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西部十日行之一:敦煌篇

作者: gracie_lu

導讀D1(9月27日):上海至敦煌T52 18:20發車 D3(9月29日):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沙洲夜市 10:30分,T52早20分鐘到達敦煌站,其實是離敦煌還有100多公裡柳原站。出站,仗著人多,沒包桑車,直接上了小巴(15/人),大約兩個小時到達市區。敦煌市不大,賓館也多,下了車步行就能找到,30-40/人可以住到標間。我們住的是中興飯店,斜對著沙洲夜市。放下行李後,包了2部面 ...

D1(9月27日):上海至敦煌T52 18:20發車 D3(9月29日):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沙洲夜市

10:30分,T52早20分鐘到達敦煌站,其實是離敦煌還有100多公裡柳原站。出站,仗著人多,沒包桑車,直接上了小巴(15/人),大約兩個小時到達市區。敦煌市不大,賓館也多,下了車步行就能找到,30-40/人可以住到標間。我們住的是中興飯店,斜對著沙洲夜市。放下行李後,包了2部面的(共130元)就直奔莫高窟。

莫高窟和我想像中的很不相同,原以為應該是一片荒漠,一個個神秘的洞穴,一幅幅美艷得讓人窒息的壁畫在殘陽中散發著曠世孤獨的氣息。事實卻是已經修建得好好的林蔭道,一片水泥地的停車場,一排小攤。

在入口處,被安排和一群台灣老爺爺老奶奶一組,由一個導游領著去參觀,總共大約10個窟,1個半小時。很不幸,我們跟的導游講得不怎樣,還脾氣挺大,說話的時候不容人插一句問題。因為時間比較趕,我們一直跟著一個導游,其實如果有充足的時間完全可以存心跟丟安排的導游,因為每個導游帶著參觀的洞不一樣,導游也有好壞,看著哪個團好後面跟上就是了。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得名的原因就是每洞內的四面牆上都畫著千人一面的佛像。歷經多個朝代的不斷修繕,現在可以看到風格不同的壁畫和塑像。比如飛天的造型就各有不同,有的苗條有的豐腴,有的飛得快有的慢;塑像的色彩有的鮮艷生動,有的則比較呆板。因為洞內沒有燈,而且時間有限,所以感覺整個過程很匆忙。最好是事先有空把有關歷史、佛教知識溫習一下,看的時候提的問題也能有水平一點,收獲多一點。

仍舊回到市區,接下去的行程是騎車去鳴沙山。從地圖上看,這段路大概是五公裡。去附近的車站租自行車,1元/時/輛。為了趕上日落,一行人以飆車的速度向目的地衝去,大約半小時(因為修路我們繞路走,肯定不止5公裡,否則以我們的速度怎麼可能要那麼久),終於到了,天色已經有些暗了,太陽在接近地平線的地方掛著。趕緊買好騎駱駝的票(60元/人),每個人跨上一頭向鳴沙山頂進發。

在沙上騎著駱駝,感覺很不錯,駱駝很乖,一頭跟著一頭走,坐著也穩當,只是速度慢了一點點,等我們爬上山峰的時候,太陽早已經不見蹤影了。既來之,則玩之。整座沙山上只有我們一群,顯得安靜而空曠。為了滑沙,大家哼哧哼哧的踩著陷在沙裡的梯子向山頂爬去,速度嗎,估計比駱駝也差不多,不過那可真是累啊。滑沙的感覺跟在水上樂園滑滑梯有點像,不過需要一點技巧,人不能太緊張,否則會滑歪,速度也慢,很不過癮的。

從鳴沙山繼續騎駱駝前往月牙泉——沙漠中終年不枯的一彎泉水。天色已經完全黑了,只有手電閃著微弱的光照著路,駝鈴的聲音在一片寂靜中悠揚而有節奏的響著。月牙泉旁邊新修了一些建築,早就聽說很剎風景,好在我們是晚上,看不清,眼不見心不煩。因為周圍很暗也沒有導游,我們只能推測那一圈圍著鐵柵欄,長滿草的地方就是月牙泉的所在。本打算請一個當地老頭帶我們看看,結果他堅持要先收錢再帶路,我們不干,決定自己走。跨過柵欄,沿著隱約的小路,摸索過草叢,只是5分鐘的樣子,找到拉!每個人都借著手電的光瞻仰了一番泉水的模樣,挺清的,能看見小魚在裡面游來游去。心滿意足地往回走,突然發現天上的星星特別亮,特別多,密密麻麻的,讓一群城市裡長大的大孩子興奮得不得了。於是全體坐下仰望星空。就在我們仰起頭的兩分鐘侯,居然有流星滑過,運氣太好了!

出景點,騎車回市區,一路沒有路燈,幸虧班長准備充分,帶了頭燈。雖然中途班長的車出了點小毛病,小俊還摔了一交,不過還好,沒出大問題,一行人唱著歌凱旋。還了自行車,定好第二天的面的(360元/輛),總算可以逛夜市、吃飯了。沙洲夜市一半是買各種旅游紀念品比如絨駱駝,夜光杯,名信片和一些不知道是駱駝骨還是什麼骨制成的首飾、擺設等,都挺有特色的,可以買一點;另一半則擺滿了烤羊肉串的小攤。可能是太晚了,夜市裡人不太多,11個人走進去很是惹眼,熱情的吆喝加上虎視眈眈,嚇得我們趕緊就近找了個攤坐下。

這裡的羊肉串顯然經不起我們那麼多人一起猛吃,不一會50串就消滅干淨,再來50串,再來50串……我想我們消滅了不下300串羊肉串,我們一邊吃,旁邊得大嬸就拿著刀切羊腿肉現串,呵呵,真是爽歪歪。看烤羊肉的大叔手法嫻熟,輕巧得很,頭大坐不住了,要求上陣,拿著20串羊肉,手忙腳亂地上油,撒辣椒粉,差點把羊肉整個燒光,總算是烤好了,樂顛顛地讓每個人都嘗了一下。味道嘛,雖然老了一點,不過還過得去啦。

提示:

參觀前門口可租手電3元/個,還要先把camera寄存掉,包括稍大一點的包(以防將相機裝在包裡),被發現的話是要狠狠地罰款的。建議自己帶上手電或頭燈,經常會用到的。

租自行車的時候要仔細檢查,看看剎車、鏈條、鎖等是否好,否則路上出問題就麻煩了。最好騎幾圈試試是不是舒服好騎,免得累死。

西部地區氣候干燥,紫外輻射強,因此潤唇膏和防曬用品一定要備,否則很容易褪皮。

D4(9月30日):玉門關、雅丹魔鬼城、漢長城、河倉城、陽關

只睡了5個小時就睡眼朦朧地起床了,沒辦法,誰讓我們想看日出呢。我和小恐龍、大頭、頭大、小俊、麗麗趕早去沙洲夜市裡吃了羊肉粉絲湯,其他的人吃了蘋果和餅干打發了早餐。說起來那羊肉湯的味道實在好啊,忘了到底那家店叫張老三還是王老二什麼的,反正是一級棒,吃得人渾身暖融融的,舒服極了,精神也好起來,念念不忘啊。

原本約好6點,司機6點半才來,還沒吃早飯,於是我們只好等著他,天知道還有這樣的事,害我們白起那麼早,也不知道是不是該批評他沒有敬業精神,反正我們眼看著天邊漸漸亮起來,知道這一天的觀日出計劃算是泡湯了,氣得想罵人。

一路顛簸,往玉門關方向開去。玉門關現在只剩下一個可以看見入口的土堆,其他什麼也沒了,門票30元,沒多大可看的,轉一圈,拍幾張照就OVER了。值得回憶的反倒是班長同志不幸踩進了沼澤的經典鏡頭,特寫顯示:整只鞋灰灰黃黃,濕濕干干,像剛踩過“古人糞便”,樣子難看不說,估計重量也至少長了一斤,太可笑了。接著去看了漢長城,現在保留著幾段牆,是土夯起來的,不高,有些只有一米來高的,沒用鐵欄杆圍起來,可以爬上去,沒到過北京看長城的,就先在這過把癮好了。

雅丹魔鬼城是新開發的,離敦煌市有180公裡的樣子,到景點之後需要換乘景點內的巴士(景點票價40,車票20),自己包的車不能開進去,黑啊。所謂的雅丹地貌就是原先的山經過風蝕作用,形成了各種形狀各異的小山丘,有柱形,塔形,蘑菇形,還有各種動物比如孔雀、獅子之類的,挺壯觀的。由於是下午最熱的時候(西部和上海等東部城市時差2小時左右),且是在戈壁上,估計地面溫度超過35度。由於景點之間距離比較遠,景區的巴士一般到景點停幾分鐘,讓游客看一下,再開到下一個景點。當時我們坐的中巴上有幾個北京來的年青人堅持要下車自己走,只拿了一瓶水,離景點門口大約有10分鐘車程的樣子,何況在戈壁上,大家都很擔心,勸了很久,他們還是下車了,不知道後來怎樣。

下一站是河倉城,其實是一個古時候的糧倉遺址,保存得比玉門關要好,規模很大,看得出當年的盛景。我們去的時候不收門票,有一批工匠正在整修這個遺跡,用土把殘缺的部分補好。我心裡其實很不滿意,不明白為什麼非要把殘缺整成完美,這麼也叫保護?叫我說是破壞,破壞!

最後去陽關,“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究竟什麼模樣?到陽關的時候正逢落日,很完美的一個夕陽西下,紅日余輝映在山崗上,有一點凄涼,一點悲壯。這裡曾是古戰場,站在暮色中的山頂遠望,仿佛隱約聽見了兵戈相見的聲響。跨上馬背,沿著著名的陽關大道走上一圈,心中頓時升起一股豪氣。

離陽關不遠有一個葡萄溝,葡萄多的不得了,聽說還可以自己去摘,可惜時間太晚,來不及去親身體驗一下在葡萄架下一邊摘一邊吃的美事了。

回到敦煌市區又已經是八點多了。吃了一天有限的干糧,大家都餓了,衝進汽車站附近的飯店,翻開菜單,素菜4元,葷的也8元,10元的樣子,嘩嘩嘩的大吃了一通,結帳才83元,實在是好便宜啊!當天夜裡要連夜坐汽車從敦煌到嘉峪,比較痛苦,沒辦法了,因為第二天的行程排得滿,所以一定得抓緊時間。

提示:

西部地區十月初的日出和落日一般在早晚的7點至7點半之間,升起和落下的速度也很快,因此一定要抓緊時間,否則就趕不上好風景了。

因為西部地區溫差大,很耗體力,這一天又都在路上,而且很難找到吃的地方,所以早飯一定要吃飽,還要備足干糧和水。


精選遊記: 敦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