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達西安之流水游記之冬登華山七賢青旅要取道西安回家,便打算逗留幾天,寓情山水,調節下心情。這段時間來一直沒有好消息,不管是自己還是自己所關心的。心情一直在雨與大雨之間徘徊,我會講很多很多道理,卻總是說不服自己。到西安的前一天看到新聞,Google居然可能會退出中國,雪上加霜。
為了能和隊友們在西安有交集,我把日程稍微調整了下,先去華山,住一晚,下山正好和他們碰見,第二天再送他們上機。
說起來,華山是我“行萬裡路”的起點,那是2005.7的樣子,現在我都忘了當時是因為什麼緣故想到要一個人獨自旅行,但記得的是那次大二暑假近10天的游歷改變了我的世界觀:從此喜歡上了在路上的感覺,認識不同的人,見識不同的風景。
我住在國際青年旅舍七賢店,多人間,¥27/晚。本來是訂的湘子門,因為日程變化,於是在官網上再挑了這家,之前並沒聽說過。去過之後才發現還是大有來頭的:“在2009年3月份國際總部派發的文件中,西安七賢國際青年旅舍被評為’世界十大最具歷史感的青年旅舍’之一”,中國唯一的一家。最早可追溯至1500年前唐朝永昌坊。此外,在近代史上也出場過:八路軍西安辦事處。
在火車站下車後電話問客服怎麼過去,她說找路人問一下“八路軍辦事處”即可,或者簡稱“八辦”。我沿著城牆根走過去,見路上有老人接孫兒放學回家,便湊過去如此問道,“老人家,麻煩問您下,八路軍辦事處在哪?”話還沒說完,便暗自覺得好笑,我就怕老人迷惑的看著我說一句“樓主您穿越了吧,現在已經是2010年了”。呵呵,當時我背著包,拖著箱子,帶著眼鏡,彬彬有禮,應該是蠻像70多年前投奔延安的熱血憤青吧。在指點下很快找到目標,一看就知道是青旅,熟悉的冷杉小屋藍色LOGO。與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相鄰。斑駁的青磚堆砌出歷史的沉重。推門而入,別有洞天。各地青旅的宣傳冊、照片、留言、裝飾。每次到青旅,都有回家的感覺。
七賢店得名的原因貌似是附近有住過七位賢人。內院中右邊走廊盡頭是一扇古老的門,旁邊還有一個告示:“此門距今已有數百年歷史,打開此門你會看到一個賢人,他(她)將是你命運的主宰,試一下……”當時我想,沒道理啊,有可能是孔子、釋迦摩尼、耶穌或者穆罕默德,可在青旅住下的人背景迥異,這位賢人會是誰呢,難道是?。好奇中。吱呀一聲打開門,看到了那位賢人,嗯,果不其然。預知是誰,請親自去見證下。那人的確是你命運的主宰,要多拜一下的。
晚上在超市買了些補給,根據之後的使用狀況,買的還是很合理的。包括:運動型飲料(2瓶紅牛、1瓶脈動、1瓶加得樂)、果汁(1瓶營養快線)、礦泉水(1瓶)、派(5個)、雞蛋(5個)、火腿(1個)、牛肉干(1包)、罐頭魚(1盒)、八寶粥(1罐)、巧克力(忘帶了,雲大MM分了我一塊),以上這些一共支撐了5餐。此外,手電在走夜路和晨路時都用上了,還有手套。
雲大MM曾問過我一次為什麼在青旅隔壁的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的門邊上還掛著一個“第十八集團軍辦事處”的牌子。查過wiki後得知是這樣的,1937.8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改變陝北紅軍,以第八路軍為番號,一個月後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但GCD習慣上還是稱呼其為八路軍。其實指的是同一個部隊。玉泉觀依舊,游一。西安火車站東側廣場上,平日一天1班,8:00出發,票價¥22。到華山需近2小時。起來的有點遲了,一路狂奔,終於在還有2分鐘八點時趕到。工作人員說,現在淡季,每天8:30開,除非之前就坐滿了。悲劇。還沒開始爬山就已是一身汗了。車邊有大媽在買華山地圖和登山手套,各¥1。這個一定要買,必備。
因為不坐纜車,所以游一在西山門腳下把我們放下。過玉泉觀。本是為散心,不趕時間,所以這次仔細看了下路邊的刻字。在院門口居然看見了民國十八年馮玉祥將軍題的“你知不知道非機器化不能救國非電氣化不能救民”,一下想起蔣廷黻先生的“學習西方,實現現代化以救國”。這種思想在當時應該還是在有志之士中占主流的,可惜快一個世紀過去了,我們還要把Google拒之門外,正想著,扭頭一看,一個穿道袍的道士從邊上飄然而過。結伴穿過玉泉觀,到達華山山腳的山門,在牌坊下遇見了兩個MM,一個是山大的,來自金華;一個是雲大的,來自昆明。現在是淡季,路上見到個人都很不容易的。得知日程安排是差不多的,都是夜宿而後觀日出,於是決定結伴上山。雲大MM長得和阿菜很像,呵呵,看來雲大的MM都長得這般清秀美麗,不過阿菜是白族的。
淡季門票是¥50,加保險¥5。忘記帶學生證了,失策的。上次來華山,使用的還是膠卷相機,所以很小心的拍著,很怨念。記得當時印像很深的是有一個刻有“脫俗”二字的大石,這次補拍了。
根據山腳的指示牌,我們行至頂峰共有8600m。沿路每隔200m會有刻度,逢整會有裡程碑。每至一裡程碑,我們三人便構思pose合影一張。前段時間下雪過,這段時間氣溫持續走低,因此居然能在山坡上看見冰棱。山澗之流水冰成一塊,如同一面冰牆,晶瑩的冰在灰白的山中格外顯眼。大上方·回心石行至3千多m時,驀然發現隔壁的懸崖中間鑲著幾棟房屋,房屋的下方依稀有台階。看地圖,此景點名為“大上方”。汗。走近一看,確實是有台階,不過是垂直上下的,只在台階的兩邊釘有晃晃悠悠的鐵鏈,每級台階大概只有半個腳掌的長度。這個點上次我沒來過,並不是上華山的必經之路,因此只算得上是隱藏情節。既然上次通關過,這次重新來過,當然是想能盡可能多的發覺隱藏情節。不過這裡的確太陡,之前沒好好熱身過,我正在猶豫,扭頭發現雲大MM已經爬至二樓高了,於是跟上。山大MM一時還沒有准備好,便在下面幫我們看著行李,後來她見我們越走越高一時不會下來,便獨自去登“小上方”了。
近乎垂直的爬了20m,過了一個洞口,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是一個小平台,左邊有小橋流水人家,右邊又是一道天梯垂直著通向山上。應是道士家,一間小屋裡供著神仙,另一間有床鋪,不過很凌亂,應是許久沒有人造訪過了。商量了下,繼續上行。樓梯兩邊的鐵鏈每隔近10階會有根鐵柱將其固定,鐵柱上刻有時間。之前的上山路上我們通常看到的是2000年前後的,而在這個山頭上,我們發現了1990年的。
根據上次的華山經驗,在走這種險路時,別往後看,要麼埋頭只看著自己現在放腳的地方,要麼稍微抬頭看著自己將要放腳的地方。人生其實也是如此,套用瀟瀟的一個簽名“別回頭看,後面什麼都沒有。”有驚無險,達到半山腰的“瑤池宮”,供奉著王母娘娘。這裡本該有道士駐扎的,但可能因為淡季或者是因為天冷,他只是留了張名片在門上。風景不錯,特別想到並不是每個來華山的人都有機緣和勇氣登到此處。本來上面還有路,但考慮到時間,於是留下一個小遺憾。下山其實更險,不過我們采用的是倒行式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身處高處的恐懼。
走到一處,鎖和紅絲帶突然多了起來,這不知是什麼時候起時興的,以鎖祈禱:鎖住感情,鎖住幸福。在華山的山峰上隨處可見。呵呵,要是我上次來留下了個鎖,這次再來找到那是多麼有感覺的一件事情。希望這些許下心願的人都能過得幸福。
過了5km,居然還沒有到“回心石”,我們原計劃在那吃午餐的。倒是在路邊見到了一個山寨版的,只有一個橄欖球大小,靠在一棵樹邊,上面刻著“回心石”三字,同伴戲稱這個應該叫回心蛋。實在餓了,找到一個平地開始補充能量。上次來感受到很有特色的一點是每隔近500m一處的歇腳點,可以找店家加水,500ml/1元,但這次沒有幾家開。山大MM發現了一只長相酷似狗,但動作卻像是貓的動物,於是一陣猛拍。
仰頭看見華山西峰。華山如削。如同一堵高牆孤獨的立著。
從山門處算起,4個小時後我們到達回心石,華山開始險了。千尺幢·華山論劍千尺幢(多音字,我猜這裡讀chuang),窄、陡、長。如同把北京的胡同垂直了九十度的樣子。我們三人前後相差不到10階台階,但一個人已經在另一個人的頭上了。真切的感受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史書所載的“易守難攻”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行至一半,看見了5K+400的標注。之後是百尺峽。在台階旁邊的鐵柱上居然偶然看見了民國二十年的標注。在華山上,隨處可見游人留名或留句,注明時間的,以民國時期居多。
到北峰。華山最低峰。稍作休息後,過“擦耳崖”繼續上山。其實我覺得華山上大多數地方都能叫“擦耳崖”。找到了上次來忘記了記下的一副對聯,刻在路邊:“天上本無稼穡事莫怪閑臥,世間還多不平山豈能歇鞭”。在一個平台上見“華山論劍”的刻石。這個是上次金庸先生過來時留下的。旺季時和這個石碑合影貌似是要收費的。正巧邊上找到了跟鐵棍,於是比劃著留影一張。想起眾多人物,以及網上的一個段子:
“
江南七怪+馬玉+洪七公+一燈大師+周伯通(教一個弱智兒童)=郭靖大俠
天下第一王重陽(教七個天資不錯的小孩)=全真七子
全真七子<郭靖大俠
這就是王重陽盲目擴招的嚴重後果。
”
哈哈。蒼龍嶺·五雲峰飯店我們走在山脊上向蒼龍嶺進發。太陽西下,將我們的影子投在山崖邊的松樹上,很是有趣,於是我們三在樹上合影一張。過“日月岩”,長相很有個性的一塊巨石。巨石邊一人正在從水窖裡提水,見我們路過,問要住宿麼,30/床鋪·晚。原來是一家酒店,估計是把石頭鑿空了。計劃趕上西峰看日落,於是婉拒。
路上看到兩個刻石,一書“萬方多難此登臨”,刻於民國三十二年春;一書“正義戰勝”,刻於民國卅四年八月十八日。相隔不遠,卻是兩個意義迥異的時段。華山就這麼見證著歷史。
雲大MM有點吃不消了,可能是因為登“大上方”消耗了較多的體力,因此這段路一直走得很吃力。看著她瘦弱的身體背著碩大的登山包,兩步一個台階,一點一點慢慢的向上挪著,讓人甚為感慨。她斷然拒絕了幫她背包的提議,說沒有問題的。實在不忍心,但想到不能剝奪人家自己背包登頂華山的成就感,於是只是在一邊喊著加油。回頭若是看見她倚在柱子上休息的時間稍微久了點,便喊道“還能堅持嗎?”,一會後,總是能聽到遠遠的傳來一句柔柔的“可以”,聲音很輕,卻透著堅韌。稍等片刻後,她總能慢慢的跟上。不知怎的,當時想到的是這樣一個傳言:“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鷹和蝸牛。”意志的力量,有時是超乎想像的。此次華山行收獲不少,領悟到此點便是之一,那句“可以”應該會記得很久。要說她倆也都是挺不容易,女孩子家,有膽量能孤身一人千裡出游。贊下。
日落時,我們在蒼龍嶺上。七彩晚霞萬裡留痕。遠遠望去,好似天與地的分界線。不過後來得知,當時正是日環食,錯過了一剛。看見華山之西的天空上雲分了好幾層,最下一層灰蒙蒙的,空氣污染甚是嚴重。呵呵,這也是老羅說的“滾滾紅塵”了。
天色漸晚,投宿五雲峰飯店。店小二開價100元/床位·晚。因為上次在鎮岳宮住過30元/床位·晚的,還是在旺季。於是砍價,對於砍價這種對心理學、辯論術、博弈論的知識積累要求極高的技術活我是一直不擅長,10min過去了,我砍價不成,倒是說的讓店小二有砍我的衝動了。於是決定留下她倆在大堂休息,我自己上山去找另一家做個對比。畢竟都是學生,能省就省點。天已全黑,用手電。上山路上,見有人下山,原來是之前山腳下碰見過的。他們4人剛從西峰觀日落後下來,說西峰賓館是130元/床位·晚,更黑。兩相比較,於是我再打道回府。他們幾人也是在路上相互認識的,這便是旅途的魅力之一。這時收到山大MM的消息說砍價成功,200/三人間·晚。於是住下。沒有暖氣,找店小二要了個小太陽,沒有熱水,找店小二燒了點,雲大MM湊合著泡了碗方便面,剩下的水給洗腳了。面對匱乏的資源,我們三人都體現出了共享和禮讓的精神,體現出了新世紀大學生的風貌。-.-也許是因為累了,也許是因為登山拋下了閑愁,也許是因為很安靜,那一晚睡的很美。本想邀隔壁屋的人一起早起看日出的,但他們說已看過日落,加之聽說看到日出的概率越是20%,此外天氣又這麼冷,就不去了。登東峰·觀日出5:30起床,收拾完畢,6:10出發。
一扭頭,居然看見了一個大勺子明明白白的掛在空中,大熊星座。山大MM立馬支起三腳架。我嘗試拍了下,不果。沒事,反正這一幕會久久的刻在我的腦海中的,這是印像最深的一次看北鬥七星,即使如果不是第一次的話。沒有大氣污染和光污染,山上繁星滿天。如同古人看到的夜空。想起鄭淵潔的那篇文章:“人類的文明史開始於人類第一次仰望星空時。”
到東峰引鳳亭是7:00。已有朝霞。其實我對能看見日出並不抱太多的希望,而且也並不覺得稀奇,不就是太陽升起麼,把落日的過程逆一下不就可以了。遙見偏南方的觀日峰似乎位置更好,於是沿著懸崖上的鐵鏈挪過去。觀日峰上只有幾位游客,有的已經等了1個多小時了,似乎都對能看見日出不抱希望。
雲大MM累了,問可以坐著等不。讓她握住鐵鏈,我們坐在懸崖的邊上等日出。已近7:45了。因為她是下午的飛機,待會日程很滿,所以也不能等太久,說好10min後還沒出來的話我們就撤。正說著,天邊一道金光閃過,我似乎感覺到了第一縷太陽光直射入我的眼睛,條件反射的跳起來,喊道“太陽”。亮點越來越大,快門的速度都沒趕上它升起的速度。初升的太陽是暖暖的,溫柔的。親眼看到太陽從山頭爬起,到露出整個圓圓的形像,不是特技效果,我看到了它的變化,可謂“噴薄而出”,整個過程不到1min。從沒這麼久直視過這顆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我和周圍的人一起在歡呼感嘆。其中美妙的感覺真的是讓任何語言都為之遜色。當那第一道陽光打在我身上時,當我見識從漫漫長夜到陽光普照的整個過程時,對著朝陽許下心願。我確信我會把這一幕記得一輩子。
至於有多壯麗,很難用語言形容。想到了最喜歡的一首詩,這首詩也是我踐行“行萬裡路”的動力之一,讀起來痛快無比: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這種快感,那些不喜旅行的人是無法理解的。僅僅文字,或者照片,或者視頻又如何可能把一個人的感受如實轉移到另一個身上。自己不經歷,就永遠不能理解的。
再等一下,再多堅持一些,也許事情就會變好,不要太悲觀,太陽每天都會升起。
不虛此行。鷂子翻身·長空棧道鷂子翻身,可惜因為有冰而關閉了,不能去看下棋亭的棋局了。下次吧。
轉而去南峰,路上碰見昨晚遇見的4人,於是同去長空棧道。
陽光照在南峰的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灰色、白色、綠色相映成趣。
幸而長空棧道還是開放的。某人恐高便留下來看行李。本來想依舊不帶任何安全設備的,玩的就是心跳,但管理人員說不帶安全帶不讓過去。問是何時開始實行的,說是2005.9。回頭想下,我上次來大約是2005.7。哈哈,踩上了尾巴。裝備好後,我們5人魚貫而入,¥30/人。因為我來過,所以打頭陣。
長空棧道被稱為是華山第一險,當之無愧。既有能工巧匠的心血,又有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絕壁上硬生生鑿出通道,其實最驚險處是在起始時,本已極窄的山路在一個轉彎後突然消失了,左顧右盼後赫然發現路在腳下,這個是真的在腳下。垂直而下,兩根鐵棍插在兩塊巨石中是為一階。低頭一看,下面便是萬丈深淵,山風就在身後一陣陣吹過。雖說已來過一次,但當時是無知者無畏,硬著頭皮就過去了,這次雖然帶了安全帶,然一見這陣勢,還是有點發怵。咬咬牙,下了,工作人員說安全帶可以承重4t。呵呵,回憶起上次來的時候,恨不得把手焊在鐵鏈上。這個絕對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其實熬過了最初的幾步路,後面的就慢慢的習慣了。垂直下降約10m後開始平移,先是踩著在石壁上鑿出的著腳點上,然後便到了木板。上次還有工作人員在這裡擺著牌子拍照,現在可能是淡季,也沒見人。快走到盡頭時,我們停下來休息。山大MM很好,她正排在我的後面,於是一路幫我拍照,這可是個高風險的活。
其實旅行我一直是喜歡獨行獨往,也很享受一個人感受風景。因為如果和不合口味的人,或人們在一起,會覺得景色都會遜色很多。不過組團也有組團的好,如果是對味的人湊在一起,會覺得快樂會加倍,比如這次。我們幾人此前素不相識,此後估計也不會在現實生活中有交集,只是剛好在同一個時間在同一個地點碰到了,大家相互扶持一起見識壯麗河山。來自上海的小楊兄干脆將安全帶扣在鐵鏈上,坐在了木板上。於是我們紛紛跟進。休息時間,有人自拍,有人短信,有人沉思,有人呼喊,有人發呆。雲大MM可能有些小緊張,一直緊貼著崖壁,恨不得融進去。
此處音響效果奇佳,小楊兄大聲喊道:“我要加工資……”--|||整個山谷都回蕩著“加工資……加工資……加工資……”突然想起《河東獅吼》中的一個橋段,於是衝著群山喊道“對面山上的朋友們,你們好嗎……”“好……好……好……”又想起山呼的典故,於是喊道“萬歲”,果然,從山谷中傳來“萬歲……萬歲……”的回音。
“
春正月,行幸緱氏。(漢武帝)詔曰:朕用事華山,至於中岳,獲駁鹿見夏後啟母石。翌日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鹹聞呼萬歲者三。登禮罔不答。其令祠官加增大室祠,禁勿伐其草木。以下戶三百為之奉邑,名曰崇高,獨給祠,復亡所興。
——《漢書·漢武紀》
”
聽到山谷“萬歲”回音的那一刻,便是帝王級的享受了。一笑。似乎自古以來,強迫別人稱呼自己萬歲的人都速朽了。
當是時,視野範圍內,唯有風景:巨峰、遠山、樹木、懸崖、陽光,仿佛整個華山,整個世界現在就只剩下我們幾個。太陽照在我們身上,暖暖的。我們在這華山絕險處享受著這冬日早晨特有的風景。一時間感慨良多。作為一個沒文化又要裝有文化的人而言,這時能做的唯有引用別人的文字了,當時想到的是蘇子的句子:
“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
贊心態。蘇軾是很了不起的文人。
在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華山絕壁上曬著太陽,想著過去想著未來。天地之間,一切變得簡單了。這種感覺,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以前每次看到這八個字就想猛揍作者,但真的是如此,言不及義,不是我不想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坐著小憩一會後,山大MM勇敢的嘗螃蟹:她干脆躺下了,在這只有30cm的棧道上。我覺得有甚至有可能她是第一個躺在長空棧道上曬太陽的人。後來我回憶起這段,覺得應該俯臥撐紀念一下的。楊兄琢磨著要是能來個引體向上可能會更刺激。
長空棧道的盡頭處是一個平台。我上次來時見到“思過崖”的牌子,但這次沒見了,可能是被令狐少俠一掌拍到山底了。倒是看到一處石頭水缸,上書“神仙洗手水”。很興奮的跑過去准備感受下,結果發現天冷,水缸的水全部凍住了。在冰面上來回摸了摸,好歹算是洗了手了。好在現在的科技,使得相機有了延時自拍的功能,我們將安全帶上的掛鉤相互鎖住合影一張。
因為雲大MM和楊兄都是下午的飛機,算了下時間於是便回撤了,打趣道要是飛機能路過華山時停一下就好了。回去便容易了許多,輕車熟路。當踏上結實的石頭地時,心也踏實了很多。回過頭來想一下,其實主要是開頭那一段嚇人得厲害,只要熬過了那段,心態恢復正常了,後面的路就好走很多。也許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
想起一個段子:
學生:老師,英語好學嗎?
老師:第一冊比較難學,但好好學了之後,第二冊就比較容易了。
學生:那好,我們從容易的開始,先學第二冊吧。
老師:……
五年前過完長空棧道後就對自己說,從此天下再無險境。至少五年後,我還是這麼認為。
留下聯系方式後,我們兵分兩路:雲大MM與楊兄等人先行下山回城趕飛機;我於山大MM前去南峰。在路口,雙手抱拳喝到:“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各位就此別過,我們後會有期。”哈哈,很有江湖的感覺。萍水相逢,同舟共濟,擦身而過。南峰南峰,華山最高峰,回頭遙望,東峰已在腳下。沿路都有未消融的積雪,更顯得雪中松柏的翠綠。
登頂南峰,海拔2154.9m。一到峰頂,頓時被雷住了,轟天雷,外焦裡嫩的那種。峰頂赫然立著一根巨大的男性生殖器,上書四個金色小字:“華夏之根”。太惡俗了,太惡俗了。倒不是我思想保守,只是這個實在不協調。大哥,出來混是要點本錢的,這根柱子制作忒粗糙了吧,柱體還帶分岔的,怎麼看怎麼山寨,醜不是你的錯,但還做這麼大,還立在華山之巔,那就是你的不對了。這個應該也是近幾年才立上去的。妖孽啊。
南峰頂有高程碑,陝西省測繪局施測。看到“測繪”二字便覺親切,便與碑合影一張。已是飯點,便拿出干糧在華山最高處吃午餐。山大MM錄像一段留念。最高峰的景色很好,果然是高度決定視野。放眼四周,群山盡在腳下的感覺很好。如果說登泰山可小天下,登華山至少可以小關中。因為計劃從智取華山道徒步下山,而山大MM計劃去西峰和北峰後索道下山,於是在路口告別。智取華山道下山。一路無言。唯有在路邊偶爾看到一塊石刻,署名是江西某某,漣漪了下。智取華山道就在索道的下方,當然根據前後關系其實應該說索道就修在智取華山道的上方。從北峰腳的指示牌處開始往下爬,第一段便是很險,又是近90度,每階台階半腳長。下到第二個平台時,居然發現前面的路被一根鐵絲攔住,鐵絲下掛著個指示牌:“禁止通行”。悲劇了。接下來的日程全部打亂了:這次沒去西峰,但要現在再從蒼龍嶺上去,時間來不及,要是直接索道下去,又太早。回城的游1是5:00。倒是有另外一條通道通向索道入口,正好見一工作人員出來,問智取華山道可以通行麼,沒想到他居然回答道:“你要走就走唄,路上有冰。”當時我就無語了。
猶豫了一會,決定徒步,畢竟這次來華山都還沒有獨自冒險過。平時一直是個乖孩子,令行禁止,連午夜紅燈都不闖的。但要玩就玩大的。從指示牌底下鑽過,開始一段冒險之旅。小盆友們看到這段請無視,不要模仿,雖然我現在平安的回來了,但這種違反規則的行為還是不值得提倡的。
一路上,抬頭就可以看見纜車。我對纜車並沒太大好感,一是因為它剝奪了登山的快樂,一是多少有點恐懼,被掛在半空中終究不是太好的感覺,特別是對於希望一切情況都在自己掌握中的我而言。
倍加小心。工作人員說“路上有冰”,是帶有恐嚇意味的。智取華山道比上山路險得多,隔很遠才有一個休息平台。極常見的一個場景是,走著走著遠遠一看發現路沒了,走近一看,90度下去了。路上有冰更是可怕,尤其是並不是每一段路都有鐵鏈可以握。我很擔心走到中途發現前面實在無法通行只能打道回府,這個就悲劇大了。
路上最險的一段是山坡上的冰塊滑下,堆積在2m來寬的山路上,將其完全堵住。我不得不從冰上過去,路的一邊是陡坡,另一邊是小懸崖,且都沒有護欄。稍有不慎,就萬劫不復了。既然上面立著牌子,這條路估計不會再有游人走了,估計等我再被發現就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而且,我甚至可以會有一則小新聞出現在報紙警鐘長鳴那一欄。深呼吸後小心翼翼的手腳並用,每一步都異常小心,這次是真的爬山了,不只用上了雙腳、雙手,連雙膝都用上了,可惜沒有王道,還好沒有王道。因為身體扭曲了下,口袋中的脈動落出來,翻滾而下,摔在10多m開外處。一陣後怕,若不小心,摔下去的就不止是瓶子了。在此還得懺悔下,我不是故意亂扔的。此後,還有幾段路是完全被冰封了,都是采用下蹲式壓低重心手腳並用,回想一下,這裡我似乎不知覺的運用了仿生學的知識,模仿的是鴨子。順便問一下,你知道為什麼鴨子的腿那麼短麼,……思考……思考……思考……,哈哈,那是因為如果它不會彎腿,這樣如果腿長的話,下蛋時蛋就會被摔破。一滴汗。
下山了約50min,突然前面路口冒出了個人頭,嚇我一大跳。本來一路上我是默認為沒有人的,除了我。我覺得不會再有人發神經在這個天氣狀況下涉險的。定睛一看,還是洋人,兩個。那人一看我的校名服,樂了,說咱倆一個學校的。哈哈,又見校友了,還是在千裡之遙。其實我不大喜歡穿校名服招搖的,太過高調不是我的風格。只是這半年來根本沒機會也沒心情買新衣服,只能勉為其難的挑這件出門了。他說他們也走了約50min,這樣相當於我們是在路的中點碰頭了。很巧合,很高興,而且我也心安了好多,至少說明半路折返的悲劇不會上演了。而且他們說他們走過的那段路very clean.於是我歡樂的繼續下行。
路上極為壯觀的景像莫過於結冰的流水。而在一個路口轉彎後,我偶然一抬頭,立刻被眼前景色震驚到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古人把該說的都說了,我們只用zz就好了。這道銀河,是被凍住的。從山頂到山腳,整條瀑布都被凍住了。這種壯美,無與倫比,仿佛是<The day after tomorrow>的華山版。還是百思不得其解,流水是怎麼凍住的。下有潭,自然也是結冰了。冰天雪地之謂。走過後,扭頭看,冰瀑布猶如一道絲帶飄在懸崖間。一時靈感來襲,想起包裡最後剩下的一瓶營養快線。於是利用視覺錯覺拍了一幅廣告圖。
出山口果然立著一塊牌子,上書:“道路封閉,禁止通行”。哈哈,這次有驚無險的犯規了一次。獨自一人享受空谷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提心吊膽如履薄冰的感覺很是難忘。抬頭45度仰望華山頂,想著自己一個人徒步上下,很有成就感。累倒不是太累,看來過去三個月每天晚上一小時的跳繩或跳操還是很有作用的;嚇倒是嚇到了一下,看來我還的加強心理素質的建設。在山腳腳踏實地,如釋重負。下山坐出山大巴到東山門轉游1,¥10。短信山大MM沒有回復,估計還在山上。想到自己徒步下來還走在前面,繼續小驕傲一下。游1五點開,四點多時等到了山大MM。一並回西安。這時小三、小六、彭已到了。約好在回坊碰頭。
第二次登華山,收獲依舊很多。走了不是一般人走的路,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風景。很好。在華山之巔,太陽初升之時許下心願。願一切安好。
草於西安湘子門國際青年旅舍·西安鹹陽機場·武漢十裡鋪
提交於北京炮局工廠國際青年旅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