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春節江西旅游日記(4)— 九江、廬山D7 2.1(初七)景德鎮-九江,潯陽樓、鎖江樓、煙水亭早上退房後打車直奔昌江大道客運中心站,出租車今天還在“加班”期間。春節期間景市發往九江的豪華大巴(25元/人)班次很密,基本上人滿就走了。9:10發車,很快便上了高速。天氣預報顯示,九江這兩天有雨。果然,離開景市時還是藍天白雲,但隨著距離九江越來越近,天空越發轉陰,待經過鄱陽湖大橋時,已然大霧迷漫。11:00到達市區潯陽東路的長途汽車站,在售票處買好明早廬山的車票(12元/人),打車(5元)來到濱江路上的其士九江大酒店(四星,攜程預定)。賓館在長江邊上,位置不錯,往南走50米是大中路步行街。九江屬旅游城市,但旅游重點顯然在廬山,所以市區的四星賓館僅二、三百元。市區有潯陽樓、鎖江樓、煙水亭、琵琶亭等幾個小景點,但在攜程上找不到介紹。潯陽樓、鎖江樓和賓館同在江邊,前者距賓館只有2站多路。潯陽樓是一座仿宋式的建築,外觀三層,內部卻有四層,雖是鋼筋水泥結構,倒也顯得古色古香。長江的九江這一段也叫潯陽江,這應該是該樓名稱的由來。據介紹,原樓本是一座酒樓,始建於唐,宋朝重修,此後屢經興廢。之所以出名,自然是因為施耐庵筆下《水滸傳》中那段鬧江州 —— 潯陽樓宋江醉題反詩的故事。門票20元/人,只有幾個游人。站在樓上,眼見“滾滾長江東逝水”,確易引發豪情,多喝幾杯,說兩句醉話,恐怕在所難免。樓內有水滸一百單八將的彩塑,在三層的側廳牆壁上還題有宋江那首“他時若逐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的反詩。當然,樓和詩都是新作。從潯陽樓往東幾百米是九江另一座名樓 —— 鎖江樓(門票20元)。所謂鎖江樓,顧名思義,是為鎖住不馴服的江水。據介紹,此處原是一回龍磯,江岸突起躍出江面有30余米,江水至此漩轉激湍,常有行船在此處遭難。至明代,九江郡守籌集民間款項,彙集高師名匠,修鎖江樓和鎖江樓寶塔於石磯上,並鑄鐵牛四條護衛,為的是鎮鎖蛟龍,消災免患,永保太平。現在景區像一個小公園,樹木蔥郁,清幽雅致,是一處鬧中取靜之地。鎖江樓結構復雜、精美典雅,旁邊的鎖江寶塔玲瓏挺拔。距此往東不遠還有一個景點 —— 琵琶亭,因白居易的《琵琶行》而得名,不過不在我們行程之中。12:30離開鎖江樓,打車回到潯陽東路的聯盛廣場。這裡是九江的繁華地段,很有現代氣息。逛了逛街,在路邊一家沒什麼特色的美食城吃了點東西,信馬由韁,13:15來到不遠處的煙水亭公園。煙水亭建於市中心甘棠湖的小島上,傳說是三國時期周瑜操練水軍的地方。島上建有亭、閣、樓、軒,布局十分緊湊,一座長長的小橋將其與湖岸相連,俯瞰(從資料照片上)像一只蠍子,不過倒是個適合休閑散心的場所。公園不收門票,但入園需登記並核對身份證,不知搞什麼名堂。園內游客絡繹不絕,多是本地市民。

(鎖江樓 和 煙水亭)湖畔有一片“棋牌陣”,上百名老年人在此三五成群圍在一起,打牌、下棋、喝茶,場面好不壯觀。碼頭上有船出租,30元/小時。下午時間充裕得很,於是租了條船下湖閑游。水上的感覺不錯,只是霧蒙蒙的影響視線。從甘棠湖穿過李公堤小橋進入南湖,正玩得高興,忽然船上的電動裝置出了故障,我們被困在湖中心。旁邊幾個年輕人駕著四五條船圍著我們打轉,不時彼此相互碰撞嬉鬧,原來他們在玩“碰碰船”。哎!電動船哪是干這個用的,真撞出問題,那可真就玩大發了。按照船上的提示打電話求援。不一會救援快艇趕到,艇上的“赤腳大仙”身手矯健,上得船來三下五除二便將問題搞定,又跳回救援艇調頭走了。1 小時轉眼就過去了,靠岸還船。煙水亭離大中路步行街不遠,剛好與賓館順路。今天是春節長假最後一天,步行街上仍人來人往,一派節日氣氛。隨便逛了逛,又搜羅了些小吃,回賓館休息。小睡到天黑,出來吃晚飯。賓館旁的庾亮北路上有兩家店,門面很時尚的“老街坊口味館”和燈光昏暗的“南昌瓦罐煨湯”。我們先在“老街坊”就餐,點了紅燒黃丫頭、紙鍋土豆、手撕包菜,共59元,雖然這是幾天來最辣的一頓飯,但味道值得肯定。飯罷還覺得不太盡興,又到旁邊喝湯。這家是南昌傳統手藝,瓦罐湯真正是用碳火煨制,通常一罐要煨上十幾個小時,所以盡管菜單上湯的種類很多,但也不是隨便想喝哪種就有的。我們要了蘿蔔排骨湯、香菇老鴨湯和雪梨湯,才11元,而鮮美的味道自不必說了,真是物美價廉。D8 2.2(初八)九江-廬山,廬山一線、美廬別墅因為要趕班車,所以7:00就退房了。賓館的免費自助早餐剛開始,不但品種豐富,而且全部是第一鍋。我們是第一批客人,只可惜為了趕時間,只能草草吃過。九江客運站管理還是比較正規的,至少比景德鎮好很多,像廬山這種短途班車也要進站檢票,對號入座。8:10准時發車,一路南下,大約50分鐘後到達廬山檢票站,所有游客須在此購票(135元/人)方能進山。其實這裡距景區中心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不過已有好幾個游客就此下車,不知他們要干什麼?路邊停著幾輛游山的私人面包出租,有一家連老帶小共五口人300元租了一輛揚長而去。我們的中巴則繼續前行,9:10到達廬山景區中心的牯嶺鎮街心公園。眾人下車紛紛散去,我們穿過一條小街,沿河西路向南,經過著名的廬山戀電影院、基督教堂、周恩來紀念室(對面是美廬別墅),找到預定的廬山賓館(三星)。廬山賓館可以算是老字號了,條件還是不錯,我們預定的是主樓房間,並沒有網上評論的陳舊現像。今天是黃金周後第一天,賓館內幾乎沒客人,房價也降到了240元。今天天氣有點陰,但能見度很好。自三清山後,經過幾天的休整,我們早已體力充沛,精神飽滿。收拾停當,帶上三清山的兩支登山手杖,出門前往花徑,開始了登廬山之旅。在賓館外剛好遇到一輛面包黑車,15元將我們送到如琴湖畔(忘了還價,應該在10元以內)。10:00點從公路進入花徑,經過天橋-好運石-觀景台-錦繡谷-好運池-觀妙亭-老君殿-仙人洞,沿途山路平緩,景致頗多,游客絡繹不絕,是廬山經典的游山線路。廬山是避暑、旅游勝地,毛澤東、蔣介石等歷史人物都曾在此留下足跡。10:50到達御碑亭,這是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為宣揚自己統一中國的功績而建的一座小石亭。絕大多數游客都從此處回到公路乘車離開,我們則選擇沿陽明小路繼續前行。從御碑亭到前方的圓佛殿這一段路建有我們喜歡的滑道,名為“仙人洞滑道”。此段沒有景點,坐滑道快速通過,既省時又省力。不過可能是淡季的原因吧,滑道沒有營業,只好“11路”走過去。經圓佛殿、天池塔,11:25到達天池寺,“迎接”我們的是蹲在石門上的兩只小猴子。天心台是一個巨大的方形石台,也是極佳的觀景台。放眼望去,群山與雲霧掩映,如同仙境一般。不遠處還有著名的“大天池”,是一個長不足10米,寬不足3米的小水池,這與攜程上的圖片介紹大相徑庭,而且無論如何也沒辦法稱其為“大”,很有點“標題黨”的味道。穿過天池寺再往前,11:40來到“龍首崖”。龍首崖因崖頂上一塊橫亙的形似龍頭的巨石而得名,其下的峽谷景色秀美無邊。

(廬山美景 和 龍首崖)之後的路都是在山中穿行,不但上上下下非常消耗體力,而且曲曲折折沒有視野。走了很久都看不到一個路人,一時間以為自己迷路了。就這樣大約有半小時的光景,轉了個彎,前方視野逐漸開闊起來,遠遠已看到了巨大的懸索橋。橋面微顫,腳下是深深的山谷,一條大河從谷底流過,景色非常壯觀。大橋對岸是星龍索道(單程30元/人),坐上纜車,幾分鐘後來到電站大壩。天上突然開始飄起密雨,好在還不太影響游玩。電站大壩是第二個與公路交彙處,可以從這裡找到車離開,但我們再次選擇山路,沿龍潭路繼續前行,不多時經過烏龍潭和黃龍潭。二潭是相距不遠的兩個小小的瀑布,後者稍大一些。有這樣的說法“黃龍潭洗手,好運跟你走;烏龍潭洗手,老婆跟人走”,想必知道這兩句話的人,肯定願意沾沾前者,而對後者會躲得遠遠的。實際上烏龍潭被幾個照相點占據了,想找個拍攝角度都很難,而黃龍潭此時無人看管,可以隨意玩耍。

(烏龍潭 和 黃龍寺)經過摩崖石刻,三寶樹,13:15到達黃龍寺。這一段是上坡路,比較消耗體力,加上還空著肚子,所以感覺走了很長很長時間。路邊有個小賣部,幾個游客正在裡面避雨休息。我們買了瓶冰紅茶,雖然冰涼,但也能稍稍補充體力。此處也有公路相通,但找車卻很難。第3次選擇沿山路前行,這一段名為回龍路。沿途無景,經過一片原始松林,13:40來到蘆林大橋,順著陡峭的石階爬到公路上,終於如願完成計劃。此時的蘆林湖,雨蒙蒙,霧蒙蒙,別有意境。雨“適時”地大了起來,攔到一輛小面包車,10元將我們送回賓館。14:00,早已過了吃飯時間。賓館二樓的餐廳空無一人,餐椅全堆在一邊,似乎好久沒有營業了。沒辦法,回房間找出從婺源帶來的零食,胡亂填些下肚,先墊墊再說吧。這些東西本打算是帶回家慢慢享用的,沒想到還未離開江西便被報銷了。雨沒有停的意思,看這陣勢,估計明天的二線游又沒指望了,真讓人氣惱,誰讓咱是水貨啊!考慮了一下,決定放棄明日含鄱口-三疊泉之行,從九江直接回京。心動不如行動,立即打電話改簽機票,一下子覺得釋然了。今天的一線游非常順利,倒也沒什麼遺憾。房內的暖風很快將寒意驅走,現在除了缺點熱的食物,精神和體力都還不錯。休息了一小時,我們決定再到鎮上轉轉。美廬別墅距此不遠,雖然下雨,但還是有不少游客。美廬別墅(門票25元/人,含對面的周總理紀念室)由主樓和附樓兩部分組成,是一棟精巧的英式別墅,蔣介石和宋美齡在廬山的舊居。蔣介石見這裡環境恬靜美麗,而宋美齡的名字中又有一個“美”字,於是將其命名為“美廬”,園中臥石上的“美廬”二字為蔣手書。20世紀50年代廬山會議期間,毛澤東也曾住過這裡,有人問他:可否把“美廬”兩字鏟掉?毛澤東回答說,留著,這是歷史……現在美廬內主要陳列了一些史料、圖片,對於像LP這種對民國歷史感興趣的人來說,還是很有收獲。忽見一男子從矮矮的院牆外翻了進來,原來是逃票的。沒過幾分鐘,待我們將要離開時,剛好看到他也走了出來,一邊還和在外等候的同伴嘟囔:“裡面就是個別墅,沒勁”。哎,可惜了這翻牆省下的25元門票錢。美廬對面是周總理紀念室,這裡原是一美國傳教士於1905年所建的別墅,在上世紀90年代被辟為“周恩來同志在廬山活動紀念室”。館內陳列著一些介紹周總理在廬山工作期間的實物和照片,除了兩個電工在裡面干活,連個管理人員都見不到。

(美廬、周總理紀念室 和 廬山戀電影院)
從紀念室往鎮中心的路上,再次經過基督教堂和廬山戀電影院。據說廬山戀電影院多少年來只放一部片子 —— “廬山戀”,並因此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不過今天肯定沒有安排,因為山上沒多少游客。已經4點半了,見路邊有一個農家小飯館,一頭鑽了進去。裡面店家幾個人正圍著煤爐取暖,見我們三個北京游客,於是熱情地打著招呼。點了農家小魚、炒香干、土豆絲、石魚肉絲湯,只35元。飯菜熱騰騰、香噴噴,令人垂涎三尺。已餓了一天,這時兩頓並作一頓。每上一菜,便一掃而光,竟將拍照的事(平時飯前總是要將飯菜拍照留念)都忘在腦後。雨一直沒停,鎮上已是白霧茫茫,就連街心公園的牯牛雕像也無法看清。一輛旅游大巴開進了停車場,導游帶著一車游客下車,看樣子是准備明天游山的,來得真不是時候!找到汽車站,打算買明早回九江的車票,可哪有人影呀,說不定淡季班車已取消了。路人告訴我們,每天早晨鎮上去九江的車多的是,到時直接過來坐就是了,真的嗎?只好明天再說了。D9 2.3(初九)廬山-九江-南昌機場,返京果然不出所料,早上起來,只見窗外白霧茫茫,看來我們的決定是正確的。退了房來到鎮上,只看到一家營業的早點鋪,包子、稀飯、小油餅,一頓早餐要15元,可真是高消費啊!走到牯嶺街上,一輛皮卡從旁經過,女司機探出頭來,問是否要回九江,10元/人。噢,原來去九江的車都是這種順風車呀,我們樂得接受。車上已坐了兩個婦女,我們三口和其中一人硬擠在第二排。後車槽子裡堆著幾麻袋牛羊骨,不知拉到市區是做什麼。這算是一次另類的體驗,兒子第一次坐這種車,更覺新鮮。皮卡很快上路。整個廬山被濃霧籠罩,能見度很低,直到下了山才稍好一些。9點多到達市區,司機把我們送到長途汽車站。進站買好14:50南昌機場的車票(50元/人),打車前往南湖畔廬山南路的沃爾瑪 —— 臨走總要帶些土特產回去。超市好像開業不長時間,店面嶄新且貨品齊全。見此情景,不禁又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感嘆一番。老毛病了,呵呵。土特產區的干貨勾起了我們的購買欲,石耳、石魚、筍干、腊魚、腊肉、魚絲(用魚肉和紅薯粉制成的粉絲),都是我們想要的。拎了七、八大袋,滿載而歸。但是回家後發現,除了石耳、石魚、魚絲之外,其它東西質量都比較差,筍干更是老得幾乎無法食用。這些商品都是正規包裝的,況且在大超市銷售,不應該有假,不知是不是合九江人民的胃口。不過那石耳用來燉肉、燉雞,當真味道鮮美,名不虛傳。當然這都是後話。在超市一直耗到中午才出來找了家飯館吃飯。對面的學校已經開學,此時大批學生正在放學回家,而我們也即將結束旅行回京。幾天來城市不說,光是大山就走了三座,感覺體力增強不少,精力非常旺盛。從沃爾瑪回車站我們是步行過去的,五、六公裡的樣子,小case啦。沿著南湖畔的濱湖路,穿過李公堤,經甘棠南路一路下來,邊走邊逛。沿路經過了無數玩具攤,尤其是甘棠南路的幾所小學校附近,我們規定兒子旅游期間每天可以買一個玩具,但今天的“指標”已在沃爾瑪用完,搞得這家伙直嚷嚷後悔。14:50進站,已過了發車時間,但班車居然還沒到。等了20多分鐘,有幾名乘客急得快要上房。這趟班車與其他的不太一樣,因為乘客都是要趕飛機的,實在等不起。不得已調度臨時調來一輛發往南昌的大巴頂班,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一路高速,但霧天車速較慢,比預計晚點半小時才到達機場。17:40航班准時起飛,順利回到北京。一次陰、雨、霧之旅,總體很是開心。對了,回來時兒子還沒忘帶著三清山那兩根拐棍!整理於 200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