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林中的國邦緬甸(十四)曼德勒的王宮
緬甸有很多的首都。因瓦、阿馬拉普拉、曼德勒、仰光,以及現在的新首都內必都(Nay Pyi Tau),是世界上少見的。早先如果是王室的星像顧問建議搬遷宮殿,王宮就會像移動棋子一樣搬遷。實際上,上述的前三個首都相距都不過十幾公裡。
曼德勒的王宮滿打滿算不過150年。而且現在看到的王宮還是“二戰”中毀滅後重建的混凝土結構的宮殿,原來的宮殿早在大戰中夷為平地。
要想進入皇城並非易事。皇城占地很大,周邊被寬闊的護城河包圍。雖然皇城現在有四個大門可以進入,但是外國人只能從東門進入。在那裡登記護照,繳納十美元購買景點通票,然後被告知從這裡進還要從這裡出來,游覽只能在指定的有限的區域內參觀。因為現在的皇城裡是緬甸陸軍司令部所在地。進入到裡面看到的更多的是軍人和軍車。目前開放的僅僅是小小的王宮。一些水泥柱子上托起的木屋、一座33米的瞭望塔、幾張過去國王的照片以及少量的皇室用品,估計還是復制品。這裡可以看的東西實在太少,假如你不進這裡來就可以省下這十美元。因為在其他的地方從沒有人驗票。
Sam上午無精打采的陪我看完了王宮後自己先回來休息了。腹瀉,我最怕的事情,還好這次我無事情。大家始終在一起吃飯,實在想不出什麼原因。莫非Sam自己偷吃什麼東西?還是拍佛像拍地莫名地腹瀉?哈哈,玩笑啦。主要是她還要一個人乘夜車去仰光,拉肚子會很麻煩地。
我一個人一邊想一邊獨自朝曼德勒山走去。
山下的固都陶佛塔和山達姆尼佛塔很值得一看。其共同的特點就是中央是大金塔,周邊環繞了數不勝數的潔白的小佛塔,每座小塔拱門裡面都有一塊刻滿三藏經文的石碑,堪稱是世界上最大的書。尤其是從曼德勒山上俯瞰兩座寺院,那陣勢美麗而又壯觀。在山下不知道今天是當地的什麼節日,長長的車隊載著身著艷麗服裝的兒童和女孩子,旁邊還有人打著金傘,尾車裡還有人演奏音樂伴唱。一幫嘴裡嚼著檳郎的男孩子一邊敲著竹筒(當地的樂器)打著長鼓,圍在一起跳舞,當我給他們拍照時,幾個人拼命拉我一起跳,很有意思。
穿過兩座巨大的白色錫蘭仕子把守的山門,沿著陡峭的石頭台階向上攀登,這是一條漫長徒步攀登,1700級台階,登上230米的曼德勒山。中途你會看到兩座立佛,其中一座立佛很有意思,一只巨大的手指向遠方的曼德勒城,下面的坐佛順勢望去。仿佛再說“活計,你看看下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沿途你還可以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情景故事雕塑。中午人員很少,我偷偷溜到一處房頂平台,為的是拍攝山下的兩座寺院,累了就像山上的小販一樣,躺在山路的水泥椅子上小歇一會兒。
傍晚,趕回酒店送Sam汽車站。看上去她氣色好不少。藍色小卡車載著我們在刺眼窒息的空氣裡穿過市區,駛向南部塵土飛揚的曼德勒長途汽車站。那裡有很多的開往緬甸各地的車子。與我看到的其他巴士不同,開往仰光的巴士很新,很干淨,還是空調車。
離開相處整整7天的Sam,心裡真得有點兒依依不舍。從她在飛機上突然決定跟我到BAGAN那一時刻起,我就覺得是一種緣分,雖然年齡差很多,文化背景迥異,但她很有個性、很直率、開朗,我喜歡。她用自己的經歷,給了我許多的勸導和啟發。臨別時,她還地給我一張紙頭,告訴我回去看。她的心還是蠻重的,我在BAGAN跟她講的事情,她還掛在心裡。臨別了還用這種童話故事般的方式叮囑我。我會記住的,我會盡量地去改變。這不是因為看到日全食,更不是紅牛喝了很多,或許是此次支那之行拜見了很多的寺院和佛塔?佛祖的感召讓我有機會認識她,認識那些好心的人。SAY THANKS ,AGAIN!
王宮:通票$10,外國人只能從東門進出,在指定範圍內參觀。
汽車站:市區—汽車站,4000K,藍色出租車
2010年1月19日曼德勒 緬甸
佛塔林中的國邦緬甸(十五)漫步曼德勒街頭
與其叫做漫步倒不如說是無可奈何的走路。曼德勒的街頭,屁股冒黑煙的破舊的卡車、巴士,木頭輪子的馬車,偶爾也能見到奔馳和TOKYO巡洋艦SUV。馬路兩邊的厚厚的土從沒有人清掃,車輛過後留下的就是狼煙滾滾飛滿天。
上午就是在這樣的道路上一直走到位於曼德勒城東南的89th/38th,兩條街的交彙口—SHWE IN BIN KYAUNG。寺廟不大,但是有別於其他的寺廟,整個建築全部采用名貴的柚木,上下兩層,下部大廳時講經的地方,上部為佛堂和禪房。從內部的梁柱護欄,到外部的門板屋檐都用柚木浮雕出精美的神像和動物,技法細膩精湛。整個寺廟很奢華,精致。建於1895年,由當時富有的中國玉石商人出資興建。
走出SHWE IN BIN KYAUNG寺院再向前到一處髒水坑前左轉,便是曼德勒德JADE MARKET。門口有中英文寫著外國人進入要收1美元,感覺很不好,哪裡有商場向客人收錢的道理?裡面就像是北京城鄉接合部的農貿市場,一些玉石的毛料和成品擺放在水泥台上,沒看到有什麼特別的,價格也不是很誘人,更主要的是擔心緬甸離境時出什麼麻煩,放棄。
下午好好睡了一覺,寫寫游記度過一天。
2010年1月20日曼德勒 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