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畔】摩梭人家最體面的東西

作者: 老楊yjr

導讀摩梭人家最體面的東西 蘇拉帶我們走進了摩梭人的家。那兒已經有了另外一個旅游團的游客,加上我們,屋子裡就顯得有些兒擁擠了。在那兒,一個青年男子把家裡當家的的母親介紹給了游客,那就是祖母。瀘沽湖畔居住的摩梭人,至今保留著“男不婚,女不嫁”的“阿夏”走婚習俗。男女成年後,男方晚上到女方家訪宿。彼此互稱“阿夏”,意為“親密的伴侶”。在摩梭人 ...

摩梭人家最體面的東西

蘇拉帶我們走進了摩梭人的家。那兒已經有了另外一個旅游團的游客,加上我們,屋子裡就顯得有些兒擁擠了。在那兒,一個青年男子把家裡當家的的母親介紹給了游客,那就是祖母。瀘沽湖畔居住的摩梭人,至今保留著“男不婚,女不嫁”的“阿夏”走婚習俗。男女成年後,男方晚上到女方家訪宿。彼此互稱“阿夏”,意為“親密的伴侶”。在摩梭人的家裡,由女性作為一家的主宰並崇拜女神。摩梭人的母權制家庭遺風,是當今世界罕有的“女兒國”,又被稱為“母系社會的活化石”。趁著還沒有開飯之機,我們參觀起小院來,這是個四合院,低矮的雙門通向院裡。四面的房屋新舊各異,看得出是分別建於各個時期。正面的房屋已經很破舊了,主人說那是堆雜物的,不要拍。於是,我拍了建於去年的新屋。雨越下越大。在屋沿的一個角落處,發現了堆碼著的兩整條肥豬。小樓的走廊邊也橫放著一整條肥豬。摩梭人稱之為豬膘肉。摩梭家的舅舅告訴我們,肥豬殺了後,抽去骨,用各種藥草和鹽堆碼在那兒,想吃時割下來,堆碼的時間越長越好。圖片上堆在下面的豬膘豬已經八年,上面的也有三年了。廚房裡的梁上還掛著很多很多的豬肉,主要用來接待游客。屋裡的火坑上架著鐵網,烤著雞和土豆。祖母看上去上了點年紀,十分樸實,看見我們只是笑,沒有言語。舅舅告訴我們,祖母至今也說不來漢話,也聽不懂漢話,所以只笑不說話。舅舅是個小伙子,爽快,喝酒時總要照摩梭人的習俗唱歌敬酒。摩梭人家的酒是米酒,有甜味,不易醉。然而,摩梭人引以自豪的著名的美食“豬膘肉”實在不敢恭維。那“豬膘肉”確實很肥很肥,挑一塊朝燈光處看,能夠看透亮光。放進嘴裡,還沒有嚼,那肥油兒就滿了嘴,直往嘴角邊兒往外冒湧,一塊“豬膘肉”下肚,就不敢吃第二塊了。看看那堆在牆角的“豬膘肉”,你有那讒味,卻沒有那油勁。摩梭人告訴我,當地的飲水特別硬,不吃“豬膘肉”不行,隔天不吃,那讒的直流口水。在祖母的屋子裡,我們看見屋柱上掛著一串七八個像皮球的東西,主人告訴我們,那是豬尿包,洗淨後掛在祖母房裡,表示主人家一年殺了多少肥豬。看來,摩梭人家最體面的東西就是豬膘肉和豬尿包了。





(摩梭人家)



(摩梭人家)



(摩梭人家)



(摩梭人家)



(摩梭人家)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