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周六,2010.01.23)上山計劃:雲谷寺---新纜車---白鵝嶺---始信峰---黑虎松---清涼台---猴子觀海---獅子峰頂---北海賓館---排雲樓(駐地)---西海大峽谷西入口。因為是冬季,纜車開放時間大概是8:30,所以我們也不用起早。篤悠悠起床,吃過早餐,整理背包。根據俺以往的經驗,絕對要上山前把背包整理到最輕最輕,即使平時根本在意的一點點重量,到上山也會成為你沉重的負擔。最後俺背包裡就是一個相機(帶單反相機上山是必要的,但是實在是很重的負擔),一杯熱水,一塊面包,還有一點點精簡的不能再精簡的洗漱用品。零食,俺的意見是都留在車上,可是同事們還是不大習慣這種不帶任何吃的的方式,最後還是分配到各個背包當中。到了中午,每個人都在熱情的推銷自己包中的食品,哈哈..帶上小客棧免費提供的登山杖,乘坐老板幫忙聯系的出租車(13元/位,約10公裡行程),來到黃山景區大門口,開始我們正式的登黃山之旅。按照計劃,第一天的行程比較寬松,所以一路大家也不著急,走走停停,沒什麼爬山辛苦的感覺。最奇的黃山的天氣。出發前一直關注黃山天氣,在周三剛剛有一波影響到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寒流,導致華東地區大面積降溫,到了周五,氣溫達到最低點,-11-4度。周六,陰,有雨雪,氣溫-4-4度。大家都做好了抗嚴寒的准備。我是上身穿的羽絨服,下身穿的棉毛褲+羊毛褲+戶外褲。上山走了10分鐘,很快發現穿多了,出汗不說,兩腿像纏了沙袋,邁不開步子。迅速找地方把羊毛褲換掉,輕松不少。後來天氣先後轉成小雨,小冰雹,大雪,但是一直不冷,聽著冰雹打在落葉上的沙沙的聲音,還有種不一樣的意境。黃山景區號稱方圓500公裡,“無處不景,無景不奇”,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著稱於世。明代徐霞客稱贊曰:“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而後天下無山,觀止矣!”真是形容貼切,到處峰巒峻峭,重岩疊嶂,水秀山靈,猶如一幅風景畫。中午13:00到達駐地排雲樓排雲樓依山而建,亭台樓榭層次豐富,建築小巧玲瓏。並沒有常見人工建築損壞天然景觀的感覺,再次感嘆下黃山景區的成熟。大堂的裝修,其豪華程度大大超過我的預期。到處是拋光的石材,豪華的玻璃、燈飾,想想這些水泥(我們下山時,就看到挑山工,一個扁擔挑著2袋水泥艱難上山,真是看著很是觸動。每袋水泥100斤啊~而我們看到挑山工時,不管自己多累,都要主動給人家讓路的,以保證他們不為了避讓我們而體力消耗更大)、石材、磚頭都是挑山工以每斤0.5元的報酬,一步一個台階的挑上山蓋成的,就感覺這裝修實在是豪華的有些過分~讓俺產生了一點點小小的罪惡感。俺的標准,只要山上有個干淨的床位,有熱水就足夠了。我們定的是4人間和8人間,均有獨立衛生間。女生的4人間就是2個上下鋪,空間比較小,帶電暖氣,每個床位還配了個紅色大衣,估計是給看日出准備的。衛生間很寬敞,24小時熱水,奢侈奢侈…到排雲樓宿舍少做休整,14:30決定繼續出發,在附近走走。這時外面已經漫天鵝毛大雪了,洋洋灑灑,不見一點風,場面壯觀。伴著大雪,我們從排雲樓一路向西,走到西海大峽谷北入口。早就聽說西海大峽谷非常非常美,可惜冬季封山,只能走到這裡。大家興致不減,覺得時間和體力都還可以,決定再返回排雲樓後,再向南,走到飛來石。俺樂觀的想,如果時間允許可以走到光明頂。因為一路走過來,都算是緩坡,所以也不累,甚至有的人覺得,傳說中的黃山險峻也不過如此嘛~但是排雲樓-飛來石這段,讓我們初步領教了黃山的險峻,連續2個陡坡,讓大家氣喘吁吁,體力差距慢慢顯現出來,大家已基本分成三個梯隊三三兩兩分散開來走。每走30米左右,就要休息片刻,然後再繼續。因為第二天這一段還是要走到的,所有有的同事決定先返回駐地休息了,剩下幾個人,交替領隊前行。終於在16點左右,到達飛來石。

(和兩個不相識的驢友對拍:))

(猴子觀海)

(連心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