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游黃山

作者: 春風一度

導讀夢游黃山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之美,世人皆知,但究竟是怎麼樣的美?唯親臨黃山方可真切感受。上黃山一直是我的夢想。金秋十月,我終於首登黃山一睹它的芳容。因連日陰雨,山裡霧氣很大,所見景色虛無縹緲,時隱時現,看的並不真切,如夢幻一般;而能見到的景色,則美侖美煥,讓人如夢如醒,如痴如醉,所以,此次黃山之行,仍算得是“夢游 ...

夢游黃山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之美,世人皆知,但究竟是怎麼樣的美?唯親臨黃山方可真切感受。上黃山一直是我的夢想。金秋十月,我終於首登黃山一睹它的芳容。因連日陰雨,山裡霧氣很大,所見景色虛無縹緲,時隱時現,看的並不真切,如夢幻一般;而能見到的景色,則美侖美煥,讓人如夢如醒,如痴如醉,所以,此次黃山之行,仍算得是“夢游”了。

按照行程的安排,我們從北大門經太平索道上山,游歷北海景區、西海景區、天海景區及前海景區至慈光閣南大門下山。

坐在纜車上,只見那粗大的纜繩由近及遠、自下而上向雲霧中延伸而去,直到沒入雲端;纜車越過層層雲霧,直上雲霄;大片的雲霧從身邊飄過,輕如薄紗、厚如棉絮,透過雲霧可見若隱若現的山峰和不斷擦身而過的懸崖峭壁,蔚為壯觀,如升天一般。這樣的視覺衝擊力,真的讓人很窒息,我明白了為什麼有人奮不顧身躍向雲海了,那種感覺實在是太美、太美,美的讓人忘記了其它一切的存在,只想沉浸於那似乎是虛幻的世界裡。這是黃山給我的第一感受。

當走進西海大峽谷時,我真的迷醉了。

由丹霞索道站西行便可直下西海大峽谷,西海大峽谷全長15公裡,其谷頂、谷底的景色各有不同。谷頂諸峰形態各異,直入雲天;巨大的懸崖峭壁裸露著它們健美的身軀,石壁紋理清晰,線條流暢,如西楚霸王,粗獷有力;谷底則是一片世外桃園、洞天世界的景像,谷裡山巒疊翠,五彩繽紛,如四大美女,楚楚動人。攀行谷中,只容下一個人的盤山小徑忽上忽下,險像環生,但周圍的景色讓你忘卻了危險,只覺得有一只看不見的手拉著你不停的向前探去,去領略那似乎只有天上才見的景致。說它是夢幻景區,一點也不為過。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瞅?真是一步一美景,景景攝人魂呀!

我被這美麗的景色深深的迷住了,情不自禁的口占一絕《登黃山》。

登黃山

透過雲霧看黃山,千山萬壑披彩裝。

峰奇松翠道路險,欲駕祥雲上青天。

如果說黃山最美的是西海大峽谷,那麼其最險峻的就是天都峰了。天都峰海拔1810米,並非黃山最高峰,但其山峰之陡峭,道路之艱險,實為黃山之冠。

走過桃花道,穿過一線天,辭別迎客松,我們便開始攀登天都峰了。在這之前,導游小W因安全方面的考慮,多次勸我們不要上天都峰,並大概的描述了天都峰的艱險,但我和幾位驢友實在是抵擋不住天都峰的誘惑,決心勇登天都,不留遺撼,要知道不上天都峰,等於一場空啊。

踏上“百丈雲梯”登天都,那真的叫“累並快樂著,懼並幸福著”。雲梯是專為登峰人所開鑿的,幾乎是直上直下,攀梯過程中是不敢四處張望 的,有的游客則四肢並用,准確的詮釋著什麼叫真正的爬山(其實他們是真正的勇敢者)。而最險的莫屬“鯽魚背”了,沿“天梯”攀登1564級台階,即至一個形態頗似鯽魚之背的石梁,這是登峰頂的必經之處,長約10余米,寬僅1米,兩側是千仞懸崖,一陣風就能把人吹掉下去,要想過去實在是很驚險,好在已經裝置了石欄和扶繩,我們安全渡過。過了鯽魚背就能真切的感覺到什麼 是無限風光在險峰了,而且我們還得到了黃山給予我們的額外獎勵,一過鯽魚背就看見一只黃山野猴在向游客要吃的,同行的小梁MM歡呼雀躍,立刻從包包裡拿出蘋果喂那猴兒,真的非常有趣。

此次游黃山天氣一直不太好,導游調侃地說這樣的天游黃山就是:抬頭看看霧,低頭看看路,兩邊看看小松樹,跟著導游去散步;意思是說在這樣的天是看不到什麼景色的,要我們不要抱太大的期望。而我卻完全不這樣認為。黃山的美是多方面的,它因四季更疊而不同,因氣像不同而各異,甚至因視角的不同而變換,這就是所謂的移步易景了,今天我看到是它的美的一面,明天再看可能又是一派景像了,但這都是黃山的景,也正是黃山的魅力所在。黃山的美是需要多層次多角度去觀賞才能領略到的,其實,任何事物何償又不是這樣呢?

從黃山回來已有數天,而我卻還在天天念著它,看來我的人是回來了,卻把一樣東西丟在了那裡,那就是我的黃山魂呀!一定要尋個時間再去把它找回來。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