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小黃山”之稱的三清山是一座道教名山,前人贊它為“高凌雲漢江南第一仙峰,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
三清山,也是我多年來一直想去的,但是每次總是因各種意外而不能成行。這個虎年春節長假的最後三天,終於萬事俱備。
每次駕車去景點的時間總是覺得很漫長,這次當然也不例外,早上七點多從上海出發,下午五點多到達三清山錦繡山莊。不要奇怪,五百多公裡的路用這麼長的時間,因為我們中途順道游玩了諸暨的五泄風景區。
出發前幾天一直是雨雪天的緣故,景區內的瀑布水量都很大,我們只看了三、四、五泄。所謂泄就是瀑布,很奇怪當地人這麼稱呼瀑布。三個泄倒是各有千秋,五泄較有氣勢,一股直下;四泄較秀氣,婉轉而出;三泄則是寬大許多。但是就像江南的大多數景致一樣,五泄風景區的風景也是秀遠多於壯,看多了江南的景色,常常覺得不夠震撼。
錦繡山莊是在三清山旅游網上看到的,住宿價格比這時候攜程提供的任何一家賓館都要便宜。硬件設施都還可以,服務應該還是不錯的。由於南部索道在改造,因而我們必須到離賓館大約二十分鐘車程的東部金沙索道,賓館方面很友善地提供給我們賓館到索道口來回免費的接送服務,這讓我們挺感動的。
大年初五的早上八點多我們坐上了索道纜車車廂,開始了一天的三清山之旅。雖然天氣還是比較冷,但是在山腳下感覺只比上海冷一點而已,但是隨著纜車逐漸上升,才發現山腳下遠望山頂的一片原以為是霜降的灰白,竟然是厚厚的積雪,這讓我們意外和驚喜不已。因為為數不多的幾次冬季出游,從沒能在景點看到如此壯美的雪景,去年元旦的黃山之行,也只是在山道邊看到一些殘雪而已。
當踏上纜車終點站外的地面時,入耳的就是踏雪後的吱吱聲了。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都買了一副防滑鋼質腳墊,縛掛在鞋上後,在雪地上行走確實平穩了許多。
天氣預報說今天是晴天,但一直到十點多後才慢慢見到太陽,八點多的天空還是陰沉沉的。山道上覆蓋著一層白雪,應該是幾天前山裡下過一場大雪。厚厚的積雪已將很多大樹都壓彎了,許多山道邊的樹枝若非道邊欄杆撐住,估計都要折斷了。這給游客通行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一些時候我們甚至要學著戲曲演員演武大郎的樣子,全蹲著身子墊步才能通過,而我就很不幸地撞痛了幾次頭。
三清山的這場雪景真是美不勝收。雪讓所有植物都穿上了一件外套,或是雪白的褂子,或是晶瑩剔透的馬甲,又或是渾厚結實的大衣。所有植物不管是原先高大挺拔的,還是嬌小婀娜的,現在無一不展現出冰雪外衣包裹下的柔美,但是又透出原先的形狀擺出千種風情來。一路走來常常驚嘆於眼前的這片柔美,相機也就更多地留下了她們的倩影。也許不是每個冬季到三清山旅游的人都能有幸目睹這可遇而不可求的景色的,所以真為此次旅行慶幸不已。
除了雪景,這次三清山之旅還有兩樣是值得一提的,其一就是造型各異的岩石了,巨蟒出山、司春女神等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傑作,還有那一對形如企鵝的巨石,遠看近看都是那麼惟妙惟肖,似乎輕輕一喚,它們就可以搖擺著過來了。這些奇石美景大多集中在萬壽園景區,在西海岸、東海岸景區就是以觀賞山景為主了。其二就是景區棧道,雖然說景區棧道是為游客觀景方便而建造的,但是它構建於半山之上,蜿蜒於峰巒之間,本身就是一道絕美的風景。
當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難,當夕陽夕下,地面的積雪開始融化,又經過游人的不斷踩踏,積雪成了冰,路上打滑的、摔跤的人多了起來,時不時就聽見驚叫聲,那是又有人摔跤了,而我也不能幸免於難,在一段台階將近盡頭時,放松警惕,頓時摔了個四腳朝天,好長時間才緩過勁來慢慢地爬起。至此以後,下山的路,我都是橫著走下去的。
白雪、奇石、棧道就是我們此次三清山之旅的最大收獲,但是由於季節關系,我們不能觀賞到花海奇觀,希望有機會再來三清山一睹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的奇景了。

(巨蟒出山)

(企娥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