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安 過大年
一、鐘樓·回民街
經過近16個小時的奔波,2月15日中午1:10火車准點到達西安,當我們這個由四個家庭11個人(包括2個孩子)組成的散拼團走出車站時,地接小李已含笑在那等候了。
火車站離老城真近!出了車站一眼就望見巍峨的古城牆,而所住的賓館也離車站不遠。我們上了導游安排的中巴,沿北城郭東行,轉過東北角往南沒多久,就從一處門進城了,進城再三、四轉就到了駐地。
分好房間,導游給了我們半小時時間,就重新上車開始了我們的旅程。
第一天下午的行程其實很簡單,就只有一個景點——鐘樓。車把我們送到回民街。這裡可真是熱鬧:街兩邊都是仿明清建築,中間則都是各色攤位,人流在被攤位分割的兩邊窄道裡穿行,熙熙攘攘。導游小李先是把我們一行人快速地帶過街道,走到路盡頭的鼓樓,買好票又往東進了鐘樓。鐘樓是西安的中軸,北大街、南大街、東大街、西大街分別從其下穿過。一樓有編鐘表演什麼的,因不在點沒看到,二樓有建國60周年時搞的文物展。樓上西北角一口大鐘,正與西北處的鼓樓遙望。站在鐘樓上,鼓樓上的兩面大鼓看得清清楚楚,想那晨鐘暮鼓遙相輝映也是別有一番情趣!
從鐘樓出來不過三點多,大家與導游約好明天的安排就各自散去自由活動了。導游極力推薦帶孩子的可沿南大街至永寧門往東去碑林博物館,不過我早就知道我那“沒出息”的女兒心早就留在了回民街,因為導游帶著我們快速瀏覽的時候,那吹糖人的、還有一種用小木棒在後背一刮能發出青蛙一般鳴叫的木質青蛙,早已抓住了這個孩子心。唉!天性不可違,我還是幫她了卻這個小小心願吧(其實我自己也夾著私心,早想嘗嘗回民街的風味小吃了)。
我們從鐘樓下來沿原路返回,重新穿過星巴克,拐過鼓樓,熱鬧的回民街就在眼前了。我們在人群裡擠擠挨挨,先是買了塊韭黃牛肉的“天上餡餅”嘗嘗,又在西羊市觀看了人家手工現制龍須糖(當然不能白看呀,花10元買一盒品品吧)。不知怎麼從西羊市轉到化覺巷,竟一瞥到古老的清真大寺。寺院牆上懸掛著綠底白字“知感真主,緬懷穆聖”的巨制橫幅。有意思的是,在寺院旁賣真假古玩的小店裡,竟看到薩達姆撲克牌。
從化覺巷轉回西羊市再轉回回民巷,終於看到那個吹糖人的要開工了。我對女兒事先講好,這手藝咱只能看不能賣,與岳陽的做糖人不同,這嘴吹的玩意兒太不講衛生了,即使買也不能吃啊。好在女兒挺乖,看人家吹了兩只糖老虎後就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這麼七轉轉八轉轉也該到吃晚飯時間了。要吃西安羊肉泡饃咱就得品嘗最好的,我堅決地拉著女兒一路問到了同盛祥。其實同盛祥就在鼓樓與鐘樓之間的地方,這樣我們等於又折回來了,不過為了品嘗到老字號的泡饃也是值啊。
一走近同盛祥就能感到不一樣的品味:大門右側有一雕塑,塑造的是一西北漢子手捧泡饃吃得稀溜溜的形像;邁進店裡則有一處群雕,描寫的是一家人在同盛祥下館子的場景;加之同盛祥仿古的裝飾,令人一下想到了北京的全聚德。
在同盛祥消費要先買卡。同盛祥的泡饃20元一份。刷過卡把碗連兩片饃端到飯桌上,我們兩個就撕開了——據說撕要撕成指甲蓋大小的,還要慢條斯理不能心急。撕完了交給服務員,之後就等著吧。我們去時還算早,但等我們撕好客人已漸漸多起來。好容易等到服務員把泡饃送來,女兒抓起一嘗——香啊!我就知道女兒不會對泡饃感冒,女兒本來就喜歡面食啊。
從同盛祥出來,更吊起我品嘗老字號的胃口。接下來我們重新殺回回民巷,去離鼓樓不遠的平娃烤肉館。於路我們先每人吃了一塊鏡糕,接下來給女兒買了只她早已心儀的會叫的木青蛙,然後就坐到平娃烤肉館吃起了烤羊肉串和涼粉。在平娃烤肉館遇到兩位來自武漢的游客MM,我說武漢小吃也很有名的,不料她倆卻堅稱西安的小吃更好!
本來想按兩個武漢MM的推薦去大雁塔廣場看燈光音樂噴泉的,後來一則等車時間長二則怕第一天玩太累,還是決定回賓館。
二、兵馬俑·華清池·音樂噴泉
昨晚睡得晚,早上醒來有點暈暈乎乎。酒店早餐7:00開始,但看著睡得香沉的女兒實在不忍過早叫醒,直挨到7:30把她喚起來,8:00方去就餐,此時自助餐廳不知已輪回幾番客人了,所剩品種單一,只能不求花色但求管飽了。
對付完早飯,按昨天導游的約定,8:30到大堂集合,然後就出發前往兵馬俑。
今天(16日)游的是東線。車從和平門出來不久拐上前往臨潼的高速,大約要行四、五十分鐘的路進入臨潼驪山秦兵馬俑風景名勝區,期間路過了半坡遺址、西安事變前夕愛國青年去臨潼請願時途徑的十裡鋪等歷史遺跡。
我們到得兵馬俑博物館還算比較早,辦好手續導游小李把我們帶進交給博物館的講解員小孫。這小孫嘴皮忒溜,講起來一套一套的。還真別說,游兵馬俑沒了講解真看不出什麼道道來。聽了小孫的講解,真由衷感嘆我們祖先是聰明才智!比如一進門首先看到的立車,馬韁繩盡然分別用金銀焊接,而且焊縫得用放大鏡才看得出,這在今天都很難做到;而後面安車的車廂所以能做到冬暖夏涼,是因為采用了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推拉式窗戶和像紗窗式的結構。最令人驚訝的是華蓋的柄由子母扣、紐環、銷釘等復雜機械構造組成,能隨意轉動和拆卸,最絕的是還能兼作武器使用!
而兵馬俑一號坑的氣勢磅礡實在令人難忘!二、三號坑行得匆忙,主要聽些講解。從兵馬俑博物館出來已11:00多了,導游帶我們吃飯,然後游了兩處自費景點——秦陵地宮和秦始皇帝陵——不過說實話,這兩處景點游得不太值,尤其秦陵地宮,純粹人造景觀,只是把司馬遷對地宮的描寫形像化而已。
下午的游覽主要是華清池了。“不盡溫柔湯泉水,千古風流華清宮”,一路看來,印像最深的大概就是這個“湯”那個“宮”的沐浴文化了,此外便是位於環園中以發生西安事變“兵諫”聞名的五間廳了。
一天的行程安排還是比較寬松的,我們下午5:00就回到城裡,旅行社安排在乾州食府用餐,餐畢回到賓館也不過6:00來鐘。女兒說還有勁,想起昨晚兩個武漢MM說的大雁塔北廣場音樂噴泉好看,我們便決定去看音樂噴泉。夜色下的大雁塔被燈光打得平添幾分嫵媚。我們是從西側進入的,在大雁塔院牆外看到一處拉洋片的,正如藝人拉客廣告詞所雲,這拉洋片可是爺爺奶奶輩的電影、電視劇啊,就衝這句我也要讓女兒領受領受快要失傳的民間手藝呀。一通鍘美案、武松打虎什麼的,幾段故事演下來,女兒顯然被這古老藝術折服了,在以下的行途中都一直透著興奮勁兒!
大雁塔北廣場的音樂噴泉確實壯美,氣勢恢弘。許多游客冒水跑進噴泉區邊緣拍照,女兒也快活得在水簾中鑽進鑽出,弄得一身羽絨衣都濕了。
今天的游覽除去音樂噴泉不算,一句話概括是:秦風唐韻。導游說明天是游西線,期待中……
三、法門寺·張學良公館·迎春燈會
今天(17日)西安給我的一個強烈感受就是:西北的年味兒真濃啊——當然這是旅行社安排之外的感受了,此處暫且不表。
且說今早起來,吸取了昨日就餐晚的教訓,7:00多點就進餐廳了,怎奈女兒只對饅頭獨有情衷,其他菜一概不感興趣。唉!早知如此,何必趕早起來呢?!
吃完早餐,依舊8:30動身。法門寺在西安西邊,行程需兩個多小時。一路上,導游小李除介紹法門寺外著力介紹了同在西線的乾陵、茂陵。乾陵、茂陵都是自費景點,有了昨天的教訓,今天團裡的人都不表態參觀這些自費景點了。不過有了小李的賣力講解,倒也豐富了我不少關於武則天的歷史典故哩(乾陵是唐高宗和武後的合葬陵)。
不過今天與其說游的是法門寺,不如准確地說是游“法門寺合十舍利塔”。古老的法門寺其實就在旁邊,但我們愣是沒時間進去。
法門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於2009年,供奉著據稱世界唯一的佛指舍利以讓世人瞻禮。該塔歷時3年建成,塔高148米,造型如同合十的雙手,中間鏤空部分是一座傳統形式的唐塔。塔前鋪設了一條長達1230米、寬108米的佛光大道。導游把我們送進門後基本就屬於自由活動了。佛光大道兩旁點綴的源於佛教經典題材的景觀小品和金色菩薩像尤為有意思,一路看來絕不重樣,占地又闊,蔚為壯觀。這令我想起了海南的南海觀音和無錫的靈山大佛,建得都很闊綽。合十舍利塔由於供奉著舍利,塔內雕梁畫柱,也極為華麗。
由於裡面太大,光行走一遭都要花不少時間,何況有這麼多好看的,所以我們屢屢突破導游規定的集合時間,最後下午1:00多才聚齊。因錯過了吃飯時間,導游給每人發了個面包果腹,佛主啊,看我們心有多誠。
下午3:00我們就又回到了市裡,一天的行程就宣告結束了。有的團員有意見:法門寺來回就花了4個多小時,到了法門寺卻不給充分的時間游覽,連真正的法門寺都沒有進去,導游分明就只想著那些自費景點。其實只要“零底薪”薪酬體制不根本改變,哪裡的導游都是一樣的,關鍵就看後面自己怎麼合理安排啦。
車把我們送回賓館後,我讓女兒先休息下,自己上網查了下資料,發現西安正在舉辦2010曲江·城牆新春燈會,那麼我們就來個老城之旅吧!
稍事休息後,我們重整行裝,先從門口的民樂園乘車到大差市,拐過兩道巷,便到了位於建國路的張學良公館。本想品嘗下公館附近的崔記biangbiang面,怎奈人家春節放假了。張學良公館即西安事變紀念館,現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免門票的。我們領了參觀券進去,還觀看了介紹影片。實物加影片加現場體驗,這些對中學生學習和理解那段歷史絕對有幫助。
離開張學良公館我們已有些餓得不支了,趕緊去鐘樓,再次扎進回民街找吃食。這回我們去的是著名的賈三包子店。真夠翹的,還排隊呢。分別吃了兩籠羊肉和牛肉餡的湯包和一碗女兒愛的西紅柿雞蛋湯,又去隔壁喝了羊雜湯吃了羊肉串,外加一杯糖梨水,我們就沿燈火璀璨的南大街向永寧門進發了。
啊呀,南門可真是熱鬧啊,那彩燈扎得真叫精致漂亮,而西安老太太們的表演也真叫有味兒!整個南城牆一帶張燈結彩、鼓樂升天,老百姓自娛自樂,那份年味兒真叫絕!看的女兒都目瞪口呆、歡天喜地!結果是:晚上游園的印像蓋過了白天的游覽記憶,最後得出了本文開篇的那段感言。各位看官,西安是個好地方,一個值得慢慢旅行和品味的城市。若不是春運期間車票難買才不得不依賴旅行社,否則跟團游實在是下下策。
四、大唐芙蓉園·大雁塔北廣場·在家中
我在敲下這段文字的時候,已是2月19日。我舒服地坐在家中,陽光斜斜地照進屋子的一角,女兒在看她的書。
昨天(18日)早上7:30起床,8:00早餐,8:30退房上車,一切都有條不紊。
當日的行程是游大唐芙蓉園。大唐芙蓉園離大雁塔不遠,九時許車就到了,下車就看到兩只可愛的“大老虎”笑容可掬地迎客,旁邊是去年60周年國慶時的陝西花車。比較有意思的是大門前“明皇夢游曲江”的群雕,材質用的好像是有機玻璃,半透明的,想必夜晚燈光一打一定非常好看。
在門口,導游就跟大家約好,由於時間緊,10:30就要出來,然後去大雁塔北廣場,11:00多就要趕回賓館用餐,最後送站。
呵呵,安排夠緊的,看來偌大的園子只能走馬觀花了。入了園,導游給每人發了張大唐芙蓉園演出時間表,展開一看,節目基本都是下午的,大家只好笑笑收起來。導游建議坐電瓶車,女兒立刻響應,看來她這兩天也玩累了。最後大家都坐電瓶車,四家11個人正好一輛車,這“車”就成了觀花之“馬”了。
園子裡的建築,如紫雲樓之類都是後建的,如果有時間,慢慢走走看看,倒也能增加些對大唐文化的感性認識。大雁塔北廣場我們已然去過,不過這天也沒白去,就在11:00大家要離開的時候,突然噴泉噴放了,原來為增添節日喜慶,廣場管理部門特地在白天開的。這噴泉是自北往南也就是向著大雁塔的方向依次打開,樂的小朋友們在噴泉弧形水簾下鑽進鑽出。女兒自是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的,擔心得我真怕她又把衣服弄濕透!
中午的飯很對我的胃口,除了一盤娃娃菜其他都是放了“辣子”的,我連吃兩碗。只是苦了女兒啊,撿幾根娃娃菜拌飯,吃不放餡的饃饃。
下午1:00不到,大家揮手與導游告別。就在隨人流進候車室的瞬間,我回頭再望一眼身後的城牆,不錯,來去西安,你第一眼和最後一眼看到的一定是城牆。古老的西安,我想我還會再來;而女兒,相信她也會再來的。

(站在鐘樓望鼓樓,鼓樓上的鼓依稀可辨)

(化覺巷古老的清真寺旁小店裡擺放的薩達姆撲克)

(正在修復中的秦俑)

(合十舍利塔富麗堂皇的內飾)

(嫵媚的古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