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我的西安之行

作者: 夢丫頭

導讀冬季,獨自去旅行,心情上總有的一絲寒意,又是這麼畏懼嚴寒的我,裹得嚴嚴實實才敢出發。然而,到了西安,我才知道,那的生活如此多姿多彩,民風質樸、生活愜意。我原以為我會在孤單裡完成我的旅行,然而,就是那麼巧合,不經意間的相遇,一路上默契相伴,讓一切變得如此完美和自然,直至我完成我的短暫的旅行。 ——— 夢丫頭 從攜程網上訂了往返的機票,明 ...

冬季,獨自去旅行,心情上總有的一絲寒意,又是這麼畏懼嚴寒的我,裹得嚴嚴實實才敢出發。然而,到了西安,我才知道,那的生活如此多姿多彩,民風質樸、生活愜意。我原以為我會在孤單裡完成我的旅行,然而,就是那麼巧合,不經意間的相遇,一路上默契相伴,讓一切變得如此完美和自然,直至我完成我的短暫的旅行。

——— 夢丫頭

從攜程網上訂了往返的機票,明顯讓我後悔了,以後回程的一定要是open票,可以便於延期改簽。 從上海出發,南方航空公司的飛機晚了一小時45分鐘才起飛的,所以我到達鹹陽已過正午,坐在機場大巴上,我就餓了,又懶於翻箱倒櫃尋找食物,我只能忍著,看風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大巴終點站就是鼓樓,到了那裡下車了居然打不到的士,向前走了約200米,等了半小時終於遇到一位肯送我去賓館的好心的司機了,後來我才明白,之前那幾位拒載的原因是我的賓館就在附近,暈,我居然自己都沒搞清方位,反正開到賓館總共花了9元錢。比上海的性價比高多了,羨慕西安人啊。

下午,迫於時間有限,我包了當地亞洲旅行社的一輛車,一個司機。下午2點,我們從賓館出發前往兵馬俑。

從西安市出發開車大約2小時到臨潼縣,至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主館裡陳列了出土的部分青銅展品,及發現發掘相關歷史的圖片配以文字描述。一位講解員的價格是40元。若是想清楚得了解相關的歷史背景,並節約時間,最好還是請一位做向導,因為可能自己摸索會耽誤時間。除了博物館,軍隊列陣分為一號、二號、三號三個的俑坑。坐西向東,呈“品”字形排列,坑內有陶俑、陶馬、棧道。普通游客允許參觀的距離相對較遠,不能近距離觀看有點可惜,有些坑道還在修復中,蓋著遮蓋物。兵士俑雖然展出的數量有限,不像想像中的那麼聲勢浩大和宏偉。但每個秦俑惟妙惟肖,神態各異、人物的特征刻畫得細致入微,個性表現得十分豐滿,不得不驚嘆當時能工巧匠們的智慧和精湛工藝,也不禁感嘆秦始皇的確實現了他流芳百世的願望,將他生前的輝煌霸業一並帶入他的地下王國,讓千秋萬代永相傳。其實,作為外鄉人,既然到了西安,不看兵馬俑多少有點遺憾,西安不愧是古都,歷史積澱深厚,是上海無法睥睨的。

晚上,在回民街用完當地晚餐,很多好吃的小吃,看得我眼花繚亂的,真想一個個吃過來。那裡泊車,好像沒人收費,我懷疑是別人忘記收費了,因為看起來是個停車場。晚餐後,也有了大雁塔,也別有一番情調,音樂廣場雖然沒有噴泉,但是彩燈五光十色,絢爛奪目,一份寧靜,一份肅穆,一份雅致,一份休閑,實在美妙。也許很少有人珍惜此刻,珍惜現在,當你沉醉的時刻,好好享受那份美好吧。

第二天,我計劃的目的的是法門寺和乾陵。結果,很幸運,司機走的那條路線讓我還欣賞到一處美景,那裡叫“漠谷”,當時是去乾陵的路上,可惜沒來得及拿相機,美景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先說說法門寺吧。

法門寺位於寶雞市扶鳳縣法門鎮,開車從西安回民街附近出發,車程約2個多小時到達。我拍照的地方是法門寺參觀入口處,“佛光門”後,“般若門”的前的廣場上, 2月5日那天,蓮池裡的水以凝結成冰,我把外套忘在車裡,好在絲毫不感到冷,般若門上“般若”念做bo re,梵文bo re意為大智慧。山門共分為佛光門、般若門、菩提門、圓融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6座橋分別連接了佛光大道和舍利塔廣場,一路直行參觀合十舍利塔。而老的法門寺地宮入口在佛光大道的西側,且正在維修。整個參觀我花了3個小時,連同之前的車程,共計5個多小時。

之後,我們一起駕車直奔乾陵,他告訴我,雖然西安人,但他也沒有去過那,那就一起爬乾陵吧。下午1時出發,一路未停,到達乾陵已是3點半了。那座山沒有人工的階梯,徒步而上,越爬越陡,撿了個樹枝,想做“登山小杖”,結果他拒絕我使用“工具”,拉著我艱難地向上,繼續向上。後來快要到達山頂了,路沒有了,只有亂石嶙峋的坡,他一路開車,也累得夠嗆,我們坐在磐石上,恢復一下體力,周圍是那麼安靜,遠眺而望,山下美景盡收眼底,夕陽欲將西下,可是我們還沒到達山頂,正在我好奇心和理智進行激烈鬥爭時,聽見山頂處有人說話,過了一會,一對情侶氣喘吁吁走了下來,我問山頂上有什麼,他們說什麼也沒有,只有幾塊大石頭,於是,我們決定趕在太陽下山前,下山。我有點恐高症,我之前沒告訴任何人,其實上山到半山腰時,我的腳已經發軟了,上山容易,下山難。我懇求他,讓我撿個樹枝,幾次都被拒絕了,後來我不肯走了,他沒辦法,我終於找到了個長短適度的枯樹枝,之後,可能是心理上有了庇護,腳步輕盈多了,一路我們走到山下,見我還捏著“登山小杖”,咯咯直笑的他喊到:“可以放下了,已經到山下了。”天,可能過於緊張,我才緩過神。回程的路上,一路聊天的我們突然,變得安靜,很長一段路都保持著沉默。其實我們都明白,旅行的過程,等待、出發、守侯、結束。一切即將結束,卻又都甜美如初,如同日出時的那一抹光亮。


(兵馬俑博物館)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