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誰都知道去內蒙古要跳在八九月份,草綠日暖的大好季節,可沒辦法工作就是工作,安排你什麼時候去做,你就別無選擇,至於看風景那都是隨緣的事情了,有機會呢就可以順便欣賞一下,沒有機會你也就只好日夜加班了。 我正好由於工作的緣故,十一月份來到了內蒙,已經有了心理准備,草原是不用再做夢了,可呼和浩特的灰蒙蒙天氣,空氣的污染程度還是超乎我的想像,後來我得知“呼和浩特”在蒙語中是“青色的城”的意思,看起來不知道是由於我來的季節看起來不知道是由於我來的季節不對,還是真得已經名不副實了。
在呼和浩特逗留的日子很無聊,這邊的人是相當的愛喝酒,甚至早餐的時候也要喝酒,稱之為“硬早點”,我甚至感覺到城市上空彌漫著一股酒氣,這對於我這個酒量實在不堪的人來說著實是一種折磨。這邊的節奏很慢,很有生活氣息,但卻缺少了一種文化氣氛,頗具特色的就是民歌,是我本人比較喜歡的那種,到了這裡我也就不感覺到騰格爾唱得有那麼好了,因為在好一點的酒吧中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歌手比比皆是,他們差的也許就是運氣。說到這裡,禁不住回看自己和這個社會,這樣的事情真是司空見慣了,機遇對每個人來說真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我們通常歸之為“命好”,不過積極一點地說,我們還是要多努力,再用一遍那句俗語“機會垂青有准備的人”,希望我能說服自己相信它。再有就是蒙古刀,也是內蒙有特點的物件,我本人也相當喜愛,禁不住多買了幾把,後來返程的時候還在上火車的時候頗費周折,好不容易才帶回北京。呼和浩特沒有給我留下太深的印像,就感覺又是一個人們悠哉游哉,酒色歌舞的安樂小城,幸好沒過多久,我們開始了阿拉善盟之行,讓我感觸頗深。
阿拉善盟土地面積27萬平方公裡,總人口20萬左右,地貌主要以戈壁、沙漠及鹽湖為主。從呼和浩特過去竟然要做十幾個小時的火車,不僅讓我感嘆內蒙的遼闊與人煙稀少。阿拉善盟共包括三個旗阿左旗、阿右旗和額濟納旗(盟相當於地級市,旗相當於縣),後來讓我沒有想到的是走完這三個“縣城”居然花費了好幾天的時間。這三個旗中阿左旗和阿右旗的風景都比較一般,最好的當屬額濟納旗,有著名的胡楊林、黑城和號稱世界之謎的千年沒有腐爛的怪樹林。這邊的民風和呼和浩特比較起來更加淳樸,不知道是件好事情還是壞事情,也許不能只用簡單的好與壞來評價,民風淳樸換來的是經濟落後,而經濟發達又伴隨的是紙醉金迷,我們無從評述孰對孰錯,也許還是要相信鄧爺爺他老人家的“黑白貓理論”。這邊的牧民沒有我想像中的富裕,由於環境的惡劣,過度的放牧,草原已經大面積沙漠化,換來的只能是惡性循環。走訪牧民是相當的困難,因為他們住得很分散,你拜訪完一家取下一家的時候,就要五六個小時的車程,車子還經常陷在沙漠中,當時覺得很辛苦,現在想想也是一種人生經歷。牧民都是相當的可愛,他們很好客,看見我們都會憨憨的笑,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招待我們,村長一般都是帶我們去村裡最富的人家,他會殺一只羊,煮了給我們吃。煮好後,怎麼切、把哪一部分給哪位客人都是有一定的規矩,那羊肉真是香極了,原汁原味又是原生態的。不過可怕的是吃羊尾巴,要用刀子將羊尾鏇成細細的長條,用左手托起,右手握住一端,然後用嘴吸進去,由於羊尾巴都是脂肪所以不會噎住的。而且羊尾巴都是給尊貴的客人吃的,到我和同事這裡卻變成了艱難的任務,可不接受又很傷感情,還是我的同事勇挑重擔,一咬牙吸了進去,還跟我說味道不錯,我猶豫再三,還是無法戰勝內心對這油乎乎的東西的恐懼,還是婉拒了。
在額濟納旗,我看到了黑城遺址,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剩下的只是被沙漠掩蓋的、殘損的塔尖。據記載,當年座古城堡異常繁華、富有,全城共有18座寶塔,每座塔裡面都埋有無法計量的金銀財寶。然而,一隊英國的所謂的考古學家來到這裡,知道了這個秘密,就聯合了軍隊對這座城堡進行了慘絕人寰的洗劫,18座寶塔的寶藏被搶走了,他們還放火焚燒了這座古城,並進行了屠城。當時的情景我不得而知,而心中的怒火卻難以壓抑,看來我的血還是熱的,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的血是熱的,還能記住那些國恥家恨,現在的小孩子們很讓我擔心,他們似乎已經對這一段段歷史早已忘記,或者說是那冷漠的態度讓我心痛,不是說我們該活在仇恨和記憶中,而是說我們怎麼能正視、直面,怎麼能去轉化成動力,我想起了魯迅那篇《為了忘卻的紀念》。
額濟納旗另一震撼我的景致就是號稱“千年之謎”的怪樹林,走進裡面,滿處是或倒伏或站立的樹木,或者准確的說已經不能稱之為樹木了。因為它們實際上已經枯死了上千年,但卻始終沒有腐爛,雖然當初的枝繁葉茂已經不見,但它們卻依然堅持著、站立著,就是不肯煙消雲散。樹的形狀各異,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我注視著、撫摸著它們。這片怪樹林是在沙漠的中心,而且極少降雨,我懷疑這是不是它沒有腐爛的原因,可是歷經千年這又怎麼可能,或許我本就不該這麼理性,在這空曠的沙漠、在這世間的奇觀面前,我更多的是對人生的感悟,世間又能有多少事情能像這片樹林,堅持千年不變,是愛情還是友情,抑或又是人心,我想在這浮躁、喧囂的俗世紅塵,沒有人敢拍胸脯說這句話。是啊,也許只有在這沙漠、在這淨土它才能千年不變,如果把它放進大千世界、燈紅酒綠中,怕是又會是另一番境況。我們不能保證,但我想我們可以努力,去活在當下,去珍惜擁有,去直面著人性的最內層。
一路上走來,我對內蒙的了解是支離破碎的,也很片面,畢竟我知道過了這一個盟,但一葉落而知秋涼。在阿拉善盟,我基本上看不到什麼草原的影子,倒是成片的沙漠給了我另一種感受,非常蒼涼或者說是悲涼,不合理的放牧、人為的破壞,草原漸漸被沙漠所侵蝕,我們生活的環境也越來越惡劣,這一點我倒是很有感受,據說這裡就是北京沙塵暴的起源地,一路上少了綠色植物的阻擋,沙塵可以長驅直入直達北京,人們正在接受他們自己給自己的懲罰。現在人們正在采取各種措施來進行補救,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但做總比不做好,總比繼續縱容好。
生活中,好多時候也都是這樣,有些人、有些事,擁有的時候沒有好好去珍惜,或者說把關愛當成一種去忽視它的特權,殊不知任何東西都是有限度的,當你欲壑難填地去索取,它總會枯竭,更可怕的是你會受到他主動或者被動的報復,這個時候再去想要補救,會不會太晚?何不在當你要做什麼之前,拷問一下自己是否已經想到了後果,是否有勇氣去面對這一切,不要等到傷痕累累再去縫合,怕只怕身上或心上都有難以抹平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