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節日本之旅——2月11日,大阪、奈良

作者: 愛染橋

導讀大阪——關西國際機場日本時間下午1:30,飛機平穩地降落在大阪關西國際機場,機艙外已經下起了滂沱大雨。 關西機場建造在大阪灣之中,是一個完全用人工填海造出的國際機場。日本地少人多的現實,使得日本人不得不向大海要地。從關西機場,到東京的台場新區,無一不是填海造地的產物。 奈良——東大寺巴士在大雨中行駛了一個半小時之後到達奈良。1300年前的奈良 ...

大阪——關西國際機場日本時間下午1:30,飛機平穩地降落在大阪關西國際機場,機艙外已經下起了滂沱大雨。

關西機場建造在大阪灣之中,是一個完全用人工填海造出的國際機場。日本地少人多的現實,使得日本人不得不向大海要地。從關西機場,到東京的台場新區,無一不是填海造地的產物。

奈良——東大寺巴士在大雨中行駛了一個半小時之後到達奈良。1300年前的奈良,是聞名遐邇的“平城京”,日本有史記載以來最早的大都市,城市模仿中國唐都長安建造;1300年後的奈良,只是位於關西地區大阪附近一座人口只有30萬左右的寧靜小城。在這裡,沒有擁擠的人潮,也沒有夜晚的霓虹,甚至還能在城市裡看到成片的農田。雨中的奈良,連游人也少了很多,顯得尤為寂靜。

奈良最著名的景點——東大寺位於奈良城東,也是團隊在奈良參觀的唯一景點。東大寺始建於平城京時期,經過歷代維修重建,如今仍基本保留著建寺之初的建築風格。還沒跨進大門,就已經感覺到一股恢弘的盛唐氣息撲面而來。南大門那碩大的梁柱鬥拱、古樸凝重的色調,已經清晰地勾勒出了盛唐的輪廓。穿過南大門,來到東大寺的主體建築——大佛殿前,在場的每個人幾乎都發出陣陣驚嘆,那高大壯麗的殿宇、蒼勁有力的鬥拱,在雨中更顯出一種滄桑之美,讓人窒息。

在東大寺裡隨處可見靈動跳脫的梅花鹿。在奈良,鹿被認為是神的使者而受到保護,它們非但不畏懼游人,還會主動上前爭搶游客手中的食物,往往把游人逼得落荒而逃。

從奈良回大阪的途中還見到了1300年前建造的平城宮遺址,沒有游人造訪,安靜的躺在城市的一角。如今的奈良,顯然早已褪去了歷史的鉛華,真正的回歸沉靜。

大阪——道頓堀、心齋橋巴士沿著城內的高架快速路駛入大阪市區,兩旁掠過的城市景色,讓我感覺仿佛回到了上海的延安路高架。

從高架上下來不一會兒就到了大阪的市中心——道頓堀、心齋橋。道頓堀是一條貫穿大阪南北的運河,心齋橋則是大阪市中心一條貫穿東西的商業街,自古以來這裡便是大阪的商業中心所在,街道兩旁鱗次櫛比的商鋪、餐館和KTV描畫出了一幅與奈良迥異的浮世繪。和東京高高在上的國際大都市不同,大阪是一座非常平民化的城市,街上隨處可見平易近人的小店,以及店外賣家的吆喝,熱鬧卻又不失分寸。大阪人的熱情好客在全日本是出了名的,這大概就是這座平民化的城市賦予人們特有的一種性格吧。

晚餐在道頓堀美食街上的金龍拉面店解決,600日元買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拉面,又花了400日元買了一盒大阪特有的たこ焼き(翻譯成中文叫章魚小丸子),大快朵頤之後來到心齋橋的一家藥妝店又暢快的敗了一把,可謂不虛此行了。



(關西國際機場)



(道頓堀夜景)



(心斎橋筋)



(奈良東大寺大佛殿)



(東大寺的鹿群)


精選遊記: 大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