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條城市跨江客運索道
在重慶,長江和嘉陵江環抱渝中半島,於是,過江成了城裡人的一種生活。兒時,過江是坐渡輪。1982年1月1日,國內的第一條城市跨江客運索道——重慶嘉陵江索道建成運營,極大地方便了江北、市中區(現渝中區)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縮短了兩岸的距離,即使當時的票價高於公交車、輪渡的價格,但很多上班族還是選擇它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同時,隨著旅游的發展,嘉陵江索道又成了重慶旅游的一道風景線。在距江面約200米的索道轎廂裡,既玩了那種極度心跳的感覺,望著碗口粗的纜繩拽著轎廂拉向對岸,乘風欲飛的滋味得到了切實體驗。若偶遇江上起風,轎廂在風中搖晃時,那“救命稻草”、“命懸一線”的滋味讓你有切膚之痛般感覺。又如同在飛機機艙中俯瞰嘉陵江兩岸景色,把黃花園大橋、洪崖洞吊腳樓民俗風貌區、重慶大劇院、重慶科技館、朝天門碼頭、嘉陵江長江交彙點及江上的游輪、朝天門大橋、南山風景區一一收入眼底。於是,嘉陵江索道,對於重慶市民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交通工具了,更是一種文化和一段歷史。前不久,聽說由於兩江大橋(千廝門大橋和東水門大橋)即將開建,索道面臨被拆,越來越多的市民和專家開始關注起索道,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嘉陵江索道拆與不拆,尚無定論,有說不拆的,有說拆的,也有說在原址重建的。哎,說啥的都有。我說,希望不拆為好,重慶老的市民還想看看,心裡有種感覺。因為怕拆,於是抽時間專門去坐了一趟嘉陵江索道,尋找尋找那些當年的感覺。中國第一條城市跨江客運索道的命運,緊緊地拽著無數重慶人的心。2009年12月30日的重慶商報上說,嘉陵江索道確定已經不拆了。新年伊始,重慶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嘉陵江索道和長江索道同時列為重慶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大家懸著的心可以放下了。

(嘉陵江索道)

(嘉陵江索道)

(嘉陵江索道)

(嘉陵江索道)

(嘉陵江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