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雪山白雲間(九)--布達拉宮

作者: 天山雪魚

導讀出了大昭寺,大巴車拖我們去一個啥政府機關的食堂去吃午飯。在食堂吃的啥不記得了,反正粗茶淡飯,我們惦記著一點四十要進布達拉宮,匆匆忙忙填滿了肚子。中午太陽那個暴啊,大家紛紛換上墨鏡,狂抹了一陣防曬霜。 飯畢驅車到了紅山腳下的白牆跟前,准備進宮了。入口在東南角上,進門首先是安撿,液體和危險品都要留在這裡。通過這幾個房間,算是進了布宮的大 ...

出了大昭寺,大巴車拖我們去一個啥政府機關的食堂去吃午飯。在食堂吃的啥不記得了,反正粗茶淡飯,我們惦記著一點四十要進布達拉宮,匆匆忙忙填滿了肚子。中午太陽那個暴啊,大家紛紛換上墨鏡,狂抹了一陣防曬霜。

飯畢驅車到了紅山腳下的白牆跟前,准備進宮了。入口在東南角上,進門首先是安撿,液體和危險品都要留在這裡。通過這幾個房間,算是進了布宮的大院裡頭,布達拉宮就在眼前,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雖然只是側面,仍然氣勢雄偉。更何況一塊上書“布達拉宮”字樣的小石碑就豎在路邊上,所有人激動地掏出各自長短相機開始連續拍攝。



(布達拉宮)

沿路順時針繞向布宮正面,路兩邊是一派嫣紅柳綠的風光。

繞到正面,一條大路直通布宮腳下,最佳視角到了,又是一陣猛拍,換人,擺姿勢,繼續猛拍。。。

走到紅山腳下,一點四十分,這裡是進入布達拉宮的第二道門,從這裡往上的山前巨大白色部分叫做“雪域”或者“雪城”,分布著原西藏政府噶廈的辦事機構,如法院、印經院和藏軍司令部等。此外還有作坊、馬廄、供水處、倉庫、監獄等宮廷輔助設施也都設在這裡。預約好的游客提前二十分鐘才能進入這道門,開始沿山前巨大的白色之字形階梯向上攀爬,直到白宮入口;而藏族信徒前來朝拜則不受這個限制,可以隨意進入雪域完成他們的神聖儀式,只是不能隨便進入白宮和紅宮。



(雪域)

進了這個小門,有一個小小的平台,樹蔭遮蔽,中央豎著一座小小的無字石碑,承載著布宮重建,以及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一段典故。布宮本來是始建於公元7世紀的吐蕃王朝松贊干布時期,當時稱紅山宮,主樓九層,外有三道城牆,內有千間宮室,作為贊普的王宮,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兩百年後,佛教和苯教在藏地激烈衝突,最終導致盛極一時的吐蕃王朝解體,西藏陷入長期戰亂,紅山宮也在戰火中被大規模毀壞。小說《藏地密碼》裡頭說到的滅佛之謎,就是指這段歷史。

公元十七世紀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登上權力的頂峰,重新統一西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甘丹頗章政權。1645年新的布達拉宮動工興建,1653年工程告竣,甘丹頗章政權機構從哲蚌寺遷往布達拉宮,布達拉宮才有了半宮半廟的性質,集政權與教權於一身,成為全藏的聖地。這次工程的主體以白色為主調,被稱為白宮,成了達賴喇嘛施政傳教的場所。

在重建布宮期間,五世達賴喇嘛因年高而將政務委托攝政第巴處理。五世達賴喇嘛圓寂後,攝政第巴·桑結嘉措秘不發喪長達13年之久。因此,公元1693年布宮重建工程完全結束後,落成紀念碑只得以無字碑的形式出現。桑結嘉措雖然貪戀世俗的權力,但是對藏教領袖還是很尊敬的,主持修建了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靈塔總共用去了三千七百二十一公斤的黃金,鑲以三千八百一十二顆珍珠以及難以計數的各種寶石和珍貴的飾品,其中包括清朝順治皇帝賜予的大像腦子裡生出的珍珠一顆、佛祖釋迦牟尼的大拇指骨一塊、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牙齒一顆。整座靈塔成了布達拉宮建築史上的極品,靈塔殿依托在白宮之上,顯示著它無比尊崇的地位,外部呈紅色,被稱為紅宮,就在整個宮殿群的上方正中央。至此,布達拉宮才初具規模。

桑結嘉措同時也秘密找到了轉世靈童,後來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供奉在布宮之中。可憐倉央嘉措的少年時期雖然身份尊貴,卻有著秘密身份,身處藏區各種矛盾的漩渦中心,受到諸多管束限制,這樣的經歷應該對他的性格有很大影響。長成後倉央嘉措性格懶散,喜好游樂,放蕩不羈。達賴和班禪本來都是宗喀巴座下弟子,轉世後就互為師徒,所以20歲時倉央嘉措前往後藏的扎什倫布寺與班禪大師洛桑益西相見。第五世班禪的傳記裡說,“休說他受比丘戒,就連原先受的出家戒也無法阻擋地拋棄了。最後,以我為首的眾人皆請求其不要換穿俗人服裝,以近事男戒而受比丘戒,在轉法輪。但是,終無效應,只得將經過情形詳細呈報第悉。倉央嘉措在扎什倫布寺居17日後返回拉薩。”自那以後,倉央嘉措便穿起俗人衣服,任意而為。白天在龍王潭內射箭、飲酒、唱歌,恣意嬉戲,夜晚則化名蕩桑汪波游蕩於酒肆、民家及拉薩街頭,與年輕女子尋歡作樂。他從此放棄了戒行,變成才華橫溢的詩人,留下了大量情歌廣為傳誦。

五年後拉藏汗率蒙古軍入拉薩,斬第巴,請示康熙帝後廢黜倉央嘉措,解送北京。後來的事情有諸多傳說,有說倉央嘉措在青海湖病死或被殺害,有說從此軟禁在五台山,也有說在路上被釋放,成為青海湖邊的一個普通牧人,詩酒風流過完余生。總之,布達拉宮裡面唯缺六世達賴的靈塔。

過了無字碑,沿寬闊的之字石階往上,大家都爬得氣喘吁吁,好在坡度挺緩,可以走走歇歇,沒看到誰有劇烈的高原反應。從石階往下看,正面是布達拉宮廣場,右邊是藥王山,以三座白塔和紅山山脈相接。山上有17世紀建造的一座藏醫學院。宮前馬路南側有一塊“達扎路恭紀功碑”,是吐蕃贊普赤松德贊為表彰其大將達扎路恭的戰功而建立。這廝在唐末安史之亂時乘虛聯結吐谷渾、黨項、氐、羌共20萬蕃軍攻掠長安,據長安十五天,後被名將郭子儀組織兵力趕走。這樣的榮耀算得上是吐蕃軍事實力的頂峰了。《藏地密碼》裡面提到神奇的光軍,大概就是這個時期藏軍中的精銳。吐蕃解體後西藏的軍力江河日下,數百年後依賴蒙古才得重新統一。到了上世紀初英軍入侵時,班禪傾盡全力才組織起萬余人的民兵武裝,連入侵拉孜的五百孤軍都奈何不了,戰力算是跌入最低谷了。

在石階上跟布達拉宮近距離親密接觸,更顯宮殿群高大雄偉,一路不停拍照。爬到了白宮門口,第三次檢票,這裡算是游覽布達拉宮的正式入口。在這裡憑預約單換領了正式門票,從東大門進入白宮。東大門被稱為“圓滿彙集道”,西大門被稱為“北行解脫道”,呵呵,這裡開始圓俺的布宮之夢了。門廊兩側是鮮艷的武神壁畫,後來在扎什倫布寺各殿的入口也都看到這四位猛將兄,倒跟漢族貼門神的傳統挺像的。這時樂極生悲,發現剛才爬山時不小心把相機調成了黑白模式,真是欲哭無淚啊。趕緊重新調好模式,可惜進入白宮紅宮之後,再不能使用相機了,只在紅宮側面的小廣場上拍了幾張。



(武神壁畫)

一進白宮,左手牆壁上就可以看到牆上一枚的手印,這是前面提到的那位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把政務委托給攝政桑結嘉措時,為樹立桑結嘉措的威望,下詔書並按上自己的手印。仔細看看,神人就是神人啊,掌心那三條線居然是從掌根合成一股,向上緩緩分開,形成蓮花狀,果然是天生異像,不服不行。

從門廳上幾級台階,白宮一層是東有寂圓滿大殿,牆壁上繪有宗喀巴和一到四世達賴的畫像。沿著非常非常陡的內回廊木梯爬上去,第三層是舊西藏地方政府“噶夏”的辦公場所,第四層是白宮頂樓的東、西日光殿,這裡是當年達賴喇嘛的冬宮和處理政務的地方,如果窗戶能全數打開,應該是布達拉宮最明亮陽光最充足的地方。可是布達拉宮外觀雄偉大氣,內部格局卻局促得很,基本都是房間狹小,采光通風俱差,彌漫著濃濃的酥油味道,實在不是適合居住的好地方。窗戶都不大,要穿過好幾米厚的牆體才能通到外面。靠近窗口,外頭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望著下面拉薩城陽光明媚,城南清澈的拉薩河緩緩流淌,好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面,我要是倉央嘉措,估計也會每天心癢癢的想下去塵世間了。

出白宮,是一個小小的廣場,對面就是紅宮。有盛大儀式時藏民會在這個廣場上跳起藏戲,達賴就在對面樓上的一個書房窗口觀賞。紅宮正面藏紅色,側面卻也是塗成白色的。入口是並排三個木梯,分別供活佛、僧眾和官員進入。

紅宮裡面主要是藏教裡的各處聖殿,包括八座歷代達賴的靈塔,以及許多金銀打造的壇城,描述信徒們心中的完美佛界。這裡的財富太密集了,走幾步就是大堆大堆的金銀珠寶,眼暈啊。不過跟這裡凝重的宗教氣氛相比,似乎財富都不那麼重要了。除了這些神殿,也有一部分房間是歷代達賴辦公、會客和讀書、休息的地方。房間也是很局促,當年的居住條件真是簡陋呀。。。

進紅宮第一層是西有寂圓滿大殿,是紅宮最大的殿,殿內有四十八根大柱子,四壁滿壁畫,殿內天窗內牆正中間是五世達賴喇嘛像,宗喀巴師徒三人卻在東邊,佛祖釋迦牟尼在西邊。這樣不分先來後到、不論資排輩、不講師承關系的座次設定似乎是藏傳佛教寺院的一大特色,每一尊佛都在各自的地盤充當著主角。殿的東面十分醒目的一組壁畫是五世達賴喇嘛當年進北京覲見清朝順治皇帝的情景,大殿的西側就是金光燦燦的五世達賴喇嘛靈塔。第二層回廊也是布滿壁畫,北面有五世達賴喇嘛業績圖,從東面直到南面說是從布達拉宮初建到紅宮落成以及第二年舉行小昭法會的完整過程,史料價值彌足珍貴。

第三層裡有著名的法王洞,傳說這裡是松贊干布當年和文成公主、赤尊公主一同修法的地方。早在藏傳佛教發揚光大之前,這裡也是布達拉宮的前身紅山宮堡的一部分。那時候,這裡一定非常顯要,是整個布達拉宮的主角。在八百年的戰火中它奇跡般地保存下來,成為布達拉宮最古老的部分。

第四層的壇城殿內遍繪壁畫,南邊同時出現布達拉宮、五台山、北京的模樣。在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殿裡則記錄了他坐床、進京覲見清朝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的歷史場景。 整個布宮最高的殿就是殊勝三界殿了。出乎意料,殿內供奉著的居然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畫像和他的長生牌位,上面同樣用漢、藏、滿、蒙四種文字寫著“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從

前達賴喇嘛每年都要定期到這裡朝拜。比皇帝更風光的就是天了。在天的底下,布達拉宮的金頂金光四射,燦爛無比。金頂是整個拉薩最高的地方,從這裡可以俯瞰全城,而不論從什麼方向進入拉薩的人,首先看到的也是布達拉宮這一片最富麗堂皇的地方,在藍天下金光閃爍。殊勝三界殿西側長壽極樂殿曾經是六世達賴喇嘛的經堂,也是整個布達拉宮惟一保留這位達賴喇嘛遺跡的地方。

橫穿紅宮頂部的回廊,可以看到中間的玻璃屋頂。從莊嚴輝煌的宮殿回到陽光下,一時讓人有點不適應。又是非常非常陡的木頭樓梯,來來回回下到了西邊的出口處。出去之前,別錯過了號稱“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布宮公廁哦:)

這個在網上廣為流傳的著名公廁,傳奇指數與香港半島酒店28樓“香港最牛洗手間”可以並稱一時瑜亮,為好奇心進去的人遠大於因正當理由進去的人。看過《麥兜響當當》的朋友,應該不會忘記武當山上那個懸空廁所吧,哈哈,沒錯,跟布宮這個很像。還是看看美女手繪版的空中公廁示意圖吧。



(天空之廁)

好奇心是正常的心理,不過稍過一些就會變成BT了,想像一下在快門聲不斷,閃光燈此起彼伏的環境下如廁的感受吧。駐守布宮的武警們顯然已經適應了這種BT,我親眼看見一名游客請求正在蹲位上努力的兵哥哥讓開一下下,讓他給傳奇蹲位拍張照片。兵哥哥面不改色地挪開擺了個馬步,只是態度和藹地要求拍快一點而已。我們在暴笑之前趕緊衝出了公廁。

從西門出去,又是長長的之字形登山道,護牆是純白色,上半部分是鞭麻草制成的紅牆。昨天我才知道,這個鞭麻草的漢語名字,就是觀音柳,在拉薩城中處處可見。從這一面可以看到紅山腳下的龍王潭公園,湖邊楊柳依依。這個湖本來是為修建布達拉宮取土而成,藏語名字叫做日魯康,傳說倉央嘉措曾從墨竹工卡迎請墨竹賽欽和八龍供奉於北潭水中,所以又稱龍王潭,古時也是貴族們游玩的林卡之一。

游客在布達拉宮游玩是限時一個小時的,從進入白宮開始算起。雖然不知道超時的後果,不過誰也不想嘗試,觀賞一番拉薩北面的風光後就順著登山道下山去了。西邊宮牆門外,有長長一排轉經桶,應該是供轉經的藏民們使用的。沿著布宮外牆,轉經者絡繹不絕。

後面三個小時可算整個行程中最無聊的一段時間。旅行車把我們先後拖到藏藥研究所、西藏博物館中的寶石商場、哈達商店,各地旅行社為了盈利都會安排這樣的行程。本來約好20分鐘轉轉就出來,居然每個地方都有人不厭其煩地磨時間,足足磨到六點才全部結束。蒼天啊,大地啊,有這三個小時,自己去趟小昭寺或者羅布林卡不好嗎?就算要帶紀念品,自己去市內的大商場什麼買不到,非要在這裡被宰而樂在其中,無語啊~ 本來想先離開,不過離開會直接影響導游的收入,我們後面還有十天的行程,不想一開始就搞僵關系,忍了。。。沒想到的是會需要忍上三個小時。。。

在最後一個點進去簽個到,我們三個飛快地衝出來。旅行社安排了晚餐,仍然是食堂,哈哈,我們有限的肚肚可不能浪費在這上面。太陽還挺高的掛在藍天上,我們一邊沿街逛著商店裡的稀奇事物,一邊四處打聽有名藏餐的所在,並且遠程請求HH老婆小C同學的援助。逛過一條街後,綜合各方面的信息,我們決定殺奔推薦數最高的藏家宴去,據說這是本地藏民喜歡去的餐館,頗有特色。可惜的士司機是四川人,不知道具體地方,只好一路詢問,在藏民兄弟、小破孩、美女警花的一路幫助之下,終於在小巷深處找到了藏家宴。這裡形似北京的四合院,也是大紅門,兩位藏族mm在門廊裡迎賓指路。門裡是個小院,也是種滿花花草草,很是愜意。環院兩層的小樓房,上下都是一間間的小屋。進到一間屋內,果然很有特色,圍著藏式沙發漆桌,內牆長櫃上擺放著藏式器皿和五谷供奉之物。

好吃的東西不少,看花眼了,可惜人少,只能點一部分。烤牛排,牛舌頭,野木耳炒蛋(藏區的木耳和雞蛋都是鮮美異常),藏芹菜,糌粑,酸奶,酥油茶,青稞酒,一會就擺了一大桌。隔壁一群藏族mm載歌載舞,俺們飲著酒聽著歌,爽啊。菜都挺好吃,沒覺得藏餐有什麼不妥,起碼比西餐更合漢人的口味。美中不足的是酸奶真是酸啊,跟西寧的酸奶完全不同,糌粑也不太吃得慣。還好有酷愛各類餅的YYX同行,整桌食物基本掃光了。



(藏家宴)

酒足飯飽,已經夜色沉沉。從小巷的另一面很快就上了馬路。不過十天後第二次來的時候,仍然很難找,還是從小巷拐了n個彎到的。打車奔赴藥王山,那裡是拍攝布達拉宮夜景的最佳角度。這次是個藏族司機,狡猾狡猾的有,把我們扔在了龍王潭公園的東門,告訴我們走一小端就到了。靠,這通走啊,橫穿了整個龍王潭,繞布達拉宮整整半圈,終於到達布宮西南角的藥王山。山口有當地人閑坐著,一人交了兩塊錢過路費後拾級而上,沒幾步路就有一個小平台。這裡側對著布達拉宮正面,漆黑的夜色下巨大的布宮熠熠生輝。搶位置,拍!我帶的是卡片機,拍夜景勉為其難,架上三角架,設成延時拍攝以免抖動,然後遍歷了各種模式組合,希望能獲得幾張過得去的照片。HH的單反這時發揮了巨大的優勢,采光充足,畫面清晰,不過沒有帶三角架,沒法來個長曝光了。遠處不時有煙花衝天而起,提醒我們這是國慶之夜。

一個小時後,殺回西藏莊園,在路邊匆匆采買了些方便面、餅干和水。明天就要開始四天的林芝之旅了。

(由於攜程有圖片數量的限制,無法上傳太多照片。更多內容歡迎訪問我的QQ空間: ( http://123034219.qzone.***/ )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