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戎寺)
從巴肯山下山後,坐在TUKTUK上吃酒店准備的簡單早餐:兩塊面包、一根火腿腸外加一個桔子兩根香蕉,香蕉小小黃黃的,又香又糯。
今天的旅游目的地是吳哥王城(THOM),我們從南門進入,南門邊有寬闊的護城河,河水在清晨的陽光下干淨清亮,城橋兩邊是抗蛇身的塑像,一邊是魔一邊是神,時間的侵蝕讓塑像五官不全,新舊不等,蛇身也斷成一節節的,看上去就像兩三人為一組、表情趣逗的抬杠。城門高而窄,依次走過飛馳的汽車TUKTUK車自行車和盛裝的、不慌不忙的大像。城牆上,幾只灰色的猴子懶洋洋的捉虱子,看著我們這些五顏六色的游客興衝衝的奔向城門後的那堆廢墟。

(城門)
似乎每個游客都會為巴戎寺,這高棉神秘的微笑而傾倒,盡管巴戎寺的外觀僅僅是一堆亂石。早上9點多鐘的光線不錯,讓我這種淺薄的游客無意去聽解關於建造的歷史,關於它背後那些真實的和被演繹的故事,那些繞口的、大名鼎鼎的姓氏,到如今我也沒能記住。我忙著我的相機,苦惱著怎麼把這些灰色的、布滿斑點的高大雕塑,照出它的神秘、龐大和仁慈?

(巴戎寺)
接下來,是吳哥王城一座接一座的寺廟——巴芳寺、紅土寶塔、皇家圍地、普拉帕利雷寺、癩王平台和戰像平台,看很多“攪動牛奶海”之類的浮雕,游蕩在平坦開闊的王城內。

(王城廣場)
下午從東門進,YON指示東門附近有一道勝利門,我們於是在城牆上順坡而行,土路上鋪滿落葉,大約走了800米左右,一座破敗的石門孤零零的聳立在坡底的一條土路上,城牆上高大的四面塑像幾乎面目全非,叢林遮擋了午後艷陽,陰暗的四面靜寂無聲,沒有游客,它仿佛被遺忘一般在叢林中朽去。

(城牆)
塔布隆寺密布的高大古樹消退了下午的炎熱,寺裡的石材青色較重,裸露的樹根如蛇一般盤纏在屋頂、窗邊、柱旁。天色漸暗,游客又多,使我在塔布隆一直找不到照相感覺。
在太陽最後一點余暉就要淡化在天邊時,我們趕到比粒寺,想看一下落日時分的柬埔寨稻田,結果比粒寺高高的寶塔上坐滿了看日落的游客,等我們終於找好落腳的位置,絢麗的色彩已逐步淡去,融化在鉛色的天空中。
管理員開始清場了,人們爬下又高又陡又窄的石階,坐上各自的交通工具。路邊的大樹變成高大張揚的黑影,稻田的水池還微微泛著一絲亮光,隱約可見收割的人影。
王城內,人群從各個寺廟流出,順流一般流動在進入文明世界的馬路上。寧靜的是逝去的,熱鬧的是活著的,車後濃墨般的黑暗,掩埋著一個同樣鮮活過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