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城市的草根藝術

作者: 布波族

導讀藝術在國內是件陽春白雪的事情,能被稱為藝術家的人往往功成名就,收入不菲。但是在美國,藝術其實是件挺平民的活動,很多有藝術天賦或興趣的年輕人經常組成自己的小團體,興致勃勃地追求著自己的藝術創造。在這種氣氛的影響下,美國的大小城市的藝術活動是極其豐富多樣的。 美國西北部的重要城市波特蘭,素來以兼具布爾喬亞與波希米亞兩種精神而著稱,在擁有 ...

藝術在國內是件陽春白雪的事情,能被稱為藝術家的人往往功成名就,收入不菲。但是在美國,藝術其實是件挺平民的活動,很多有藝術天賦或興趣的年輕人經常組成自己的小團體,興致勃勃地追求著自己的藝術創造。在這種氣氛的影響下,美國的大小城市的藝術活動是極其豐富多樣的。

美國西北部的重要城市波特蘭,素來以兼具布爾喬亞與波希米亞兩種精神而著稱,在擁有中產階級的金錢安全的同時,也在追求藝術家的自由趣味。在這種氛圍的激勵下,一大批追求夢想的年輕人在這裡發展著自己的藝術。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音樂。波特蘭和其他的美國城市一樣,交響樂與四重奏等高雅音樂進Rose Quarter等正規的音樂廳演奏。而更加繁榮多樣的個人樂隊,則去街頭巷尾熱鬧的酒吧。在這裡,你可以聽到包括搖滾,爵士,朋克,金屬,鄉村,嘻哈等各式各樣的音樂門類。美國的樂隊多如雨後春筍,很多人從中學開始玩音樂。幾個志同道合的好友一組織,就可以成立一個特色鮮明的個人樂隊。晚上,或者周末的時候到酒吧去表演,一邊錘煉技巧,一邊自我娛樂。如果遇到真正的伯樂,就有可能走上職業音樂人的道路。Dante’s這樣的大型音樂酒吧,每天都有當地音樂人或者全國知名樂隊的巡回演出,熱情的粉絲們舉著啤酒,隨震人心魄的音樂擺動身體,在音樂裡宣泄著自己的激情,忘記白天的煩惱和生活的瑣碎。



(全國知名音樂人Christian在Dantes的音樂會。)

波特蘭的劇院也多如牛毛。市中心的波特蘭表演藝術中心(Portland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Gerding 劇院等是波特蘭幾個大型的劇院,這些劇院經常演出如“哈姆雷特”“奧賽羅”等莎翁名劇,“傲慢與偏見”等經典小說改編劇,或者是著名劇團最新打造的現代劇等等。這些劇目服裝光鮮,背景漂亮,表演專業,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如果你要想看最新銳最反應美國年輕人文化的實驗性戲劇,你就要去城東的Miracle, Clinton這樣的小劇場了。這些小劇場外表很不起眼,但走起去一看,鋪天蓋地的是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的海報和宣傳品,個性藝術的氣氛就迎面撲來了。這裡的表演與美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是拿國際時事開涮的一串的政治笑話,可以是對經濟危機和年輕人困窘生活的自嘲,可以是對美國總統和政府的嘲弄,充滿了睿智的幽默和機敏的諷刺。看到盡興處,台下觀眾放聲大笑,台上台下氣氛熱成一片。在這裡表演的大都是藝院的學生和戲劇業余愛好者,雖然可能不如大的劇團表演專業,但卻更加尖新,真誠,不拘一格,充滿了生氣蓬勃的草根精神。



(Miracle劇場最新上演的西班牙劇。)

除了表演藝術外,波特蘭的藝廊藝術與手工藝術也是有口皆碑。每月第一個周四傍晚的“藝廊開放日”是全體波特蘭的節日。你會看到人們成群結隊的走進藝廊,觀賞藝術,品嘗藝廊提供的紅酒,或者是和舊交新知進行社交活動。波特蘭的藝廊展出的大多是當地藝術家的藝術作品,有繪畫,版畫,雕塑,編織,陶器,玻璃器,裝置藝術等各種門類。這些藝術家雖然沒有世界級的名氣,卻非常富於創意,可以把手中的材料塑造成各種形態,來表達感情和心靈的感受。



(藝廊開放日。photo by Hulya。)

還有些藝術家致力於在多種材料間進行轉換,來表現一種特別的視覺效果。比如在油畫局部加入拼貼,讓畫面更有立體感。把木器磨琢出久經滄桑的陶器的感覺,玻璃器燒制出瓷器的半透明的釉感,或者把岩畫藝術制作在透明的玻璃器上,等等。這些作品妙就妙在一種似是而非的效果,讓藝術更加富於趣味性。



(玻璃上的岩畫藝術。Photo by Kate.)

除了第一個周四的藝廊開放日外,波特蘭還不定期設有“工作室開放日”,讓藝術家們向公眾展現他們的藝術制作過程。在與藝術家接觸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他們純真,善良,並沒有沾染太多的商業氣息,只是憑借手中的藝術真真誠誠的生活。不求聞達,不求暴富,只求自由的表達,只求給生活增加一些美感。也許這樣,才是藝術真正應該具有的狀態吧。



(工作室開放日,參觀藝術品制作過程。)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