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金字塔和神廟的雄偉讓人沒有想到之外,再就是埃及農村永遠不會封頂和沒有進行外牆粉刷的爛尾樓了。離開新城區和市區中心進入開羅的郊區和農村,從車窗向路邊望去,闖入眼簾的滿眼的全是方方正正的紅磚建築,而且盡然多為框架結構。即使已經進行了外粉外裝修的多層或者高層建築,很多也都沒有安裝門窗。
如果是偶爾看到幾棟這樣的建築你不會感到奇怪,但是,滿世界都是如此,你就不得不納悶了!
好在大家都在疑惑這樣的奇特景觀的時候,當地的導游——賽義德(中文名字:高大偉)給我們做出了讓人感覺非常合理的解釋:
1,埃及人還比較窮,但是還是樂意追求舒適的生活,因此,他們賺了一點錢,就蓋一點房子,再賺了再蓋。
2,埃及人都擁擠在尼羅河沿岸的土地上居住,耕地有限,所以,每一家的宅基地也是很有限的,只能向空中發展。如果有一個兒子長大成人要結婚娶媳婦,沒有關系和錢去弄到另一塊新宅基地的話,就只能在老宅子上加蓋一層樓。而地基,在剛開始蓋房子的時候就做好了加層的准備。所以,這樣的一幢宅子,讓人感覺永遠在建設之中,不會完工。
3,據說埃及人不愛虛榮,不稀罕別人看到外在的風光,而只在乎自己感受到的舒適。所以,他們覺得花錢打扮屋子的外牆是給別人看的,而花錢把屋子裡面裝修得舒適,才是最值得的,因為,那裡是自己生活和享受的空間。這就是他們就懶得花錢外粉外牆的原因。
遺憾的是,我們一直沒有機會走進他們的屋裡看個究竟來證實這個說辭。
細想一下這種現像的實質,應該在於“實用”和“時尚”的選擇態度上。
時尚的東西很燒錢,而且多是過眼雲煙,僅僅滿足於短暫的虛榮和表面的浮華,而為了這麼點表面的浮華,得到的人需要在別的方面付出更多以便有金錢去換取這些。而選擇實用,多數時候是能省很多的事情的,不必太勞累自己。
當大多數人都選擇實用時,實用的東西就形成了一種共同認知和認定的時尚了,典型的案例就在眼前——埃及的這些滿眼都能夠看到的沒有外裝飾且沒有封頂的爛尾樓。
因為其規模龐大,足見其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大多數人認同並追隨的東西,能不算時尚嗎?!

(獅身人面像面對的埃及爛尾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