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聖誕和元旦和朋友去大不列顛樂顛顛地顛了12天,很累很開心,寫個攻略&游記,作為對下一段旅程的祈福。
Route: London—Windsor (London)—Bath—Haworth(York)—Windermere(Lake District)—Edinburgh—London
游歷的路線自南一路北上再折回,包括首都倫敦和郊區的溫莎古堡,小橋流水的溫泉聖地巴斯,近代文學聖地霍沃斯,自然風光的大湖區的溫德米爾和安布爾賽德,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再回到倫敦。基本上各個風格的城市都去游歷了一下,從大城到小鎮到水鄉,摩登都市、文化古跡、自然風光都可以一路領略。走南闖北下來,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巴斯,讓人領略到冬日中的春意,同時感受到歷史和自然的完美融合,羅馬式博物館,悠悠艾文河,還有溫泉喝,雖然不太好喝,但是感覺很到位。其次是約克的霍沃斯,勃朗特三姐妹的故鄉,鵝卵石的上下坡街道,古老的教堂,廣袤的草原還有村莊。湖區的話坐船巡游也不錯,傳說是人生一定要去的100個地方之一,冬天冷了點,最好春秋季節租個敞篷車兜風,絕對幸福。大城市的話就和上海差不多,不過除了鬧市區外,也有比較經典的地方。
Finance: Transportation 290P, Accommodation 356P, Meal 147P, Sight-visiting 63P, Telephone 20P, Shopping 287P, Air Ticket 614P. Totally 1777P=19,500Yuan
花這個錢吃住都在中級到高級水平。吃的基本都是LP中介紹的當地最有名最有特色的中高檔餐廳,交通除了飛機票外,大頭是火車,坐掉兩百多磅,兩千多塊錢,因為一路北上都是坐火車,按英鎊和當地的消費水准算不貴,換成人民幣就貴了11倍。住宿的話因為我們定的比較倉促,尤其是元旦在愛丁堡差點就訂不到酒店了,最後的救命稻草就是一天1800的Holiday Inn Express, Sigh...其他的還好。景點的話就挑大伙說一定要去的和我們自己有情結的,挺自由的。
Useful Information Resourse:(要嚴重謝謝薛的分享)
http://www.tfl.gov.uk/Transportation for London,輸入起點終點可以告訴你交通路線,很好用
http://www.thetrainline.com/buytickets/? Train booing throughout Britain,查詢或預訂火車,很好用。順便說下如果行程很早就定下來了,最好提前訂火車票,可以訂到位子,尤其是節假期間比較繁忙的路線,可以網上訂票訂位,也可以到火車站買票訂位,所有站點聯網的,可以訂接下來幾天其他地方的車票。然後火車票是當日票,當日的任意一班車都可以坐的。就算沒有訂到位子上車後可以關注座位上的電子顯示屏,會顯示該座位的預訂情況,看情況挑位子坐,不會像國內那樣,上車後隨便坐然後被下站上車的乘客趕走的情況,英國這點做的很好,像我們這樣計劃比較倉促的自助游客就靠這個辦法占位子坐了。當然大部分火車線路是很空的,有時候整個車廂就我們兩個人。
http://www.ctrip.com/Air Ticket booking 攜程
http://www.booking.com/如果提前的天數少於3天,就用這個,不過是英鎊結算的
過節的話最好提前一個月預訂酒店旅館,尤其是大城市的旅館,要是像我們這樣提前2~3天訂的話就等著抓狂和大出血吧...
《Lonely Planet》從歷史到地理到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都有涵蓋
簽證:VAF1A型的,旅游或訪友,找英國的同學要個邀請函,再按下面網站信息准備東西,該翻譯的自己翻譯下,不用面試,把資料交給簽證中心就可以了,5~10天就可以領到了。
http://www.vfs-uk-cn.com/chinese/index1.aspx
Carry with you:(General的就不說了)
Young Person Card 坐火車打六折,問英國同學借張或者自己到火車站辦,再次嚴重感謝薛...T.T...雖然上面有照片,但是外國人看中國人就像中國人看外國人都長一個樣,我們走南闖北都沒出過事。
Passport/Credit Card/Map(英國人方向感不是很好,要多問幾個人,再加上自己的獨立判斷力)
Oyster Card 倫敦交通卡,地鐵站有辦,就跟上海交通卡使用方法一樣,也能打點折的
英標轉換插座
手機開通國際長途,中國移動和合作商沃達豐聯手搶錢,10塊錢一分鐘,曾經一個電話打掉我近200塊,我還辦了個Lebra卡,4毛錢一分鐘,實惠多了。當然有條件的話發短信用飛信,打電話用skype,就不用花錢了。
以下是具體每天行程攻略,自由行就是要自由,雖然很顛沛還差點流離了...
第一天 12/25 London
上午的飛機,13個小時,維珍的飛機設施和服務都不錯。當天下午到達倫敦,英國緯度高,讓人感覺要比上海晚2個鐘頭,所以5點多天已經挺黑了,像七八點。因為聖誕假期,全民休假,大部分交通停運,還好從前面推薦的交通網上查到汽車站有開往Paddington的金米勒大巴把我們送到旅館,性質就像機場大巴一樣,也是20塊錢,不過是英鎊...然後最好在機場通往汽車總站的地下窗口買好車票再上去排隊坐車,我們就是被站台員誤導說可以上車買票,結果隊排的差不多了汽車大叔跟我們說回到地下買票,走了不知多少冤枉路...
在倫敦推薦住在地鐵Circle Line附近,Paddington, Kings Cross, Euston等等,交通比較方便
英國的路沒有路牌,問人(最好是穿制服的人)+地圖+方向感的獨立判斷。第一天的旅館時我們住下來性價比最高的,Prince Williams,設施齊全,很整潔很溫暖,500/晚。不過後來發現倫敦的這種私營旅館質量參差不齊,我們第一天和最後幾天在倫敦都是訂的他家旅館,但是分到的房間質量天壤之別,後一套房間設施就很簡陋,我們要求前台把我們換到樓樓,前台忽悠我們說一樓沒有雙人間,後來我們說我們之前住過你們家樓樓的房間想換,她太同意為我們換房間。所以還是要看人品的。我們後來人品枯萎就出現旅館跳票的事件,到了那裡貼張紙說我們被踢到另一家旅館了,然後好心的司機伯伯再幫我們找路把我們送到那裡,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第二天 12/26 London
在Oxford Street 和 Bond Street逛街,坐地鐵公交車都可以到的,地鐵比較古老陳舊,有點小破,然後地鐵站結構比較復雜混亂,反方向的列車不在對過坐,環線的列車不是循環開的,總之和上海很不一樣,問英國人給你的答案十有八九是不一樣的, 所以一定要耳聰目明,自力更生,看清指示牌和標識,聰明的朋友後來發現要是真搞不清楚方向了可以按信息台的按鈕,讓專家給你答案。到了大街後就靠11路逛,Oxford Street很多店在上海可以看到,H&M, M&S, Next, Nike等等,就像上海的南京路一樣,可以看到很多亞洲臉,時不時還能聽到上海話,所以對它不會有陌生的感覺。Bond Street就是奢侈品街,因為聖誕一過就開始打折,所以幾乎所有大牌店門前都排起長隊,我們臨近中午才到,進去看了看貌似都沒有什麼好的了,也不像網上流傳的賣1~2折的白菜價,5~8折的比較多。要搶貨的話一定要提早。
第三天 12/27 London-Windsor
因為過節怕倫敦景點不開,就按火車網的信息坐火車去溫莎,下了火車沒走多遠就到了溫莎城堡,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城堡,也是歷代皇家御所,登上城牆遠眺有很滄桑的感覺,尤其是黃昏的時候特別美。參觀了瑪麗皇後玩偶博物館,還幸運地趕上了城堡的換兵儀式,挺帥氣的。然後逛逛他們的步行街。
第四天 12/28 Bath
很小的小城,推薦住在艾文河附近,然後先自由步行觀光,那真是雲蒸霞蔚,綠意盎然的小城,用卡片機隨便一拍都是好照片,然後走訪巴斯修道院,羅馬浴室博物館,那裡的溫泉浴池現在還是活水,天然的綠色,熱氣騰騰的,類似許願池的池子裡的水碧綠晶瑩,出口的地方可以免費品嘗溫泉,因為礦物質的緣故,有股腥味,很獨特的口感。然後坐雙層旅游巴士繞城一周,瞻仰皇家新月樓和圓形廣場,來得及的話可以去簡奧斯丁中心,朋友推薦的,不過我們沒有來得及。晚上去巴斯最古老的面包店Sally Lanns,現在是家餐廳,生意很好,我們先在地下小房間裡等了一下,裡面是個簡單的關於這家餐廳的歷史陳列館,重現了1000多年前的場景和當時做面包用的器具的瓦片,還有一家自營店,我買了他家蜂蜜和果醬,不是一般的好,很便宜才兩三磅一瓶,強烈推薦。然後去樓上用餐,地方有點擠但是挺溫馨的,還聽到了有一桌的上海話,hoho...面包外脆內軟,單吃或者沾著濃湯吃都非常好吃,主食的話就一般了。在Bath住的是Pulteney Bridge附近的Red Car Hotel,不錯的,設施和服務都很好,當天晚上我們用他們的電腦訂接下來幾天的賓館到12點多,超過他們的營業時間了,我們跟前台解釋我們即將流離失所的境遇,他很nice的讓我們破例用下去,超時的錢都沒有收我們,很感動...他家早餐的荷包蛋和蘑菇是我吃下來最好吃的,火候把握得剛剛好,後來發現小鎮上的Hotel都很贊,無論是設施還是裝飾還是伙食,很有家的感覺。
第五天 12/29 Bath-Haworth
這一天在巴斯再隨便逛逛,然後就都耗在路上了,做火車北上去約克的基斯利,然後在好心帥哥的帶領下坐大巴去霍沃斯——勃朗特三姐妹的故鄉,到那邊五六點的樣子已經很黑了,又碰到好心的出來遛狗的夫妻,帶我們沿著鵝卵石的街道一路上坡下坡找到我們可愛的Old Registry House,一路上沒有其他人靜悄悄的,兩邊18、19世紀的石頭房小店被裝飾得很有聖誕的感覺,星星點點,還路過了傳說中的幽幽聳立的老教堂。入住的這家旅館時當地生意最好的,每間房間都有主題,每個主題房間都是四柱大床。我們人品爆發訂到了最後一間,分到的是樓頂的薰衣草主題房,很適合我們這樣的女孩子。接待員Paul很nice,和我們介紹了這裡的情況,給了我們故居博物館的優惠券,推薦我們去斜對過的Wharenul就餐。那裡環境很古典優雅,天使浮雕和古老的陶罐石像在橘紅燈光下很有味道。點的對蝦沙拉非常好吃,主食一般。店裡沒有其他客人,店主告訴我們這邊當地人都是8點之後用餐,年輕人開始出來聚會,然後每天兩頓加下午茶。怪不得我們來的時候街道上靜悄悄的,原來還沒到出動的時候呵。果然8點一到,店裡開始熱鬧了。後來知道英國的大多數地方都是這樣的用餐習慣,我們也就入鄉隨俗,一日雙餐了。
第六天 12/30Haworth
第二天的早餐是豐盛的自助餐+英式套餐,吐司、烤腸、培根、烤番茄、蘑菇、荷包蛋,他家酸奶很特別,不是很稠,但是香醇可口,朋友還贊美了這邊小片狀的蛋奶星星,很香甜。吃完後就步行逛了逛昨天晚上走的那段鵝卵石街道,街道有點小陡,很有趣,逛了逛特色小店。然後去了霍沃斯教區教堂,就是勃朗特姐妹所知道的那座“老教堂”的遺址,據說教堂毀於19世紀末,進去後裡面沒有人,就我們倆,很肅穆的感覺,在那邊祈禱了一下,出門後看到了傳說中的墓地,墓碑四處可見,歲月滄桑。然後去了勃朗特姐妹故居博物館,挺懷舊的,出來的時候下雪了,本來想沿著出口去探索傳說中呼嘯山莊,不過路上積雪很厚,我們靴子不行,當地人讓我們淺嘗輒止,於是就走了一小段,看到山莊的遠景,還在積滿雪的山坡上看到了白花花的羊群,很有意思。哎,可惜積雪阻路,如果春天過來徒步游一定很幸福。
下午坐火車去了湖區的Windermere,住的是Glenville House,也挺不錯的,主人家非常熱情,我們一到就和我們做介紹,24h提供熱牛奶,依然是頂樓,依然是古典式鑰匙,還有一只可愛的Babara小羊羔,小卡片上寫著 My name is Babara, If you ask my owner, you can take me home with you...外國人做營銷真是可愛啊~晚上本來要去店主推薦的餐廳就餐的,不過預訂已滿(要去有名的餐廳吃飯記得先打電話booking),所以再經推薦去了附近的一家Francines 的法國餐廳,男服務生很法式的相貌和感覺,至於吃的...蓋上一個難吃印,也許是我點的不好吧,一輩子都忘不了那個叫goat cheese的東西,555...朋友點了一個東西,拿上來的竟然是盆米飯,看上去大顆大顆的,吃上去沒什麼黏性,和國內很不一樣。
第七天 12/31 Windermere-Edinburgh
Glenville House的早餐和Old Registry形式差不多,也很不錯,總之小鎮上的旅館都很有特色很不錯。然後這天的行程是Cruise,坐船去安布爾塞德,坐的是Bowness Pier的紅色航線,冬天的湖區冷峻孤傲,湖邊有很多鴨子天鵝,水鳥飛鳥齊飛,天空泛著微紫的白光,讓人感受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不過真的很冷,我們兩個人是在露天座上堅持時間最久的了,下來的時候手已經凍得沒有知覺了。到了對面的安布爾塞德後,發現那邊的小湖離碼頭很遠,靠步行不行,於是我們打算去當地的鎮上走走,但是在碼頭停靠的下一班公交車要到下午,兩個人傻眼了...後來看到一輛本不在此站停靠的公交車開過,朋友隨便招了招手,它竟然停下來了,我們就樂顛顛地搭上了這輛順風車,好心的司機竟然連車費都不用我們付了,感激涕零啊...然後到了小鎮就隨性地逛逛。
Windermere火車站服務員很熱心,告訴了我們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出門不要坐公交,Windermere的公車很貴,最實惠的交通工具是taxi,起步價才三塊多(倫敦的話兩三站路要15塊...)。話說英國的taxi長什麼樣的都有,小到後排兩三人座的小吉普,大到七八個人都裝得下的大面包,價格都一樣,阿拉有幸都坐過了...不過還是那句話,租輛敞篷車兜風是王道。
下午坐火車去愛丁堡看新年倒計時,節假期間這條火車線路人很多,看座位上的電子牌子見機找座。很郁悶的是到愛丁堡當中要在Glasgow轉車的,但是火車信息單上竟然沒有寫...我們最後是被列車員叫起來的...囧...(想起朋友在火車上碰到的熱心的但口音嚴重的愛丁堡人和我們介紹愛丁堡並想帶領我們在Glasgow轉車去愛丁堡,阿拉還傻呵呵地以為他在和我們介紹他的家鄉盛產玻璃,glass go glass go...T.T)。我們到那邊八九點的樣子了,入住的是1800一晚的Holiday Inn,心痛的教訓就是過大節一定要提前預訂住所啊...然後本來想睡一覺去看倒計時的,結果睡過頭了...出去的時候去Royal Mile的道路已經封鎖了,只能回來不能過去,我們出去的時候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Happy New Year,大家都很high。橋下煙花燈火,歡呼喧囂,很有氣氛。
第八天 1/1 Edinburgh
沒有靈魂的自助餐,不過還是挺豐盛的,羊角面包很香。新年一清早,我們游蕩在愛丁堡的老城區,又是全民休假的一天,王子街的商店除了回蕩著悠悠風笛的紀念品店之外都不開門,我們就Window-shopping一路晃到愛丁堡城堡,坐落在高高死火山上的城堡有點怪鴨Duckula城堡的感覺...逛街的時候,整個城市給人的感覺就是被大炮轟過之後枯枯的感覺,登上古堡極目遠眺更是這種感覺...逛完古堡已經天黑了,就隨便逛逛小店,然後沿著Royal Mile下坡,是條石子路的幽深的街道,街上還留著昨晚新年倒計時的大火圈。推薦是去Witchery by the Castle經典餐廳的神秘園,可惜預訂已滿,我們就去了博物館上面的The Tower Restaurant,他家的特色是做得很小巧精致,味道還行,點的巧克力果子甜品挺贊。這家很好玩的地方是提供胡椒味和八角味面包,不過吃不太慣...回來的時候下雪了,打車回去,司機大伯很會侃,還跟我們開中文,雖然只會說我愛你,hoho...
第九天 1/2 Edinburgh
這天是逛一下昨天沒開門的王子街上的商店和商場,斷斷續續下著小雪,在街上竟然看到了穿著蘇格蘭裙吹風笛的人!很佩服他大冷天還露著膝蓋一定很冷額...然後去了Royal Mile上的Real Mary Kings Close,是座地下建築,重現了愛丁堡古鎮的舊貌,當中還講了黑衣女人的鬼故事一剛...
晚上坐火車回倫敦,一不小心上了餐車,沒有位子,不過碰到在曼徹斯特下車的中國學生,後來坐了他們的位子。然後就一路磕磕睡睡晃回了倫敦,依然是Prince Williams,依然一樓最裡面的G4,回到起點,感覺安定了很多,離家不遠了。
第十天 1/3 London
上午坐地鐵去大英博物館,感覺一般,沒有大都會好,低於期望。下午去了Westminster,那裡周邊的景點包括聖詹姆斯公園、白金漢宮、大本鐘和倫敦眼。推薦聖詹姆斯公園,是倫敦最近最富皇家氣息的皇家公園,我們去的時候已經臨近黃昏了,但是仍然領略到它的純淨和諧和美輪美奐。蒼藤古樹,飛禽走獸,湖上有天鵝,天上有飛鳥,草上有鴨子,樹上有松鼠,還有綻放的腊梅,橘紅的樹群。最好玩的還是那些不怕生的松鼠和鴨子,小松鼠在那邊樂扣樂扣地吃著小女孩遞給它的小堅果,我麼手上沒東西喂它,就伸出手裝裝樣子在它面前哆嗦哆嗦,它就傻呵呵的過來要吃,後來發現我這邊沒有花頭被騙了就沒趣地走了,好玩死了。希望有朝一日上海也有這樣的街心花園。白金漢宮冬天不開門,大本鐘的話夜色不錯,倫敦眼類似東方明珠,坐了一圈夜色也不錯。然後到倫敦眼附近的一個廣場裡逛了逛,裡面有個大舞池,歌舞升平,有年輕人,有老夫妻,還有幾對Gay,蠻有意思的。然後晚飯在附近的一家Las Ignanas的拉丁餐廳吃的,美味美味,強烈推薦!不像上海的拉丁餐館都是主打烤肉,他們這邊各色菜都有,道道都有特色,我們點了三個小食,名字記不清了,分別是蝦、羊、鴨,其中蝦特別好吃,醬汁酸酸甜甜辣辣,有點泰式的味道,不過比泰式好吃。主食的話我點的是鐵板卷,蘸醬吃也挺好吃的。
第十一天 1/4 London
依然是逛街,主要是Oxford和Piccadilly,Oxford主要是Shopping,依然是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群,熟悉的雙層大巴。Shopping的成果除了Body Shop外大多是美貨法貨,英貨買不起,blush#...Piccadilly是條文化街,到處是Booking Agency,可惜熟悉的劇目都預訂滿了,不熟的劇目肯定看不懂...應該提前幾天預訂的,這樣在離開之前還能看一場演出...晚上去了住所附近的Brizzorro,感覺是意式的,東西還行,他們家的特色是除了一名帥哥,其他三個都是老爺爺服務員,特別慈祥和藹,很溫暖。
第十二天 1/5 London-Shanghai
坐火車去機場,在雪災到來之前看著小說安全飛回家。感覺我們還是挺幸運的,英航罷工沒有趕上,旅行前後都是雪災天氣,我們正好是當中的平台期,在我們南下的時候暴風雪一路追來,好在比我們慢一拍。英國冬天雖然有點小冷但是還是挺濕潤的,回到上海後才知道什麼叫做真冷。不過再冷,開了家門又是一股暖氣,回家真好。
恩,寫完了,再次謝謝郎郎的陪伴和薛薛的分享。一路顛簸,一路收獲,祝大家將來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