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暹粒城邊)
早上6點半,准點出發前往高布斯濱。
這個時間,休閑的吳哥旅游會使游客們大多還在睡覺或者會在那些最熱門的景點觀賞日出,出城前往東北方向的高布斯濱一路非常清靜,雖然外加了一件黃色外套,風吹在身上仍薄有涼意,清早吳哥窟的護城河平靜如鏡,可以清楚看到岸邊古樹的倒影,SRA SRANG水色清涼,水中央被初升的太陽劃出一道光彩,沿路就我們是游客,孤單的一輛TUKTUK,嗡嗡轟響著,掠過路邊身穿白衣藍裙或藍色短褲的學生們。
路況不錯,田野裡稻谷成熟,黃燦燦的一片,田埂邊是高大細長的椰樹,沿路當地人的吊腳樓多了起來,很多人家就在家門口的路邊支起一只大鐵鍋,熬制椰子糖,用簡單的甘蔗葉裹成一條條的,我嘗了一塊,驚人的甜。車行約一個半小時,到了一個蠻顯荒涼的土坡——高布斯濱,門口搭起的幾排涼棚,空無一人,簡直讓我們有點不忍心讓YON一人守候。
高布斯濱彎彎曲曲的樹根裸露在棕黃色的土地上,沒有一條像樣子的路,只能踩著大大小小的石塊前進,有時甚至必須手腳並用,這讓我很高興,因為在空無一人的早晨,在一個密林叢生的廢墟中爬行,會給人一點“探險”的興奮。
這種興奮讓我看到那條袖珍的千林迦河時倒也不算失望,完成到此一游的拍照任務後,轉身做出身輕如燕狀,如女俠般在叢林廢墟中跳躍下山,就差沒有仰天長嘯了。

(高布斯濱)
下山路上,游客聚集而來,大門口的涼棚下已稀拉拉的停了幾輛旅游車,賣椰子和湯粉的小販們也擺好了攤,甚至有個戴草帽的人過來找我們收了1000瑞爾的停車費,想想也是,這麼小個暹粒,哪兒逃的過游客的腳步?
從高布斯濱折返回程,會經過以雕塑精美聞名的女王宮,這時候的太陽已呈熱辣之態,曬蔫了水塘裡的荷花和青青的水草。如此炎熱下,一堆堆的孩子圍著游客,紛紛舉起手中的圖書、圍巾、手飾等等,口中是不停的“one dollar”,在推銷無望後,就會變成“糖果”和“餅干”,進入女王宮,真可謂殺出重圍。
塔布隆是青色,巴戎寺是棕黑色,而女王宮則是艷麗的赭紅色,確實如女子般細膩,盡管宮內豎著一排排“林嘎”。有時真有點想不通,為什麼在那麼不發達的古代,什麼促使大家費盡心思精雕細琢出這麼美麗、卻這麼不實用的建築?
總之我這麼個俗人,難以描繪出那些遙遠年代的故事,就用現代的相機,替我記錄這一刻眼中的美麗吧。

(女王宮)

(女王宮)

(塔布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