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韓國飲食裡最著名的湯,參雞湯當首屈一指。它不僅在韓國盛行,而且在我國東北的朝鮮族人當中也是備受親睞的一道佳肴,畢竟其主要食材之一是來自於長白山的土特產--山人參,它集中了天地之靈氣,最能補充缺乏肉類的當地人的體能和元氣。在中國醫藥裡,我們講究人參一般只適合於產後、術後氣血大虛之人。可是在韓國,人參是男女老少健病皆宜的食材,比如人參糖、人參糕點、人參茶、人參湯、人參酒、人參蜜等等。經濟能力許可的老人還會每隔一段時間拿切成片的新鮮人參蘸著蜂蜜直接入口干吃,補身子甚好。至於什麼時候喝參雞湯好,韓國民間有種說法:在每年春天入夏之前分別喝三次。我想韓國的春天溫度還是很低的,所以當地人體質還受得了。
在韓國,各個城市都有專喝參雞湯的餐館。在首爾,最著名的餐館是土俗村參雞湯餐館토속촌 삼계탕Tosokchon Sam Kye Tang,它座落在景福宮附近的一條胡同裡,若非朋友開車帶我們來,還不太容易找。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聽說已故前總統盧武鉉還有一些藝人都非常喜歡來這家店品嘗參雞湯。因此在這裡看到門口客人排長龍就不出奇了,用餐高峰時段長龍至少有20人以上。不過館子裡的座位有近百,而且每人基本上消費一份雞湯就吃完了,輪換速度快,一般等15分鐘也能輪到,一邊等一邊看著前面韓國人家庭或朋友相約成三成五地等待閑聊也蠻有意思。

這家店基本就賣三種菜:土家參雞湯13,000韓元,烏骨參雞湯18,000韓元,烤土雞12,000韓元,每份雞湯還配一杯人參酒。

盤腿坐下等待上菜的時候,可自助從每張餐桌的小泡菜壇子裡夾出免費的蘿蔔泡菜、大白菜泡菜,並自己拿剪刀剪碎就食,這跟普通餐館一樣。不過提醒大家,中醫理論講究蘿蔔和參不可同食,因為蘿蔔下氣而參補氣,一起服用功能會相互抵消導致無效。如果專門花錢來吃這人參,蘿蔔泡菜還是改天才吃吧。人參酒雖然只有一小杯(四錢左右),可是濃厚的參味足以饒舌,讓人不得不慢慢品、慢慢抿,值得推薦。如果你不勝酒量,可以考慮將酒倒入鍋中與湯同飲。服務員端上空的小調味碟是讓客人根據個人喜好自己調配鹽和胡椒的比例制成椒鹽,用來蘸雞肉吃的。

參雞湯的主材還是傳統的童子雞、人參、紅棗、糯米、栗子、白果,功能無非是補氣、補血、補腎、暖胃。據說糯米塞進雞肚子裡也是為了去雞的腥味,不知有無道理。但我想還有一個原因是糯米不像稻米那麼爛,在燉制的過程中不容易從雞肚子裡流出粥來。輔料與眾不同的是這家店的湯面上還點綴了南瓜子和葵花籽,應該只是為了增加咀嚼的香味。 古人發明這道菜的聰明之處在於一份雞湯既有飯又有肉又有湯,還有強身健體之功效,干完一鍋湯只需15分鐘,但效率卻很高。

位置:首爾市鐘路區體府洞85-1號
交通方式:地鐵3號線景福宮站2號出口出來後直走120米左右,拐入GS 25便利店所在的胡同,看到一個很多人在排隊的餐館即是。
電話:+82-2-737-7444
營業時間:10:00~22:00(年中無休)
在土俗村參雞湯之後,我還吃了兩次參雞湯,一次是在江南區COEX裡一個餐館順便點的,另一次是自己專門去明洞參雞湯餐館吃的。之所以選擇了明洞參雞湯餐館,純碎是因為韓國旅游局的免費首爾中文地圖上有它很大的標志,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它很出名。結果去了才發現有多麼的失望。失望在於不僅湯和酒的參味比土俗村參雞湯餐館淡,更重要的是它的衛生條件比較差,桌面、地板、廁所的干淨程度跟我們平日裡光顧過的任何一家小餐館都差。也許旅游旺地的餐館都如此?還是中國游客去得多的地方才如此?至少“明洞餃子”餐館比它要干淨。
看看它的出品吧,因為湯面上撒了這麼些人參須須,價格就高了一個檔兒,其他的參雞湯則根據雞肚裡塞的參的檔次不一而不同。

總的來說,在首爾喝的這三次參雞湯似乎都沒有我5年前在濟州島喝的那次香濃,雖然那次是導游領著去的。難道只是因為初戀的印像特別深?還是CIP上漲導致菜肴的質量今非昔比?有機會去韓國的話,我還得再試試。當然,如果廣州有韓國石鍋賣的話,我也會嘗試自己做做看,只是不會放人參,而是放北芪,哈哈!記得,北芪和蘿蔔也不能同吃的哦,大家要懂得舉一反三,嘿嘿。
小貼士:
如果你選擇瀏覽景福宮,本人推薦的自助一日游路線如下:上午游覽青瓦台->景福宮->中午一點後在土俗村參雞湯餐館就餐避開高峰->下午逛景福宮南邊的露天花園廣場->花園廣場盡頭繼續往東拐到清溪川散步到傍晚->在溪上找個西餐館或路邊燒烤大排檔吃晚飯->晚上再去清溪川散步看溪上定時電子表演(會給你驚喜的哦,提前在石牆上看好表演播放時間,不要錯過了)。
其他韓國旅游攻略請參考本人博客:http://***/u/140114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