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2點上網,忽然想起今天有日全食,說是電視3點開始全程直播,趕快開電視!
准確地說,應該叫日環食,這次日環食,是本世紀第一次,千年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食甚時間最長可達11分8秒,非常接近理論上日環食持續最大值。要想打破紀錄,要等到3043年,用千載難逢形容恰如其分。
此次日環食在我國時間持續較長,最長時間在8分鐘以上。重慶以西地區能夠看到完整的日環食過程,重慶以東地區,日落時日環食還沒有結束,越向東食甚時的太陽高度越低,鄭州食甚時太陽高度 7度,到青島,食甚僅存1.1度,已經在地平線上,會出現“帶食而落”,而這時個可以直接用肉眼觀測(最好在山頂高處)。
此次日環食從非洲的中非開始,經過剛果北部、烏干達中部、東偏南移動到達非洲東部的肯尼亞和索馬裡南部沿海地區,進入茫茫的印度洋,在印度洋中西部來個大拐彎,由東南移動轉為東北移動,經過馬爾代夫群島,到達印度半島的最南端及斯裡蘭卡島的北端,再向東北移動,再次進入印度洋(孟加拉灣),在緬甸西海岸登陸,然後在北京時間1月15日16點40分食甚進入到中國雲南,經過香格裡拉、麗江、進入四川的攀枝花、宜賓,到達重慶、湖北的襄樊,再向東北方向到達江蘇徐州,然後進入山東的臨沂、青島,最後此次日環食在山東半島的煙台結束,食甚時間為16點55分。
由於北京不在此次環食帶中,所以無法看到日全食,但仍然可以看到食分0.8以上的偏食。初虧發生在15時32分左右,食甚時刻是在16時52分,當時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地平高度僅為3°左右。因此大家如果想觀測本次日食,需要找一個西偏南方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而北京西邊屬於太行山余脈,本身就有一定遮擋,因此較高的建築物朝向西側的窗口就是不錯的選擇。需要提醒本次日食在北京是帶食日落,黃昏後氣溫驟降,之後會十分寒冷,如果您想爬到山上或較高的建築物樓頂觀測的話,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此次日食,就北京天文館來講觀測條件並不好,希望大家到看得見太陽的地方,在學校、單位或家中較高的建築物觀看。請注意一定要使用日食眼鏡。
(以上資料抄自網絡,呵呵)
我是從小沒有看過日食的小孩,今天內,就特別興奮拉!上次的日食,北京的雲多的阿~~~套用小學作文:就像棉被一樣.結果,我壓根就沒看見太陽在哪!今天可要看一看咯!
先是在網上找日環食的直播,米有看到,好像是讓裝軟件才能看,放棄!然後,開電視看直播!時間是4點零幾分。新聞頻道播放著各個地方的日環食。我看見屋子外面,陽光普照著半個樓,因為樓朝向的問題,我只看得到照在樓上的陽光,就是看不到太陽!於是乎,穿衣服,下樓,借著買菜的借口,去看日環食咯!
當然還是要小准備了一下,不然眼睛就瞎鳥。帶著老公的百元墨鏡和照相機,當然還有買菜的東西,就出發鳥~~~
下樓找了一個樓檔,剛好看到太陽的樣子,戴上墨鏡,就這樣看還是有些晃眼的內。要是直接看,也就看一秒鐘,就得移開,要不肯定看瞎了!下面上圖說話哈!

(001)
這張是第一次照得,把曝光率調到最低,我覺得應該時間是4點半左右的時候。(我米有帶手機,所以不知道具體時間,以下時間都是估計出來的,應該也差不多)照得還不是很清晰。
不知道為什麼,我用肉眼看得時候,挺清楚的阿,怎麼照出來不太能看出來呢?估計是技術太差,相機就是松下的卡片機,功能也不是太強大。後面的就好很多了。
照到這的時候,我忽然想到,下面的廣告牌,一會就得擋到太陽了,所以趕快換地方!

(002)
從這張開始,就是在我能找到的樓擋最低的地方了。這張就明顯很多了。這時候的時間,應該不會超過4點45分。
太陽被擋住的部分基本差不多,但是日落已經開始了。
日食的面積擴大的不是很明顯,但是太陽落山還是很明顯的。

(003)
這兩張中間還有幾張,我沒放上來,因為對比不是很明顯,大家就跳躍著看吧,很明顯的日落和日食。此時日食明顯變大了很多。後面幾張都是在兩個樓的夾縫中看得,條件不允許阿~~這就是生活在城市的悲哀,看個太陽都這麼費勁!

(004)
太陽還在下落,這時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月牙形的日食,下面,就是所謂的“帶食日落”了,由於條件有限,只能看到太陽隱沒在樓房後面了。

(005)
其實從我家這邊還是可以看到,太陽隱沒在山後面的,我是肉眼看到的。米有照下來,因為前面,電線拉,樓房拉,很多東西影著的。總體感覺,真的很好看!
我估計,我看了大約有一個小時左右,就在我看得時候,過來過去的有好多人,都很奇怪我的行為。想想看,我大冬天的,穿的特厚,傍晚帶著墨鏡,朝樓擋裡看,還用照相機拍來來去的,是挺奇怪的哈!好多人都看看我,然後又往我看得方向看看,就走掉了,估計他們也沒看出我在看什麼。有位老爺爺,見我看日食,還借了我的墨鏡,看了看。
看到結束的時候,天幾乎就黑了。開始冷了。然後我就興奮得去買菜了,由於買的菜也比較多,回家才發現,油麥菜不見鳥~~,又回去找了一趟,也沒找到。估計是回來的時候掉了,老公晚上就米有油麥菜吃呢,這就是太興奮得代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