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漫想在日湖

作者: 張春耘

導讀沉思漫想在日湖 張春耘 因為喜歡月湖,因此當寧波有了日湖之後,也很莫名其妙的喜歡日湖,畢竟不論什麼時候,能夠欣賞到日月同輝,都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雖然不是真的那種所謂天像奇觀,僅是欣賞到帶“日”、“月”二字的湖多少有點牽強,但是難得心中有此聯想,覺得這也就夠了。 最早到日湖,其實說來也很早了。那已經是數年前日湖剛剛開放的“五一”假日 ...

沉思漫想在日湖

張春耘

因為喜歡月湖,因此當寧波有了日湖之後,也很莫名其妙的喜歡日湖,畢竟不論什麼時候,能夠欣賞到日月同輝,都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雖然不是真的那種所謂天像奇觀,僅是欣賞到帶“日”、“月”二字的湖多少有點牽強,但是難得心中有此聯想,覺得這也就夠了。

最早到日湖,其實說來也很早了。那已經是數年前日湖剛剛開放的“五一”假日,攜當時還不是妻的女友,因為市區值得去的幾個地方都去過了,就想去看看新的、剛落成的日湖是什麼樣子,有沒有“所謂宣傳的好”。那時候看日湖,說實在的,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畢竟是剛基本建好的,很多樹木都還用繩索纏繞、支架固定,很多植物都初來乍到,讓人很陌生,很有距離感,儼然是一個毛坯的開放公園。初次見面的日湖景色給我的感覺是勉強與不成熟,並不從心底裡認為其有什麼好,只是覺得:這裡由一處灣頭——所謂河的盡頭、廢棄閉塞的河段改造成一個湖,實在是一種很簡單而有效的創意,一件很讓人佩服的省心省力的城市綠化景觀工程。

後來,我又多次去了日湖附近,倒不是我刻意去感受日湖的原因,更多的機會是工作的關系。但也許真的與此湖有緣,或者是本人星座是由太陽神阿波羅管理的獅子座的原因,而日就是太陽;亦或由於我曾與妻同游並在結婚當日把這裡當作了一個外景的因素,潛意識裡有什麼情結。但不管怎樣,對日湖也就逐漸接觸多了,宛若一個經常需要碰到的人,慢慢的熟悉了,也就慢慢的有了印像,同時也就伴隨了很多的沉思漫想。

過去是寧波的纖纖眉毛,如今是寧波的溋溋眼睛,日湖的出現讓寧波明眸善睞,之於城市,日湖讓我思想上曾“大興土木”。記得2000年剛到寧波,日湖那時還只是灣頭,還沒有湖的概念,喜歡研究地圖地勢地形的我就對這一片三面環水的區域特別關注,以水為邊,這裡勾勒出了一個素描的人首,而日湖所在有點像美人的下巴,也有點像還沒有耳環的耳垂,隱約中我覺得這裡未來必是寧波的首席所在。我奇怪這裡為什麼不直接甬江,我甚至想如果從這裡打通甬江,那麼整個寧波也就擁有了一個巨大的城中島了,當時這裡對於我來說斷水的遺憾。現在灣頭變成湖,也好,也許水系通了,讓姚江雙管齊下到甬江,那才是畫蛇添足。城中有湖添秀色,我覺得日湖讓寧波更加柔情似水。此前,我對月湖應當說情有獨鐘,因為我的很多心情曾在那裡沉澱,但一直覺得其作為寧波的一個眼睛似乎孤單了一些,而東錢湖似乎很難與其結對成雙,比例上後者更比做城市的嘴巴似乎更像。現在,日湖的出現終於讓月湖不再孤單,有了遙相呼應的湖伴。不過,對於日湖我覺得還是有些遺憾的:偌大的水面沒有一個像三潭印月一般的島,否則日湖就有更具有了聚焦的眼神。

建築是湖邊的風景,湖邊是風景的建築,之於房產,日湖讓我在思想上渴望“名垂青史”。不知道是否北京去了太多次數的原因,還是對故宮所謂的獨特風水耿耿於懷,我覺得日湖區域的位置之於寧波就是北京的紫禁城位置,而日湖相當於寧波的“中南海”,它讓我有很多期待。 建築是石頭的史書,因此,我期待有幸建於此的建築,具有書寫歷史的能力,能超越歷史的滄桑。“因湖而生,因湖而美”,這是我在很多報告反復用到的兩個詞組,我希望這裡的住宅是“靈動的湖水,靈動的建築”,我曾想這裡的項目最好具有紫禁城的影像,並且能按天像星座系來命名:天地人,日月星,三垣是將北極周圍的天空星像分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三個區域,而這裡的形態也不外乎住宅、辦公、商業三種形態,而且內涵息息相通。我甚至構想:布局上能否做成一個字的形狀,時至今日,這個字也就不說了——因為我是無法實現,別人是不願實現也不會實現。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我覺得日湖不僅要有超凡的建築,而且還要有傑出的主人。我期待有幸住於此的人都是有“大度之心”,能“不負大湖風光,具有大家風範”的人。當然,我更希望生活於此的人,不只是在此享受生活,更能在此書寫歷史,能在歷史上留下些許印跡,這不僅是對自己生命的追求,更是對日湖風景的尊重和貢獻。

心情不一定能適合風景,但風景卻總可以調節情緒,之於心情,日湖讓我在思想上“心止如水”。日湖之邊的工作是令人煩瑣而疲憊的,而且我自始至終:從最初的可行性到最後的交房鑰匙包,都充滿了急躁與壓力:記得最初的可研報告曾是晚上趕鴨子上架加班所作,並且後來還為此以至於那年“十一”假期從天台山中斷旅游包車趕來,中間的繁雜更自不必多說了,也說不清了。但不論怎樣,作為注定耕耘的“牛”人,我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地去努力應對。時間讓人失憶,日湖也許就是消融我此處煩惱的水。日湖15公頃的水面,雖然沒有碧波萬頃、浩瀚縹緲的感覺,但作為城市之湖已經有容乃大,半畝方塘也已經足以把我的平民庶人之心放寬放遠,更何況這目前寧波城區最大的公園呢?因此,每當日湖那清澈如鏡的水面、濃郁團簇的綠色、綿延其上的城市邊際線映入眼簾,我就會馬上覺得心情一下子放輕松了,就會有一種心底的靜謐油然而生,就會有很多情感的漣漪蕩漾成思想的浪花。日湖對於我失落的心情也許就是一個熨鬥,不僅可以平靜,而且還有一點熱的溫暖。

“道是無名卻有名,有名反被無名惱”,之於名利,日湖讓我在思想上“不將心掛”。 也許因為初出茅廬的原因,也許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原因,在很長的時間裡,日湖是“養在閨中人不知”的。記得日湖的名字原來一直是不確定的,而且還引發了一段時間的爭議,不過這種爭議從某種程度上也傳播了湖,當然這也讓很多市民、很多相關者,包括我曾不知所從。從歷史的角度,此名也許是有點不妥,但是我覺得,一個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湖泊,在消亡之後,如果想讓它延續傳承,與其樹碑,真的還不如讓它重生的好,拘泥於所謂完全的地點的符合,反而有可能讓它真的消失於歷史之中。如果再爭論下去,我想這裡也許只有叫未名湖了,但是未名湖只能屬於北大,況且這裡沒有什麼塔,也沒有什麼圖書館,難得糊塗,不能“一塔糊塗”。景隨心轉,境由心生,對於日湖,我覺得更多的是需要體會,需要心與眼的結合,而不是熟視無睹的旁觀或者道聽途說的耳聞。過去,很多人對日湖是不以為然的,可一旦身臨體至,就會有此處原來離三江口是如此之近,心理的距離原來比現實距離大的多的恍然大悟;就不禁會有為賞心悅目的湖光水色的嘖嘖贊嘆,尤其是登臨於新的建築之上。“生就無心汲名利, 魚悠清流本自在”, 日湖也許算不上“風景之湖”,但是日湖是真的是很風采風情,很優雅純淨,給人很養眼的感覺:不論是橋、還是廊,不論是溪流、還是池塘,不論是沙灘、還是堤壩,不論是樹林、還是草地,不論是平台、還是步道,不論是游魚,還是蓮荷……。記得有次拍照片為刊物之用,看到有幾個老外在黃金沙灘上曬太陽,這讓我著實羨慕了好久,雖然當時我想,就這沙灘可比我老家沂河的沙灘差多了。日湖之所以讓我產生這種感覺,我想也許是因為它的本源和自然,不是完全人工的原因,否則可能就是另外一種味道了。

“閑坐湖堤讀納蘭,愁牽商隱淚還干”,之於生活,日湖讓我在思想上“在水一方”。日湖是適合休閑的,雖然這裡似乎與西湖不能相比,但至少你即使不去知音閣品茶,不去美食街饕餮,也可以在其中的某處角落小聚如童時,游戲似少年,就算是閑步,也是城市中難得、別有感覺的。日湖也是適合愛情的,這並非是因為我曾在這裡約會、曾在這裡留下結婚的美好留念,也曾在這裡組織協辦了多次公益的相親活動、婚慶活動,甚至為其能附加愛情色彩而多次奔波的原因,而是我覺得日湖在形狀上其實就很像一個“月”字。從一定角度上看,日湖是很有月老之像的。雖然因為其只有一個堤壩,似乎少了一橫,但我想這並不影響一個美麗事業,況且老話說的好“日久見人心”,愛情與婚姻要的就是“一心一意”。

近來,隨著周邊建設的發展與推進,如今的日湖日新月異,人們對它的關注也今非昔比,這從房價的漲幅上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證明。只是,我不知道這是人們對湖真正喜歡的結果,還是有其他的原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作為一個城市之湖,有了日湖,必然就會有湖畔居住區,就會有環湖商圈,這是趨勢,也是歷史。未來的日湖區域,必然會繁華起來,就像一個純情的姑娘融入都市後會逐漸變成一個具有豐韻風情的氣質女人一樣,也許從此不一定更美麗,但可能會更富魅力。

居住在日湖邊,我是喜歡並向往的,但喜歡歸喜歡,也只能是願望而已。心中有湖湖更美,“可遠觀而不褻玩”,也許更適合我與日湖的關系。“有雪無梅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相對於月湖,我覺得日湖確實缺了點人文與歷史的東西,也許是發現不夠,但更多的應該是有待形成。古人常雲:“贈金不如贈言”,我想我在寧波不能只《散心散步月湖邊》,我應當還有《沉思漫想在日湖》——因為畢竟《日湖,給了我心一點休閑》。

日湖,我沉心讀你的淵源,

從河姆渡,到大隱,到梁祝的流傳,

你有先人的勤勉,智者的不凡,忠貞的愛戀

你一路思索,曲折奔波,

最後落腳於偏安!

以史作鑒,

日湖,你給了我心一點休閑!

日湖,我雙眸看你的周邊,

從三江口,到老外灘,到灣頭的出藍,

你不為繁華所羈絆,不失落於歷史的沉澱,更不艷羨未來的圖案

你痴心不變,無悔無怨,

永遠堅持著本然,

以地為鑒,

日湖,你給了我心一點休閑!

日湖,我真情走你的空間,

從湖畔水岸,到伊甸園,到黃金沙灘的柔軟,

你有紅顏的箴言,情人的靈感,妻般的久遠,

你岸堤相隨,溫情如伴,

依然選擇了平淡,

以人為鑒

日湖,你給了我心一點休閑!

日湖,我呼吸著你的新鮮,

從春夏的晨曦到到秋冬的夜晚。

人生如水上漂浮的船,

我只是一滴水,也許融不進你的深淵。

但是,

日湖你給了我心一點休閑!

我的心卻從此為你而滿!

(斷斷續續寫於05—08年5月)


精選遊記: 寧波

評論