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金秋西南紀行之一

作者: 北京公交在線

導讀2002金秋西南紀行今年9月24日到10月24日,我到四川出差,趁著這個機會,我還到雲南去了一趟,先後到達了四川省的綿陽市、德陽市、廣漢市、中江縣、成都市、資陽市、攀枝花市和雲南省的昆明市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以下就是我的旅途故事。 2002年9月24日 從北京出發,我的車票是從036網站上定的,本來我以為不好定,還特地另外定了一張K117次,後來發現很好定,猜測 ...

2002金秋西南紀行今年9月24日到10月24日,我到四川出差,趁著這個機會,我還到雲南去了一趟,先後到達了四川省的綿陽市、德陽市、廣漢市、中江縣、成都市、資陽市、攀枝花市和雲南省的昆明市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以下就是我的旅途故事。

2002年9月24日

從北京出發,我的車票是從036網站上定的,本來我以為不好定,還特地另外定了一張K117次,後來發現很好定,猜測是沒有到國慶的原因,可惜就是中鋪,沒有下鋪。我坐的是成都局的T7次(北京西-成都)列車,到了北京西站看到這個車是全列25K車廂,硬座和臥鋪大約各占一半,比較新鮮的是列車員的肩章上還有星,不同的列車員的星的數量不一樣,估計也是一種等級的標志。走的時候天氣很熱,北京大約有30度,由於我擔心回來可能冷了,所以走的時候還穿了一件夾克衫,沒有想到後來果然派上用場。晚上是在餐車吃的,T7次的車體一流,餐車的價格也是一流,也有可喜的變化,上次坐T7次是去年五一,當時的盒飯是20元,現在降價了,僅售15元。22:48,列車到達鄭州站,下車休息,詢問列車員得知T7次列車的臥鋪最遠的預留就是鄭州站。我到硬座車廂看了一下,基本上只有50%的上座率,很多車都淨是躺著的,但是臥鋪已經沒有了,看來T7次的臥鋪車還應該增加。

2002年9月25日

早上5點不到我就起床,終於看到了灞河橋,這座橋幾個月前被洪水衝毀,現在似乎已經修好了。7:31,列車正點到達寶雞站,從這裡往南就要翻越秦嶺了,是景色很優美的一段,列車從寶雞開出後,一路向南,不一會兒就到了山腳下,隨著列車在不斷的向上開,我也睜大眼睛看著窗戶外面,車廂的廣播也在介紹秦嶺,秦嶺的最高點是青石崖,我看到了這個小站,還有不少鐵路工人在站台上,為了保證鐵路大動脈的暢通,這些工人工作生活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在列車的轉彎的時候,我看到牽引本次列車的機車很特殊,以前沒有見過,等到了秦嶺才看清,原來是DJ1-0002號車和SS6-1018號車,很新的車,過了秦嶺,DJ1就摘去了。

列車於17:32到達綿陽站,在此我受到了海子站長的熱情歡迎和招待,本來海子站長是休息的,可是他接到我電話後就打車從家裡趕來,第一次見到海子站長,感到很和藹,海子站長首先幫我找賓館住下,然後又請我吃飯,接著又打車陪餓游覽綿陽的夜景,直到很晚才回家。作為一個從未和海子站長見過面的人受到這麼熱情的招待,我非常感激。在此我再次感謝海子站長的熱情招待!

2002年9月26日

早上坐K937次去德陽,K937次是從江油到成都的25B的車,編組10節硬座和2節軟座,綿陽上車的人很多,不過還有很多車廂是空的,可能現在是淡季,K937從綿陽到德陽的硬座是4。5元,而高速大巴是14。5元,看來綠皮車還是相當有市場的,只可惜現在四川尤其是成都附近缺少這種車,所以大巴有相當的市場。

到達德陽和我的同事聯系上,本以為我們的產品已經生產完了,沒有想到剛剛機加完,剛送去熱處理滲氮,要一周時間才能完成,和同事商量了一下,我決定先去雲南玩一圈,我馬上趕到火車站,剛好趕上K345次(蘭州-成都),K345次是蘭州局的25G空調車,車廂裡面很髒,抽煙的人很多,整個車廂內都是煙霧,好在只有1個小時到成都,我也就將就了。

大約11:40,列車到達成都,在出站口裡面有一個售票點,我問有沒有到昆明的臥鋪,售票員也沒有查一下就說沒有,我只好出站到售票大廳買,結果很順利買到了K113次(成都-昆明)的臥鋪票,看來現在一些的售票員的服務質量有待提高。這時距離開車還有將近2個小時,干什麼去呢?我決定坐34路繞一環路兜一圈,可是成都火車北站附近的交通實在是糟糕,34路從北站開到一環路上就用了20分鐘,開到成電附近我估計時間不夠了,趕緊下車,正好65路站就在邊上,也到北站,我就上了65路,開始還很順利,可是開上二環路就堵車,一堵半小時,眼看快要開車,可是才到荷花池,我都想下車走了,可是我還是抱著一線希望沒有下車,最後65路到北站距離開車不到20分鐘了。

K113次是成都局的25G空調車,不過比較陳舊了,我選擇去雲南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走成昆線,這條鐵路據說是很艱險的一條鐵路,列車從成都北站開出,開始走的路比較平坦,列車的廣播員在不斷介紹沿途的風光,例如經過青衣江大橋時介紹這是成昆線最長的橋,過了沙灣車站就開始有不少隧道,一個接一個,列車的左邊是一條江,越往南水流越湍急,右邊是山,地勢很險要,可以想像當年築路工人的艱辛。K113次的廣播還不錯,例如快到峨嵋站時廣播本次列車的7車21-80號是峨嵋站的預留硬座,這樣可以避免不少糾紛。很值得推廣。不過K113次的餐車不好,我點了一個京醬肉絲,售價20元,結果基本是肥肉,還特別鹹,連我這個一向口重的人也覺得太鹹了,可是就是這樣的質量還有不少人吃,很奇怪。大約23:40左右列車開到西昌南站,對面的站台停著5622次(攀枝花-成都),相當空,前面的硬座車幾乎沒有人,當時我就決心回來坐這個車,可是沒有想到回來時的5622次超員很多,當然這是後話。

2002年9月27日

列車於8:30到達昆明站,和K109次一起進站,出站的時候工作人員把我的車票給撕了個角,沒有保留到完整的車票,比較遺憾。昆明在下雨,天氣明顯比四川涼快,怪不得游客這麼多,出站後我坐64路到北站,本想感受一下米軌鐵路,但是由於雲南仍然處於雨季,所以昆明北到開遠和蒙自的客車停運,我只好返回昆明站,考慮再三決定去大理,昆明到大理本來有一班夜班火車K446次,25G空調車,硬臥下鋪96元,從7月1日起就一直開行K732次,也是夜班車,硬臥下鋪69元,我於是買了K732次。

由於我以前來過昆明,所以我就沒有游覽,整個白天我都是在坐公共汽車周游,昆明的北京路和人民路開設了公交車道,公共汽車在中間行駛,車站也設在馬路的中間,一定程度上公共汽車的速度提高了,這在全國是一個創舉,看來效果還不錯,只是乘客在候車時要過一次馬路到馬路中間去候車,稍微麻煩了一些,在一些站上還有電子站牌(例如102路),上面可以看出下一班車在什麼位置,很好,可惜估計是成本的原因沒有推廣。

在昆明期間我還到機場去了一次,昆明機場距離市區很近,52、67、103路可以到達,這是我第一次進機場,一切都很新鮮,我仔細轉了一圈,還真長見識。不過以後我還是要坐火車的,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晚上10:30就開始剪票了,進站發現這個車是昆明局的22普通車,編組是(昆明開機後)加1(硬座)2-6(硬臥)加4-2(軟臥)7-11(硬臥),我所在的9號車幾乎沒有多少人,列車員連票也沒有換,我還問列車員是不是一直是這樣,他說不一定,多的時候擠得要死,少的時候又沒有人。我在K113次看到中國鐵道報上特地報道昆明局為了爭奪市場,最多的時候一個晚上開4班列車到大理,看來市場這只無形的手還是很起作用的。

昆明的網吧比較糟糕,沒有耳機,幾乎都是音箱,什麼聲音都有,相當吵,後來我到的大理和德陽等地的網吧也是這樣,要不是維護我的留言版,我真不打算上網了。

2002年9月27日

早上7:30,列車在大雨中到達大理站,這個站比昆明站還有氣魄,令我回想起喀什站和烏魯木齊南站的反差。廣通到大理的鐵路屬於合資鐵路,大理站沒有什麼車,因此早上8點才可是賣票,售票廳的白板上寫著當天沒有硬臥,我估計是前一天的,可是幾個拉客的人卻反復勸說我住店和參加旅行團旅游,這樣可以有臥鋪,我沒有聽,因為我相信應該可以買到,果然一開始賣票我就買到了,看來這些拉客的人的話不可信。

大理站地處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大理市的下關鎮,這裡距離大理古城還有一段距離,從火車站坐8路經由一級公路可以到達古城的東門和西門,票價1。5元,從市區中心的郵電大樓坐4路可以到古城的南門和北門,票價1。2元,不過4路經過的路比較差,是老路。我在大理參觀了古城,大理州的博物館和大理市的博物館,游人不多。本來計劃去麗江的,可惜時間不夠了,只好返回。余下的時間我就是坐公共汽車游覽了,大理的公共汽車市區內是無人售票5角,基本是類似考斯特中巴,只有4路是大一些的車,大理人還比較少,看來黃金周還沒有到來。我在大理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像,就是西南地區的MCDONALDS和KFC很少,而DICOS很多,看來DICOS在西南還是很有市場的或者是開發很早的。另外大理不使用硬幣1元,我用1元硬幣買東西都被婉言拒絕。有朋友去的話應該注意。

晚上回昆明坐的是來的車,車次是K734次,不過人已經很多了,大理站有一個特點,就是開設了很多旅游團隊候車室,這是我在其它站沒有看到的,看來大理的主要經濟支柱就是旅游,一切為了旅游團服務。

2002年9月28日

K734次於早上5:30就到了昆明站,天還沒有亮,候車室也沒有開門,我於是四處閑逛,結果在候車室門口看到這樣一則通告,說昆明到石林的K440次更換為22型普通車底,這本來沒有什麼,可是下面的一句話很有意思,說K440次使用電力機車牽引,我頓時感到乘坐由電力機車牽引的客車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由於我買的是中午的車去攀枝花,上午我准備參觀幾個景點,我先來到朱德講武堂,居然沒有開門,我又來到勝利堂南面的紀念碑地下的革命鬥爭展覽室,雖然開門了,但是我被告知上午不接待游客,接連吃閉門羹,很是不爽。我只好隨便轉轉。我乘坐11:51的2512次(昆明-成都)去攀枝花,進站後看到2512次也是25G的空調車,但是非常新,比K113強多了,這個車是昆明局的,感覺服務和K113次差不多,但是餐車好一些,也是比較貴但是菜炒得好一些。

這天的2512次加掛了一節軟臥,但是一直沒有人,直到開車鈴都響過了才匆匆來了一幫日本人,還淨是大包的行李,上車用了好幾分鐘,這樣2512次晚了幾分鐘才開出,如果我是車站負責人的話就讓列車正點開車,不能因為是外國人就晚點。一路上風光還不錯,尤其是在龍骨甸、阿南莊、小村和羊臼河幾個站的區間都有展線。

17:40列車到達攀枝花站,這個站建在金沙江邊上,原來好像是叫金江站,到了後先買票,結果沒有臥鋪,本想坐8621次(攀枝花-格裡坪)去市區的,可惜沒有趕上,售票處的秩序實在太亂,大家一起擠向2個窗口,沒有人維持秩序,只好作罷,我於是坐64路去市區,由於沒有地圖,我就隨便找了個地方下車,剛好在市中心炳草崗,不過找賓館不好找,找了一陣子才在廣場邊上的建設銀行培訓中心住下,80元/標間。攀枝花的地名比較奇怪,例如地龍井、地龍箐等等,整個市區是沿著金沙江兩岸修建的,以南面為主,從市區到火車站的公路正在修,現在的路很狹窄。

2002年9月29日

早上起來後就匆匆到火車站,結果還是沒有臥鋪,只好買5622次的硬座,然後把行李寄存後又返回市區游覽,其實也沒有什麼景點,主要是坐公共汽車游覽,攀枝花的市區公共汽車基本是無人售票5角,很擁擠,另外由於渡口橋在修,所以交通也受到影響,從渡口橋到密地橋的地區我都到了,北岸的攀枝花(地名)也去了,這裡有攀枝花鋼鐵廠的小鐵路,另外在密地橋邊上有一片綠地,有宣傳牌子,我看到牌子才知道原來攀枝花就是木棉花,而且攀枝花原來是叫渡口市。攀枝花總的來說面積很小,除了市區中心炳草崗到竹湖園一帶比較整潔外基本比較髒亂,我還在這裡上網2小時,一般1。5-2元/小時,還可以。

5622次是20:30開,我於18:30從渡口總站上了64路,結果開到半路堵車嚴重,這輛車的司機為了超過一輛車,向左超車的時候左前反光鏡掛到江邊的一棵樹(左邊是金沙江),車子一震,剛好這裡還在修路,路面是沙子路面,車子頓時向左邊(金沙江)歪了一下,險些翻車掉進江裡,我也感到一陣害怕,因為我以前看過64路掉進金沙江的報道,太懸了!不過即使這樣還是走不動,最後到火車站剛好是19:40,這時K926次(攀枝花-重慶)剛開車,我坐的這輛64路上還有很多趕K926次的人,他們只好坐5622次,這樣5622就很擁擠了。上車後果然超員,我去問有沒有剩余臥鋪,被告之沒有,但是很多持有K926次臥鋪的人找列車長簽字後都順利拿到臥鋪,看來我們這些群眾沒有這份福氣,我只好和幾個大一的學生擠在一起度過一個不眠之夜,真是不好受,看來年紀也大了,我在哈爾濱上學時坐138次比這個還擁擠,可是什麼事情沒有,現在不行了,以前還可以睡地板,現在也不敢了,不過我看到一個列車員上了行李架,鋪開一張床單就睡到上面了,很羨慕。5622次真是人多,第二天到了雙流了還上來大量的乘客,在成都南站下車的時候,出站就用了將近20分鐘,可見人多。

2002年10月1日

從成都南站到北站坐16路,原來還有很多雙層普通車,現在幾乎都是空調車,我等了很多輛都是空調車,看來成都人的收入不低,因為坐空調車的人都很多。等了半小時總算來了一個普通車,坐上後到了天府廣場就走不動了,廣場的人太多,國慶第一天就人滿為患,等到了北站,好家伙,全是人,進站口邊上的綠色通道有幾十人在排隊,進到售票廳裡面更是人多,每個窗口的隊伍都到門口了,少說50人,我正在發愁,忽然看到邊上的代售點卻沒有人,我買了一張K206次(成都-青島)的車票到德陽,車票7元,手續費5元,好在我可以報銷,另外我在窗口買估計還不會賣給我這麼近的座位。上車一看,人不是很多,一些人補臥鋪走了,還有一些空余座位,K206次是濟南局的22普通車,車體比較差,這天天氣很熱,由於從攀枝花到成都我一直沒有吃飯,我本來還想在K206次上吃飯,可是就是不營業,想給它送錢人家還不要。下午2:30,我終於回到德陽,重新和同事見面,找了一家二物的招待所住下,還可以,40元/2人間,公共的單人浴室和衛生間,條件還可以。至此我的第一階段旅行告一段落。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