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影視城——游走在現實與虛幻之間

作者: sxm202

導讀一聽要到寧夏,我頓時覺得很無趣,這個西北荒漠實在是沒有什麼風景可以欣賞。吃也無外乎就是羊肉,也不是偶的最愛,沒辦法了工作終歸是要做的。來到銀川,發現氣候與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是7月份來的,本以為銀川會很熱,而且有漫天風沙之類的。但卻是恰恰相反,天氣非但不悶熱還很爽朗,晚上尤其宜人。而且,天氣很透亮,沒有我想像的那樣糟糕。最主要的是城 ...

一聽要到寧夏,我頓時覺得很無趣,這個西北荒漠實在是沒有什麼風景可以欣賞。吃也無外乎就是羊肉,也不是偶的最愛,沒辦法了工作終歸是要做的。來到銀川,發現氣候與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是7月份來的,本以為銀川會很熱,而且有漫天風沙之類的。但卻是恰恰相反,天氣非但不悶熱還很爽朗,晚上尤其宜人。而且,天氣很透亮,沒有我想像的那樣糟糕。最主要的是城市不大,少了北京的喧鬧、擁擠。站在銀川市中心的鼓樓上,眺望這這座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的城市,想想也不錯,至少沒有那麼累、那麼奔波。呵呵,想想而已,這美好的一切和我無關,我只是個過客。終究還得回到那個我不斷掙扎、不斷妥協、不斷糾結、不斷努力的城市中去。時間很緊張,因為每個人都想快點把工作忙完早點回到家去。可既然出來了,總不能就是賓館和飯店之間奔波吧,這樣可就太遺憾了。不過打聽下來,銀川周邊就只有沙湖和一個西部影視城可以去看看。心想,真是不出所料,果然是沒什麼風景。因為本人一直對人造風景不是很感冒,但是聊勝於無啊。下次就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有機會再來了。於是,就和同事們一起去西部影視城逛一逛,沒想到這個景點給了我意外的收獲,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暫時忘卻了現實中的煩煩擾擾,游走在虛幻的影視故事中,過了一把演戲癮。其實去了才知道西部影視城大有來頭。到現在已經有數百部影視作品在這裡誕生,在這裡拍過戲的明星大腕更是數不勝數,他的擁有者作家張賢亮也是大名鼎鼎。看來是我見識短淺了,可惜去的不是時候,《錦衣衛》和《刺陵》剛剛結束拍攝,無緣得見趙薇了。只有一個明星焦恩俊在拍一部電視劇,可惜封閉的太嚴,根本看不到本人。閑話不表了,一起跟我走進西部影視城吧。鎮北堡西部影城原址為明清時代的邊防城堡。兩座城堡是明清時期為防御賀蘭山以北各族入侵府城(銀川城)而設置的駐軍要塞。鎮北堡也因此得名。當地群眾分稱之“老堡”和“新堡”。據方志記載,老堡始建於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新堡始建於清乾隆五年(1740年)。兩堡一南一北,均坐西朝東。緊鄰沿山公路東側的老堡已被風蝕殆盡,僅存殘牆斷垣,形制尚存。1961年,尚在農場勞改的張賢亮發現了它。張賢亮不僅是一個作家,更具有銳利的商業頭腦,他在這無人關注的荒地裡發現了商機。鎮北堡西部影城是在一片荒涼,兩座廢墟,無水、無電、無路,只有幾十家破舊羊圈的基礎上,以極少的資金投入,在短短的時間裡成長為中國西部最具規模、知名度最高的影視城及旅游聖地。張賢亮極具商業頭腦,在對城堡進行了簡單改造後,他在宣傳上大下工夫,利用自己的媒介便利。同時,在這裡拍電影電視,他一般不收費用,但要求是搭建的場景和道具要留下給影視城。就這樣,一片荒漠慢慢的有了無數處影視場景,而拍片用的道具、戲服更是給了游人親身體驗的機會。80年代以來,自謝晉導演,叢姍、朱時茂主演的影片《牧馬人》在鎮北堡拍攝成功,榮獲“百花獎”後,影視奇才張藝謀又在這裡執導影片《紅高粱》,該片首次登上了“柏林金熊獎”的領獎台,姜文穿著大襠褲伸手摘走“百花獎”的桂冠,鞏俐坐著“我奶奶”的轎子顛進了世界的行列,喜劇明星葛優也首先從這裡亮相,陳道明、周裡京、謝添、劉曉慶、斯琴高娃、林青霞、王馥荔、周星馳、張世、王玉梅、趙雅芝等影視明星都在此留下了他們的身影和足跡。在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華夏西部影視城,現已拍攝了包括《紅高梁》、《大話西游》、《新龍門客棧》等上百部影視劇。中國影視外景地可謂數不勝數,但像鎮北堡這樣一個彈丸之地一時間能夠誕生這麼多的影視片和影視明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主要影片有《牧馬人》《紅高粱》《黃河謠》《虎兄豹弟》《老人與狗》《五魁》《賀蘭雪》《大話西游》《雙旗鎮刀客》《紅河谷》《新龍門客棧》《黃河絕戀》《絕地蒼狼》《大漠豪情》等等。在這兩座廢墟中書寫過夢想的明星真是數不勝數,我去的時候最新的作品就是《錦衣衛》和《刺陵》,期待著在這兩部片子中能找到我熟悉的場景。時間很是緊張,因為這兩個城堡裡的場景真的是太多了,一時半會真是走不完。一會還在民國時期轉悠,接著就到了武林世界,突然又冒出文革的場面,然後又是神話世界。不同的場景中,帶著我回憶影視劇的一幕幕。我仿佛也進入了劇情,猜想著當時拍戲的情景。面對那些道具和場景,我自然也不能放過體驗的機會,一會化身算命先生,一會是批鬥會上的文革主任,接著又是大話西游中的痴男怨女,再不就是比武場上的綠林好漢,和同事一路打打鬧鬧,真的好不快活。是啊,在紛繁的現實生活中,能開心的時候真的很少。每天像一個陀螺,不停的在旋轉、在奔波,忘記了生活的真諦,疲於應付。在這片刻的虛幻中,就讓我忘情的投入一回吧。不過,有得必有失,雖然體驗了自己喜愛片子的場景,可也破壞了一些對影視劇中美好場面的原有印像。當時美輪美奐的場面、凄美的愛情故事,原來有的竟是在一些微縮景觀中拍的,還有很多布景、假山其實都是人工的,當初還以為是在懸崖峭壁、冰天雪地中拍的,打碎了我心中的一些夢幻景像。就像《大話西游》中的蜘蛛精在水中變身那場戲,原來居然是這麼小的一個池子,那座星爺和莫文蔚互訴衷腸的橋,也是又短又小,還有朱茵等待至尊寶來接她的樓宇,也是又矮又簡陋,都是通過後期制作營造出的效果。其實早該想到都是搭的布景而已,可人們就是這樣,寧願給自己一個幻想的借口,也不願意面對殘酷的現實。因為這樣至少我們還保留著一份幻想的權力,如果連做夢的資格都沒有了,人生活著就只剩血淋淋了。雖然今天看到了這些真實的場景,但我想再看到影視劇的美景和經典場面,我還是會被打動。給自己一片做夢的天地,讓自己偶爾活的不是那麼清楚,有時候也是一件好事啊。就這樣,徜徉在兩座古堡中、流連在一個個的故事劇集中,模仿著影視劇中的場景,新鮮而又熟悉,不同於以往的看山聽海、訪廟觀寺,倒也別用一番風味。沒有壓力的瘋玩,不用聽導游娓娓道來幾百年的歷史淵源,不用費力的攀登為了一覽美景,心情徹底放松在這虛幻的世界中,體會自己無法經歷的人生,好不愜意。時間一晃而過,轉眼要離開影視城了,不得不佩服張賢亮的生意頭腦,都說清心寡欲、承受寂寞孤獨才能寫出好作品。現在看來也不盡然,俗話說:“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真正的大家又何必拘泥於形式,未必滿臉胡子才是藝術家、穿了等於沒穿才是明星、流氓也未必就滿臉橫肉。真正的境界都在心中,無關乎他人



(當一次革委會主任)



(賣豬肉嘍)


精選遊記: 銀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