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人哈爾濱

作者: Reisender

導讀凍人哈爾濱 哈爾濱位於北緯四十五度,離我國北緯最高的漠河相差不遠,冬天的歷史最低溫度曾達零下四十度。為了感覺一下哈爾濱的最低溫,我選擇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去了一趟哈爾濱。 其實哈爾濱不是我去過的北緯最高度,我曾經在挪威的西海岸坐郵輪進了北極圈,並且到達了歐洲大陸的最北端---北角。但那時候是在春夏之季,雖然夜晚也很冷,不過遠遠無法與冬天哈爾 ...

凍人哈爾濱

哈爾濱位於北緯四十五度,離我國北緯最高的漠河相差不遠,冬天的歷史最低溫度曾達零下四十度。為了感覺一下哈爾濱的最低溫,我選擇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去了一趟哈爾濱。

其實哈爾濱不是我去過的北緯最高度,我曾經在挪威的西海岸坐郵輪進了北極圈,並且到達了歐洲大陸的最北端---北角。但那時候是在春夏之季,雖然夜晚也很冷,不過遠遠無法與冬天哈爾濱凍人的最低溫零下三十度相比。

以前由於工作的關系,經常去到東北的另一個城市長春,那兒冬天的極端氣溫也會達到零下二十度左右。由於氣候干燥,長春的零下十五度時候的體感和上海的零下五度差不多,甚至由於室內都有暖氣,比沒有暖氣的上海感覺還舒服一些。正是由於這經驗,我想著,零下三十度的哈爾濱也不見得就會感覺非常冷。

我錯了。

大錯特錯。

從哈爾濱的機場出來,盡管上裹羽絨服,下著毛線褲,可是冷風依然像刀一樣刮著裸露在外的皮膚,而手上的皮手套幾乎不能起到任何御寒的作用。至於腳底,那就更顯示我的托大了。雖然穿了兩雙襪子,可鞋是普通的皮鞋,於是腳底很快就有涼颼颼的寒意。刺骨的寒意。

冬天的哈爾濱是個到處都是冰雕和雪雕的城市,而看冰雕正是我冬天來哈爾濱的主要目的之一。機場外就矗立著一個很大的冰雕,我正想掏出相機來拍照,出租車司機說了,像這樣的冰雕到處都是,不著急。

車沿機場高速向市內駛去,沿途的風景很是一般,和長春很相似。和出租車司機探討為什麼緯度和溫度差不多的長春冬天沒有冰雕,兩人的答案比較接近---因為哈爾濱有條大河松花江,取冰容易。

下榻的香格裡拉飯店就在松花江畔。房間很小,由於是所謂的江景房,還是比城景房要貴40%。但其實掀開窗簾,看見的不過是白茫茫的一片---松花江早就凍的和陸地的顏色查不多,只是遠近的橋梁還能定義出它的大致寬度。遠處的霓虹燈就是哈爾濱冬天的必游項目---冰雪大世界。

走過了很多地方,我對美,特別是人文的美有太高的標准,因此雖然對冰雪大世界略有期待,但並不指望看見真正的令人窒息的美。結果一點都沒錯。冰雪大世界霓虹閃爍,也只不過是霓虹閃爍。而且令人反感的是,冰雪大世界入門處的冰雕上到處都是商業廣告,透著濃濃的商業意味。可商業贊助並未使得觀眾受益,票價是不低的每人200元。

冰雪大世界的占地面積挺大,可能有二三十萬平方米。裡面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冰雕和雪雕,有的還附帶著大大小小的冰滑道。冰雕主要以建築形態為主,有俄羅斯建築,有大三巴牌坊,有克萊斯勒大樓等等。在霓虹燈的襯托下,這些冰雪建築也確實有它迷人的韻味,但與我心中的人文之美還是有很大差距,特別是在這凍人的近零下三十度的低溫下,即使我有興致去慢慢欣賞每一個冰雕的細節之美,那刺骨的寒冷也使得我不得不加快了腳步。而在加快腳步的同時,又得提防腳下冰雪之滑。就這樣躡手躡腳半高半低地走馬觀花了一個半小時之後,由於身上的裝備實在已無法抵御嚴寒,我不得不放棄進一步尋找細節的美的努力而返回酒店。

哈爾濱另一個地標是中央大街,據說也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但到的現場來才發現,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離上海外灘的風韻相差何止一星半點。哈爾濱開埠的歷史比上海略短,大概始於十九世紀末,主要是遠東的俄羅斯人來此淘金,相同時期,大量關內河北山東的移民也來此討生活,哈爾濱才開始發展。也許是由於地理位置的限制,哈爾濱今日的成就與上海相比可說是相去甚遠,盡管哈爾濱也曾有“東方巴黎”之稱謂。單說這條中央大街,別說和外灘相比,就算是和淮海路,南京路相比,也絕非一個檔次。現在這條大街上充斥的是吆喝叫賣俄羅斯產品的私營店,從俄羅斯望遠鏡到套娃到貂皮帽到魚子,再捎帶上些東北的山野特產,從木耳到鹿茸到蘑菇到林蛙油到紅腸。

離中央大街不遠,是哈爾濱的另一個地標---聖索非亞教堂,是哈爾濱市內保存得相對完整的俄羅斯風格的建築。從外表看,這建築確實很有俄羅斯味道---那標志性的洋蔥頭幾乎立刻讓人想到克裡姆林宮,但和所謂拜占庭風格特別是希腊的東正教建築感覺還是有很大差異。其實,這教堂占地面積不過720平方米,室內的建築面積也很有限,宗教意味的室內裝飾也破壞了相當多的一部分。今天的聖索非亞教堂內部在舉行哈爾濱開埠以來的圖片歷史展,唯一還看得出這曾經是座教堂的痕跡是牆上彩繪的十字。

至於哈爾濱的另一個必游之地,是一家當地特色的餐館---老六殺豬菜。所謂殺豬菜,即是過去鄉土人家把殺豬看作很大的一件事,豬的各個部位都要用上,即使是豬血。而這家老六殺豬菜的特色菜即血腸,還有豬肉燉酸菜。坦白地講,我對東北菜素無好感,用個不大好的詞是粗鄙,確實是精致的反面。不過量確實是大,一份十二元的血腸慢慢一盤,在南方可能是四個人的量,而豬肉燉酸菜也是大大的一鍋端上來。不過,來此不過是感覺一下當地的特色,再來第二遍的可能性全無,不如街邊隨便找個餃子店吃餃子,店內掛的那些曾經光臨此地的演藝明星想來也是這種打算。

總體來看,除了凍人這一點符合了我的預期之外,此次哈爾濱之行讓人著實失望,也許再次來此,不過是直奔滑雪地的路過,或者是去漠河的打尖而已。

愛誰是誰 2010/2/14



(冰雪大世界1)



(冰雪大世界2)



(聖索非亞教堂)



(老六殺豬菜)



(中央大街)


精選遊記: 哈爾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