁的黃色,卻正好灌溉兩岸的良田。湄公河三角洲土地肥沃,出產的大米品質並不亞於泰國的。 以上的信息,基本上來自旅游大巴上導游的介紹。我再次參加了八國聯軍式的國際團,大巴上彙聚了湄公河一日游到三日游的客人。導游卻很篤定地說,他不會弄 ...

湄公河是東南亞第一大河,從中國發源,流經六個國家,最後在越南西貢南面流出南海。西貢的湄公河,河水看起來呈污濁的黃色,卻正好灌溉兩岸的良田。湄公河三角洲土地肥沃,出產的大米品質並不亞於泰國的。

以上的信息,基本上來自旅游大巴上導游的介紹。我再次參加了八國聯軍式的國際團,大巴上彙聚了湄公河一日游到三日游的客人。導游卻很篤定地說,他不會弄錯,他對所有的客人過目不忘。這導游的英語是我一路聽來最棒的,於是他一說話,我就當聽力練習。

英語流利,發音標准的導游,顯然對自己的家鄉很有感情。越南境內的湄公河是最短的,但在導游看來卻是最好的,無奈面臨著好些危機。這些危機包括全球變暖,據說將使三分之二的流域被淹,還包括上游的中國建造大壩,將使下游的越南湄公河干涸。

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走出自己的國家,果然會接觸到另外的角度。從導游口中,我還知道了很多越南的情況。這個國家,南北差異應該還是比較明顯。越南南部的大米一年兩造,這裡只分干季和雨季,沒有北部那種感覺會冷的冬天。北部越南人愛喝味道比較重的茶,南部則喜歡加上茉莉花之類。咖啡也是南部的人比較鐘愛,越南咖啡最好的牌子是TRUNG NGUYEN“中原”,編號從1到9,第8號就是咖啡中最頂級的“貓屎咖啡”了。西貢最好的中原咖啡,就在我剛剛去過的濱城市場可以買到。

我後來在網上發現,濱城市場的地價在金融危機中曾達到相當昂貴的每平方米十幾萬美元,超越東京銀座,真不知道要怎樣的有錢人才買得起。我一直以為越南不會有很多富人,但是當路邊晃過一些看起來不算太漂亮的獨立小樓時,導游卻說那不僅是外國人租住的,也住著當地的有錢人。那些房子,一棟就要40萬美元。

湄公河一日游,基本上就是坐船在不同的村莊之間穿梭。第一個村子是MY THO,美拖村。導游讓大家免費品嘗村民自制的蜂蜜茶、酒,以及糖蓮子、糖姜片、花生糖、香蕉片等小吃,目的當然是推銷。這些中國南方常見的小食品對我沒什麼吸引力,別人細細品嘗時,我就四處走走,東張西望。美拖村跟一路上見到的越南村寨差不多,花木繁盛,綠樹蔥蘢,柚子樹尤其多,大大的柚子很是誘人。這村子顯然是定點旅游村,有不少售賣民族服裝和手工藝品的小攤。吃完各種糖制食品,導游帶大家穿過蓊密樹叢,到一個開闊點的地方坐下來,繼續品嘗免費水果餐。龍眼、木瓜、香蕉、菠蘿、火龍果,對我來說依然是司空見慣,旁邊的西方游客卻很感興趣。一位來自葡萄牙的女人特別喜歡龍眼,原來她曾經去過南京,也曾在澳門工作,會說一些粵語。她告訴兩位德國MM,在中國人們形容小孩的眼睛很漂亮,就說像龍眼核一樣,她第一次聽到這種形容時,覺得非常驚奇。

我看著她繪聲繪色的表情,也覺得很驚奇。這就是所謂文化差異了,我一向以為用龍眼核形容美麗的黑眼珠是最自然不過的。

配合水果餐的還有簡單的歌樂表演,幾個穿著民族服裝的村姑依次到每張桌子前唱歌。當中還有一個扎著小辮,穿著粉紅奧黛的小女孩,稚嫩的表情贏得很多掌聲。她們不只是唱越南歌,在一張看起來都是亞洲面孔的桌子前,她們竟然用不太標准的中國話唱起一首鄧麗君的歌,大概是那桌游客“點歌”的結果吧。

有一首歌顯然是她們的保留曲目,幾乎到每張桌子都唱。雖然是越南話,但是熟悉的旋律和動作總是讓人會心莞爾。就是那首“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我以為只有我對這首小學時學的日本民歌感到親切,沒想到幾個金發碧眼的游客也一樣陶醉地哼哼,看來這歌應該是全世界通行呢,而且歌詞應該都一樣的。

這猜測很快被證實了。當我說我會用中文唱這歌時,德國MM說她會用德語唱。葡萄牙女人不記得歌詞了,我把大意復述給她,她又向德國MM求證,結果德國MM記憶中的歌詞也是這個意思: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膀……

人們在歌聲中拍手、跺腳、拍肩膀,其樂融融,很有世界大同的氣氛了。

吃完水果餐,又上船了。這是一段夢幻般的行程,和之前的大船不同,這回坐的是細長的小船,像一尾尾魚兒游弋在狹窄悠長的河道。河道水深約兩米,寬度也不過三四米的樣子,兩條小船並行時,總免不了要磕碰一下。兩邊都是高大的棕櫚科植物,觸手可及,蓊郁如蓋,輕易就封住了視線盡頭。本來魚貫的小船,視覺效果也成了在樹叢中鑽進鑽出,平添幾分神秘。船家有男有女,大多戴著錐形帽,穿著當地服裝,使得眼前的景像如同流動的水鄉風情畫,隨便拍起來都很有味道。想想自己也置身畫中,感覺就更加愜意美妙。

穿出狹長河道,又換上大船。再次欣賞寬闊的湄公河風光,又有另一番舒展意像。河風吹來,很舒服。陽光很溫和,天色淡淡,也無風雨也無晴。

午飯也很清淡,簡單的炒面,加一點蔬菜和肉。想吃其他大餐,就要自己另外點。有位MM預訂了當地特有的“像耳魚”,還沒吃就先被周圍的相機拍了一圈。所謂像耳魚,就是魚的形狀像大像的耳朵,味道如何,則不得而知。

最後一個參觀點,是一個加工椰子糖的小村莊,據說周圍的棚屋都是就地取材,直接用椰子樹干搭建,用椰子樹葉苫覆。椰子糖的制作過程看起來很簡易也很原始,倒讓我又喚起一個童年記憶,復習了小時候媽媽教的用火給塑料袋封口的方法。很奇妙的感覺,走得越遠,越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候驟然觸碰倒流的時光。那觸碰稍縱即逝,隨即又像反彈的橡皮筋,嗖嗖地把我拉回現實,還附帶一點點不知所措的痛。

那橡皮筋叫做返程。還是坐船,只是風比較大了,水面上一波波的浪湧過來,坐在船頭的我,好幾次都被水花濺到。水色也變得渾黃起來,不像之前雖然不夠清澈,但還有著安然的綠色。導游說這個季節湄公河從不下雨,確實,這一天陽光時而明媚時而隱退,雨水卻一直不見蹤跡。

及至上了大巴回到西貢,對比更加明顯,夜色中淅淅瀝瀝的雨又下起來了,還斷斷續續下個不停。客棧的隔音並不好,西貢的雨,陪伴我度過了越南的最後一夜。

清晨的西貢,天色還有點陰沉。我坐在出租車裡,看著窗外的景像。

有女孩子騎著自行車經過。她把奧黛掖在後腰呢,我心裡說。一看,果然如此。

有車子經過。韓國現代,我心裡說。一看,果然如此。

看來我開始熟悉越南了,但我卻要走了。世事往往如此。

還有一點小擔心。在國內旅行社訂的飛機票,回程時間是open的,但是當我打航空公司在西貢的辦事處電話,想確定具體時間時,卻被告知電話號碼已更改。只好打長途找回旅行社輾轉幫忙確認。最後是否解決,旅行社的回復也語焉不詳。當我在機場出示電腦單,職員並未多問就麻利地開出登機卡時,我才松了一口氣。

就像每一次的行程,總有意外的有驚無險,總有緊張後的疲累與平靜。然後在歸途中開始回想,在回想中慢慢收藏,在收藏中漸漸遺忘,在遺忘中重新向往,在向往中再次啟航。

仿如人生,一路縱貫,反復輪回。

(2009.12)



(湄公河的風光)



(湄公河上的艄公)



(頗有神秘感的湄公河河道)



(一艘艘小船像魚兒一般)



(船婦的裝扮很有越南特色)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