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醒來後我先從內到外好好審視了一下我們的別墅。我們房間的大門是拉門,進屋後便是大概20平米的開間,裡面的陳設有桌椅,床,電視等。這裡的床很有點個性。在國內,床墊子和床的尺寸基本一致,不過這裡的床卻比床墊子大出一圈多,除了床頭,其它的三條邊都要寬出20公分左右,習慣了國內床的結構的我,腿被磕碰了N次。巴釐島是熱帶地區,樹木繁茂,因此木質也非常好,可憐我的雙腿,後來打聽過,同樣很受傷的不止我一人。個人以為這討厭的邊緣應該是當座椅使用的,但最後忘了求證。床頭是一個大影壁,背面是一面大梳妝鏡,再後面同樣別有洞天,敞亮的浴室和衛生間對稱在影壁另一側的兩邊,各自緊挨著是兩個寬大的盥洗台,正中間是一個大浴盆,看上去很爽,但略有潔癖的我們小兩口兒始終沒有去試水。。。這座別墅的插座上配有裝換插頭,而且都是那種由多個制式的插口組成的集成插座,看上去還是比較靠譜兒的。來巴釐島之前,我們自己在家樂福買了轉換插頭,但既然這裡都備好了,我們也就直接用它直接充電了,結果當然是Ok!要提醒的是,這邊蚊子比較多,進出別墅要養成隨手關門的好習慣,否則晚上就有節目了。別墅裡是有蚊香片的,可以免費使用。最後說一下,別墅的房頂像用是草木綁扎的,形成的是非常致密的尖頂,比較有特色。在此提醒一下,出門前別忘了在枕頭下放上小費,1刀夠了,相信整理內務的服務生會很哈皮!再看外面,別墅的庭院內全都是甬道,甬道兩側則是郁郁蔥蔥的灌木,走出來才發現,我們的房間的落地窗旁邊便是私家泳池,不過面積不大,大概10平面左右,也不夠深,但足夠躺進去納涼。其他團友的房間大都與我們的類似,只是格局稍有不同。只有這私家別墅的主人房更加排場,貼近小庭院和廚房(房間內沒有飲用水,唯一的飲水機設置在這裡),此外還有一個大泳池也近在咫尺,閑在的不得了。接著說說早餐,餐廳就是別墅的大堂(其實是一個亭子),早餐品種有限。主食是炒飯和炒面,面包也有的,還有水果(西瓜,菠蘿)不過沒有煮雞蛋,但是隨時有服務人員在幫客人做煎蛋,還有他們的一種蛋糕,其實就是類似牛奶的漿類物和雞蛋一起煎炸,味道還可以。飲品有咖啡和鮮榨的果汁,因為這裡的水果絕對夠多夠好,所以果汁都很濃,絕不是勾兌貨,個人比較偏愛菠蘿汁。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裡的蒼蠅都很猛,會不時的湊上來打擾你,所以不要掉以輕心。飽餐戰飯後,我們的旅游大幕就此正式拉開!我們所處的Pat Mase villa處於金巴蘭地區,位於巴釐島的南端,我們第一天的行程是從南向北,途經烏布,然後到達北部的京打馬尼火山風景區,然後再南下到中部的聖泉廟,最後在晚間回到金巴蘭海灘享受海鮮燒烤。途中阿輝如數家珍的向我們介紹了印尼以及巴釐島的歷史,地理,宗教,文化等等。我們此行中要參觀的烏布景點有木雕村和蠟染村,其實在烏布,類似的手工藝品村還有石雕村,風箏村和銀器村等等。但是綜合來說,這些地方和國內的旅游景點一樣,導游帶過去的地方都不便宜。蠟染村裡布藝都價格不菲,考慮到當地不高的GDP,這些東西完全是用於榨取“二外”類(外國人和外地人)游客的。不過門口的蠟染可是不貴,同行的一個姐們正好穿的白色T-shirt,就讓人家當地手工藝者在衣服上來了個圖案,效果還是很不錯的,而且也沒有喊價, 1美刀就搞定,那個手工藝者自己也很高興(當時我們這幫人都還沒有換印尼盾,只能用硬通貨來埋單)我和LP都不是淺色系就沒浪費感情。不過在這還是建議大家在去蠟染村的當天穿淺色,最好白色上衣,留個紀念挺不錯的,而且價格對國人來說很便宜。接下來的一站是相隔不遠的木雕村,一下車LP就和門口的一只憨態可掬的猩猩木雕合了個影。不過這裡的開價可是挺狠的,讓人實在不敢有什麼興趣。大像,貓以及印度教裡的各類神像數量很多,大的高度可達2米以上,小的則可把玩於股掌。煞風景的一幕出現在一處神像雕塑旁,一塊木牌赫然入目,純中文的,應該只服務於國人,不過這東西可不能喚起咱們的任何自豪,完整的句子記不得了,但大概意思就是如有損壞,則要進行賠償。看來以後出行,尤其是到國外,大家還是應該注意形像的,以免給祖國母親臉上抹黑。走過這兩個村落,相互詢問了一下,發現大家基本都沒放血,看來還是有共識的,不過對於印尼這樣一個小費國家,導游似乎也不像國內導游那樣,過分依靠提成過日子。之後是驅車一小時前往京打馬尼火山風景區用餐,這裡的自助餐效果還可以,我最喜歡的是雞肉串,有些甜還有些別的特殊香味不可名狀,炒面也不錯,別的記不太清了,但別忘了吃水果,熱帶的水果,品種多,味道好,絕對值得推薦!用完膳,我先跟阿輝用RMB對印尼盾1:1250的彙率兌換了一些印尼盾,然後就趕緊奔出來領略一下當地美景。事後一算,雖然這價格比我來時看的1340沒差太多,但折成美刀還是覺得太虧了,1250*6.8=8500,比機場還低。。。抑住悲情,看火山,要說這座地處Batur火山一脈的京打馬尼火山,可是一座活火山,不過我們對它的所謂游覽也僅限於遠觀而已。當天剛好是多雲,所以看到的火山有些朦朧,遠處的Batur湖甚是寧靜,照了幾張相後我們便和路邊的小販bargain起來。對於一件正面印有當地文化符號及圖案的白色圓領衫,小販們開價50000”人品”(不是人品哦,我可沒那麼多人品),咱也不傻,自然不上當,結果她徑自降價到50000”人品”挑3件,我和LP感覺貼譜兒就挑了3件。這些小販是會一些中文的,就像很多國內旅游景點,小販們操著南腔北調,不倫不類的英文一樣,煞是有趣。看我們買了東西,其他的小販一擁而上,但大家大可不必緊張,因為當地人大多數是很友好的,只是想向你兜售東西而已。後來圓領衫從50000“人品”拿3件,到50000“人品”拿4件最後竟然到50000”人品”拿5件,實在承受不了了,趕緊殺出重圍,不為別的,如果一旦降到50000”人品”拿6件,我非噴血不可。不過,說實話,我們起初挑的3件絕對是比較出眾的(請各位讀者要允許我們有聊以自慰的能力和勇氣)還有一個中年男子比較神,號稱是相中了我的KEEN沙灘鞋,想用他手中的大像木雕跟我換,其實他手裡的大像雕工和木材都不錯,不過我還是舍不得我這雙鞋,最終雙方沒有簽訂易貨合同。。。之後阿輝招呼大家上車趕奔聖泉廟,途中我們經過了一些梯田,但同樣也只是遠觀,而且是快速瀏覽式的遠觀。再有別具特色的景觀,就是路邊家家戶戶門前設置的小托盤了,上面擺放了花草,都是祭祀用的,很精致,因為涉及到宗教信仰,所以一定得注意不能踩到它們。四十分鐘後,我們到達了聖泉廟,這地方才能算是個真正意義上的景點,自然也就有更多的游客流連其中。在進廟前,阿輝讓大家先做了相應的准備工作,即著短裙和短褲(上述均指長度不過膝蓋者)的團友,都要拿一條腰帶和一塊圍布,這邊稱這種圍布叫“莎籠”,將莎籠圍在腰間方可進入寺廟;對於長度過膝的著裝,僅扎腰帶即可。這些都是為了表示對當地宗教文化的尊重,大家入鄉隨俗,遵守就好。進入廟內看到有一個長條的大水池,一側有石雕的泉眼,裡面有泉水汩汩而出,當地人正站在泉眼下沐浴,此刻能想到的詞便是“醍醐灌頂”。再有就是石雕和一座座祭拜的寶殿,上面提到過的盛有花草的小托盤點綴其中,昭示著這邊香火之旺。往前走著,又見一汪綠水,讓我想起曾經見識過的九寨之水,如琉璃般可人,分外美麗。再往前又見其中活躍著火紅的錦鯉,個個身強體壯,爭食之際偶有躍出水面,好一幅鯉魚躍龍門!步履之間,已轉回廟門口,搶下同伴的莎籠,抓緊擺著POSE,留下了幾張永恆的裙裝照作為紀念。停車場旁邊是當地人聚集的旅游紀念品小店,大家自然不會放過淘貨的好機會。這裡的小販中文水平更高,會直接跟你說,“可以給你便宜”,“可以打折”等貼心話,東西也算琳琅滿目,所以大家基本上都出手了。在這裡當地人似乎對RMB也很感興趣,在RMB和印尼盾之間他們更傾向於RMB,當然同樣是喜歡大票,我們買了40塊錢東西,給她40元RMB的零錢,小販不要,一定要100的大票,說她願意找零給我們。拿到60小鈔,我很認真的驗明真假,於是更加堅信了他們對大面額鈔票的偏愛。在這裡大家可以盡量的侃價,既有樂趣又得實惠。我們買了當地的泥坯果盤,挺漂亮的,價格也不貴,團友們有買木雕貓的,有買相框的,收獲頗豐。上車等人的當口兒,又有賣水果的小販迂回了過來,堵在車門處叫賣,一把兒小香蕉,10余個非常棒的紅毛丹,一共10塊RMB,很劃算了。後來又有同伴上來,一大袋子山竺,而且是非常好的那種也是以難以置信的價格買入的,讓大家有種很暢快的感覺。滿懷著吃大餐,賞美景的期許趕往金巴蘭海灘,到了發現這才叫做很上當。前面說過,當天天氣為多雲,很適宜之前的戶外游覽活動,因為並不是很曬,但到了看日落就另當別論了,夕陽像跟我們玩捉迷藏一樣躲在了厚厚的雲層後面,海風也特別大,恨不得連桌布都掀翻起來,美景算是吹了,只能期待美食。本來我的理解是大家團團圍坐,由當地服務生負責燒烤,而我們只需將烤好的食物和飲品自取即可,而且是自助不限量形式,結果可讓人大跌眼鏡,每人一盤燒烤,內有一魚,一蟹,一龍蝦,好像這就over了,另有空心菜半盤(兩人共享一盤,量不大,而且似乎不怎麼新鮮),飲品為玻璃瓶aqua礦泉水,總而言之實在是令人失望!這裡的沙灘也很是一般,看來此地僅供觀賞日落。燒烤的味道也很是一般,草草吃了一點,和LP來到這家飯店的大廳,她和身著印尼傳統服裝的迎賓女孩合了個影,感覺算是這個景點帶給我們的最大收獲了。謝過迎賓女孩,轉身回到沙灘上,突然想起忘了給小費,不過想到再奔回去給小費有點傻也就作罷了。據我觀察,雖然印尼是小費國家,但如果你不給,拿不到小費的當地人也不會不依不饒的騷擾你。回到別墅,緩過精神的我們才發現這裡實在有些閉塞,想出去玩玩都要打車走上一段,於是只好家裡蹲,但我們也沒閑著,研究了一下第三天自由活動時的安排,要想不打無准備之仗,這些功課也是必須的。事實上,晚餐時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同行的小姑娘吃燒烤的時候有魚刺卡到了嗓子眼,上不去下不來,非常難受,堅持了一宿之後,終於在第二天下午去醫院拔刺了。印尼當地的醫療費用是相當高的,而且醫生的水平和責任心也比較有限。在國內耳鼻喉科的最簡單的用竹片按壓舌頭對喉嚨的檢查費用竟然高達400RMB,而且得到的結論是看不到刺。最後小姑娘和她媽媽只能轉戰巴釐島省會登巴薩的省立醫院尋求解決之道。因此在這裡要提醒大家,在國內預先購買境外旅游醫療和意外保險是必不可少的。

(Pat Mase villa)

(CC在木雕村的第一個POSE)

(遠眺京打馬尼火山和batur湖)

(信徒們在沐浴聖泉)

(金巴蘭的晚宴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