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吳哥之洞裡薩湖-Senteurs d’ Angkor Workshop由於今天中午即將乘坐大巴返回金邊,所以只有上午半天的時間可以最後好好看看暹粒。第一站自然而然就是昨天落下的洞裡薩湖了(Tonle Sap Lake)。第一站:洞裡薩湖我們依舊是乘坐Rady的TukTuk去的洞裡薩湖,車程大概40分鐘。快到洞裡薩湖的時候,路旁的稻田深深吸引了我們的眼球。與前幾天所見的都是收割完畢的淺顏色的稻田不同的是,這裡的稻田還是綠油油的,其間還有不少的白鷺在翩翩起舞,多麼自然和諧的一副畫卷呀。養眼之後,就進入了洞裡薩湖的岸上居民居住區。這些人原本都是住在船上的,只是近期逐漸上岸了。可以看得出來,這裡居民的生活明顯要弱於前幾天所見的其他地方。購買了門票(15美元/人),我們三人(司機免票)等於包租了一艘小船(也可湊成10人左右乘坐大船,10美元/人)出港,開始了另一番風味的洞裡薩湖之游。洞裡薩湖,也稱“金邊湖”,意為“巨大的淡水湖”或“大湖”。湖如其名,它確實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更是柬埔寨人民的“生命之湖”。據說,“干季(12月-4月)湖水的平均深度約為1米,面積約為2700平方公裡;而雨季因湄公河回流,水深可達9米,面積則擴展至16000平方公裡”。看見洞裡薩湖,你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國內的鄱陽湖或者八百裡水泊梁山或者白洋澱等,只是這裡沒有蘆葦,只有森林。水深時,船上人家會劃著小艇深入林裡捕捉野味。目前仍有不少人住在湖上,既有柬埔寨人,也有不少越南人和其他國家的穆斯林。他們也被統稱為“浮村人家”,有點類似當年廣州的“疍人”。柬埔寨人的船屋大都保留“本色”,而越南人的船屋則都會進行“打扮”。由於我們來得較早,太陽的光線還相當溫柔,你能夠清晰地看見陽光努力穿透雲層的阻擋所迸發出的光線。此外,陽光投射在湖面上通過折射原理所形成的波光粼粼之景也是相當美麗,這也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彌補了昨日未能觀看落日的遺憾。越往外走,湖面變得愈來愈寬闊,人的心情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好。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就到達了此次之行的“中點站”。它實際上是一個大型的“水上餐廳+水上商店”,游人既可在此小憩片刻,登高望遠,欣賞美景,也可在此品嘗新鮮的各式河鮮或者購買一些特色紀念品等。當然,這裡也是拍照的好場所……往回走的時候,居住兩旁的浮村人家也已開始一天的生活和勞作了。一路看來,這裡實際上也是一個完整的生活圈,有水上學校、水上超市、水上郵局,還有水上教堂……第二站:Senteurs d’ Angkor WorkshopSenteurs d’Angkor Workshop,是暹粒當地一家很有特色的工坊,物品涵蓋了護膚品、精油、蠟燭、燭台、香皂、清涼油、咖啡、胡椒粉等調味品、茶具等。來這裡,不僅出乎了諸位看官的意外,實際上原本也並不在山人的計劃之內。只是機緣巧合,我們每天晚上在Old Market吃飯後都會到“藍南瓜”(暹粒非常有名的面包房)隔壁的小店看看本地工藝品,其中就有這家店的物品(我們居住的酒店和機場免稅店也有他家的產品)。每次都讓我們流連忘返,加之它的工廠店也是旗艦店就在我們酒店旁邊,所以決定離開暹粒之前一定去現場好好看看(也可免費參觀)。工坊不大,一棟小樓加上院落,有點類似國內的“前店後廠”。只不過他們的商品擺放在一樓,“現場制作”在二樓,相關的制作工序則環繞著這棟小樓依次展開。一圈走下來,可以看得出來這裡的工人很享受工作,他們使用的也都是“真材實料”的原材料,而不像國內瘋狂使用各種化學制劑,這也是山人喜愛它的主要原因。此外,唯有這裡可以享受9折優惠。於是乎,順手購買“土特產”回去饋贈親友也就成了水到渠成之舉了。……帶著上千張美麗的照片,帶著無數美好的體驗,依依不舍告別我們可愛的司機Rady,七天(含兩天飛行)的柬埔寨之行就這樣在緊湊、快樂、寧靜、驚嘆、收獲中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洞裡薩湖1)

(洞裡薩湖2)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