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寧波—普陀山—蘇州(周莊)8日游經驗
【始發:濟南】
第一天:選擇下午5點到晚上8點左右的火車,根據列車時刻的不同,大約第二天上午最晚到中午就能到達杭州。
第二天:到達杭州火車站,出站不遠便能看到兩個公交站牌,前後錯開五米左右,走到後面的站牌坐K7(2元/人)到“新新飯店”轉27(1元/人)到終點站“龍井村”,下車後順著路往前走,右手邊打眼就能看見一個古香古色的建築——“龍井茶室”。繼續往前進入龍井村,村裡很富裕,家家戶戶房屋建的都不錯,與園林化的城市配合的很協調,村民家裡都有散茶賣,但是如果不事先開口詢問的話她們一般不會搭話,不買他們也不會勉強。沿著小村大約走10分鐘就可以到九溪,如果買杭州地圖的話就能看到九溪不只是一處景點,而是彎彎曲曲的一段山路,沿途串聯著幾處景點,其間還有小溪潺潺的流淌著,綠樹叢因,風景優美,山路使用的是類似鵝卵石的石子鋪成的,山路凹凹凸凸,低窪的地方有溪水流過,要踩著幾塊大石頭跳過去,所以女生盡量不要穿高跟鞋。據當地人介紹如果要步行走過九溪的話需要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九溪十八澗大約在路程的中間地段,也要走半個小時左右,九溪的盡頭有公交站點,逛完九溪可以坐808路到六和塔。我們到龍井村的時候雖然只不過下午四點左右,但山林裡樹木茂密,光線開始變暗,據說天黑以後,山上還有野獸比如狼、野貓等出沒,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只看了九溪十八澗的第一個景點,離入口處也就5分鐘的路,然後打車30塊錢到六和塔。途中經過兩個村,據說這兩個村的藕粉和珍珠分別都是最正宗的,為了保證品質,銷售點都是村委會直接設立的,村民不可以隨便銷售,因為我們拿的行李比較多,就沒有買什麼特產。
20分鐘左右到了六和塔,前面有一排商鋪,東西是比較貴的,我們買的糕點散裝的也要15元/斤,而後來到蘇州的時候才10元/斤。六和塔的公園面積比較小,以塔為主,沒大有什麼別的景點,門票20/人,登塔的話要多交10元。按規定下午五點半之前清空塔上的游客,所以去的話要早一點,我們到的時候接近五點時間上還來得及,但塔上光線已經比較暗了,主要通道口都已經亮起了燈,塔上好像除了我們還有另外一伙人,但不知道相隔了多少層,只是隱約聽到聲響,我們爬到六層,樓梯越來越陡,光線也越來越昏暗,我們打算不再往上爬了,於是轉到前面,從窗子裡往外俯瞰,錢江大橋的壯觀景像一覽無余,我們拍了幾張照片留念,然後在塔下也找了幾處比較好的地方留影,整個景點用了大約半個小時。
從六和塔出來,往東經過一個小空場,沿著江面有一條開闊地馬路,穿過馬路走到路對面再往東大約100米有個站牌,這個位置人流量比較少,車輛速度飛快,過馬路的時間也就十秒左右,所以指示燈一亮要趕緊過去。站點車輛的選擇不多,好多標著但節假日才開行,當時我們還真不知道怎麼坐車回去,只是知道“鼓樓”在杭州比較繁華的地段,於是我們先選擇308路(2元/人)到“鼓樓”站下車。鼓樓站下來以後是個很大的路口,具體方向我們已經分辨不清楚了,只是看到好多人都要過馬路,我們便跟在他們後面,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對的,過了路口進入一條不是很寬闊的小道,也就十來米的距離就能看到右手邊有一條好像叫什麼南宋御街的美食街,兩側是店鋪,路中間是一排古香古色的亭子,每個亭子下面中間放一個長桌,兩邊是兩排長凳,有些古代驛站的感覺。看到兩側的美食我們眼花繚亂、直流口水,但是真要選的話還真不知道吃什麼好,最後我們選了一份很漂亮的炒米飯(5元/份),一杯珍珠水果羹(5元/份),兩杯魚丸(5元/份)和一碗蝦餅(10元/份),共30元。很漂亮的美食但吃起來讓我們大跌眼鏡:米飯的米粒生硬,感覺也就半熟就拿來炒飯,不好消化,本來買了兩份,一份沒有動筷子的退了回去換了杯水果羹,本來以為是熱的,結果很涼,放了點類似有些果凍裡面的那種半透明的豆豆,還有兩個小西紅柿,都已經泡的沒滋沒味的了,湯汁也沒有什麼味道,早知道還不如買飲料;蝦餅一開始經過的時候,老板吆喝著說裡面都有大大的蝦仁,我覺得有些誇張笑了笑,那個老板還說笑什麼呀,很好吃的可以嘗一嘗,結果裡面不但沒有蝦仁,就連那種人造蟹棒之類的東西都沒有,除了胡蘿蔔有點淡紅像蝦的顏色,直接就是一個蔬菜餅;至於魚丸更讓人失望,農貿市場那種麻袋裝的3塊5一斤的劣質魚丸,清湯加了點小香蔥沫,一杯3個還要5塊錢,不得不佩服當年趙麗蓉老師演的那個報菜價的小品太有才了……吃著碗裡的飯,看著兩旁的肉串、鴕鳥肉,還有改了名字的炒面條,也沒有什麼食欲了。
吃完飯從美食街的另一頭出來,便是河坊街和高銀街,沿著高銀街可以到吳山廣場。由於季節是冬天,所以除了小吃街,其余的地方都比較冷清。(吳山廣場公交站點坐K25到湖濱轉K7岳廟下車回酒店)
第三天:在肯德基吃完早飯,出門便是公交站牌,坐K7到終點站靈隱寺,靈隱寺進山門票45元,永福寺、韜光寺等免費,如果想進靈隱寺燒香還需另外30元買票,韜光寺在一個小山頂上,我們沒有上去,於是轉回來去了永福寺,永福寺與靈隱寺相比游客很少顯得格外幽靜,綠樹環繞,我們去的時候有幾只小松鼠在樹上歡快的跳來跳去,還有一只不知道從哪裡弄了些紅色的彩帶,叼在嘴裡爬上爬下擺動著,非常可愛,一派祥和的景像。寺院走廊有佛教覺悟人生的講解,讀了以後感覺像清泉一樣撫慰著焦躁的心理,讓人有一種洗滌心靈的感覺,返璞歸真而又輕松愜意。相比來說靈隱寺的規格,是嚴格按照佛教寺廟的規格建築,香火旺盛,人流不斷。
靈隱寺出來K7原路返回,湖濱站下車。本來考慮那邊應該比較繁華,飯店的選擇可以多一點,往東穿過馬路進了一條小巷,賣衣服的不少可是找不到合適的飯店,於是我們臨時改主意打車到高銀街,畢竟那邊飯店比較多。司機很好,我們上車順便向他打聽火車票代售點,經過的時候他便停下了車,說高銀街不遠了,買完票走過去就行。很順利的買好到寧波的票,然後去找銀街,路上無意中竟然看到“新豐小吃”,因為頭天晚上我們搜尋杭州美食的時候見到過這個名字,但是一看地址,我們畢竟對杭州路段不熟,也不好找,沒想到竟然意外碰上了!小店的生意很火,好多人在裡面站著等座位,東西也很實惠,我們倆要了一籠蝦肉包(6塊錢),一碗蝦肉餛飩(4塊錢),還有一碗粉條(2塊5),總共12.5元,量很足,吃的飽飽的。南方的飲食習慣比北方清淡的多,即便是餛飩也是清湯,不像北方的餛飩,各種調料、香菜、蔥加在一起,遠遠地就能聞見香味,倒是桌上擺著醋和辣椒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添加,總起來也還是蠻不錯的。雖然不是很豐盛,但12塊5的價錢比起頭天晚上那個什麼美食街上,我們露天吃的那頓30塊錢的涼飯不知道要強多少倍。
吃完飯,順著大道往西走,快到西湖的時候,看到一個路口邊上也有一家“新豐小吃”,生意也是蠻不錯的。午後的西湖有好多吹拉彈唱的、下棋的,還有游玩漫步的,很是愜意。往北順著西湖邊轉半圈,基本上斷橋、楊公堤、花港觀魚、雷峰塔等景點基本都能逛到,三潭印月是要坐船過去的,船票記得是45元每人(包括三潭印月門票20元),雷峰塔據說也不便宜,但是塔裡面已經是現代化電梯了,我們對這兩個景點不感興趣,沒有進。
在雷峰塔院外簡略的拍了幾張照片留念,然後坐公交回市區,一個同窗好友在杭州工作,晚上招待我們,定在高銀街的“小紹欣”,由於地域的差異,我們覺得東西“算不上特別好吃”但也“不難吃”,但從人流量上看生意還是蠻好的,主營紹興菜,兼營杭幫菜。這次旅游很感謝他,在我們來杭州的最後一個晚上,在高銀街的特色餐館裡聚會,給我們杭州的旅行畫上一個完滿的句號。
第四天:完成杭州行程,一早坐公交K7到火車站(杭州一般說火車站就是城站火車站而不是火車東站)去寧波。
【杭州旅行心得】
杭州人很熱情,所以不要擔心找不到路、找不到旅店,路上隨便問個行人,只要他們知道就會熱情的幫你解答,事實證明並不是個例,我們從一下火車找站牌、找酒店,她們聽到我們用外地口音對話,我們還沒有開口問她們,他們卻已經熱情的搭話問我們要到哪裡,應該怎麼坐車怎麼倒車,得知我們是來旅游的,還建議按照什麼順序游覽等等,事實上我們的游覽景點和順序都是到了杭州在一個熱心大姐的建議下臨時決定的,比起我們預先定好的線路要充實的多。最值得一提的是一個大媽見我們一早從酒店出來而且是外地口音,然後搭話問我們要去哪裡吃飯,我們說去肯德基,我們也事先知道肯德基的位置,然後她跟我們邊說邊走,一般這個年齡段的大媽都喜歡搭話我們也就沒在意,走到酒店不遠的路口,她停下來指了一下旁邊的地下通道,說過從地下通道過馬路往前走就是,然後就回去了。我和老公相互看看,很是驚訝,或許平時不會在意,但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卻格外的感動,通過這次旅游我們對杭州人印像非常好。
杭州飲食也很方便,各個價位的都有,至於喜歡還是不喜歡因人而異的,畢竟地域差別飲食風格不同,除了那個什麼美食街的劣質美食,到現在想想也還是不能接受。
交通方面杭州車輛速度都比較快,交通很有秩序,而且我們在杭州游覽的時候,明顯感到道路上車輛都普遍比我們去過的別的城市高檔,也比較新,十萬以下的車基本上見不到。這令老公咂舌,感慨杭州人是不是都很有錢,以至於杭州的公交車次濟南比少,就連站點也沒有幾個等車的,除了高峰有部分車輛有人站著還不擁擠,基本上都有座。
早上八點半的火車延遲到九點才到,到寧波的時候有些晚點,因為布丁酒店的網站對於線路指南做的比較好,比如怎麼從各個汽車站、火車站坐公交到達酒店介紹很詳細,而且在酒店主要設置在交通便利的位置,對於住宿、旅游比較方便,幾個城市也都有連鎖店而且好多都在搞促銷,所以我們一路上除了普陀山外,都是預定的這個酒店。從火車站打車10元起步價到酒店,中午往北在附近找了一個寧海風味餐館,兩個菜一瓶啤酒加主食五十多塊錢,交錢的時候免零頭。
吃過午飯在大卿橋站坐K512到天一閣,之前在電視上看到過天一閣,據說裡面藏書很多,主人曾經滿腹經綸,在朝為官,但是到了景點以後不免有些失望,天一閣是在一個小巷道裡,房屋很舊,南面是一潭死水,有環衛人員從裡面打水打掃衛生。與別的古代建築不同,天一閣估計已經很多年沒有進行翻新,從外面看斑駁脫落,給人的感覺不是很好,門票要30元,老公有軍官證可以免費,我決定不進去,讓他一個人進去拍照。事實證明沒花錢進去是對的,裡面的書大都是縣志,還有些別的古書沒什麼意思,除此之外就是賣現代書的攤子。天一閣的東面是一排破舊的小商店延伸到月湖,月湖也算是寧波的景點,可是比起想像中的月湖還是很失望的,但是月湖很上鏡,用手機簡單的拍了幾個角度效果還不錯,只是不能從整體上去看。同樣,寧波的高樓大廈也很上鏡,天一閣在電視上也很漂亮……這是我們來寧波的感受。
沿著月湖往北,走到一條主干道,第一印像是衛生程度不如濟南的道路,於是我們很慶幸把行程給改了,因為本來打算在寧波待兩天的。時間大概下午三點半到四點鐘的樣子,於是我們打算去天一廣場買普陀山上的食品,據說山上東西比較貴。
天一廣場站下車,經過兩個大型百貨商店但不賣食品,繼續往前好像是樂購超市,熟食、方便面、蛋糕都買了一些,熟食可能因為南北地域差異,是甜玉米+肉餡的,我們覺得不是很好吃。從超市出來,天漸漸黑下來,天一廣場的內圈開始燈火通明,很漂亮!這裡反而是我們覺得寧波比較漂亮的地方,天一廣場內圈無論是特色菜館還是中、西式快餐店都很多,各個價位的都有,我們轉了一圈決定去“好味當”一個中式快餐店,38元兩個人(一個老鴨湯、一份涼拌金針、一份紅燒魚、一份土豆雞塊、一份冬瓜火腿還有一瓶啤酒和米飯),吃的很舒服,第一感覺就是太實惠了~!
第五天:昨天晚上回酒店的時候才發現酒店隔壁竟然也是一家中式快餐店,叫“華必和”,於是我們決定早餐就在這裡解決,也是超級實惠,8元兩個人(煎蛋1.5元,肉包1元,香菇粥2.5元,紅棗銀耳湯2元,半個鴨蛋和一份泡菜1元),分量很足,吃飯的大部分是大學生和年輕人,好像也住在布丁酒店。
在網上查旅游攻略的時候說去普陀山的車船聯票要在寧波港客運中心買,客運中心在寧波汽車北站“路對面”;百度公交線路搜索結果是乘坐K19終點站步行370米就能到——事實是K19倒數第二站就應該下來再向當地人打聽“寧波港客運中心” 說不定步行370米就可以到,而所謂的“路對面”相隔了一裡多地,一個路口往北250米,一個路口往南200米,兩個路口錯開大概150米(感覺寫那個旅游攻略的人太不負責了)。。。
車船聯票是從寧波港客運中心有免費班車送到大榭碼頭,轉快艇1個小時直接到普陀山,網上還有從汽車北站坐到沈家門轉公交到碼頭再坐船的線路,但是根據我們的實際經驗,在外邊中間環節還是能省一個算一個。寧波港客運中心也很令人失望,我們去的時候老房子大門緊閉,像是小縣城那種廢棄的舊火車站,一個牌子上提示往東100米,然後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門頭上掛著客運中心的牌子。由於是1月份旅游淡季,班車不是每小時一輛,我們是9點鐘到的,要到10:20才有一班車到大榭碼頭,一聽要等一個多小時,有些猶豫,這時正好有一幫內蒙的朋友和兩個五台山的尼姑過來,看著大家都要等一個多小時,也就索性買了票(75元/人)。內蒙的朋友都特別虔誠,接下來的時間都在給兩個師傅遞水果點心、遞熱水,留電話號碼,很是熱情,我在一旁聽著,好像年紀大的師傅是五台山一個庵裡的負責人,看著她們說話,很悠閑的一個多小時就過去了。免費的班車是比較破舊或許已經報廢的那種公共汽車,上車的時候又多了一個和尚和另外一個人,我們坐在最後排,不知道是誰在清唱“南麼觀世音菩薩”,漸漸地前面的人都唱起來,破車飛奔著伴隨著大家的清唱,心裡卻一點都不擔心安全問題,都是那麼虔誠的人即使再破的車就算車輪掉下來大家也會受到菩薩保佑的~道路不平的時候我們兩個被噗噗的顛起來,屁股都離了座位,不覺想起大一第一次從外地回家,到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只有末班公交,那時我們那裡有段道路被貨車壓的坑坑窪窪的,司機為了趕時間,於是不顧道路的顛簸飛奔著,我和行李都被不時的顛了起來,現在回想起來倒是很有趣,我和老公像小孩子坐轎子似的興奮,擠來擠去,看著窗外感覺很是不錯^^
一個小時多一點便到了大榭碼頭,感覺買車船聯票還是對的,否則寧波市裡到大榭中途那麼遠那麼偏都不曉得怎麼坐車,下車後不用等就可以直接上船。寧波的海出乎意料是黃的,像是黃泥漿,比起來青島的海要清澈的多、藍的多,更符合我們想像中的大海。快艇有些顛簸,但還是能接受的,大約一點多的時候到達普陀山,普陀山淡季票價是140元(旺季160),5元的光盤可以不要,山上有民宿,但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還是提前預定了正規的酒店,很多攻略中都提到“竹香居”,於是我也選擇了這個酒店,但不抱很大的希望,因為是在景點內住宿200元每天已經夠便宜的了,所以也不想像太高的標准,結果我們出乎意料,我們到的時候正好下雨,離預定房間結束的時間還有半個小時,時間很緊,於是打電話到他們前台說一聲,她們說出門就有接站的,我們也沒想著能碰上,結果一出門,竟然幾米遠處就有一個舉著“竹香居”牌子接站的正對著我們。他們的車是隨時接送的,也就2分鐘車就轉了回來,類似於中檔商務車,讓人打眼一看,感覺上就比較滿意,到了酒店,她們服務態度很好,我們的房間在2樓,長長地走廊,旁邊有剛退完房開著門正在打掃的,我們特意瞅了幾個房間發現物超所值,的確是房間很干淨,布置的很考究,床旗的裝飾顯得比較典雅,預定比較成功~!
放下東西休息了一會,我們開始到景點各處轉轉,酒店大廳裡有專門給客人介紹線路的,我們請了香,根據那個人的介紹只要燒香就可以了,普陀山不缺錢不用捐公德錢,因為神仙是不花錢的,只有人才花錢。這個我是不滿意的,雖然當時沒有說什麼,記得讀壇經的時候,六祖禪師好像解釋過施錢不是“功德”而是“福德”,“功德”好像是起碼不吃肉才可以的,“福德”是做了好事有福報的意思,神仙的確是不花錢,但是可以把“功德箱”裡的錢通過寺廟的形式捐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比方地震、水災的地方,寺廟每次都捐出好多錢救濟災民,也是源於大家一點一滴的捐贈,雖然不知道慈善機構的資金運作方式,但我還是覺得捐給寺廟的錢應該肯定不會用在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宴席上,應該比較會用在寺廟的修建和捐贈方面。雖然菩薩不花錢,但我們的心意她一定會感知到的!
去普陀山有些人是為了游玩,買香是為了入鄉隨俗;有些人是希望生活過的更好,買香是為了祈求平安。我更覺得去普陀山或者平時拜佛之前用10塊錢左右在卓越網買一本中華書局出版的《金剛經心經壇經》三合一的很雅致的書,壇經是六祖禪師的對佛教某些諱莫如深的問題的解釋,看過之後會對佛教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恍然大悟——原來很多不是很好理解的地方被誤解的人(包括某些沒有理解佛教本意的僧侶)自以為是的用自己狹隘的想法去解釋,經過一段時間的流傳便使某些教義失去了的本意,所以很多人固執己見的人認為佛教神神叨叨的像是迷信,從主觀上就不願意接受他——只能說了解佛教就像了解一個人,要親身接觸而不能道聽途說,更不能自以為是的以訛傳訛。
普陀山的風景很秀麗,信徒很多香火不斷,房屋建築經過歷代的不斷修繕,歷經千年依舊很宏偉,永遠保持的嶄新的面貌。由於我們去的時候是1月份又碰上濛濛細雨,山上的游客不是很多,於是顯得格外的清幽,不覺聯想起“空山新雨後”的詩句,恰好是當時的意境的寫真。進普陀山除了進山門票,好多廟宇需要另外交2塊錢到6塊錢不等,公交車根據路程的遠近2元到5元不等,寺廟有素齋,普濟寺10塊錢每人,由於快到飯點結束的時間,我們沒有進去。從普濟寺出來的時候天漸漸暗下來,出門左手邊往前走有一溜商鋪,方便面比如康師傅桶裝4塊錢,米線年糕桶裝5塊,特色點心10元到15元不等,還有好多零食什麼的,比外邊貴不了多少,如果行李多的話也可以不需要從外邊帶,直接在商店買就可以。
山上的道彎彎曲曲,可是主要的道還就是那麼幾條,所以也不需要擔心迷路,大不了打聽一下。路邊偶爾會有人問需不需要吃飯,大都是家庭似的飯店,基本上沒有客人,我們也好意得說吃過了委婉的拒絕,然後就不再勉強。天更暗了,很多人家都亮起了燈,路上只剩下我們兩個人,透過左手邊的一片樹林和林間小路,可以遠遠望見百步沙和大海,海風吹的樹葉簌簌的響,仿佛回到了童年,林蔭小路牽著伙伴的手,在外面玩耍很晚也不回家;又有仿佛初戀的味道,清純、本真帶著些許朦朧與晦澀。濛濛的細雨拂在臉上,海風輕輕地吹著發梢,幽靜的小道上,我和老公兩個人,攜伴走著……煙雨中的普陀山實在太美了,詩情畫意,令人流連忘返,旅途的疲勞頓時都煙消雲散了。
於是我和老公討論起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究竟是意識決定物質還是物質決定意識,同樣的情景,雨天的夜晚走在山間小道上,如果用消極的思想去解釋就會覺得很討厭,陽光明媚或者花好月圓多好呀,可是用積極的思想就看待它,就會覺得煙雨濛濛煙霧繚繞竟然也那麼愜意美好,在這種情況下想想那些學者專家們為了爭論唯物和唯心面紅耳赤,爭與不爭又有什麼價值呢?爭就會生氣,除去貪嗔痴,用平和的心態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一切順其自然,時時保持豁達與坦然,幸福與滿足,不才是人生的真諦麼?
第六天:一早起來,雨漸漸停了,但是海風比較大,出門的時候我們打聽回沈家門的船,據說因為海風的緣故,去上海、寧波以及沈家門的船都臨時停了,只有到朱家尖的渡輪,16塊錢每人,半個小時一班,行程大約15分鐘。
經過一天一夜的洗禮,清晨的普陀山雲霧繚繞,散發著它特有的靈秀的氣質,我們坐車去法雨寺,遠望法雨寺,它依山而建,在郁郁蔥蔥的綠樹間與香火、雲霧的繚繞中,時隱時現,彷佛仙境一般,我們來的比較早,游人還很少,更是別有一番韻味!法雨寺的殿堂依山取勢,分列六層台基上,有天王殿、玉佛殿,兩殿之間有鐘鼓樓,又後依次為觀音殿、御碑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殿,整座寺廟宏大高遠,氣像超凡。
從法雨寺回賓館又看到賓館前面的百步沙,於是我們覺定臨走之前過去看看,不能留下遺憾,幾百米的沙灘只有我們兩個人,海水潮起潮落湧上岸邊,沙子很細軟,遠遠地能看見南海觀音大佛像面對大海屹立著。由於行程和時間的緣故,只在普陀山安排了頭天下午和第二天上午合計一天的時間,起初只是為了拜佛,沒有想到普陀山的風景也會如此的美好,以至於很多景點都沒有來得及游覽,算是留些念想,希望以後有機會再重游普陀山了……
收拾妥當,賓館的車把我們送到普陀山輪船碼頭,在進山時大廳的旁邊,有個人問我們要不要打車,每人一百可以直接送回寧波,一般對於這種的我們都會拒絕,然後買票上船,在船上又遇上那個人,過來和我們搭話,最低75元/人,從朱家尖到寧波兩個來小時的路,又是小車,老公覺得還是劃算的,於是下船後我們跟著上了他的車,船上他還聯系了兩個到機場的和一家四口到賓館的,我們是直接到寧波汽車南站倒車去蘇州。
寧波的交通很叫人頭疼,紅綠燈對於車輛和行人有時是不管用的,車輛在車道裡來回穿梭插空子,以至於交通不順暢,所有的車都開的很慢,從一進寧波的地方就開始堵車,到了市區也是很慢。在我們看來這是個普遍現像,之前在天一廣場的時候,天一廣場的主干道路口按理說應該不會出現這個問題,可是我們親眼見到還是紅燈的時候,對面的一群人就仗著人多無視來往車輛,亂過馬路,致使本應該綠燈開行的車輛沒法開,等行人過了以後再闖紅燈。此外寧波摩托車、電動車在主干道兩邊的人行道上穿梭,而且速度很快,這在別的城市很少見,也很不安全,以至於我們邊走邊回頭看,以免被碰到。
順利的買到寧波到蘇州的車票,但是要到客運中心坐車,這個倒不用擔心,有免費班車每半個小時一班送過去,大約四點一刻的時候我們離開寧波踏上去蘇州的行程。
寧波到蘇州的汽車走高速大約3個小時,比火車快很多,蘇州的夜景很漂亮,出站時有好多黑車在門口拉客,往右走到大路口便能看到公交站點,雖然下車的地方離酒店隔著一條道,但隨便轉轉便很順利的就找到了。在蘇州觀前街附近類似如家、漢庭、莫泰、布丁這樣的酒店很多,隨意都能看到,我們住的觀前街的布丁酒店,和如家斜對面。
觀前街的東西不貴也不便宜,晚上我們放下行李出來轉轉,看到絲綢手帕10塊錢3個,第二天到拙政園的時候,有個店鋪的牌子上竟然寫著10塊錢8個,只能自我安慰質量是不一樣的。還有她們的雪地靴感覺也就80塊錢的樣子他們賣到139,估計本地人是可以講價的,最終也沒買。但是附近的飲食還是很實惠的,我們去了花溪王(在布丁酒店到觀前街的路上),原味的米粉才要6塊錢,稍貴一點的12到15塊錢,29元的標准(包括1瓶啤酒)兩個人足夠了;還有觀前街頭的好人民間小吃, 29元也能吃的很舒服,當時我們要了一碗粉,一碗山西面,一碟豆腐,一籠小包,量很足還是不錯的;於此相比蘇州當地風味小吃店綠楊餛飩說起來卻不怎麼和我們的胃口,主打的蟹粉小籠肉餡是甜的,薺菜的餛飩也不怎麼好吃,三鮮的倒還可以,30塊錢買了三樣管飽,就只有三鮮餛飩感覺還可以。
另外觀前街上有各個銀行的自助取款機,取款很方便,還有兩家火車代售點,一個在路邊,另一個要拐進去,在路邊的門頭很小,就一個人,我們當時去的時候是個男的,在裡面打盹,他說火車票要打出來才知道多少錢,蘇州到濟南的車票很少,特別是硬臥,所以要提前幾天買,只有一個慢車有硬座,網上查尋的時候我們有印像這輛車的硬臥也就126元/人,沒想到他打出的座票竟然也要120元/人,估計不是他睡糊塗了就是機器有毛病,我們沒理他就走了。後來在網上查坐票才57塊錢,幸虧事先在網上了解了一下車輛的班次和價格,否則要吃大虧了。不過慶幸的是總算從另外一個售票點買到兩張臥票,雖然時間上不太合適,但也還不錯。
第七天:蘇州有好多藍色人力三輪車,像過去的黃包車性質的,一般5塊錢起價,坐車去拙政園,門口有人問我們需不需要導游,他說他可以買到便宜的門票30元,加上導游費50元,一共80。我們沒有找導游,後來才想過來,他們哪能買到30元的拙政園的門票,據說拙政園給旅行社的回扣比較少,回扣10%,50元的(淡季)門票也就便宜5塊錢,所以一般蘇州旅游,旅行社景點上都不安排拙政園,這個人也就是買50塊錢的票,30塊錢的導游費,給在錢數上做了顛倒,如果貪小便宜或許會有人真的上當。
拙政園在蘇州是比較有代表性的規模比較大的園林,進園之後一看就令人咂舌,果然是中國園林的代表性建築,比起它來我們到過的其他的園林、公園的確要遜色很多。雖然是冬季,也有不少日本、韓國和歐美的游客,本來想蹭導游的,結果人家一開口聽不懂,只能換一幫。拙政園的假山很精致,很有情趣,假山下面有彎彎曲曲的小洞可以鑽來鑽去,而假山上面則有小階梯可以走上去,階梯與假山融合在一起,一點都不影響假山的整體效果。拙政園真是很精致,哪怕是院子的一個小角落都設計的特別有情調。據說蘇州園林中的假山都選用的洞庭石,每一個洞庭石都價格不菲,只有豪門大戶才能用的起,所以從假山的多少可以看出一個人家底的厚薄。在拙政園,游客往來不絕,我們隨便蹭幾個導游就能對它了解的差不多了。
與拙政園相比,獅子林面積小很多,門票20,主要是以奇石著稱,但乾隆皇帝曾經對它非常感興趣,所以它也是比較著名的。
從獅子林和拙政園出來,坐游1路車終點站到虎丘,這裡除了虎丘公園,還有一個很大規模的婚紗街,婚紗店林林總總,透過窗子裡面的婚紗都很漂亮,如果准備結婚的可以到這裡選購,種類非常多,而且樣式也很高雅,在這種店鋪聚集銷售的地方,估計價位也不是很貴。
老遠的就能看到虎丘山上的塔,年代很久遠以致塔的外牆開始斑駁脫落,塔身也有些微傾,出於安全緣故,虎丘塔是禁止游人到內部參觀,除了虎丘塔,其余的景點如:斷梁殿、試劍石、枕頭石、真娘墓、千人石、劍池等在導游的講解下還是很有趣的。虎丘的門票40元,有免費導游,大概是學旅游的實習生,小姑娘都很漂亮也很可愛。虎丘的游覽時間大約一個小時就夠了,從虎丘出來也有一家綠楊餛飩,如果時間比較晚,想干淨實惠又想吃到當地小吃的話還是可以考慮的。
坐游1回酒店——布丁酒店面積夠小,但是基本功能都有,而且正值促銷期間價格很低,5天合計575元,在干淨衛生,交通便捷的前提下,感覺還是可以的。
第八天:本來想自己去周莊,但是頭一天坐人力三輪車的時候,那個師傅邊走邊給我們介紹景點,一聽我們也要去周莊,極力勸我們報團,經過一個旅行社的時候我們進去看看了他們的線路和價格,由於是淡季,去周莊148促銷100,只收門票價,還是比自己去劃算,於是全額交款,簽了合同,定好第二天7:40接我們。很准時,導游7:35的時候打電話聯系,他們在路邊等著,我們上了車,但是和我們一個候車點住在路對面如家的三個學生妹讓我們等了半個多小時才出來,原因是沒睡醒。。。出來旅游浪費別人的時間還是不太好的。班車經過東轉西轉接滿了一車人,八點半開始啟程去周莊。
從導游的介紹中知道,蘇州的舊城沒大有什麼新建築,基本上還是以前低矮的樓房,這樣做是為了配合古代建築,蘇州新城往東往西延伸,高樓林立,一派現代化大都市的風貌。蘇州的天氣和北方差不多,也是很冷,郊區的小湖泊也已經結了冰,一個來小時的時間到達周莊,周莊的門票上印有旅客的黑白照,進門的時候拍好,午飯的時候導游發下來,周莊是一個古代風格的水鄉古鎮,還留有沈萬三的老宅,特色食品是萬三蹄髈,與別的蹄髈不同,萬三蹄髈沒有肥肉,只有瘦肉和一層豬皮。中午在一家據導游介紹說是比較干淨的飯店吃飯,主打菜是巴魚,和巴掌那麼大,40塊錢一只,一般都要兩只魚,可以做三種吃法,我們沒有要,出門的時候我們問導游什麼是巴魚,導游指著飯店魚缸裡的魚,暈,就是河豚~!怪不得說一碰它就鼓的和氣球似的,導游介紹的時候我還好奇除了河豚什麼魚也是這個樣子,真是換個名字坑錢。
周莊的商鋪商品價格混亂,我開始看上的4塊錢一件的東西轉眼到另一家10塊錢4件,想想這種劣質東西送人也不太合適,所以買旅游紀念品感覺還是不要在這裡。
除了沈廳、張廳外,周莊還有一個全福寺,拿著進莊的門票直接可以進去,不用另外交錢。根據導游的介紹,周莊是以一副油畫出名的,之後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關注,慢慢成為旅游熱點,至於周莊好不好,用蘇州當地人的話——“都是糊弄外地人的”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去過周莊,導游又帶我們去了另一家不大的寺廟和絲綢第一廠,基本上都是順帶的,也為了讓大家花錢購物,說實話幾百塊錢的絲綢襯衫也不比滌綸的舒服多少,沒有興趣。。。
下午四點半,旅游車把我們送回酒店,按照預定的打算,剩余的時間去觀前街購物帶給親戚朋友。我們在蘇州住了兩天,逛了三晚上的觀前街,第一天逛的時候覺得好繁華啊,怪不得稱作“小南京路”呢,看什麼都感興趣,那麼多銀坊店,服裝店,箱包店,還有糕點店……第二天也是很興奮,發現了好幾家比較好的店鋪,想好什麼東西從哪個店買,為購物做好准備,可是今天再逛觀前街,卻發現沒什麼意思了,火車是晚上十一點的,為了消磨時間,我們在觀前街硬著頭皮沒有目的亂逛,最後覺得實在沒什麼意思,直接去看好的店裡把東西買了,然後吃晚飯,坐在麥當勞樓上靠窗的地方看夜景消磨時間。
最後要提一下蘇州的火車站真是沒什麼秩序,到點的時候車沒來卻先把票剪了,把人放進去,這之前沒見過大城市的火車站會這樣的。
第九天:接近中午的時候,火車停靠濟南,順利回家~!
在火車野蠻有意思的,睡我們下鋪的是一對威海的小夫婦,在蘇州工作,聽他們說起飲食習慣,我們都覺得很有趣,她們說南方人飯量還小,一個小粽子蘇州小伙子就能吃飽,而她老公一個人的飯量就抵蘇州當地人幾個人的飯量,把他們店裡的那些人都看的瞠目結舌的,還有一次他們在飯店裡吃飯,她老公小籠包一口一個(南方的小籠包比較小),盡管這樣,服務員還是看傻了。然後說起他們在蘇州問路的時候,那個當地人很誇張的說說要走很遠很遠,把小姑娘都要急哭了,沒想到他們順著走20分鐘以後他們就到家了……就這麼說著說著就到家了,愉快的旅程結束了~!
費用:車票 1732門票 956(兩人)住宿785
食品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