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對於瓦拉納西的印像來自於兩個電視畫面,一個是國家地理頻道拍的紀錄片《印度》裡“恆河晨浴”鏡頭,小和尚們日出時在恆河邊沐浴祈禱,畫面非常聖潔,還有一個就是國際新聞裡說日全食的時候,印度瓦拉納西的河階上因為湧上太多觀眾而發生了群體踩踏事故——我就是這樣知道了印度有一個聖城。腦海中的這兩個畫面恰好反映出了瓦拉納西的特點,一方面是萬眾信仰而帶來的神聖氣質,一方面是由於太多信眾湧入而造成的混亂不堪——當然你只有親身到了這裡,才能體驗這混雜著神聖、繁華、嘈雜、擁擠、混亂、污濁、肮髒、無序、奇異……的瓦拉納西VARANASI!機場出來,250盧比的平價小巴直接把我們送到麗笙酒店Radisson VARANASI。在路上目擊交通事故,一輛突突像小螃蟹一樣翻了過來,四輪朝天,哇到了大城市了我說,有機動車事故了,後來才發現,按照這裡司機的瘋狂程度,這樣的事故實在是小事一樁。馬路上機動車、突突、人力車和畜生擠在一起,喇叭聲、哞哞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汽車尾氣和蹄子掀起的灰塵席面而來叫人窒息。突突之間的距離都快碾碎乘客的手指,我不敢把手伸到外面。從酒店叫了100盧比的突突去恆河,離河一公裡的地方就要下車,人太多了,不通機動車,只能步行前往。瓦拉納西有無數道路通向河邊的河階,每一條道路都擠滿了赤足行走的朝聖者、穿艷麗紗麗的女人、賣花環的走卒、賣水果蔬菜的小販、油炸小吃的小攤、扛槍威風的警察、若無其事散著步的牛、羊、狗、豬……
馬路兩邊是應有盡有的店鋪,我很想一頭鑽進賣華貴首飾和好看紗麗的鋪子,可是只要一點點理智就能發現,這樣好似戲服的行頭,只有印度女人穿得出來。穿越這一切的喧囂擾攘,終於抵達河階,終於看到了恆河Ganges:平靜、寬闊、渾濁,岸邊的淤泥裡沉積著所有能想像到的腐爛、糞便、垃圾——而河裡有人在暢快地泡澡,附近居民來洗洗碗鍋,滿載游客的游船穿行,牛兒靜靜地望著河水發呆,有人在大石頭上做瑜伽,僧人在河邊打坐冥思,在這肮髒的河岸淨化著自己的靈魂……入夜時分,我們找到了一個船夫,他叫sonu,我記成了sony,人精瘦,非常機靈,英語清晰,看上去比較靠譜。我們包了他的船,晚上沿河一日游,500盧比,他不斷念叨著,一定讓你們看到burning ghat——看來這項活動會很精彩——太精彩了!事實上。
sonu的木船靜靜地把我們劃到了一個黢黑的大河階,那裡火光點點,人影綽綽,迷霧繚繞,房屋和階梯都被熏黑,那一片河水也似乎格外幽深。就是這裡了,不能再靠近了,不能拍照了,sonu停下了船,用低緩的、鄭重的印度口音開始講解印度的火葬——好奇心讓我把這個神秘事件詳細記錄下來:瓦拉納西是印度教徒的聖地,印度人一生有四大樂趣:住瓦拉納西、結交聖人、飲恆河水、敬濕婆神。所以印度人視定居瓦拉納西為畢生理想,一生中至少要來恆河沐浴淨身一次。
教徒們相信,恆河邊是天堂的入口,所以死後要在聖河邊火葬。火葬主要由家人來操辦,印度人是很重家庭觀念的。
人死後,幫屍體做一場“body massage”,用七種香料塗滿全身,有黃油、蜂蜜、茉莉、蓮花…… 屍體用六米長的布包裹起來,最裡面是一層白布,外面是彩色的布,女人一般用紅色,男人是橙色、金色。
用兩根竹子把屍體固定好,抬到河邊。家人必須剛剛理好發,輪流朝上面灑水五次,用恆河水把屍體浸濕。再用3500年前,濕婆shiva留下的火種點起五盞火,相當於宇宙中的五元素。
焚屍,一般需要燃燒兩到三小時,燒掉300公斤的木料,每公斤150盧比。
當屍體燒成灰,祭祀用男子的胸骨或者女子的豚骨把骨灰撥進陶罐,把骨灰撒到河裡。用陶罐舀回來的河水澆滅火苗,這個步驟很關鍵,做的時候不能看,否則靈魂會變成幽靈。最終,肉體沉到河底,靈魂深入天堂。
就這樣,每天有200到400具來自全國各地的屍體在這裡燃燒。操辦完這場喪事,家人還要祭祀十天,穿白色的衣服十天,整套儀式大約要花掉大約兩到三萬盧比,在陽台上焚燒可以便宜一些,無論如何,這都是一筆相當大的開銷,但是由於印度人虔誠的信仰,他們生前再貧苦,死亡的儀式還是要完滿。
不過,有五類人是不能火葬的:聖人,小於十歲的孩子,孕婦——他們本就純潔,無需淨化,殘疾人,被有毒動物咬傷而死的人——他們的身體已經不潔淨,不能污染河流。這些人的屍體要被綁上石頭沉屍河底。
船夫緩緩地說著,船兒靜靜地漂著,河水拍打著黑黢黢的河岸,二十米開外,火堆燒得正旺,火苗中一副身軀隱約可見,又有一戶人家抬來了一具屍體……我們走吧,我說。回到河階,一片喧嘩,上百艘載滿游客的小船停泊在河上看晚上的火祭儀式,當時雷電交加,場景詭異又瘋狂。
一路踩著泥濘回酒店,不知道裡面含有多少動物的糞便,反正球鞋再也白不起來。
路上遇到當地人在游行,隊伍裡有一輛拖車,自帶發電機,示威者手裡揮舞著日光燈管! 或許是因為這座城市瘋狂得有些虛幻,回到酒店覺得分外溫暖、合理,有安全感,這裡的空氣是干淨的,房間是整潔的,設施是齊備的,人是彬彬有禮的。晚上去酒店餐廳用晚餐,更有安慰人心的美味,The Great Kabab Factory值得一書:
既然餐廳名字叫工廠,服務員就穿著水管工的工作裝服務,透明廚房裡,廚師正在烤香噴噴的各種面餅。點了當日套餐,一套素的,一套葷的,各600盧比,加服務費1328盧比,在五星級餐廳,絕對超值。
餐前包是馕之類的面餅——這裡要澄清一個誤解,印度其實沒有“飛餅”,有的是各式各樣的面餅,厚的薄的,全麥的面粉的,發酵的不發酵的,土坑裡烤出來的,油鍋裡攤出來的,南派的,北方的,這其中的種種區別,我是到後來才搞明白的。當晚的印度特色餐前包,分甜的和蔥油味的,都很好吃。
印度色拉裡有西瓜和黃瓜,搭配菠蘿汁、草莓汁。
隨後服務生開始源源不斷地送來各種串烤、卷餅、芝士餅、蔬菜串、酥炸菠菜胡蘿蔔泥、烤魚……美味極了,我全程充滿期待地望著笑眯眯的工人的大盤子裡又端來了新奇美味。
食物搭配著五顏六色的醬料,四種主要口味:烤肉、花生、番茄汁、咖喱汁。
啤酒是英超著名的King Fisher,茶水是阿三茶Assam Tea。
甜品是三個印度冰激凌,一個甜,一個很甜,一個很怪。
席間,有一群印度富二代來開生日派對;有伊朗地毯商前來搭訕,他說他要把中東的地毯賣到中國,結果發現很難,因為你們中國的地毯又便宜,又結實,又好看……自助早餐在酒店的向日葵餐廳,供應印度早餐,還貼著一個小告示說“我們很樂意向您介紹印度美食”,當然我也在餐廳裡發現了“印度特色”,比如:服務生開保鮮盒果汁,是用牙齒咬的;咖啡豆撒在地上了,他就地撥攏起來,迅速裝回磨豆機;刀叉掉在地上了,服務生撿起來轉身就放回桌子上,若無其事。
早餐裡有一種飯,夾生的,拌著不明香料,捏著鼻子嘗了一口,真是“有死人味道”,不由得想起了昨晚的火葬。
煎雞蛋,在這裡點sunnyside up有點危險,還是吃easydone,熟一點,比較保險。
在印度,早餐以吃到撐為目標,確保一天都不飢,因為你恐怕很難在行程中找到一家靠譜的飯店,所以在印度旅行,訂一家好酒店太有必要了,那就是在這狂亂世界中的綠洲。在綠洲裡養好了精神,還是衝進瓦拉納西玩。按理,坐船看恆河日出是這裡的保留節目,但是當天陰天,索性睡個懶覺吃飽了出門,再去河階轉轉。
回到河階,昨天的船夫sanu已經在等我們了。這回他開來的是電動船,河階之旅的價格漲到了1000盧比,這是斬熟客。
瓦拉納西有無數河階Ghat,一段通往恆河的寬闊階梯,規模大的還設有祭祀的小廣場,沿河有無數的印度神廟,其間也夾雜著佛教寺廟、伊斯蘭教、耆那教、尼泊爾異教寺廟甚至基督教堂,從Dashashwamedh到Assi,綿延六公裡。
如果早點來,可以看到恆河晨浴,壯觀的印度人洗澡景像,不過等我們發船游覽時,牛和人都已經洗好澡了,只有零星的人在刷牙、洗臉、洗衣服,朝著太陽祭拜。路過昨晚燒死人的河階,火依然燒得很旺。 上岸發現現鈔用得差不多了,咩咩羊開始找銀行換錢。盡管街上有許多money exchange,但是我們不敢進去,怕遇見黑店被騙。經當地人指點,正規銀行在一棟搖搖欲墜的老房子的二樓,走上破爛的樓梯,銀行的鐵門開了一半,確定銀行在營業,鑽進去,結果銀行職員說對不起我們沒有外幣兌換服務。
銀行樓下,打樁模子在轉悠,看到我們從銀行失望地出來,立即上前拉我們到他的換錢站,彙率竟然很好,服務也好,還備有桶裝水,當然不敢喝。眼睜睜看著打樁模子進裡屋領了回扣喜滋滋地出來。
打樁模子一定覺得來了兩個衝頭,還想做我們的生意,接著打聽我們的目的地。為了省麻煩索性讓他幫我們找輛突突,包車去10公裡外的菩提樹和鹿野苑,談到180盧比,內含回扣,反正現鈔在手,心裡不慌。又是一個瘋狂的突突司機,把印度音樂開得震天響,帶著我們穿越瓦拉納西。馬路的角落裡到處有人在小便,不愉快的氣味飄來。警察在指揮交通,看到車夫拖著一車香蕉,順手就掰了一根下來吃起來。
開到郊區,忽然寧靜了起來,灰塵降了下來,道路不擁擠了,建築變干淨了,人少了,綠樹多起來了,掩映著深深的庭院和廟宇,果然是一派佛教清靜所在。
小時候學歷史,知道佛祖釋迦摩尼在一棵菩提樹下悟道,插圖上還畫著一只小鹿——就是這裡了。唐僧西天取經要到的極樂西天,也是這裡。
鹿野苑遺跡公園,售票亭寫著:印度人:3盧比,亞洲人(孟加拉除外):10盧比,外國人(歐美):20盧比。
進去才發現,這裡就是一個沒有動物的動物園,籠子都空關著,唯鹿苑裡有兩頭孤單的梅花鹿。其實鹿野苑12世紀遭土耳其穆斯林的劫掠,建築早已不復存在。在印度教的國度裡,佛教聖地再也沒有光大起來。
旁邊還有一棵被圍起來的大菩提樹和菩提寺,可惜當時是中午,景點不開門,只能隔牆望望枝繁葉茂的菩提樹冠。 不得不說,經過城裡這一路的顛簸,我的每個毛孔裡都鑽滿了灰塵,身上有一股揮之不去的印度味道,一種羊騷臭和奇怪香料的混合味道,頭發像面條一樣粘了起來,解不開,我從來沒有這麼髒過,也從來沒有這麼high過。
回酒店用力把自己洗得干干淨淨,Radisson提供了如下豐富的洗護用品:藍莓味的沐浴液,綠蘋果洗發水,水芹護發素,白檀爽身粉,羅勒護膚霜——盡管如此,我覺得洗澡還是徒勞,洗不掉那一股揮之不去的印度味道。等著上火車,在大堂吧坐坐,咖啡1.5美元一杯,合理價格,Masala tea,印度的招牌奶茶,裡面有芫荽、姜、丁香……滿滿一杯印度香氣,我美美地喝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